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定远县炉桥中学 刘光一、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二、学生分析学生们有理想,有干劲,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成功和失败:或怨天尤人,或干脆打退堂鼓,畏惧退缩。总之,他们大都不敢正视困难,面对失败,从而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因而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三、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2过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四、教学重难点文章的重点是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为了揭示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内涵,作者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突现悲剧的不同凡响的意义,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教学过程中我想以这些震撼人心的细节为重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文章的难点是理解斯科特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坦然和勇敢,而在这方面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教课时要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教学方法,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心理,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这种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2.学法:1诵读法。本文是传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节选。文学色彩浓厚,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把握课文的内容要点,并有感情地复述故事。2讨论探究法。以较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四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在合作探究中提高理解和概括能力。六、教学时数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文章因篇幅较长,课前应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并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一)导入新课:课件显示名言: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同样可贺可敬!“南极大陆”突出南极洲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斯科特站”。教师介绍这个站名的来历,并因此引出课文和人物。此设计导入课堂学习,不仅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而且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二)资料助读:介绍本文的作者茨威格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三)整体感知课文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5人,为实现“到达南极点第一人”这一目标,满怀信心地奔向目的地,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捷足先登,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他们不幸遇难。此设计遵循人物传记文体阅读规律,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四)在理清楚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教师提示: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把握住以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也就梳理清了故事情节,抓住了内容要点。文中令人激动难忘的细节是给人震撼和启迪的文笔精华,要关注这些细节,以使复述声情并茂。(五)小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1.本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2.文章中提到了几个人,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什么?二质疑探究1.出示图片:伟大 悲剧提问:既然是悲剧,为什么又说是伟大的?你认为“悲”在何处?“伟大”又指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探究2.深入文本,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默读课文,圈划这些语句,并用一句话概括。学生应该会找到这些情节: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4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5斯科特的绝笔。如找不出教师可引导和补充。此设计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事件中的人物对话,在提高学生对内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三研读与赏析请学生默读质疑,调动生活体验,研讨探究疑难,深入理解课文意旨。教师搜集整理学生疑难,鼓励合作探究以释疑。学生疑难可能涉及:(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2)课文第2语段中“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3)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4)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依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七)斯科特没能够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却赢得了胜利者都没有赢得的尊重和赞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和挫折,我们该如何面对呢?最后送给学生三句话结束本课: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非常人可忍受的苦难。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此设计说明了我们常说“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也是语文素质能力形成的内涵。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八)课堂小结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就的。的确,一向以来,我们都把记忆空间留给了那鲜花、掌声相伴的成功者。但茨威格却能关注一位失败者,并将他的事迹与其他叙述拿破仑、列宁、托尔斯泰、歌德等人的传记共同收录在一本叫人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省黄冈市晋梅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主题中秋节活动营销策划方案
- 乡卫生院工作方案
- 兴国县旅游试题及答案
- 3招增强孩子的社交信心
- 2026届湖北省黄冈市化学高二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甘肃省永昌县第四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隐性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延禧攻略试题及答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13含条文说
- JJG 1114-2015液化天然气加气机
- GB/T 4857.17-2017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17部分: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通用规则
- GB/T 23469-2009坠落防护连接器
- GB/T 13477.11-2017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1部分:浸水后定伸粘结性的测定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 LTD2100探地雷达技术培训探测过程课件
- CCU二月份理论考试试题
-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标准教材
- Q∕GDW 12106.3-2021 物联管理平台技术和功能规范 第3部分:应用商店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