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妥思加可乐.doc_第1页
曼妥思加可乐.doc_第2页
曼妥思加可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曼妥思加可乐桐乡市现代实验中学708班 张成亦星期天,我在家里一边吃着曼妥思(一种糖果),一边喝着可乐。一不小心,一粒曼妥思掉进了可乐瓶里。只听得“噗嗤” 一声,可乐喷了出来,溅了我一脸。我懵了,下决心要找到这个“罪魁祸首”!我上网搜索曼妥思的成份,却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突然,我看到一则百科:曼妥思加可乐。我赶紧点开,原来,可乐喷出是因为其中的气体二氧化碳,而这种气体溶于水遵循亨利定律(Henrys law),即在一定温度时,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这种气体的压力成正比。在汽水的生产过程中,工厂会利用高压装置往水里添加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溶解在水中,并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灌入饮料瓶中时,一部分二氧化碳会从汽水中溢出,但因为瓶子是封口的,气体出不去,于是瓶内压力比较高,汽水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也能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但当瓶盖突然打开的时候,瓶内气压迅速变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低了。于是此时汽水中的碳酸就是过饱和的状态,而过饱和的碳酸会自发分解出二氧化碳,顺便带出了大量可乐,就像鲸呼喷气一样。气泡的出现类似于空气中水汽的凝结,是一种成核作用,是需要凝结核的。如果你仔细观察过汽水,会发现气泡产生的位置往往固定不动。这些固定的位置可能是杯子上的瑕疵(例如微小的裂缝或是突起),或者是饮料中的杂质,它们被称作起泡点或是成核位置。成核作用是需要能量的:水中本身并没有供气泡容身的空腔,新产生的气体必须打破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挤出一块空间来才能形成气泡。当水中有凝结核时,形成气泡需要的能量就小得多。气泡们也爱偷懒,所以它们几乎都会在固定位置出现。汽水剧烈摇晃后再打开瓶盖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也是因为类似的原理:摇动使饮料瓶中的气体和液体发生了混合,使气体包裹在液体内产生了气泡,瓶盖打开后这些气泡就作为凝结核,促进了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气泡的产生于是就从瓶口喷了出来。要验证这种说法很简单,摇晃一瓶汽水,但不要马上打开瓶盖,等过了足够长时间,瓶中的气泡都自然消失了再开盖,绝对不会喷。往可乐里加入曼妥思,就相当于加入了大量的起泡点。这种糖看起来表面光滑,但在显微镜下却像是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密集地布满了突起和小坑。这也难怪大量的气泡会在曼妥思的表面产生了。 曼妥思沉到可乐底部之后,曼妥斯的密度很高下沉很快,快速的制造出泡泡,这些泡泡上升的时候就成了产生更多泡泡的种子。于是,一场宏伟的连锁反应开始了。同样的,和曼妥思类似的一些多孔物体也会引起“喷泉”,比如:冰糖、口香糖等等。我不禁捂紧了自己的肚子,曼妥思和可乐会不会在我的肚子里闹腾起来呢?带着疑问,我马上求助了当医生的叔叔。叔叔听完我的问题后,笑着对作出了如下的解说:“当你把曼妥思咀嚼着吞进胃里时,被一层胃液所包裹,从而降低了反应能力。而可乐进入胃时,处于不饱和状态。两个本来在一起喜欢闹腾的小鬼在你的肚子里失去了战斗的能力,当然不会在你的肚子里给你制造喷泉了!”原来如此啊!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医生叔叔最后还说:曼妥思和可乐一起吃虽然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但还是建议大家,这两样东西不要同吃,否则会引起腹胀等现象。看来,我得改掉馋嘴的毛病。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