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难中的抗争 教案_第1页
劫难中的抗争 教案_第2页
劫难中的抗争 教案_第3页
劫难中的抗争 教案_第4页
劫难中的抗争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劫难中的抗争 教案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以及太平军痛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等基本史实。 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说出圆明园残迹留给我们的启示。 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在目的上的共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紧扣课文标题,从劫难与抗争两条线索展开分析、归纳,得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读图,展示圆明园残景,认识中国边疆领土的变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教学重难点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收复。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爆发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言图片中展示的是什么?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是中华民族屈辱的标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我们中华民族遭受的一次巨大的劫难?我们要牢记。 中国人民又进行了怎样的抗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出标题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板书 一、民族的劫难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俄国趁火打劫 二、顽强的抗争1.太平军痛打洋枪队2.左宗棠收复讲授新课劫难 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经过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1)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并不满足在中国已取得的利益,很快便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指导学生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 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三国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主要内容有(a)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长江水域允许外商自由航行;(b)鸦片贸易合法化;(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 这些“修约”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英法就决定用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屈服。 (2)指导学生观看部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片,如英法联军进犯京津形势图,并结合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讲述战争的经过。 战争的时间18561860年;侵略者英国联合法国组成英法联军;战争经过1856年,联军炮轰广州,战争正式开始。 1858年,联军北上天津,清政府与其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英法联军借口换约闯入大沽口,被清军击退。 1860年联军借换约受阻出兵,攻占大沽、天津、最终到达的地点清王朝的都城北京。 北京,火烧圆明园,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出示介绍圆明园的材料,让学生朗读并根据材料想象圆明园的形象。 (2)出示被毁前圆明园的照片,强化对圆明园的美好印象。 播放视频火烧圆明园 (3)同学们,此时此刻,当你了解了这段历史的时候,心中有着怎样的感慨和体会,火烧圆明园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呢?引导学生回答。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我们要努力学习,正视历史、不忘历史,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它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面对外来无理的要求,大声说“不”等等。 二、俄国趁火打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经历的一场劫难,但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华民族还经历了另一场劫难,那就是北方的沙皇俄国趁火打劫,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 其实,中俄的边界很早以前就已经有明确的规定。 1.引导学生回顾思考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条约、作出过什么样的规定?借助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让学生回忆历史上中俄之间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及其简单内容,以此来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提供历史依据。 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它规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广大领土都是中国的。 2.(出示“清前期疆域图”),引导学生比较清前期疆域与今天的中国版图有何不同?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以及“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4.要求学生将表格中的条约内容在示意图中对应找出,然后练习讲述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过程(给两分钟时间准备,要求讲情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条约、割占的领土范围以及面积等)。 5.同学们有没有算过,沙俄共割去我国多少领土?(150多万)而这约相当于当时中国领土的十分之一。 播放视频第二次鸦片战争提问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继续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战争性质相同都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扩大从战争进程看,侵略力量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一国,这次是英法联军,还有帮凶美国俄国);侵略时间延长;(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四年之久)。 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沿海部分地区;第二次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订约国和条约增多。 从危害和影响看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抗争有侵略就有反抗。 面临着外国列强的铁骑践踏着我们的家园,中国人民反抗清朝统治、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风起云涌。 下面我们来学习“劫难中的抗争”。 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面对着外来侵略日盛和清政府的日益腐败,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指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农民起义肩负着反封建和反侵略双重任务。 起义军迅速攻占南京并建制,建太平天国,号太平军。 面对日益壮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勾结洋人组成了“洋枪队”。 2.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讲述。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的史实。 总结地点上海及其附近青浦、太仓,浙江慈溪;战果缴获了大量武器,破敌营30多座,活捉副领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影响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侵略者的威风。 四、左宗棠收复1.简介左宗棠其人在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不仅广大人民群众奋起抗争,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一些爱国将领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左宗棠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因领导收复而彪炳史册。 看图,简介左宗棠的生平2.收复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懦弱无能再一次的暴露在列强面前,这进一步地刺激了列强的贪欲,在中国西北、西南、东南,造成普遍的边疆危机,其中危机尤其严重。 19世纪60年代,在中亚的现乌兹别克斯坦地区有一个封建汗国叫浩罕汗国,它的军事头目阿古柏趁回民起义之机率兵侵入,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哲德沙尔”国。 这个非法政权居然得到了一直觊觎的俄英两国的支持,俄国甚至还趁乱出兵占领了伊犁,形势岌岌可危3.收复的经过和意义面对边疆地区普遍出现的严重危机,清政府在防御重心是放在东南海疆还是西北边陲上举棋不定。 清朝官员左宗棠力主收复。 1875年,左宗棠奉命进军,讨伐侵略者。 军事上,缓进急战,消灭阿古柏,收复大部。 外交上,以军事为后盾,进行谈判,收回伊犁,从而收复整个。 1884年,清政府在设立行省。 意义的收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的建设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结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并没有因南京条约的签订而停止侵略中国,清王朝也并没有因割地赔款而获得安宁,相反侵略者得寸进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