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下桃源与沅州教案【精品教案】 陈丽蓉编写桃源与沅州【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感受沈从文散文的基本特点。 3试着比较桃花源记与桃源与沅州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沈从文散文的特点。 2从写作方法角度来比较阅读桃花源记与桃源与沅州。 【课时安排】1课时。 【媒体准备】多媒体设备。 【预习要求】 1、搜集资料了解陶渊明生平,收集与“桃源”有关的诗词名句。 2、课外选读沈从文的一些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蒋大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引发学生对桃花、桃源的暇思。 )本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作品描绘的是一片什么样的净土乐土?(学生回答)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作品中的这种理想社会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而桃源这个地方却是真真切切的。 当地的山水风物,在当地人看来,可能不值一提,而外乡人读来可能口角余香。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桃源与沅州,看看是否在作者的笔下,还残存着陶渊明作品中的流风遗韵? 二、整体感知(一)作品和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出生于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 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 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 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 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 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八骏图、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西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 “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二)检查预习 1、落实生字词听说结合“词语手册”的内容当堂解释、掌握。 2、概括文章大意。 请学生复述,补充,教师点评。 三、课文研讨 1、沈从文把桃源当时的玉器、鸡蛋、茶叶等土特产介绍得有声有色,是如何来刻画的呢?明确写实手法。 2、文中是如何写桃源伐子的?写了船工,写他们的生活习惯等 3、文中出现了几类生活在沅水一带的人?他们身上有各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想借由写人表现什么?表现人性,表现对湘西人们的赞美,对湘西民风的讴歌 4、为何要在选文的末段讲述城门上的那一片触目黑色的来历?在这个故事中,姓唐的青年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明确一个牺牲者。 算得上是一个敢于反抗压迫的进步青年。 体现民族的自爱自尊自强,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下有其价值和作用,而他最终壮烈牺牲,折射出了作者在民族自强不息背后隐藏的悲剧意识。 四、拓展探究 1、讨论有人说,在沈从文的笔下,常常能看到“以悲悯者的挚爱,忧患民生疾苦”。 例如桃源伐子上的小水手,随时面临葬身激流的危险,即使死了,大不了顾主为死者,烧几百钱而已。 对此,你如何理解?明确湘西地方的蛮荒落后,人民精神的日渐堕落,生活的苦痛,水手的危难,等等,作者并不仅仅为此愤懑不平,而是引导读者由现实社会的忧患去感受生命是处于怎样的时代压制之下,让读者与自己一起,从历史的角度探究这种人生和生存状态的险恶。 2、湘西散文是叙事的,意境化的叙事,作者描述湘西的山山水水,自然风物使其具有“画”的文化品格。 文中哪一处表现最为明显?明确第六小节。 司马长风说,“沈从文以屈原来加浓沅江风物的重量和华贵,同时又以沅江的兰芷来衬托屈原的风概和文采,使人物和山川,芳草与诗心,历史和现代,交溶在一起吐露芬芳。 这种追求和境界注定了沈从文具备了大家风范。 五、比较阅读桃花源记中有几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给我们描绘出了一片,隔世断尘的好去处。 但凡读书人也罢,俗人也好,大多寻思着如此过把神瘾,挥霍大把的时间和闲愁,沉迷于游山玩水,消志在闲情逸致中,然后谓之雅事。 莫非如此?究竟是悠哉亦或清淡,更或是寂寞使然?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两篇散文。 1、主旨桃花源记表达了陶渊明向往和平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对和平与与世无争的意境和黑暗社会的鲜明对比。 桃花源记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桃源与沅州中沈从文则是弘扬乡村人生和人性的美和善。 人民的淳朴,人民对劳动的重视,这些美好精神,值得歌颂。 2、写作方法桃花源记文言散文,叙事;桃源与沅州现代文。 (1)带有“野性”的个性语言表达方式作品中出现的一些“土腔”,民俗化语言的渗透让文中水手们“相互辱骂祖宗”、“各种古怪希奇字眼儿长大时再用它来辱骂旁人”。 这样写人物,真实、自然、质朴、亲切、传神。 (2)借助典型的意象。 专载各类客人的“桃源划子”,船身轻,速度快,又不会出事,在平潭中游刃有余,注定了是沅水流域的交通利器。 桃源的小船,本可以作为引人进入“桃源洞”大同世界的象征性器物来认识,但在这里沈从文揭力渲染的却是小船的作用。 在大的沅水体系中,小船像一只过河的卒子,小与弱只是表象,当它容于水的体系中,含而化之,它却是水中最安全无事的在水中游刃有余的王子,其中的哲学人生之道是值得玩味的。 (3)传统传记的叙事方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沈从文在描绘沅水船只的过程中,时有对产生于沅水河畔的时尚名人进行穿插式的介绍,实践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物”的传统传记叙事方式。 采用典型的方式介绍最早见于记载的桃源伐子上的屈原,还采用对比的方式把为反抗压迫壮烈牺牲的姓唐的学生与终日混日子的本地人进行了对比。 六、课后延伸 1、下面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桃源”的诗句梦幻中的桃源,似乎永远与桃花源联为一体。 那是一个古老的传说,那是一个人间仙境,那也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 一直以来,桃源有古代诗人的吟咏,有近代文人的描绘。 陶渊明笔下的桃源,是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避世之地,是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陶醉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里,那种悠然自得自然令世人向往。 继陶潜乐于此地躬耕、写下奇文之后,不乏文人墨客来桃源壮游寻觅,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歌咏篇什,如李白的桃源诗是这样描摹桃源的“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 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一水斜。 露湿烟浓草色新,一番流水满溪春。 可怜渔父重来日,只见桃花不见人。 被誉为草圣的张旭所写的那首五绝“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世称阳明先生的王守仁的那首桃源洞“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 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 2交流与“桃源”有关的讯息现实中的桃源,不仅因桃花源而名闻遐尔,也借助歌唱家的演唱而传遍了大江南北。 蒋大为那首声情并茂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引发多少人的遐想,激励着多少边防战士“驻守在风雪的边疆”。 一曲春暖桃花源,醉迷了无数听众,牵动了无数游客。 “三月春风,十里桃花,涓涓溪流,石板小路。 幽径里撒满了桃花瓣,碧波中飘荡着那打鱼船;山也翠,水也蓝,桃花源里住一夜,多活那个二十年,谁不羡慕武陵人住在那个画中间!”著名自由撰稿人、乡土作家石煌远先生的梦入桃花源,那美妙的歌词,清新的画面,丰富的想象,深邃的意境,真使人如痴如醉。 3桃源对联欣赏卅六洞别有一天渊明记,辋川行,太白序,昌黎歌,渔耶、樵耶、隐耶、仙耶,都是名山知己;五百年问今何世?鹿亡秦,蛇兴汉,鼎争魏,瓜分晋,颂者、讴者、悲者、泣者,未免桃花笑人。 附赏析参考资料【注释】三十六洞道家所称的“三十六洞天”。 渊明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辋川行王维桃源行诗。 唐代诗人王维,有别墅在兰田辋川。 行诗的一种体裁。 太白序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也有人说指奉饯十七翁州四翁寻桃源洞记。 昌黎歌韩愈桃园图诗。 韩愈尝以昌黎自谓,世称韩昌黎。 五百年从秦至东晋太元中,历五百余年。 鹿亡秦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蛇兴汉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刘邦曾在丰田泽中斩白蛇。 鼎争魏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魏国统一中国。 瓜分晋西晋被匈奴所灭,东晋偏安一隅而存,时有许多小国,瓜分晋朝土地,总称十六国。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呕者呕心沥血地感到伤心的人。 桃花源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 后人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想象之地附会于此,此处便成为我国的名胜之一。 【鉴赏】这副对联以“卅六洞别有一天”总领上联,创造了一个变幻莫测,虚无缥缈的神奇境界。 三十六洞本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用来形容桃花源,使桃花源内美妙、和平宁静、自由的生活画面跃然纸上。 接着作者借陶渊明、王维、李白、韩愈四位著名的文坛诗人,以诗文赞美桃源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桃源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历史上在桃源参观游览、吟诗作文者数不胜数。 作者之所以选择这四位诗人的重要原因,是四人经历相仿,都是怀才不遇,屡遭挫折。 他们既想“入仕”为朝廷所用,又因理想不能实现而寄情山水;既愿为国尽忠,又不满黑暗的社会现实。 矛盾的心理使他们尤其向往那个与世无争、人人劳动、自食其力的幸福社会。 共同的经历和理想使他们像渔人、樵客、隐士、神仙一样依恋着山水,共为“名山知己”。 在表达方式上,作者借用前代诗人轶闻逸事,融入作者的自我感叹,较之直书桃源社会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如果说上联作者极赞桃源仙境,突出其美好的话,那么下联作者则控诉战乱的现实,突出其黑暗。 “五百年问今何世”,切桃花源记中桃源人对武陵渔人的问语,增加了桃源的真实感。 “鹿亡秦、蛇兴汉、鼎争魏、瓜分晋”十二个字,展现了一幅幅历史画卷。 在五六百年的时间里,经过了秦、汉、魏、晋四个朝代,每个朝代的兴衰更迭,无不伴随着连绵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胜者笑,败者悲,无辜的人们则只有哭泣,真是可悲可叹啊。 这更进一步衬托了桃源的美好,揭露了权贵争相倾轧、尔虞我诈的社会现状,反映了人民追求光明,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最后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借“桃花”之口说出了自己对现实社会失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单元第十六课《越算越精彩》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粤教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2025公务用车购销合同虹口区
- 2025合同违约责任条款明确
- 2025网约车租赁合同书
- 第二单元《6.形色相随》说课稿-2024-2025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作点》说课稿
- 2025新住宅租赁合同(示范合同)
- 2025合同样例茶叶店合作经营合同律师起草专业版
- 1.3中华文明的起源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B第三课时说课稿2 人教PEP
- 住房供给调控预案
- 培训行业转介绍
- 文科物理(兰州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
- catia考试图纸题目及答案
- pos机风险管理办法
- 2025年行业机器人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与场景分析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加油站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中国工业传感器行业市场白皮书
- 手机桌面市场深度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