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docx_第1页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docx_第2页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docx_第3页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农业科技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阶段,对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需求本文就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关键字: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对策The Developing Status,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IndustryAbstract: The 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present, Chinas agriculture is in the stage of extensive to intensive transformation, a higher reques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se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are discussed.Key words: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ing Status; Problem; Countermeasure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但是目前我国仍面临着生产水平相对落后,农产品产量偏低,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等一列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分工的变革,农业生产劳动力转移,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均以“三农”为主题,体现了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重视农业科技是农业生产的强大推动力,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良种化机械化集约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就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一现状(一)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在“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农业科技蓬勃发展,国家对农业领域科研投入也稳步增长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类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林类“985”或“211”高校有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七所,农业部直属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作物科学院三院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广大科研工作者潜心科研,如黄路生院士团队为解决仔猪断奶前腹泻问题给出了答案1,王辉教授为小麦的良种繁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以及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大大提高了动植物的品种选育速度2为适应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教育部设立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3,专注于农业科技型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提高我国农业应用研究水平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二)农业科研成果丰富农业科研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近年来农业科技的探索和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农业科研成果良种是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近些年来,动植物新品种培育硕果累累作物新品种如,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西农979”“西农20”“西农585”小麦新品种,“瑞阳”“瑞雪”苹果新品种,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中农大2号”“中农大3号”等一系列玉米新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单909”玉米新品种等畜禽新品种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陕蚕二号陕蚕三号,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农大3号小型蛋鸡”配套系和农大5号小型蛋鸡”配套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栗园油鸡蛋鸡”配套系和“京星黄鸡103”配套系等这些新品种和新品系或生长迅速或品质优良或抗逆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的品种空缺,提高了相应行业的生产效率此外,作物无土栽培技术动物克隆技术精液冷冻技术以及胚胎分割和移植技术大大提高了良种的使用效率,扩大了良种应用范围在今年杨凌农高会农业新设备的展览中,我们也看到有大量的新型灌溉设备展出,这些设备产生于不同的理论,得益于技术的创新作物的耐受性通过生物技术提高了,作物的生长环境也通过新型的设备改善了,农业生产效率也跟着提上来了(三)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实现基于农业科技的推广资料显示,我国农业推广机构十万余个,推广人员七十余万人,其中县级以下机构和推广人员占总数的95%和90%以上4目前,国家设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开展水稻小麦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肉牛等五十个农业体系建设,体系内功能联动,岗位科学家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在试验站内推广,试验站则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加速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二问题(一)农业科研发展整体滞后我国农业科研起步相对较晚,少有国际顶尖重点学科,农业科研发展整体滞后。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农业领域国内顶尖重点学科只有306个,占国内重点学科的2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5我国科研队伍也相对薄弱,2014年我国农业领域重点学科科研人员25887人,平均一个重点学科有科研人员18名,而美国国家实验室平均拥有科研人员235人5农业科研缺乏核心技术,目前,我国一些农业科研技术多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理论并结合自身实际实现洋为中用,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此外科研经费投入比例相对较低,也制约了农业科研发展的速度(二)农业科技发贡献率偏低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已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科研理论成果和实用技术距离农业生产实践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仅为30%-40%,而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达到70%-80%6我国农业推广机构虽已有十万余个,但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下机构,推广人员自身农业技术不足,加上农民本省知识有限,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经验性技术(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我国幅员辽阔,但人口基数大,人均可耕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过去的农业生产存在着简单粗暴的现象,落后的技术和理念导致的是高投入低回报环境污染严重,给生态平衡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不合理的开垦和种植破坏当地生态结构,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沙漠化盐碱化的加剧,农业灌溉对水资源也提出了较高的需求,此外,化肥农药的滥用也导致了土壤板结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也给草地资源带来严峻的挑战,造成草场严重退化解决农业生产与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四)全球气候变暖农业生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关键是作物生长对环境气候条件的特殊需求,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气候变暖对包括农业在内的诸多行业存在着深远影响,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杨晓光等指出,全球变暖可能会对我国的种植制度产生影响,使得全国种植制度界限不同程度北移,并且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7我国经纬度跨度大,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东北等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各地区所面临的气候问题也不尽相同就西北地区而言,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更为强烈张强等指出,全球变暖已经导致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且增幅速度是全国的2倍,而降水量有所增加,西北气候正朝着暖干化的方向发展8气候变暖导致西北地区的适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病虫害发病有所提高,暖干化导致草场产量和质量的降低也势必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8畜禽生产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胡向东和王济民对我国畜禽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并指出畜禽生产年甲烷排放量超过1000万吨,年氧化亚氮排放量超过50万吨,而反刍动物牛羊以及单胃动物猪是生产温室气体的主力军9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已经迫在眉睫三对策(一)加快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农业科技的发展需要加快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一方面要加快学科建设,提高国内农业顶尖学科数量,加大对顶尖学科的科研经费投入,优化顶尖学科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加大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吸引海外优秀农业人才,设立专门的财政投入以鼓励青年学者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再者,要加强学科交叉,探索信息技术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制造等理论技术在农业科技中的作用加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的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才能发挥科技在农业的最大效力,重基础、轻应用和重应用、轻基础的做法,都不利于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10(二)加快“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科研人员和高新农林企业的共同努力11政府管理部门要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统筹科研人员示范企业与生产一线群众的协作,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扩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农业生产上的影响力,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提高广大农技人员素质,增强农技服务能力科研人员要重视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科技下乡,深入生产实践如依托农业科技的发展,利用生物技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结合滴灌技术提高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生物发酵技术有效实现秸秆还田,以最终实现循环农业低碳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新农林企业要做好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信任度,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广大农业生产者,要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标准看齐,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经营能力,走出一条适合当地经济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科技生态农业的路子(三)改革农业供给侧,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与产出农业部韩长赋部长指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紧紧围绕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谋划和展开,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目标,努力在促进节本增效优质安全绿色发展方面下工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化应用水平,全面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12农业科技发展应当从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入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林牧副渔的有机结合,走循环农业绿色农业之路要创新体制改革,增加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科研的投入,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要改善资源配,并因地制宜,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充分利用农业高科技互联网技术,实现高新农业互联网+农业要改善经营方式,开拓市场,建设休闲型农业,生态型农业科技就是生产力,农业的发展需要以科技为支撑,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结构转型阶段建设社会化的农业市场化的农业生态化的农业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加速我国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加快农业科技探索,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参考文献1 任军, 晏学明, 艾华水, 等. 仔猪断奶前腹泻抗病基因育种技术的创建及应用J. 猪业科学, 2012(01):44-48.2 杨雪梅, 顾以韧, 陶璇, 等. 杜洛克猪氟烷基因PCR-RFLP分析J. 养猪, 2016(04):82-84.3 高翔, 刘申. 设置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高层次农技推广专门人才J. 中国农技推广, 2000(02):5-7.4 杜丽华.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1):176-180.5 杜涛, 孟洪, 李仕宝. 农业研究机构重点学科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农业科技管理, 2016(02):21-23.6 杨柳, 全晓艳, 汪继红, 等. 四川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6):188-193.7 杨晓光, 刘志娟, 陈阜.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 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和粮食产量可能影响的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43(2):329-336.8 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