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 必修2 人民版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栏目链接 一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基础预览 1 背景 1 1924年1月列宁因病逝世 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2 1925年苏联仍然是一个落后的 3 目的 为了加强国防力量 维护 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 基础 栏目链接 农业国 民族独立 物质技术 基础预览 2 进程 1 1925年12月 联共 布 十四大正式提出实现 的方针 2 1926年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 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 1933年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于1937年提前完成 栏目链接 社会主义工业化 重工业 基础预览 3 成就 1 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实现了工业化 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 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 世界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3 问题 造成农 轻 重比例失调 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 栏目链接 第一 第二 基础预览 栏目链接 应用思考 苏联的工业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何不同 为什么 重点发展重工业 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包围 威胁 封锁社会主义苏联 苏联必须为工农业发展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 基础预览 1 原因 十月革命后 苏俄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根本 2 方针提出 1927年联共 布 大提出了农业 的方针 3 进程 栏目链接 二 农业全盘集体化 十五 逐步集体化 基础预览 1 1929年大规模 群众性的 运动开始了 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 都在抢时间 争速度 出现了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 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的口号 2 1930年3月 斯大林的 对集体化运动进行了整顿和纠偏 但不久 农业集体化运动又发展起来 3 到1937年 完成 栏目链接 集体化 胜利冲昏头脑 农业集体化 基础预览 4 影响 1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 急需的粮食 原料 资金创造了便利条件 但没有促进农业 本身的发展 2 到1932年底 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 栏目链接 工业化 生产力 富农经济 基础预览 栏目链接 应用思考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过程中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 大规模 群众性 出现了一些过火行为 基础预览 1 确立标志 1936年 苏联通过 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 2 特征 栏目链接 三 斯大林模式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高度集中 计划就是法令 指令性 市场调节 重工业 轻工业 企业 基础预览 续表 栏目链接 党 中央 大清洗 政局 民主 法制 伟大领袖 个人崇拜 斯大林 基础预览 栏目链接 应用思考 阅读右图 回答问题 右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片面发展的经济 课堂导学 栏目链接 经济发展不协调 苏联为实现工业化 着重发展重工业 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基础预览 栏目链接 课堂点睛 试用 一 二 二 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 一种模式 斯大林模式 2 两条道路 苏联工业化之路 农业全盘集体化之路 3 两大影响 初期取得巨大成就 后期经济丧失活力 栏目链接 课堂导学 1 如何认识苏联的工业化 1 必要性 工业化建设开始前的苏联 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 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的农业国 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 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 2 制定方针 1925年12月 联共 布 十四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 以斯大林为首的党中央在工业化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工业化的方针和政策 栏目链接 课堂导学 3 与西方国家工业化的不同 苏联工业化的特色在于优先发展重工业 4 工业化的过程 1926年 苏联进入了工业化的建设时期 从1928年起 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一五 计划 1932年苏联完成了 一五 计划 从1933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于1937年提前完成 至此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 工业总产值已位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栏目链接 课堂导学 5 存在的问题 形成了重工业过重 轻工业过轻 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 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 削弱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给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栏目链接 课堂导学 应用示例 1 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 不同之处在于 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 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a b c d 栏目链接 课堂导学 栏目链接 本题可用排除法 随着苏联工业化的进行 苏联逐步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故 的说法错误 可排除 a 课堂导学 2 如何看待苏联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栏目链接 1 特点 这一体制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 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党政不分 缺少群众监督 忽视民主和法制 课堂导学 2 原因 这种体制的形成 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小农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 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 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 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 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 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 封建专制 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崇拜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 栏目链接 课堂导学 3 影响 该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在经济 政治 文化和精神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苏联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和军事强国 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战后 苏联不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而且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但该体制也存在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它未能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 形成对斯大林严重的个人崇拜 栏目链接 课堂导学 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隐患 成为后来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栏目链接 课堂导学 应用示例 2 有学者认为 苏联发明了 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靠人力劳动投资 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这一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