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高考色彩教案.doc_第1页
美术高考色彩教案.doc_第2页
美术高考色彩教案.doc_第3页
美术高考色彩教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术高考色彩教案一 教学目的 认识色彩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和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是色彩的理论知识和色彩变化的规律。从而能较好的掌握水粉工具和颜料的特性。并掌握水粉画的方法和步骤。二 教学内容:静物写生三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写生的基本规律四 教学难点:水粉写生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五 教学要求:在教学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艺术感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六 教学准备: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准备静物、色彩幻灯(课件)、书籍资料等七 教学方法:主要以写生为主,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师做范画和改画)进行教学八 教学过程和主要内容(一) 色彩的而基础知识1. 色彩的基础理论在知识有哪些内容?2. 如何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3. 如何把握色彩画面的“素描关系”?4. 水粉画的基本画法有哪些?5. 水粉画的用笔方法有哪些?(二) 布置静物(三) 观察研究(四) 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1. 构图2. 铺大色调3. 大题塑造4. 深入刻画5. 整体调整6. 体积表现7. 质感表现(五) 水粉写生常见问题分析(六) 水粉静物画技法(七) 作水粉画经常遇到的三个问题 1 如何控制画面的虚实程度? 2 画面用色不当会造成什么后果? 3 画面局部上的失败用什么方法补救?(八) 在室内画静物如何控制光与色(九) 优秀作品与优秀考卷欣赏(十) 课堂示范(十一)学生作业点评色彩写生课程总体安排一 初级阶段 ( 8月25号-9月10号) 1课前准备:颜料、水粉笔、水桶、调色盘、吸水布、水粉纸、辅助书籍; 2. 教师做范画,让学生了解写生静物的步骤及过程,讲授观察方法及水粉材料的特性; 3. 要求:通过写生让学生尽快掌握水粉材料的特性,掌握水粉画的技法; 4. 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张完整的画,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观察方法及作画步骤; 5.作业:每天2张4开的写生作品,每周临摹3上完整的优秀范画。 6.课程安排: (1) 掌握色彩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用笔技法(“勾”、“涂”、“摆”、“擦”、“扫”、“点”),色块关系;15个课时 (2) 构图意识,具有一定的画面认识能力,掌握最基本的构图方法(三角形构图,C形构图,S形构图,复合形构图);15个课时 (3) 把握色调,分析控制画面的几大色块的关系,定下基调,注意冷暖调的对比,做同一组静物的变调练习。15个课时 (4)加强色彩造型的意识,在关注色彩倾向、冷暖关系的同时,不能把素描关系抛到一边。注意明暗交界线的作用对塑造形体也是非常有用的办法,这样既可以抓住形,又可以分清色彩的冷暖关系。15个课时二提高阶段 (9月20号-10月5号) 1.加强对单个物体的塑造,在保证整体大的色彩关系和素描关系的前提下,对主体物和单个物体的深入塑造及细节上的刻画; 2.对物体不同质感的训练,如陶罐、瓷罐、器皿、蔬菜、金属、花卉、饮料瓶、食品、衬布 3.如何控制室内用光与用色; 4.加强色调的练习; 5.作业:每天2张4开的写生作品,3张色调小稿,每周临摹3张完整的优秀范画。 6.课程安排: (1)单个物体的塑造的训练,加强对单个物体的塑造能力,写生与临摹相结合,要求达到对物体(如陶罐、水果、蔬菜、衬布)都能熟练的默写出来。15个课时 (2)物体质感的表现练习,对玻璃器皿,要充分考虑它的透光性和光滑度,它还有无色金属透明、有色金属半透明两种之分;花卉与蔬菜等,物体有它们生长的自然特征,色彩明快,质地鲜嫩,形体自然而生动等;较粗质感的静物如陶器、瓦器具、粗布以及草编工艺品等等,表现时,可采用湿画和湿接的技法,暗部色彩尽量一次完成,亮部可先打一层比物体略重一点的底色,待干后,个别粗糙的质感用干扫的技法,轻轻扫亮面,这样既留下底色,又使亮面加强,可出现一种粗感效果,这种方法,可根据物体粗糙的程度灵活运用;光滑细致的静物如瓷器、金属器皿及柿子葡萄类物体,表现时可采用湿画法画暗部色彩,半湿半干时衔接中间色彩,最后用干画法画其亮部,点扫高光。45个课时三强化阶段: (10月20号-11月5号) 1完整性的训练 2. 水粉画常见的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灰与脏、生与火、焦与黑、粉与白、花而乱、腻与闷 3. 提高理论知识,认识和欣赏作品的水平(如何知道一幅画的好与不好,好在哪,不好在哪); 4.作业:每天写生一张默写一张,3张色调小稿练习,每周画一张长期作业(三天以上)。 5课程安排: (1)长期作业2张,要求画面完整,调子和谐,刻画深入,画面有一定的色彩表现力,有自己独特的见解。30个课时 (2)解析物体之间的细节问题,形不同对画面造成的影响及具体调节方法: a 形态不同主观改变同一类物体外形,不死板,不概念化,不雷同; b 造型对称器皿两边造型对称,透视准确; c 方向搭配多物体同向,显呆板,物体朝向应富有变化; d 高矮搭配画面不应全为高物体或矮物体,高矮搭配,起伏有序; e 距离松紧搭配物体均衡分布,有节奏感,不应全挤在一团或个个分散等距; f 色块大小搭配大色块形成面,小色块形成点,长宽色块形成线(点线面关系)。30个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