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3).doc_第1页
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3).doc_第2页
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3).doc_第3页
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3).doc_第4页
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3)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5分)1. (10分)古诗文填空。 (1)秋风萧瑟,_。(曹操观沧海) (2)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沾衣欲湿杏花雨,_。(志南和尚绝句) (6)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吴均在山中杂诗中生动地描绘了人鸟和谐相处的情景、写出了诗人居住的地势之高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诗句是:“_,_。” (8)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2. (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看山水,如何看见生命的灵性?看人间,如何看见世事的真相?看史传,如何看见人性的善恶?看生活,如何看见人情的冷暖?看,需要眼睛;看见,需要头脑和灵魂。请以“那一次,我看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 字的文章。要求:在题目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名称,同学老师的真实姓名。文体诗歌、戏剧除外。二、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3.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_、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淡定超然?A . 冷静运筹 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B . 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谦虚谨慎C . 谦虚谨慎 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D . 振作精神 谦虚谨慎 冷静运筹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长沙地铁2号线的投入使用,使长沙人的未来与地铁密不可分。B . 通过阅读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作品,使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C . 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D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5. (8分)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ch潇湘筵席发怔_气xi_促_银箸砒霜秋爽斋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6. (5分)仿写句子。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7. (20分)阅读理解甲乙两段文言文。(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释】上:唐太宗。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正:只。(1)请用“/”划分句子停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2)解释词语:策之不以其道:_上诘之:_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_正患己不能知:_(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一食或尽栗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才B . 鸣知而不能通其意 德彝惭而退C . 食之不能尽其才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D .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可诬一世之人(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5)内容上,甲乙两文都反映了_,文中采用了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_。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_。8. (12分)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郭伋)始至行部 , 到西河美稷 ,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 , 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 ,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 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节选自后汉书郭伋传)【注】(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讫:完毕。别驾从事:部下官吏,相当于随行秘书。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及事讫/及鲁肃过寻阳B . 诸儿复送至郭外/出郭相扶将C . 须期乃入/陈太丘与友期行D . 其为人若此/人不堪其忧(2)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3)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9. (10分)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难道自己的艺术生命就这样被葬送?不!要同命运斗争,要让自己的艺术生命之花开得更加鲜艳。汤重稀从祖国、亲人的关怀中,感到了温暖,从保尔柯察金的事迹中得到了启发,他决心把生活的路顽一强地走下去,要把被炸的“琴弦”重新接上。一切从头开始,他用左手穿衣、吃饭、料理生活,用右手握笔写字,用左眼看书学习。他在作曲法和声学等书上留下了一道道歪歪扭扭的线,用不太工整的笔迹写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为了让自己的琴声不断,他把二胡弓子绑在断臂上拉,弓掉了又绑,绳索深深地勒进肉里,伤口因缺血而肿胀疼痛。为了适应创作、演出的需要,他颠倒手风琴,用左手弹琴键,用残臂拉风箱。花开花落,冬去春来,凭着他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终于,铁杵磨成了细针,苦酒酿成了甜浆。他开始在音乐的天空中翱翔。在汤重稀的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崇高的理想,是开在高山悬崖上的鲜花,若要采摘它,奋斗便是攀登的绳索。” 汤重稀正是紧紧抓住这条绳索,为祖国,为人民采撷着一朵朵、一簇簇的鲜花。(1)你认为汤重稀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段文字着重赞颂了他的什么精神?(2)“要把被炸的琴弦重新接上”句中的“琴弦”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要加引号?10.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枯萎的蒲公英叶子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1)读罢全文,请你说说文章以“枯萎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眼里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第段和第段都提到心在“疼”,联系上下文,请分别说说“我”“心疼”的原因。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段划线的句子“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5)无论是爬上月台去为儿子买橘子的父亲,还是顶着北风为女儿寻挖蒲公英的母亲,他们蹒跚的步伐里总包含着亲人“最沉实的爱”。请你也回忆一个生活片断,去表达你感受到的这种爱。 11. (15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朱赫来加快了脚步。他很想对保尔说几句话,但是忍住了,只是挥了挥手,像打招呼似的。保尔怕引起黄胡子匪兵的疑心,赶紧背过身,让朱赫来走过去,好像他对这两个人毫不在意似的。正在时,他的脑子里突然又钻出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要是我这一枪打偏了,子弹说不定会打中朱赫来”那个佩特留拉匪兵已经走到他身旁了。事到临头,难道还能多想吗?接下来发生的事是这样: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佩特留拉匪兵没有想到会有人袭击,愣了一下,他立刻尽全力往回夺枪。保尔把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枪上,死也不松手。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打在石头上,蹦起来,落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朱赫来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即使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朱赫来两个箭步,蹿到他们跟前,他抡起拳头,朝押送兵的头上打去。紧接着,那个家伙的脸上又挨了两下铅一样沉重的打击。他松手放开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只装满粮食的口袋,滚进了壕沟。(1)用简洁的语言说出选段中这一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并用一句话概括该选段的内容。 (2)朱赫来是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保尔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选段刻画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原著分析在保尔成长过程中朱赫来对他的影响。 (3)选段是怎样描写保尔的?主要体现他此时怎样的精神? 第 11 页 共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