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24课《武陵春》.doc_第1页
人教版九上24课《武陵春》.doc_第2页
人教版九上24课《武陵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陵春教学设计和月军一、教学目标:1、把握重读和节奏,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 2、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细节传愁、比喻莫愁,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3、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4、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全词,(重点)1、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细节传愁等。(难点)2、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难点)三、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李清照的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吗?(课件显示)请同学们看屏幕把这首词深情地朗诵一遍。今天我们来欣赏他的另外一首词武陵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旷世才女的世界,拾起从她衣袖中飘落的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和哀愁。(板书课题)二、朗诵文本,初悟情感:1、学生初读,教师指导节奏和重音:2、教师范读 ,学生跟着默读:,试着读准重音,读准节奏。 3、学生齐读:边读边用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 4、学生展示:下面请几位同学为我们一展才艺。 三、欣赏艺术,体悟情感:1、文章有文眼,诗词也一样。同学们,朗诵过课文之后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字表达吗?(文眼: 愁)2、那么在朗诵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哪句话最直接地抒发了这种愁情?这种写法属于什么抒情方式?(同桌交流 )小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3、结合刚才所了解作者的遭遇,你认为作者“日晚倦梳头”是因为“身疲倦”还是“心疲倦”?那么“日晚倦梳头”这一生活细节,代表着作者对生活的什么态度呢?这种抒情方法是什么呢(小组讨论)小结: 倦是心的疲倦,代表着因过度哀愁而对生活绝望的态度。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这种抒情方式是;(板书:细节传愁) 4、有个词语叫“触景生情”,是什么景物触动了作者心中苦涩的愁情?用文中的原话表达?这种抒情方式叫什么?(同桌交流)学生回答:“风住尘香花已尽”。 这暮春百花凋谢的的景色勾起了词人心中的愁情,这种抒情方法叫做:板书:触景生愁5、请把最后两句再齐读一遍、奇怪,愁怎么能用船去载?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来形容哀愁呢?结合下面老师的引导展开(小组讨论)引导启发: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无形无影无声无息的 。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是东西,货物等形象具体、有重量的事物。 小结:词人巧用比喻夸张,把抽象无形的哀愁化作形象具体的事物,重的连船都载不动,突出了作者心中浓重的哀愁。板书:比喻摹愁小结艺术特色,齐读全词。四、知人论世,深悟情感。李清照究竟经历了什么遭遇,整日以泪洗面,心中无限哀愁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段尘封的历史,深入了解作者内心,深悟作者的情感:(同桌交流)公元1127年,北宋为金国所灭,李清照举家避乱南逃.公元1129,丈夫赵明诚又在流亡途中病故。公元1135,李清照在浙江金华时写了武陵春这首词。这时她已经53岁,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病死,孤独漂泊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这位绝代才女在孤独愁苦中走完了自己的后半生.这是何等的悲哀。小结:国破家亡,物是人非,绝代才女,旷世孤独(板书)五、课堂练习:名人摹愁。比较李白、李煜和李清照写愁的诗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下面老师的引导展开(小组讨论)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小结:李白把“愁”比作“流水”,突出了愁的 绵长。_李煜把“愁”比作“线团”,突出了愁的 纷杂。李清照把“愁”比作“重物”突出了愁的 浓重。一较高下:都运用了比喻手法,但喻体不同,艺术表现力也大不同。相比之下还是李清照的写法技高一筹,不愧为“千古第一才女”。6、 课堂小结,深情朗诵,回味情感: 同学们,不知不觉这节课快结束了,请同学们与我一齐再次朗诵李清照的武陵春,用我们的真情朗诵去酬和九百年前那位旷世才女孤独而高贵的灵魂。配音朗诵七、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结合今天所学全部知识,把武陵春改写成一篇抒情散文,200字以上。八、致敬偶像: 致敬李清照和月军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文章留其名。绝代才女李易安,旷世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