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窃读记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五中学 吴学慈设计理念一、 我校校本研训理念:立足基础,能力至上,高效愉悦。二、 部编版教材编写思想:守正创新,立德树人。三、 新课标阅读教学建议: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学情分析一、 教学对象:八上学生;二、 有利因素:小学六年级时已初步学过本文三、 不利因素:浅文难深入。教学目标1通过默读,在教师引导下,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结构思路。2通过鉴赏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语句,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心理,学习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手法。(教学重点)3通过对文本的品读赏析,理解课文主旨,培养对阅读的热爱情怀。(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限时默读课文,学习重难点字词,概括叙事内容,理清本文悬念式、插叙式的结构思路;赏析作者关于“窃读”的动作、心理等的细腻描写;理解体会小主人公对读书的热爱和渴求,培养阅读的热情。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课前聊天:书的n种读法。请大家看看这位老先生是怎么读书的吧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 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教师可辅以动作)这是寿镜吾老先生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毫无拘束、摇头晃脑读书的情景,可谓是读得全神贯注、酣畅淋漓。可是,同样是读书,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女士,小时候却像个小偷似的小心翼翼、偷偷摸摸地读,这种读书方式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呢?请大家翻开手头的课文资料第50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围绕“阅读”话题,以聊天形式拉近师生距离,同时自然导入新课。二检测预习窃读记这篇文章,大家都读过了吧?嗯,这篇课文很好懂,一读就懂。请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 1. 生字词。2. 解题:题目,你读懂了吗? 3概括内容: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4.明思路,分结构:“窃读记,记窃读”,作者记叙了哪几次“窃读”的经历?(依情况提示:文章前后各有一次让人难忘的“窃读”经历。)(1)第1段:“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这是要去吃饭的节奏?明确:开头设悬念,引出本文叙写的第一次“悲愤的(痛苦的、留下创伤的)窃读”经历(2)第20、21段:“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我惨淡无神的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这两个句子所提示的是哪一次“窃读”的经历?明确:从20-29段,写的是“令我感动的(感受的温暖和关爱的)窃读”经历。第二次经历与第一次经历在结构上形成了怎样的关系?(生:前后对照)这两次经历时间上一前一后,顺序清晰。(3)第9-19段:“曾经有一天”“但是自此以后”“最令人开心的还是下雨天”。这几段写的又是什么内容? 明确:9-19段插叙了“窃读的起因、方法及被赶出书店的屈辱感受。夯实基础,铺垫下文。三理解运用1.“窃读”的滋味是怎么样的?文中有没有一句话可以总括作者小时候到书店“窃读”的感受?明确:第11段:“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2. 又快乐又惧怕,这两者不是矛盾吗?这到底是怎样一种滋味?我们此时此刻无法亲身体会到窃读的滋味,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写得好,就能让我们如临其境,就能和作者的情感一起跳动。再去仔细的读读课文吧,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哪里看得出是“快乐”,哪里看得出是“惧怕”,作者又是怎么样写出来的?给大家一点时间,勾画出相关语句,然后结合画出的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明确:(1)开头两段:急匆匆赶往书店的快乐,交织着回顾昨天读书而带来的不安;(2)进入书店后:因人多而安心,交织着害怕书被卖光的担忧;(3)因无人注意而产生的暗喜,交织着进入书店的小心;(4)终于挤进去的放松,交织着寻书不得的着急和找到书后的喜悦(写她的小心,用的什么描写方法?之前的复杂心理,又是用什么描写手法表现出来的?(写她“小心”,是用动作描写表现出来的。“跨”,写她一脚踏进店门,既表现了“我”想尽快读到书的急切之情,又写出了“我”不想被人发现,引人注意的状况。不能换成“踱”,否则与意境不相符;其它用独白式心理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其当时心情感受。比如“我”在路上对书的位置的回忆:“昨天凸显了内心的迫不及待,“”从头来”把小作者寻书不得的失望,再次寻找的不甘,终于发现的窃喜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啊”字和感叹号,蕴藏着怎样的狂喜和体现出怎样的窃喜。)(5)“窃读”的滋味是童稚与狡黠并存。(插叙部分可见:知趣离开和再走进另一家书店;扮乖乖女贴在大人身边,隐藏自己一个“贴”字,生动地写出小女孩的乖巧、灵性、狡黠。下雨天时发愁的表情与狂喜的内心。分析这个心理活动:先是揣测大人不好驱赶避雨人的心思;后是“皱起眉头”“望着街心”的动作,最后是自己的内心的真实袒露。高兴的喊着:“”为了读书,小小的内心竟藏着这么多的狡黠,表面上的“皱”与“望”和内心高兴的“喊”,形成鲜明对比,孩子的天真与狡黠,就在这些小小的细节中呼之欲出。(6)“窃读”的滋味是“痛苦”与“幸福”的交替。饥肠辘辘(白日梦更显其饿,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象出来的美食一样)是身体的痛苦,担心被老板发现然后赶出书店的屈辱、悲愤是精神上的痛苦。但我更多的是体验到了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比如读完后像“喝醉了酒”。尽管有担忧,恐惧、屈辱,但,读书得到的快乐、成长更多。(7)“窃读”的滋味有“恨”,更有“爱”。老板的金钱至上,粗暴冷漠,让我感觉到世态炎凉,人情淡薄;而后一次经历,店员对“我”的尊重与关爱,让我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老板的特点可以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看出来,我当时被发现的羞愧难堪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神态描写看出来。店员的善解人意、对“我”的理解和“自尊”的保护,的可以从动作描写看出来,与前面的老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一起小结作者在描写种种复杂心理感受时所用到的手法(一边指着板书一边小结,或在同学回答的过程中同步小结归纳,如有必要,教师亦可当堂引导得出相应手法):感人的独白式的心理描写;细腻生动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比喻;鲜明的对比等。回归文本,品读赏析。四感悟主旨1.齐读最后三段;2.如何理解“吃饭长大”和“读书长大”?(一是身体物质、二是精神心灵,它们共同构成人的长大),但,是不是就够了呢?3.右边的这部分,对小作者的成长有用吗?想起爸爸的花儿落了文中那个“小英子”了吗?(明确:它们,都是成长的营养)4.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一边是快乐,一边是惧怕。运用本文所学的生动的描写手法,拿起你的笔,把曾有的这个记忆生动地描写出来吧。(写好当堂分享)仿写格式:开头:我很 ,也很 ,这种 的滋味!正文: 。(可选手法:感人的独白式的心理描写;细腻生动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比喻;鲜明的对比等。)结尾: 。(写出感悟)5.小结本课:“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 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洒也不是悲哀。”冰心五布置作业课后阅读冰心的忆读书、冯亦代的书癖、柯灵的书的抒情,对比本课,说说这几个作家在阅读的世界里又有哪些“快乐和烦恼”。把阅读由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