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复句.doc_第1页
汉语复句.doc_第2页
汉语复句.doc_第3页
汉语复句.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什么是复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它有如下特征:第一,一个复句是一个句子。它和单句一样,有一个句终语调,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第二,每个复句,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这些分句或是主谓句,或是非主谓句。第三,复句里的各个分句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其独立性表现在,每个分句都有句子的性质和地位,一个分句不是另一个分句里的一个成分。其依存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句与分句之间总会产生一定的关系;二是分句之间往往用特定的关联词语联结起来;三是根据表述的需要,分句的主语可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 第四,分句和分句之间,有明显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等表示。2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一是连词。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二是副词。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三是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3如何正确使用关联词语错误地使用关联词语,是出现语法错误的一个根源。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必须注意两点: 第一,要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关联词语。下列关联词语最容易混淆:一是“因为”和“为了”。“因为”表示原因,“为了”表示目的。但“为了要”也可表示原因。二是“不仅而且”和“不是而是”、“既又”。前一组关联词语表示递进关系,后两组关联词语表示并列关系。三是“尽管”和“不管”。“不管”表示条件关系,提出应排除的条件,是以无条件作为条件。“尽管”转折关系。“不管”后边常接疑问代词或可供选择的几项,“尽管”后边不接这些,却常与“但是”配合使用。四是“况且”和“何况”。它们都表示递进关系,有时可以通用。“何况”可以用在反问句中,表示进一层的意思;“况且”不能这么用。“何况”前边的分句,常用“尚且”,组成“尚且何况”的格式;“况且”不能这么用。 五是“或者”与“还是”。选择复句有的用“或者或者”,有的用“是还是”。前者用于陈述语气,后者用于疑问语气。单用“或者”、单用“还是”,区别也在语气上。六是“既然”与“既”。“既然就”用于因果复句,也可以写成“既就”。而“既也”、“既又”、“既更”却不表示因果关系,而是说明两事并列。所以,用“既”的句子要分清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二,要注意关联词语的位置。有些关联词语既能放在主语前,也能放在主语后,但有一定的条件;有些关联词语的位置则相当固定。关联词语的位置如果摆得不对,就会使句子不顺畅,意思不清楚。关联词语配合运用,有一定的规律,如“一方面另一方面”这组关联词语,如果分句主语相同,位置就比较自由;分句主语不同,只能出现在主语前。又如“不但而且”这组关联词语,如果分句主语相同,“不但”放在主语后;分句主语不同,“不但”放在主语前。4复句的类型按照分句间的关系,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的特点是,在语义上,各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在结构上,有两个以上分句在同一层次上。联合复句往往通过语序或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并列、连贯、递进、选择等几种关系。偏正复句的特点是,在语义上,两个组成部分有主从,正句是全句的意义中心;结构上,即使全句包含两个以上的分句,也总是可以先分成偏正两个部分。偏正复句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有时偏句在后,则带有一种追述、补充、强调的意味。偏正复句一般要用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之间的因果、假设、条件、转折、让步等几种关系。学习本节,要求能识别各种类型的复句。5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由单句充当)构成的句子,单句与复句应该界限分明。(1)从构成材料上看,单句是由句子成分构成的,复句是由分句构成的。(2)从表述关系上看,单句只有一个表述中心,一种表述关系。再简单的复句也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表述中心和表述关系。(3)从关联词语上看,关联词语上是复句的标志,单句一般不用关联词语,只有个别的使用。(使用关联词语的只在主语和谓语的前面出现)但有许多语言现象还是值得注意。第一,两可现象。并列结构作谓语的单句与并列关系的复句就很难区分,例如“我们爱祖国,爱人民”,可以分析为单句:主语是“我们”,谓语是并列结构“爱祖国,爱人民”;也可分析为并列关系复句,即把“爱人民”看作是一个分句,主语承前省略了。这种情况按哪一种分析都可以,因为无论是分析为单句还是复句,都不影响对句子意义的理解。第二,两难现象。比较下面四个句子:A为了他,我才改变原来的决定。B为了身体健康,我每天参加早操。C因为这个缘故,他昨天没有来。D因为天气不好,我没有出门。历来认为“为了”是介词,“因为”是连词。按这种观点,很难说明B、C两句是单句还是复句。我们认为“为了”、“因为”兼属连词和介词。在A、C两句中,它们是介词,全句属单句。在B、D两句中,它们是连词,全句属复句。6如何分析多重复句分析多重复句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切分复句要凭借关联词语,缺少关联词语的,可以补上再进行切分。例如下句括号里的关联词语就是添加的。速度是应该追求的,|(但是)如果片面地强调速度|,(而且)影响质量,|那就错了。第一层有“但是”,属转折关系;第二层有“如果就”,属条件关系;第三层有“而且”,属递进关系。第二,必要时可以逐层检查直接成分的含义,看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原意,例如: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这个复句有三个分句,第一次在第一、二分句与第三句之间切分行不行呢?不行,因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在意义上讲不通。必须在第一分句与第二、三分句之间切分,意思才完整。 汉语复句汉语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多重复句、紧缩复句。见表二:表二 汉语复句类型表汉语复句联合复句并列复句。如:他会汉语,又会法语。承接复句。如:小张一时没听懂,接着明白过来了。递进复句。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选择复句。如:或者你去,或者他去,都可以。偏正复句因果复句。如:因为天气不好,所以我们没出去。条件复句。如:只要大家有信心,我们就能克服灾荒。转折复句。如:虽然他很累,但还是按时完成任务。假设复句。如:如果机器运行节奏不正常,就可以断定这机器出了毛病。目的复句。如: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学生们应经常晨炼。多重复句如:“只要把渠开成,/苗干了还能再种晚粮;/要是不开渠白等20天,/苗干了不是白干了吗?”紧缩复句如:“谁动打死谁”。 1)联合复句联合复句由两个以上的分句连接起来,各分句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分主从,每个分句在意义上没有说明另一分句的作用。根据分句之间的不同关系,联合复句又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四种,选择复句又包括商选句、限选句、取舍句三种。联合复句例句:并列复句: 她又会汉语,又会英语。承接复句: 大姐一时没有听懂,接着明白过来了。递进复句: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选择复句:商选句:或者你去,或者他去,我看都可以。 限选句:今天没来上课的,不是生病了,就是有事。 取舍句:与其等死,不如起来反抗。2)偏正复句偏正复句的分句不是平等联合,而是有主有从,主要的分句是全句的正意所在,叫正句。另外的分句从种种关系上去限制它,说明它,叫偏句。偏正复句又可分为因果复句(包括因果句、推断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包括特定条件句、唯一条件句、无条件句)、转折句(包括重转句、轻转句)、让步复句、目的复句、连锁复句八种。偏正复句例句:因果复句:因果句: 因为天气不好,所以我们没去颐和园。 推断句: 你既然知道错了,就应该赶快纠正。假设复句: 要是你认为有必要的话,我就一定设法去办。条件复句:特定条件句: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学好。 唯一条件句:除非你也去,不然我才不去呢。无条件句: 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也要干下去。转折复句:重转句: 尽管天气很冷,可是紧张的劳动使大家都出了一身汗。 轻转句: 他长得结结实实,只是比原来瘦多了。让步复句: 他固然不对,你的态度也不好啊!目的复句:积极目的: 你把意见整理以下,明天好交大会讨论。 消极目的 他近来减少了社会活动,以免影响学习。连锁复句: 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3)多重复句一般复句所包括的分句都是单句。如果分句本身又是由复句构成,即复句又包含复句。这样的复句,就叫多重复句。如:如果没有氧,光有氢,或者没有氢,光有氧,都不能搞成水。这个复句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如果都”是条件复句,第二层在偏句“如果”中又是一个选择复句,第三层在选择复句的两个分句中又各有一个并列复句。又如:不论男和女,老和少,熟人和生人,只要哪一个愿意用心地、或是装作用心地倾听他的有点罗嗦的谈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