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县发展地方特色水稻品种的思路和举措_第1页
腾冲县发展地方特色水稻品种的思路和举措_第2页
腾冲县发展地方特色水稻品种的思路和举措_第3页
腾冲县发展地方特色水稻品种的思路和举措_第4页
腾冲县发展地方特色水稻品种的思路和举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发展高原特色水稻产业的思路和举措发展高原特色水稻产业的思路和举措 为贯彻落实最近召开的省 市 县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推进腾 冲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我县生态农业资源优势 发展具 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稻米生产 创建我县高原特色水稻产业技术推 广体系 加快水稻产业强县的步伐 提出创建我县高原特色水稻产 业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一 水稻生产现状和发展优势一 水稻生产现状和发展优势 一 生产概况 一 生产概况 水稻是我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 居于全县粮食生产的首 位 常年种植面积 40 45 万亩 2011 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 44 71 万 亩 平均单产 404 公斤 总产 18 07 万吨 约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的 40 总产的 52 左右 二 发展优势 二 发展优势 腾冲地形地貌复杂 立体气候特点突出 因此 生态资源极为 丰富 培育了水稻品种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是云南省少有的水稻种 质基因库 享有 天然植物园 物种基因库 自然博物馆 的 赞誉 目前 省内培育推广的水稻品种多数都有腾冲水稻老品种的 亲缘 中部有专用于加工地方特产干鲜饵丝的晚籼优质饵丝稻品种 天杂 58 74 35 西北部有品质优良的晚粳糙米品种老大谷 大水 谷 三邦 70 罗 南部有红细软 毫木细 黄板所等地方名特优稻 米品种 全县拥有热区优质稻 饵丝专用稻 优质粳稻三大稻米资源和 品种类型 按种植区域和品种类型可分为三大生产区域 2 一是南部低热河谷优质 软米 的主产区 主要分布在龙川江 大盈江流域的荷花 新华 蒲川 团田 五合 芒棒及曲石 界头 部分村社 等中南部 9 个乡镇 适宜优质杂交籼稻和热区优质稻 种植 常年种植面积 10 15 万亩 主要种植品种是滇瑞 德优品系 细红软和籼杂内香 宜香等一批常规和杂交籼稻高产优质软米品种 还有黄板所 毫木细 紫米 香米等地方名特老品种 二是中部籼粳交错区的腾越 清水 北海 和顺四乡镇及北部 曲石 界头两乡镇的部分区域 是地方特色饵丝专用稻主产区 常 年种植面积 5 6 万亩 饵丝稻是我县特有的地方品种 是在我县特 定的生态环境下经长期选择而形成的一个高原晚籼硬米类型 是加 工饵丝的专用稻谷 当地称为 浆米或粑粑米 由于腾冲饵丝对 稻米的品质有特殊的要求 需用含直链淀粉高胶稠度好的籼稻硬米 加工 一般的稻米很难替代 现存可用于加工饵丝的的地方品种不 多 仅有天杂 红 20 广陆矮等品种 目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品种 是腾冲县农业技术推广所从天杂 58 变异株系中选育的腾 58 6 58 7 两个品系 三是西部的猴桥 滇滩 明光 固东 马站五乡镇及中北部界 头 曲石 北海 腾越等乡镇的中高海拔区域 是我县优质粳稻主 产区 常年种植面积约 20 25 万亩 目前推广种植的粳稻品种主要 有鄂粳杂 滇杂 岫系 云粳 楚粳等系列品种类型中的优质高产 品种 二 发展思路二 发展思路 围绕以 品种为龙头 配套高产技术 为依托的技术路线 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栽培管理措施 加强抗病高产水稻新品种的 3 引种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 加快品种的更新步伐 结合水稻高 产创建活动和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等科技示范项目的开展 加快 腾冲特色水稻产业开发利用 三 工作举措三 工作举措 一 加强地方特色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的建设 一 加强地方特色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的建设 1 在中南部荷花民团片 腾越洞山片建设地方特色优质稻 米生产基地 优质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成片区开发 整体 推进的原则 加强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 配 套实施土地平整 机耕道路 以及土壤改良 增施有机肥 测土配 方施肥等技术措施 逐步把目前的中产田建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 把低产田改造成产量稳定的中产田 形成区域化 规模化 集中连 片的优质稻米商品粮生产基地 2 加强政策扶持 对龙头饵丝加工企业和民间稻米经销商 的扶持力度 帮助饵丝加工企业和稻米经销商拓宽市场 提高 农产品质量 创造名优产品 增强企业消化能力 扩大订单农 业生产 首先要制定相关政策 督促企业和稻米经销商在稻谷 收购价格上体现出优质优价 防止变相压价 损害农民利益 其次是对相对集中的优质稻主产区和饵丝加工专业村 如荷花坝 派村和腾越镇胡家湾可采取联合组织稻米 饵丝加工专业合作 社的形式 把分散的种植户和加工户组织起来 更新设备 改 进工艺 创造名优产品 提升产品价值 二 措施和对策 二 措施和对策 1 抓好良种良法的配套与实施 创建高原特色优质水稻生产基 地和开展地方特色优质稻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的重点 关键在于 4 一是在全县范围内抓好以品种为龙头 适用技术为依托的良种良法 的配套实施 抓好科技培训和品种改良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和示范工作力度 提高全县水稻生产整体科技水平 二是在整个示 范区内 重点突出产业体系建设对粮食生产的科技贡献率 扎实开 展水稻高产创建 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幅射带动平衡增产 重 点推广机插机收 稻草全量还田培肥地力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加 大力度引进示范 展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 扩大 示范区的样板幅射带动效应 加快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旱育秧 测 土配方施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示范推广 2 重视和加强地方特色水稻生产的科技推广工作 加强对 品种选育 试验 示范等基础性工作的项目支持 安排专项经 费 抽调技术骨干组成专业技术队伍 抓好试验示范及科技推 广工作 3 加强对地方特色品种的良种繁育和提纯复壮工作 我县 目前大面积种植的优质软米品种滇瑞 408 201 细红软等因种 植年代过长 品种退化比较突出 抗病性 丰产性均有所降底 目前推广种植的饵丝稻品种均系从天杂 58 变异单株中经穗选穗 繁系统选育而成 因此遗传基础较窄 品种比较单一 饵丝稻 品种由于其生育特性所致 一般整齐度都比较差 遗传因子很 不稳定 品种的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容易发生变异 已定型的 品种多年种植后 在米粒颜色上仍难稳定 有白米红米之分 影响了饵丝的外观质量 为确保品种纯度 必须年年进行原种 扩繁 去杂去劣 提纯复壮后再进行良种繁殖 所以加强和完 善良种繁育体系 为今后饵丝产业的持续发展 保证优质种源 5 的供应 是一项亟需认真抓好加以落实的工作 4 加强对外交流和与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 引进外地品种 和高产栽培技术 以加快品种更新和成果利用 减少资源浪费 近两年我县已成功地与省农大 省农科院稻作所 市农科所合 作 利用我县品种资源和育种单位的技术 合作培育新品种 5 抓好品种布局 实现区域发展 规范栽培 长期以来我 县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稻米生产多为农民的自发种植 面积分 散 管理粗放 这是我县优质稻米产量不高 效益不显 品种 混杂 米质掺杂 品质不保的主要原因 为保证龙头企业和稻 米经销商收购到优质原料和实现优质优价 扩大订单农业生产 的规模 应引导和鼓励农民实行规模化种植 区域化发展 在 品种布局上优先发展荷花 蒲川 团田等优质软米和腾越 界 头饵丝稻两大特色稻米主产区 以滇瑞 408 细红软 腾 58 6 58 7 为主推品种 扩大示范腾 58 8 T08 17 在南部低 热河谷地区扩大示范内香优 宜香优和德优等杂交常规籼稻软 米品种 形成以中部腾越 荷花为重点 南北并重的生产格局 6 加强科技创新 要确保我县高原特色水稻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须在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