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一、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工作指导1软件开发类课题大体可分四个阶段:系统分析与论证阶段、系统整体设计阶段、系统实施与仿真阶段和撰写论文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系统分析与论证阶段设计任务下达后,学生首先应了解课题的名称、课题来源、课题范围、提供的原始数据、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学生不仅要了解自己设计部分的内容,对课题的整体也要有充分的了解。围绕课题,收集有关资料,调查有关文献及技术参数,收集有关数据,并对有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学生在熟悉课题和收集了足够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得出几个初步方案,经过反复比较、论证,最后得出一个可行方案。 系统整体设计阶段划分模块,绘出控制结构图,写出分析说明书。从可行性方案中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出发,把系统分为若干个模块,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把控制结构图、整个系统及每个模块的功能都加以说明。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的方式和内容。确定系统的数据输入格式和数据输出方式等。根据课题的控制结构图和各个模块的功能说明书,详细编制系统程序。 系统实施与仿真阶段当课题程序初步设计完成后,应进行上机实验调试,在实验过程中逐步修改、完善系统功能,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撰写论文阶段2数学理论研究类课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论证阶段和撰写论文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准备阶段搜集有关的研究论文、报告、和其它参考资料,数据的采集,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析工作,使之对所进行的论文或研究工作有指导作用。了解论文题目的立题依据(问题描述)和意义,对课题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明确认识;了解前人研究进展(国内外现状),明确研究任务。 分析论证阶段在熟悉课题和收集了足够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在这个阶段,要善于运用分析、综合、比较、联想、抽象、概括和想象等各种思维形式,善于运用科学实验、推理论证等有效手段,把看起来似乎孤立割裂的材料联系起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把感性的东西上升为理论。 撰写论文阶段3数学建模及应用类课题大体可分四个阶段:准备阶段、模型建立与求解阶段、模型分析与检验阶段和撰写论文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准备阶段设计任务下达后,学生首先应了解课题的名称、课题来源、课题范围、提供的原始数据、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围绕课题,收集有关资料,调查有关文献及技术参数,收集有关数据,并对有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学生在熟悉课题和收集了足够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分析,经过反复比较、论证,初步确定用那一种类的模型。 模型建立与求解阶段该阶段可细化为三个子阶段:模型假设、模型建立与模型求解。首先是模型假设,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作出假设,可以说是建模的关键一步。 其次,模型建立:构造变量间的数学结构自然需要数学知识及相关的学科的专门的知识。遵循的原则:尽量采用简单的数学工具,尽量采用成熟的数学方法和已有的模型,同时注意新方法的应用。可以先建立简单的基本的模型,再做修改、改进。最后是模型求解,要注意计算机技术、软件包使用。 模型分析与检验阶段进行数学上的分析、有时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分析变量间的依赖关系或稳定情况,有时是根据所得结果给出数学上的预报,有时则可能要给出数学上的最优决策或控制,不论那种情况,还常常需要进行误差分析。模型对数据的稳定性或灵敏性分析。最后要把数学上分析的结果翻译回到实际问题,并用实际的现象数据与之比较,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若不符合实际,问题通常出在模型假设上,应修改、补充假设,重新建模。 撰写论文阶段二、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写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一)总体概述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设计,到工作结束时都要交出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不但是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所做工作的总结;而且还是他大学学习阶段结束时,在知识结构、专业素质、技术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达。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历届学生都十分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现就毕业论文的技术起点(应该达到什么水平)、行文风格(怎样书写才较为恰当),撰写方法、注意事项等综述于下:1文章的技术起点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学术或技术水平应定位在大学毕业生的水平,其深度应能让同一专业、但课题不同的同学看懂。2行文风格论文既是对某种技术的原理、机制、特征的说明,又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1) 就事论事、言简意赅(即信息量大)有时,为了达到可读性的目的添加一些修饰隐喻也是可以的,但决不能像市售傻瓜书、一日通之类的书一样,加入煽动、臆造之类的词句,如“只有傻瓜才那么想”等。(2) 术语要规范国际、国内学术刊物怎么说,我就怎么说。比较生癖的,可以采用加括号并加解释的办法,切勿杜撰术语。技术名词,倘若词典上查不到或尚未形成定论,而又不得不写的,应加注原文。(3) 注重论据所用到的每一个概念,每一种机制,每一个论点都应该是有根有据的,层层展开,不断深化。对于本专业所公认的概念和论点,可直接予以引用,否则就应就地举出例证,或标注引文(参考文献)。论据中的数字特别重要,日期、百分数、条件数据是科学论文中最常见的。量化是科学论文的主要目的之一。(4) 条理化为了讲清楚一项复杂的技术,常将整个文章分解为篇、章、节、小节、段、要点,以逐步地予以深化,或具体化。而连续的章、节、段则用来讲述该事物的同等重要的侧面,或者逻辑的顺次深化。书和小说无不按此树形逻辑展开。科技论文由于信息量大,来源杂,陈述又要确切(几个因素就是几个),清晰的条理就更是重要了。条理化有助于防止概念混淆(不同概念另立一条)。要防止过粗和过细的分解。一般一个小节说明一个概念或一种机制,一个大节说明一个原理,一章说明一个侧面。3撰写方法常见的是逐步予以展开的方法。(1) 第1步,往往是对课题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欲达到的目的及拟采用的方法。具体内容有: 大体上勾画出一个轮廓,让读者对该课题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对于工程性课题,首先对需求进行分析,概要地勾画出一个解决此问题的设想。在此基础上,具体明确本课题所承担的任务,并写出完工时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对于理论性课题,一般先对本课题的技术关键进行分析,提出基本假设及解题途径。 提出本课题的难点,解决此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拟采取的方案。 论证此方案在技术、理论、经济上的可行性。有哪些先导试验已经做过,或者,在此以前,有何人曾进行过何种工作,为便于本课题的开展,拟采取哪些已获得成功的技术等。 对效益及风险进行分析。理论性课题只对效益进行讨论。(2) 第2步:对设计(理论)体系加以阐述。这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是对本人在完成课题过程中所做工作的陈述。 工程型(软件开发)毕业设计的内容及写法基本与实际工程中的初步设计、工程设计相当。不同处在于:除对所用技术方案和工作原理作说明外,还要说明采用这一方案的原因(如与其它方案相比,本方案最优;用户坚持等),因经济或时限的制约而不得已采取的折衷措施等。设计只对整个体系作全面交待,对重要的、新颖的技术、机制、构件以及本设计的优点、主要特征突出地给以描述,次要部分则轻轻带过。文章结构既可以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各部件谈到重要零件,依次一一展开;必要时还可以一章讲整体设计,一章讲各部件。也可以由底而上,先介绍关键部件或核心模块,继而讲辅助部件或辅助模块,最后给出全貌。采用何种结构,则取决于哪一项是本人的独创。 论文的内容及写法侧重于对所使用的理论作系统的介绍。对本人的创造性的工作(假如有的后),应予突出。文章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写法,例如,从定义出发,而后写出引理、定理和证明(或算法及其证明)。(3) 第3步写实现现就科研型(软件开发)、理论型、工程型课题的具体写法,分别介绍于下: 科研型设计介绍设计在实现时所遇到的技术问题。例如,软件模块的实现算法,算法实现中的接口;机械设备结构的细节和强度核算、应力分析;硬件实现中相应软件的配制(内码);控制系统实现中的触发器、变换器;电路设计中元件定型等。从写法上看,该文章不是工程文档全部内容的转录,而只介绍各技术中重要、关键、有特色之处。其余,则为了文章的系统性、完整性,而不得不写,但也只是作简单的交待。 工程型课题应突出工作量,如:类似XXX模块完成74个,类似YYY模块完成196个,等等。 理论型课题在这部分应写出所完成的全部理论系统、完成的推论,实现或验证的算法,辅助的公式推导(若篇幅过大,亦可放在文章的附录中)等。(4) 第4步写验证与测试不论是工程型课题,还是理论型课题,测试和验证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测试结果正确及验证无误,是课题的最高追求和价值所在。事实上,测试工作是很艰辛的,也是最能有所得的。说它艰辛,一是这阶段所耗时间较多,有时要占设计(论文)总时间的一半以上;二是,此时什么问题都会出现,有时会让你伤透脑筋。说它能有所得,指的是不论成与败,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书写方法对于工程型、科研型设计,这一部分内容,不应该是照抄测试大纲和测试报告,而是择其最主要的部分加以叙述,并开列出详细的数据,同时还要对测试结果作出分析。鉴于测试和验证本身的正确性对整个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应交待所用标准、所用工具和所用的设备,要对在所处环境下取得的这些数据的正确性加以说明,最后才谈得上将测试结果和拟定的标准中的主要指标作比较,如果是自行设计的测试程序、测试装备、模拟程序,更要仔细地介绍清楚。必要时,还可以另辟一章,专门进行介绍。 对于理论性课题的处理方法 理论性课题,在有了严格证明后这部分可以略去。原因是验证工作意义虽大,但测试工作耗时大多,毕业设计期间往往难以完成。 (5) 第5步是评价与结论 具体内容有: 本人在本课题中做了哪些工作。在这些工作中,哪些是采用、继承和改装;哪些是本人的创造与发明。曾经使用了哪些重要的原理和技术。 对比测试结果,从整体到各个部分,哪些是重要的,成效如何,存在哪些不足?是何种原因造成的。 今后的工作和改进设想(论文对此点应特别强调)。 成果的意义,推广和应用前景。4注意事项(1) 正确处理抄和创新的关系科技论文的许多原理和技术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说明起点,“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篇文章只是东抄抄、西抄抄的拼凑,没有自己的东西,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怎样突出自己的工作,是写科技论文的核心,切勿大段、整页地抄。有时为了说明一个新理论、新原理、前导的公式推导,非大段地抄不可,此时,可写入附录中,否则你在文章中说了半天,可全是别人的,既侵犯了知识产权,又没有什么价值可言。放在附录中,则既说明此内容并非社撰,又可为读者查阅时提供方便。(2) 善于用图来表达概念在表达概念时,“图”有极强的表现力,半页一幅的图,有时可代替12页的文字。更主要的是,图形会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记忆。因此,善于用图形表达,文图恰当搭配,可以增强论文的效果。今后的论文将向多媒体表达方式发展。声、图、文等综合起来表达,是认知心理学的问题,目前还属于艺术家的创意,尚未总结出什么规律来,但注意图文表达的修养,有可能使表达能力步上一个新的台阶。(3) 论文的独立性一篇论文所涉及的前人工作和各种技术很多,倘若都以引用参考文献来解决,留给读者的,往往是疑点大多,难以读完。例如:“按(7)、(8)、(10)、(12)的观点,本系统采用阈值27,前期干扰系数1318,”不是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对引文的要点作一两句概括,这样,文章才能作到相对完整、独立,就不会让读者产生“还要去查参考文献,太耽误时间”的心理负担。论文独立性还表现在不依赖附录上。附录只能为主论增色和进一步加以明确,没有附录,主论也应能让读者读懂。附录是可附可不附的文字。(4) 正确理解可读性学术论文不强调“通俗易懂”,而强调“清晰明确”、“循序渐进”。(5) 文章不宜过长文章的长短要根据读者对象和课题的学术深度来决定。一般说来,越短越好,惜字如金,但应以“能否把间题交待清楚”来取舍。一般性知识可以直接引用,不必多加解释。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诸如二进制、程序语言、总线、芯片。数据库、调制解调器等术语,就没有必要在文章中加以说明。除非你就是做这个题目,为了文章的系统性,当然要从定义说起,例如,对于数据库设计之类的题目,就可以从零开始,对数据库各个概念,都给出定义和说明。5毕业设计说明书(报告)与毕业论文的框架和要求(1) 内容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通常由题名(标题)、摘要、目次页(目录)、引言(前言)、正文、结论、结束语(谢辞)、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构成,现分别介绍于下:(2) 题名题名,又叫标题(就是课题的名称)。(3) 摘要摘要也称为内容提要。 要求应扼要叙述本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精炼。中文摘要约300字;外文摘要则不宜超过250个词。 方法往往在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全文完成后再写摘要。为使摘要写得扼要、精炼、准确,一篇几百字的摘要,往往要反复修改几遍才能定稿。 注意事项用字应精炼,每项内容均不宜展开。论证、说明;陈述要客观,不宜加主观评价;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是摘要的重点内容,在文字上应用笔较多,藉以加深读者的印象;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应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行文活泼,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彩,以唤起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详细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参见后面的专题部分。(4) 目录目录,也可写成目次。要求:至少应将章、节名按先后次序写上;章、节名的右侧注上页码号。(5) 前言前言,或取名为引言,序、引、绪、绪言。 要求(i) 设计说明书(报告)应说明本设计的来源、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设计欲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此课题所需要的条件;介绍预备知识。若属于课题,还应对主课题的全貌加以介绍。(ii) 论文前言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应阐述选题的缘由;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手段、方法,所需要的条件、成果及意义等。 与“摘要”要有区别摘要和前言虽然所述的内容大体上相同,但仍有很大区别。主要在于:摘要一般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则可以稍微具体些;摘要的某些内容,如结论意见,可以作笼统的表达,而前言则应对所有内容明确的予以表述;摘要不写选题的缘由,前言则应明确反映;在文字量上,一般情况是前言多而摘要少。(6) 正文由于设计说明书(论文)的书写因题而异,后面还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加以介绍,所以,这里仅用一两个例子来说明。 设计说明书(报告),其内容有:(i)设计方案的论证:应说明设计的理论依据;在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阐述所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ii)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有相当的比例,在说明书中要列出各零、部件的工作条件。给定的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各主要参数的详细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根据此计算结果应选用什么元、器件或零件、部件;若设计时采用了计算机,则还应包括各种软件的设计。(iii)结构设计部分:这也是设什说明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结构设计。各种控制线路的设计及功能电路的设计以及必要的图纸。(iv)样机或试件的各种试验及测试情况:包括试验方法、测试电路和测试结果等。(v)方案的校验:应对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作出明确的回答。校验的方法可以是理论验算(即反推算);也可以通过测试及计算机运算。 论文论文的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在全文中,应占有较多的篇幅。主体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计算时所使网的主要方法;实验方法,内容及其结果;理论论证;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等等。根据课题的性质,一篇论文可能仅包含上述诸项中的一部分。正文的写作要求是:(i)理论分析部分应写明所使用的假定及其合理性,所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哪些是别人用过的,哪些是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这一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子概略地予以表达。(ii)研究方法与手段用实验方法来研究的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所使用的装置、仪器、原材料的性能等是否合乎标准;并应对所有装置、仪器、原材料作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或操作方法,简明扼要地加以说明。对人所共知的(或细节)内容则不必详述。如果实验的过程或操作方法不详加叙述就难以把问题说明时,可列在附录中。用理论推导的手段和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课题:这方面内容一定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习惯与程序。换言之,要做到言之有序,论述有理,以论点为中枢,组织成完整而严谨的文章。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课题:所谈到的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过程和方法等均应与研究的最终结果有关,尽管不是结果本身,也应加以阐述。对调查时提取的样本、数据。新的发现等则必须详述。这是结论产生的依据,若写得抽象。简单,结论就立之不牢,分析就难以置信,在写作时应特别予以重视。(iii)结果与讨论这是全文的核心,一般要占用较多的篇幅。在写作时,应对研究成果精心筛选,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挑选出来,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应尽量避免事无巨细,一并和盘托出。在对结果作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便别人以此为根据进行核实、验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写出得到的结论和推论,此时,还应说明其适用的条件与范围。(7) 结论 要求应概括说明所进行工作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和特色,指出创新所在,性能达到何种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着重指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和主张,这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但篇幅不宜过长。 注意事项结论要简单、明确。在措辞上应严密,但又容易被人领会。结论应反映个人的工作,别人已有过的结论可以少提。应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工作成果,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因为对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8) 结束语在文章结尾处,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老师、答疑老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9) 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及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及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此外,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或图纸、数据表格等),可编人论文的附录中。6撰写步骤大体上分为拟写提纲。写成初稿、修改定稿和誊写等4步。(1) 拟写提纲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复杂,动笔写作时有必要先拟一个文字提纲。按提纲写稿子的好处是: 可以帮助你组织材料; 可以将问题想得周到些;避免出现遗漏。所拟提纲要项目齐全,能初步构成文章的轮廓;要从全局着眼,权衡好各个部分;要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注意多加修改。要边写边积极思索,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以取得较满意的结果。(2) 写成初稿毕业论文初稿的写作是很艰苦的工作阶段,在执笔时应注意下面几点要求: 要尽可能地把自己事先想到的内容写进去。初稿的内容应尽量充分丰富,以便为修改定稿提供便利。当然,也要防止1味地堆砌,写成一个材料仓库。 要合乎文体。采用普通话,文句力求精炼简明,深入浅出,通顺易读。避免采用不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也要避免采用科技新闻报道式的文体。要顺利表达,不要在枝节上停留。要写得干净些、清楚些。(3) 修改定稿许多大作家的文章或著作,都是经过反复修改,使之臻于完善后,才公布于众的。对于初次撰写毕业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大学生,就更应注意对文章的精心修改。修改的范围在内容上包括修改观点、修改材料;在形式上包括修改结构、修改语言等。 修改观点一是观点的订正,看一看全文的基本观点以及说明它的若干从属论点是否偏颇、片面或表述得不准确。二是观点的深化,看一看自己的观点是否与别人雷同,有无深意或新意。 修改材料就是通过对材料的增、删、改、换,使支持和说明作者观点的材料充分而精炼、准确而鲜明。 修改结构多数是对文章内容的组织安排作部分的调整,在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时,一般都应动手加以修:(i)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有较大的变化;(ii)层次不够清楚,前后内容重复或内容未表达完整;(iii)段落不够规范,划分得过于零碎或过于粗糙,不能显示层次;(iv)结构的环节不齐全,内容组织得松散。 修改语言。包括用词、组句、语法、逻辑等。作为学术性的文章,语言应具有准确性、学米生和可读性。根据这一基本要求,语言的修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把不准确的改为准确的;把罗嗦、重复的改为精炼、简洁的;把生涩的改为通俗的;把平庸的改为生动的;把粗俗的俚语改为学术用语。(二)本专业论文(报告)的写作下面仅对论文中的几个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提出一点参考性的意见。1数学理论研究类(1) 实际调研与文献阅读通过实际调研与文献阅读,搜集有关的研究论文、报告、和其它参考资料,数据的采集,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析工作,使之对所进行的论文或研究工作有指导作用。了解论文题目的立题依据(问题描述)和意义,对课题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明确认识;了解前人研究进展(国内外现状),明确研究任务并撰写开题报告。(2) 拟写提纲(3) 初稿在提纲的基础上写成初稿。应注意以下三点: 尽可能把自己事先想到的内容写进去,边写边补充。 文体符合要求。 边写边标注参考文献。(4) 修改初次撰写毕业论文,更应精心修改。 思路和结构修改初稿写完后,首先应该从全局的角度检查思路,看是否反映了自己研究的主要成果,章节结构是否合理,中心论点是否突出,层次是否清晰,段落是否规范。 支撑材料修改通过对材料、公式、代码、实验数据等的增、删、改、换,使支持文章观点的材料充分、精炼、准确。 清理参考文献清理参考文献,检查参考文献标注是否准确。 语言文字修改主要修改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并修改错别字。语句是否符合逻辑。2数学建模及应用类论文的三个主要模块:引言 (Introduction) 包括内容: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现在的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目的是吸引读者,文字不可冗长,措词要精炼,建模也可以使用“问题提出”)正文(Main body)主要部分,作者的创造性结果或新的研究结果将在这一部分得以反映,可分标题、段落进行层次性论述 结论(Conclusion)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即论文结局,一般包括:研究结果说明什么问题得出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对前人工作做了那些补充、修正、发展或否定;本文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解决的问题,遗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关键点和方向。要求措辞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用语斩钉截铁,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文字上也不应夸大,对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内容应注意留有余地。通常建模类论文评价以“建模的合理性、建模的创作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性为主要标准”,正文应该包括以下7个部分: 问题的提出(按照你的理解,对所给的题目作更清晰的表述)在建模论文中常使用问题的重述和分析来代替“引言”;对问题进行分析,要把握实质,不要抄原题) 问题的分析(根据问题的性质,你打算建立什么样的模型) 模型假设(有些应作必要的解释说明) 模型设计(对出现的数学符号必须有明确的定义,整个文章中应一致) 模型的解法和结果:包括求解过程和所用计算机软件(特别编写的或标准的软件包)的解释过于繁杂的代数运算或数字计算,建议编入附录部分(包括一些图表、量过大的数据等) 模型结果的分析和检验:包括误差分析,稳定性分析等 模型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包括局限性、推广性)附录部分:与正文有关的详细内容,作为正文的补充,避免正文繁琐。3软件开发类(1) 前言部分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做标题,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使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前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研究或开发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2) 综述部分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3) 方案论证在明确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献综述后,很自然地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在写作方法上,一是要通过比较显示自己方案的价值,二是让读者了解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在与文献资料中的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前面评述的优点在此方案中如何体现,不足之处又是如何得到了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能达到什么性能水平,有什么创新之处(或有新意)。如果自己的题目是总方案的一部分,要明确说明自己承担的部分,及对整个任务的贡献。(4) 论文主体前面三个部分的篇幅大约占论文的1/3,主体部分要占2/3左右。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实现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述。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研究型论文和技术开发型论文的写法就有明显的不同。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结论。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5) 测试及性能分析 对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测试数据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测试数据,论文工作的成效就可一目了然。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也可以在工作现场测试。在论文中,要将测试时的环境和条件列出,因为任何测试数据都与测试环境和条件相关,不说明测试条件的数据是不可比的,因此也是无意义的。测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将课题完成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子系统)或应用系统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是在系统(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记录实例运行的数据,然后,归纳和计算这些数据,以此来分析系统运行的性能。测试实例可以自己设计编写,也可以选择学科领域内公认的、有一定权威性的测试实例或测试集。原则是通过所选择(设计)的实例的运行,既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的功能和性能,与同类系统又有可比性。只有这样,论文最后为自己工作所做的结论才有说服力。(6) 总结与展望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工作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三、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的写作指导1摘要的概念和作用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对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写随文摘要,摘要的主要功能有:(1) 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现代科技文献信息浩如烟海,读者检索到论文题名后是否会阅读全文,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2) 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越来越显示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水平和发展趋势。同时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2摘要的分类按摘要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大致有如下3种类型。(1) 报道性摘要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科技论文如果没有创新内容,如果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所以建议学术性期刊(或论文集)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比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2) 指示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适用于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绍论文的论题,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篇幅以100字左右为宜。(3) 报道-指示性摘要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以上3种摘要分类形式都可供作者选用。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论文发表的最终目的是要被人利用。如果摘要写得不好,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论文进入文摘杂志、检索数据库,被人阅读、引用的机会就会少得多,甚至丧失。一篇论文价值很高,创新内容很多,若写成指示性摘要,可能就会失去较多的读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作者摘要写得过简,编辑在退修时应提醒其修改。3摘要的写作注意事项(1)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 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4) 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5) 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6) 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7) 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8) 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4英文摘要这里要讨论的主要是中文科技论文所附的英文摘要,其内容包含题名、摘要及关键词。GB 771387规定,为了国际交流,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应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原则上讲,以上中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1) 英文题名 题名的结构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noun phrase)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1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例如:The Frequent Bryophytes in the Mountain Helanshan(贺兰山习见苔藓植物);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bsorption of Heattreated Wood(热处理木材的水分吸着热力学特性)。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题名一般不应是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况且陈述句不够精练和醒目,重点也不易突出。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可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例如:Ca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be Realized Without Petroleum?(农业机械化能离开石油吗?)。 题名的字数题名不应过长。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例如,美国医学会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J Nat Cancer Inst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英国数学会要求题名不超过12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总的原则是,题名应确切、简练、醒目,在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名词数越少越好。 中英文题名的一致性同一篇论文,其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例如:工业湿蒸汽的直接热量计算,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Heat Transmitted Wet Steam。英文题名的直译中译文是“由湿蒸汽所传热量的直接计量”,与中文题名相比较,二者用词虽有差别,但内容上是一致的。 题名中的冠词在早年,科技论文题名中的冠词用得较多,近些年有简化的趋势,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可不用。例如:The Effec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on the Wheat Yield and Quality其中两处的冠词the 均可不用。 题名中的大小写题名字母的大小写有以下3种格式:(i) 全部字母大写。例如:OPTIMAL DISPOSITION OF ROLLER CHAIN DRIVE(ii) 每个词的首字母大写,但3个或4个字母以下的冠词、连词、介词全部小写。例如: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of Concrete Dams with Defects(iii) 题名第1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均小写。例如:Topographic inversion of interval velocities目前(ii)格式用得最多,而(iii)格式的使用有增多的趋势。 题名中的缩略词语。已得到整个科技界或本行业科技人员公认的缩略词语,才可用于题名中,否则不要轻易使用。(2) 作者与作者单位的英译 作者:中国人名按汉语拼音拼写;其他非英语国家人名按作者自己提供的罗马字母拼法拼写。 单位:单位名称要写全(由小到大),并附地址和邮政编码,确保联系方便。单位英译一定要采用本单位统一的译法(即本单位标准译法);一般不要采用缩写形式。(3)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的时态英文摘要时态的运用也以简练为佳,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基本不用。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分别举例如下:This study(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undertaken) toThe anatomy of secondary xylem(次生木质部) in stem of Davidia involucrata (珙桐) and Camptotheca acuminata (喜树) is compared. The result shows(reveals),It is found thatThe conclusions areThe author suggests涉及到公认事实、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等,当然也要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例如:The heat puls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stemstaflow (树干液流) of two main deciduous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n July and August,1996.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而只是当时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完成时少用,但不是不用。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过去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例如:Concrete has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 Man has not yet learned to store the solar energy. 英文摘要的语态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尽量不要随便混用,更不要在一个句子里混用。主动语态:现在主张摘要中谓语动词尽量采用主动语态的越来越多,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比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语感要强。必要时,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都可以去掉,而直接以Introduces开头。被动语态: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证明。事实上,在指示性摘要中,为强调动作承受者,还是采用被动语态为好。即使在报道性摘要中,有些情况下被动者无关紧要,也必须用强调的事物做主语。例如:In this case, a greater accuracy in measuring distance might be obtained. 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This paper等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例如:To describe, To study, To investigate, To assess,To determine,The torrent classification model and the hazard zone mapping model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编辑刊用。 注意事项。应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冠词:主要是定冠词the易被漏用。the用于表示整个群体、分类、时间、地名以外的独一无二的事物、形容词最高级等较易掌握,用于特指时常被漏用。这里有个原则,即当我们用the时,听者或读者已经确知我们所指的是什么。例如:The author designed a new machine.The machine is operated with solar energy.由于现在缩略语越来越多,要注意区分a和an,如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