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表格式教案范文_第1页
周长表格式教案范文_第2页
周长表格式教案范文_第3页
周长表格式教案范文_第4页
周长表格式教案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长表格式教案范文 第五单元第一课第1课时年10月25日教学内容什么是周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2、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教法操作演示法、引导法教具线、直尺、皮尺。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老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什么形状的? 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小黑板出示)(二)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45页图片上的内容,解决以下问题小蚂蚁沿着树叶的的边缘爬一周,小蚂蚁爬过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1、小组汇报学生各自尝试画的树叶。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用笔画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形。 2、解决问题你们有办法量出画的那片树叶边线的长度吗?请试一试。 三、反馈交流 1、请同学们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 (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来。 (2)先用线来测量这条曲线,再用尺子来量线的长度。 (3)用皮尺沿着所画的边线直接测量。 2、实践活动 (1)量一量你的腰围和头围,并与同伴说一说。 (2)量一量一片树叶一周的长度,并与同伴说说你的方法。 四、精讲点拨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五、当堂训练 (1)完成课本45页第1题 (2)量一量; 2、学生单独测量或小组合作测量一片树叶边缘的长度。 同学合作完成摸一摸(a)课桌面的边线。 (b)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说一说什么是周长?用彩色笔描出图形的边线。 再计算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六、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测量餐桌面的周长板书设计什么是周长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课后反思第五单元第一课第2课时2018年10月25日教学内容周长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2、学会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法操作演示法、引导法教具线、直尺、皮尺。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老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出示)比一比谁最棒!2366=36006=2504=799=1258=6303=452=81009=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独立计算教学过程 1、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2、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1) (2) 三、精讲点拨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45页的2题 2、填空 (1)、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条边长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指的是()条边长的()。 (2)、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0米,其中一条边是10米,另一条边是15米,第三条边是()米。 (3)、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11米、15米、18米、9米,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周长是()米。 (4)、长方形是()相等,正方形是()相等。 五、课堂小结同桌之间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对比、思考先独立完成,再进行订正同桌交流作业设计本课配套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五单元第二课第1课时2018年10月25日教学内容长方形周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讨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通过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体验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 2、经历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过程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教法引导点拨法、分析归纳法教具小黑板。 长方形图形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老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教学过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要开班会,让我们来一起布置班级吧!现在我们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的花边。 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但是我们遇到困难了,怎么能解决这个难题吗?读一读程教学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小黑板出示)(二)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4页插图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说说长方形的周长; 2、汇报各自的算法 三、反馈交流同学们总结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1、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2、优化算法,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精讲。 五、当堂训练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2cm27cm44cm15cm 六、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方法一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5+3+5+3=16(厘米)方法二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52+32=16(厘米)方法三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5+3)2=16(厘米)对比计算作业设计同学们给黑板绕花边,黑板的长是36分米,宽是15分米,花边至少要多长?板书设计花边有多长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 1、34+12+34+12=92(分米) 2、342+122=92(分米) 3、(34+12)2=92(分米)答花边至少长92分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课后反思第五单元第二课第2课时2018年10月25日教学内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3、经历探索、讨论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通过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体验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 2、经历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过程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教法引导点拨法、分析归纳法教具小黑板。 长方形图形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老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课堂练习(小黑板出示)(一)、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785=2505=1234=5505=258=632=1254=12006=1245=2049=(二)、计算。 (三)、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运动场的长是25米,宽是20米,这个运动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2、学校操场是个长方形,长是200米,宽150米,小明沿着足球场跑了2圈,小明跑了多少米? 3、用一根长240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是80厘米的长方形,宽是多少厘米?(四)、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30米,长是宽的2倍,菜地的周长是()米。 6090120 1802、用20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是7分米的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宽应该是()分米。 62313(五)、填空 1、长方形的周长=()或() 2、把两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二、反馈交流交流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三、精讲点拨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讲解。 四、拓展延伸27003-500252+68950-454独立计算独立思考 1、看图。 图A和图B的周长比较长短,应该是()。 2、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