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A卷.doc_第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A卷.doc_第2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A卷.doc_第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A卷.doc_第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 (1分)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0,则折射角为( ) A . 0B . 30C . 60D . 902. (1分)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 A . 音调B . 响度C . 频率D . 音色3. (1分)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是( ) A . 看速度的大小B . 看路程的长短C . 看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D . 看时间长短4. (1分)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 夏天湿衣服晾干B . 秋天草叶上的露珠C . 冬天玻璃上的窗花D . 冬天哈出的“白气”5. (1分)如图甲,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 先下沉然后上浮B . 浮力变小,一直下沉C . 先上浮然后下沉D . 浮力变大,一直上浮6. (1分)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A . 千克B . 牛顿C . 千米D . 焦耳7. (1分)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够制造运输液化天然气专用船舶LNG船的国家。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为甲烷,甲烷的熔点182.5、沸点161.5LNG船在运输液化天然气过程中,储罐内最适宜的温度是( ) A . 185B . 163C . 160D . 08. (1分)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 . 树荫下太阳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 . 湖面上楼房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C . 色光中的三原色是红、绿、蓝D .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9. (1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看电影时,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 打开紫外线灭菌灯时,可以看到紫外线灯发出淡蓝色的紫外线C . 用玻璃三棱镜可以使太阳光发生色散D . 从远处逐渐向穿衣镜靠近时,穿衣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10. (1分)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B . 光与镜面成 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 C .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 . 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二、 填空题 (共6题;共6分)11. (1分)“无声手枪”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孔,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教室外噪声较大,同学们关好门窗后继续认真听课,这是在_中减弱噪声的12. (1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的_产生的,然后通过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电磁波传递到全国各地。13. (1分)泰州天德湖的水中常能看到“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境奇观,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_像,“鸟”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_像。 14. (1分)如图所示,这是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应该配戴合适的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15. (1分)喝饮料时为了使饮料变得凉爽,通常我们会加入冰块,这比加凉水效果好。一是冰块的温度通常比凉水的要_(填“高”“低”),二是由于冰块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会吸收大量的热。有一次,小明在饮料中加入冰块,过一小会儿,用吸管搅动时发现冰块粘在一起了,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 16. (1分)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_三、 计算题 (共2题;共2分)17. (1分)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18. (1分)一冰块体积为5 m3 , 质量为4500 kg,则冰的密度为多少?若该冰块完全熔化成水,水的体积是多少?(水的密度为1.0lO3 kg/m3) 四、 作图题 (共3题;共3分)19. (1分)按要求作图:请在图中画出两束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20. (1分)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人人眼A点的光路图。 21. (1分)按要求完成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 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致的方向;(2)图乙中, AB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得到最清晰像时的位置请你在图中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 AB 的大致位置;(3)根据所学光学知识,完成图丙和图丁中的光路图 五、 实验题 (共7题;共16分)22. (2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是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 AB=_cm,TBC=_s, AC= 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AC偏_(填“大”或“小”); 23. (2分)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_。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这种研究方法做_(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如将上述装置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乙图的装置,并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敲击右侧的音叉时,会看到乒乓球_(弹开/不动),这说明了_。 24. (1分)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填“可行”或“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 25. (2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避免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 (3)实验所用刻度尺是为了_(4)玻璃板要和水平桌面_(5)若点燃的蜡烛距玻璃板15cm , 此时蜡烛与它的像的距离是_ 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 (6)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和A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探究_(8)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A/B)处 26. (2分)爱米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植物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实验中只记录了植物油和水沸腾时的温度,发现植物油的沸点比水的高。 (1)通过水混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可知水的沸点是_,说有此时的大气压_标准大气压。 (2)实验中,将它们加热至沸腾,植物油所需时间较长,说明植物油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_。 (3)通过以上实验过程_(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出植物油和水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27. (3分)小华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薄塑料袋测量酱油的密度。 (1)测量前,应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_刻度线上。 (2)把适量的酱油装入塑料袋,排出空气后扎紧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为3.6N;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塑料袋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N。 (3)水的密度为1103kg/m3 , 则可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kg/m3。 (4)小华想用上述器材继续测量白酒的密度,但白酒的密度比水小。 请帮她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并简要说明:_。28. (4分)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如图甲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亮、最小的光斑,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 (2)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_大致在同一高度。 (3)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14013.3230153202041530510光屏上没有像68光屏上没有像根据表中数据和记录可得结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靠近凸透镜,则像会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如图乙所示,当蜡烛在刻度尺上_刻度之间时成放大的实像;(4)某同学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成的虚像时,他始终透过凸透镜向右侧观察寻找成像的位置。他的做法是_的,原因是_。 (5)在图乙中不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移到“0”刻度线处,则光屏应移至_区域,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6分)11-1、12-1、13-1、14-1、15-1、16-1、三、 计算题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