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三季度就业工作总结.doc_第1页
2012年三季度就业工作总结.doc_第2页
2012年三季度就业工作总结.doc_第3页
2012年三季度就业工作总结.doc_第4页
2012年三季度就业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三季度就业工作总结就业促进科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及相关科室的帮助支持下,全体工作人员紧紧围绕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立足就业工作实际、不断开拓进取、创新思路,突出就业政策的落实、公共就业服务和创业服务等工作重点,使大港地区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各项工作任务均超额完成。为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促进工作有效开展。现对前三季度工作进行总结,并结合当前形势对照年初目标任务提出四季度工作思路一、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大港地区共有劳动力资源总量242685人,其中从业人员总计225971人,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18421人。退工退档共涉及792个单位2906人,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4544本;新增就业1788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5%,与去年同期比(15312人)增幅6%。其中,新生劳动力4746人,农村转移劳动力4758人,就业困难人员1460人,其他69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较2011年略有所上升。从整体上看,新增就业结构较为合理,实现了就业质量逐步提高的同时,就业规模不断扩大。辖区失业保险参保户数1893户,参保人数15.15万人,缴费人数12.77万人,共征缴失业保险费16918万元,已完成全年任务。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全面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新一轮优惠政策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促就业的作用,扩大就业容量,增强就业稳定性。继续加大对各项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力度,强化调度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政策培训和宣传力度,使群众及时了解掌握政策,发挥优惠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最大作用。(二)加大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一是根据统一安排部署,认真研究制定了2012年度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方案,建立了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配档表,科学分解了年度目标,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全面调查核实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准确详细掌握了困难群体失业原因、家庭状况、思想动态、技能专长、培训愿望和择业要求,进一步健全了“就业困难群体”基础台帐,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提供依据。建立了城镇零就业家庭信息资源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跟踪服务。二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不断拓展公益性岗位适用人群范围,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落实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和社保补贴等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以精细化、制度化为目标,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和工作保障机制,形成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动态管理和及时帮扶工作机制,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出现一个,认定一个,帮扶一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化建设。全面落实公共就业服务各项制度,重点落实就业失业实名制登记制度。完善重点建设项目就业影响评估跟踪制度,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服务重点建设项目。健全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研究制定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实施专项就业援助。加快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和信息发布制度,在大港地区推行“查询业务自主制、普通业务柜员制、专项业务专区制”,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四)有效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一是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专场”等专项就业服务宣传活动,服务各类企业及就业群体。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进行了摸底调查,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30人,9月份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活动取得实质效果,如海滨街招聘活动现场达成意向214人、小王庄定人帮扶等活动。共举办招聘会44场,进场单位1935家次,提供就业岗位30960个次,进场人数21065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4656人,签订劳动合同3320人,提供政策咨询11000余人次免费发放春风卡20000余份。二是开展就业援助服务,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结合“就业援助月活动”,开展了“上门走访、送就业政策、送就业岗位、送职业指导、送培训信息、送困难补助”的“一走五送”就业援助活动,并使就业援助活动常态化。活动期间,我们共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发放再就业政策宣传单、职业指导手册3500余份。在直接服务于就业困难人员的公益性岗位上,我们组织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核查,该进必进、该出必出,严格岗位管理。新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群体,对现有公益岗位补贴实行全额及时发放,今年从元月到6月公益性岗位开发近210个。三是抓好服务体系落实,支持社会创业服务机构建设,完善镇(街)创业服务窗口功能,全面推行模拟企业实训和SYB培训。抓好小额担保贷款落实,建立小额担保贷款担保机构,落实了小额担保贷款基金1000万元(市局匹配资金已经到位)。截至目前,大港小额担保贷款基金管理部已经成立,大港地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67人,共涉及资金335万元;其中大港放贷51人放贷资金255万元。直接带动就业400余人.完成了全市创业展示推介会布展工作得到市局好评,为大港地区创业个人及企业搭建新的展示推介平台。(五)强化自身学习和作风建设。一是加强科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学习,努力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廉政意识,鼓励干部职工学习,通过学习,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激活思路,启迪思维。二是大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要求工作人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爱心为城乡人员开展贴心周到的服务,创建我市“真情相助”就业服务品牌。三是深入企事业单位宣传就业促进法等就业政策。为了加强用人单位劳资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多次去开发区、石化厂业园区及中央驻津大企业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围绕当前形势下谈爱岗敬业、就业促进法等主题进行授课。三、存在的问题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港地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就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也增加了就业形势的变数。(一)就业整体压力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矛盾并存。现有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加上企业转型升级,技能人才不足,结构性用工矛盾将凸显。(二)基层平台建设不够均衡,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就业政策落实差距明显。(三)信息化平台建设进展缓慢,信息化平台建设立项及基础已经完成,程序开发有待完善、调整。(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进展太慢,农村劳动力资金未到账,需协调财政部门保证政策落实。总之,我们将继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围绕项目扩大就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拉动就业的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很抓政策落实,使就业工作有新的发展。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继续加大促进就业力度,实现全年就业超额完成指标;二、完善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日常的考评督促机制;三、完善劳动保障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创业服务机制,实现标准化服务;四、推动促进农村劳动动力就业工作,统筹城乡就业;五、抓紧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服务相关政策,理顺工作程序,明确责任分工;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