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教材医疗部分教程教案_第1页
员工培训教材医疗部分教程教案_第2页
员工培训教材医疗部分教程教案_第3页
员工培训教材医疗部分教程教案_第4页
员工培训教材医疗部分教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员工培训教材医疗部分教程教案 员工培训(医疗部分) 一、人体概念(一)人体由各不同功能器官组成不同系统,如运动、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组成。 (二)心血管系统心脏和血管两部分心脏是动力部分,将血液泵出摄入动脉,并由血管将血液分配到各器官,再由静脉回收入心,周而复始。 血管分动脉和静脉两大部分 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理(一)概念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 (二)血管解剖内膜中层外膜(三)形成原理 11、过氧化损伤造成血管内壁损伤。 22、高脂血症血中LDL颗粒小,易透过损伤的血管内皮间隙,被血管壁细胞分泌、氧自由基氧化厚形成OXLDL,形成动脉硬化的始动因素。 氧化LDL单核、巨噬细胞聚集,摄取氧化LDL泡沫细胞脂质条纹血脂不断堆积血管腔变厚变硬,管腔缩小,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是血液中脂质的总称,因为脂质是不溶于水,所以在血中与亲水的蛋白质结合在血中转运。 三、高脂血症(一)概念(二)血脂的作用?甘油三酯是人体储存和供应能量的营养物质。 ?协同皮肤、骨骼、肌肉保护内脏,固定内脏的位置,维持体温。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合成胆汁。 ?胆固醇是合成体内多种激素的原料。 (三)血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脑血栓高血粘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四)目前血脂检查项目与标准血脂缩写参考标准合适范围(mmol/L)危险因素理想水平总胆固醇TC5.174.68甘油三脂TG1.69低密度脂蛋白LDL1.03载脂蛋白A apoA1-1.6与HDL呈正相关,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载脂蛋白B apoB0.6-1.1与LDL呈正相关,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脂蛋白LP300mg/L为病理性增高载脂蛋白A apoA血脂检查注意事项?进食后12小时以上才可以采血。 ?抽血前两周内应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不能大吃大喝。 取血前24小时内不饮酒,不做剧烈运动。 ?取血前一个月内无急性病发生,如急性心脑血管病,无外伤和手术史。 女性病人月经期也不能检测血脂。 ?取血前要停服对血脂有影响的药物,如降脂药、避孕药、激素类药、受体阻滞剂等。 ?由于血脂检测结果本身波动较大,最好测23次(间隔1周)取平均值。 首次检测发现异常,应复查。 (五)目前调脂药物种类(66大类)?胆酸螯合剂胃肠道症状明显,已不用?汀类包括洛伐他汀(美降脂)、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阿妥伐他汀(立普妥)、氟伐他汀(来适可)?贝特类非诺贝特、吉非罗齐?烟酸类阿西莫司?中药地奥脂必妥、血脂康绞股蓝?其它鱼油?防止心脑血管病以降低血脂LDL为主要目的,首选他汀类。 ?他汀类药物早用早受益,长期用持续受益。 ?他汀的使用要长期、足量、达标才能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病。 ?服用他汀类药物如果胆固醇调节不满意,可加贝特类,但合用时剂量要小,并定期检查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 ?服用他汀类药物,若出现转氨酶升高3倍,(天曲超过2倍)肌酸激酶10倍(我国定为5倍)需停服他汀。 (六)中国胆固醇教育十年规划是xx年中国卫生部立项,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措施之一,精神如下(七)临床发现血脂不高,为何还发生动脉硬化?原因为?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于食物蛋白中,它的代谢需要V B 6、V B 12、叶酸3个朋友,若缺少了这三个朋友,它将会在体内积累。 ?C反应蛋白(CRP)炎症标志物,现认为动脉硬化始终都有炎症,它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复发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四、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也叫缺血性心脏病。 (一)概念(二)心脏解剖 1、心脏形态中空性器官,分为心内膜、肌层和心外膜,心脏有四个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正常冠状动脉动脉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硬化区冠状动脉阻塞?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特殊传导系统(自律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自动发生节律兴奋特性) 2、心肌细胞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 3、冠状动脉图形(三)冠心病分类类型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竭心源性猝死无症状冠心病症状状疼痛放射到左肩、左上肢内侧,持续13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缓解压榨、濒死样疼痛,大汗、昏厥多样性性呼吸困难,水肿,心脏扩大,夜间憋醒不能平卧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 北京医院尸检中冠心病占占61.8%隐性冠心病,心电图检查ST-T呈缺血性改变,可突然转化成心绞痛、心梗(四)预防一级预防二级预防预防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各种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脂,合理饮食,戒烟,调理情绪,运动已患冠心病的,控制疾病发展,防止并发症症运动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运动时组织器官不产生明显缺氧,有氧运动时心率170年龄为宜,运动后微汗运动超限,运动后大汗,心慌,疲惫不堪(五)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支架术,搭桥术五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节律异常频率异常正常心脏传导起源于窦房结结房间束房室结室间束浦肯野纤维( (一)过早搏动正常人可发生早搏,各种心脏病均可出现。 冠心病常易发生早搏,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无太大临床意义。 分类按异位起搏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室性早搏常易演变为室颤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大多不需治疗,有症状者消除紧张激动情绪、运动、忌劳累,积极治疗原发病,并用药物治疗。 (二)传导阻滞分类按部位按阻滞的程度窦房心房内房室心室内一度传导阻滞(传导异常)二度传导阻滞(部分传导中断)三度传导阻滞(完全传导阻滞)左束支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治疗传导阻滞要治疗原发病,多支、完全性传导阻滞并有昏厥者可采用起搏器。 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控制身体的一切活动,接受各种信息,加工处理后发出指令。 脑重量3斤余,但需要的能量很多,血液需求占全身供血量的1/5,因此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 六脑血管病(一)脑的解剖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生命中枢)脑的功能分布区感觉区语言区运动区行为及情感区视觉区味觉区脑血管解剖?颈内动脉颈总动脉的分支,供应大脑半球前3/5的血液?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2/3的血液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椎动脉(二)脑血管病分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脑血栓和脑栓塞?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基底动脉环硬化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三)腔隙性脑梗塞由于脑动脉末梢供应大脑深部,分支细小,细小动脉阻塞引起小范围脑组织坏死,坏死脑。 组织被吸收后形成小腔隙,病灶直径1.5厘米。 腔隙性脑梗占脑梗塞的20。 特点?症状轻并多样?多个病灶?发生血管性痴呆的机率高?可预示可能发生严重的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脑组织抗氧化应激的酶水平低下,自由基增多,病因不能确定?血管性痴呆由于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引起。 七痴呆(二)发病机理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就像老年斑沉积在皮下,引起管腔狭窄,脑血流灌注下降。 老年痴呆与脑血管有关,而且加重及死亡与心脑血管病有关。 国外报道老年痴呆中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 (三)临床表现?记忆力?思维计算?定向力?社会活动能力减退(四)治疗?积极治疗心脑血管病?改善微循环,营养平衡?进行社会活动,与人交往?药物增加胆碱能神经递质药物在早期轻度阶段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八帕金森综合征(震颤麻痹)由于炎症、脑血管病、化学毒物等原因造成脑神经抑制性递质多巴胺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一)概念(二)临床表现?震颤?僵直?运动迟缓(三)治疗多巴胺替代治疗注意帕金森氏综合征若由于脑血管病变所致,改善脑血管外,抗帕金森氏症药物不要停。 九周围血管病(一)原因动脉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血管狭窄,使远端肢体出现缺血的一种病变。 (二)症状?肿胀?疼痛?行走困难?间歇性破行?肢体麻木?溃疡坏疽甚至危机生命(四)防治?早发现?早治疗(按动脉硬化治疗)手术支架、人工血管旁路、截肢十高血压?血压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一般指动脉压。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血液从主动脉射出时血压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心脏射血停止,动脉弹性回位,血压达到的最低值。 (一)概念(二)血压水平定义分类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80正常高值12013980891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2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3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三)测血压注意事项?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五分钟?上臂与心脏、血压计在同一水平?袖带松紧适中,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处,听诊器胸件放在肘窝肱动脉处?应间隔1122分钟重复测量(四)药物治疗原则?剂量从小到足?为使24小时血压稳定于目标值,最好使用长效降压药?为了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主张联合用药(五)治疗?非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饮食注意少盐多菜,多吃水果,限烟酒;运动;减肥;情绪等。 (五)治疗?药物治疗(六大类)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高特美(特拉唑嗪)寿比山倍他乐克康可硝苯地平(心痛定)非洛地平(波依定)地尔硫依那普利卡托普利氯沙坦一点说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误区认为收缩压升高是随年龄增加的一种生理性改变,现已经认为收缩压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状态,每天大幅度波动,控制比较困难。 主张联合用药。 十一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能很好的利用,引起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综合征。 ( (一)概念(二)诊断标准糖空腹血糖77.00mmol/L糖餐后血糖11.11mmol/L?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77.00mmol/L,餐后22h h血糖77.8811.11mmol/L?空腹血糖障碍(IFG)空腹血糖66.1177.00mmol/L,餐后22h h血糖77.88mmol/L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空腹5.6mmol/L应做糖耐量试验,以便及早发现空腹血糖障碍和糖耐量减低者。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223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较少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应控制在66.55%以下,若超过77%则发生并发症增高。 (三)糖尿病分型?型占510,由于遗传、病毒、自身免疫导致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素不能产生,使血糖升高。 发病早,年龄小,症状明显,终身胰岛素依赖。 ?型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抵抗”,占糖尿病的90以上。 (四)并发症心、脾、肾、眼、胃肠、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五)预防治疗原则?控制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一半的人不知道他们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在健康的人体内,胰腺分泌一种叫胰岛素的激素,其功效是将血糖转化成能量,而糖尿病则中断了这个过程。 致使患者血液中血糖的药物治疗?目的纠正糖代谢紊乱,使血糖降至正常;纠正脂代谢紊乱,调节血压;防治合并症的发生发展。 ?降糖药物种类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用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收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优降糖,达美康二甲双胍拜糖平关于胰岛素的说明以前认为型采用,终身使用怕麻烦。 现在认为早期使用胰岛素是治疗关键,已诊断糖尿病的患者90的胰岛细胞已损伤,其中4050有可能恢复。 早期使用胰岛素,可迅速消除“糖毒性”、“脂毒性”对胰岛细胞的损伤。 尽早使用胰岛素可最大限度保护胰岛细胞,经一段治疗后可改为口服药物治疗。 十二脂肪肝多种因素引起脂肪在肝内过渡蓄积,导致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一)概念(二)程度?轻度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