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宋明理学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理学的发展 创立 北宋五子成熟 南宋朱熹发展 陆王心学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背景 知识 梳理 学习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 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的理解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 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对比理解 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思考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一 宋明理学产生背景 1 儒学困境 另类皇帝 梁武帝梁武帝名萧衍 自幼饱读儒家经书 一度又信奉道教 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 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 山中宰相 后梁武帝又 舍道释佛 以皇帝之身出家 舍身 同泰寺 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 1 表现 汉末 魏晋 唐末五代地位进一步动摇 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佛教 道教的传播 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 唐宋时期 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 出现三教合一的社会潮流 过渡 为重兴儒学 唐宋儒家学者的不断思考和探索 一 理学产生背景1 儒学困境 2 原因 三教图 三教 是指 儒教 佛教 道教 三教合一 不是儒教 佛教 道教合为一体 而是一种相互吸纳 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的关系 2 儒学发展 1 概况 唐朝中后期 韩愈 李翱提出复兴儒学主张 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 韩愈提出 道统 思想 仁义是最高的道 李翱提出从 性命之源 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主张 参见教材 影响 2 影响 为理学创立奠定基础 何为宋明理学 理学 一词 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 朱熹和二程都说过 理 程颢曾说过 吾学虽有所受 天理 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理 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 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 二程兄弟所谓的 理 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 也是指人类社会的自然原则 它适用于自然 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 这就把儒家传统的 天人合一 思想 用 天人一理 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中国上古哲学中 天 所具有的本体地位 现在开始用 理 来代替了 二 理学发展的阶段1 北宋 理学创立 北宋五子 1 基本特征 2 主张 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 孝 节 义提升到了 天理 的高度 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这就是理学 又称新儒学 周敦颐 邵雍 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 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 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 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主张 意义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师 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周敦颐结合 周易 解释了 太极图 建构了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 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二为一 为 理 生万物提供了依据 邵雍重新排列 周易 的六十四卦 试图揭示宇宙规律 进而揭示人类命运 张载 对理学的贡献巨大 开创了理学中的 一派 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的代表 理论上 他严格区分 等概念 准确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程颢 程颐 他们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 并认为其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确立了仁义即是天理的本体论思路 并大力表彰 大学 中庸 将其与 论语 孟子 并列 气学 天 道 性 心 天理 仁 二程 对理学的发展 程颢 程颐兄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体察天理 在知行关系上强调知先行后 轻视实践 在理欲关系上主张 存天理 去人欲 强调封建道德的自我修养 他们认为 万物皆出于理 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 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这就将个体生命 社会及宇宙的根本道理内在地联系起来 程颢 程颐 一天 杨时 游酢一起向程颐请教学问 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 于是两人静立门口 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 天飘起鹅毛大雪 越下越急 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 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程颐深受感动 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 杨时不负重望 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南宋的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成就 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1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贡献 二 理学发展的阶段2 南宋 理学成熟 朱熹 在理气关系方面 他认为 理比气更根本 逻辑上理先于气 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 理不能离开气 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 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 这就是 太极 理学修养论 以本体论为基础 强调个人学习的日积月累 循序渐进 以达到 仁 的最高境界 世界观 认为 理 是世界的本原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三纲五常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格 指的是 深刻地探究 的意思 格物致知 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深入细致探究 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2 朱熹理学的影响 朱熹成为仅次于孔孟的一代宗师 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 影响后世六七百年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政治理论方面 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 认为 道的价值内涵是 三纲五常 还认为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 就是要设法 正君心 因为只有君心得正 才能正纲常 正百官 而后国治 天下平 理学经典方面 将 大学 中庸 论语 和 孟子 集为 四书 并为之作注 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社会政治观 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 要 存天理 灭人欲 朱熹对理学的发展 朱熹 朱熹 1130 1200 南宋理学之集大成者 他多年研究传授五经四书 编著成 四书章句集注 等书 他提出 去人欲 存天理 认为人欲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 主张用天理克制人欲 朱熹在继承和发展二程的思想基础上 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四书章句集注 书影 朱熹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 四书章句集注 是朱熹为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所作的注 由于它的刊行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始被称为 四书 与 五经 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 朝鲜曾一度十分盛行 被称为 朱子学 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 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程朱理学 材料一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 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 便亦无天地 无人无物 都无该载了 有理 便有气流行 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 理 是世界的本原 理学核心思想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 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 如绝对精神 上帝的意志 程朱理学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 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常 朱文公文集 材料三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 仁 义 礼 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岂不是天理 四书章句集注 天理即 三纲五常 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程朱理学 材料四凡一物上有一理 须是穷致其理 知者吾之所固有 然不致则不能得之 而致知必有道 故曰致知在格物 二程遗书语录 方法论 格物致知 上而无极太极 下而至于一草 一木 一昆虫之微 亦各有理 一书不读 则阙了一书道理 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须着逐一件与它理会过 摘自 朱子语类 卷十五 格 指的是 深刻地探究 的意思 格物致知 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深入细致探究 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材料三 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 仁 义 礼 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 遏人欲而存天理 理学的社会政治观 存天理 灭人欲 程朱理学 材料四人之一心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去其气质之偏 物欲之蔽 以复其性 以尽其伦 朱子语类 存天理 灭人欲 三纲五常 1 心学的开创者是 其核心命题是 他的名言 2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建立了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主张 心无外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 致良知 为了遏制伪善流行 他特别强调 知行合一 陆九渊 心即理也 系统的心学理论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3 心学出现的影响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二 理学发展的阶段3 宋明 理学发展 陆王心学 1 心学的出现和成熟 2 心学的基本内涵 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 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 陆九渊 材料一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世界 材料二风吹旗动 一位僧人说是旗动 另一位说是风动 陆九渊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 既不是风动 也不是旗动 是仁者心动 心即理也 主观唯心主义 即认为世界的本原在人的意识 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 精神 意志等 陆九渊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冲击力 在当时引起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陆王心学 材料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 外吾心而求物理 无物理矣 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 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守仁讲 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 就以写字问王守仁 王问 你嘴巴不能说话 耳朵也听不到声音 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 杨答 分得清是非 王说 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 存在天理 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 心 是万物的本原 陆王心学 材料二夫人者 天地之心 天地万物 本吾一体者也 是非之心 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 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 王文成公全书 思想核心 致良知 致 就是达到 良知 即本心 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就是 理 致良知 就是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王守仁的门人 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 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 贼大笑 问他 请告诉我 我的良知在哪里 当时是大热天 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 又说 还太热了 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 贼犹豫了 说 这 好像不太好吧 他向贼大喝 这就是你的良知 陆王心学 材料三知之真切笃实处 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 即是知 知行功夫 本不可离 王守仁 王文成公全书 知行合一 赏花 朱熹 王守仁与友游园 时春风和煦 百花怒放 友问 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朱熹说 天生的 王守仁说 天生是天生的 但这是我看到了 百花才是美丽的 世界本原 同 世界的本原是 理 异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 理 达到理的途径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 心 达到理的途径是内心反省 活学活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都继承了孔孟 仁 礼 的思想 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理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压制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儒学的表现形式 理是外在的 独立于人存在的 理是内在的 心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仁者必然无私无畏 大智大勇 襟怀磊落 仁民爱物 仁 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 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 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 林则徐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 秋瑾 仁者必然无私无畏 大智大勇 襟怀磊落 仁民爱物 仁 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郭巨埋儿郭巨 晋代人 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 妻子生一男孩 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 遂和妻子商议 不如埋掉儿子 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挖坑时 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 夫妻得到黄金 回家孝敬母亲 并得以兼养孩子 二十四孝故事 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 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 节妇烈女越来越多 据记载 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 节烈 妇女 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 从一而终的 节妇 还有丈夫死后 以死尽节的 烈妇 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 望门寡 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 烈女 中国的 节烈 文化 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 守得越苦越好 节得越惨烈越佳 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 死得好 死得好 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 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 其谁怜之 清 戴震翻开中国的历史一看 上面尽写着两个字 吃人 鲁迅 1 积极 1 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 奋发进取 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2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 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 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3 宋明理学强调力行 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 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 宋明理学的影响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的观念 因循守旧的观念 重义轻利的观念 重礼轻法的观念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 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 消极 可取的一面 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 强调人与自然 与家庭 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 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 奋发进取 为理想不懈追求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 重义轻利 强调自我约束 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 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 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理学 不可取的一面 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的观念 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儒释道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影响 年江苏高考卷 某思想家强调孝 悌 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 这位思想家是a 孔子b 董仲舒c 朱熹d 王阳明2 009年广东高考卷 孔子 孟子 程颐 朱熹 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 仁 b 心外无物 c 理 d 格物致知 d a 高考经典练习反馈 3 2008年广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6届广东省吴川一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强化训练试卷
- 王道课件邓平速写
- 民法典学习课件
- 玉米趣味农业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玉石鉴定师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国家级科研实验室项目聘用人员服务协议
- 2025新型车库物业管理及设施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工艺美术品定制生产合作协议
- 2025年建筑师考试备考策略与实战经验
- 13.2.1三角形的边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征兵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新员工社保讲解
- DB1508T 152-2024 玉米品字型播种北斗导航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
-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
- 2025年蔬菜专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检验变更管理办法
- 重庆渝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公开课课件
- 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