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_第1页
1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_第2页
1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_第3页
1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_第4页
1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低 压电力电缆压电力电缆 技技 术术 规规 范范 甲方签字盖章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目目 录录 1 电缆结构示意图及尺寸 2 电缆技术参数表 3 持续 100 负荷率 运行载流量计算书 4 短时过负荷曲线 5 导体和金属套热稳定计算书 6 电缆绝缘厚度计算书 7 牵引头及封帽结构图 8 电缆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9 原材料一览表 10 生产试验设备一览表 11 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12 主要试验设备清单 13 电缆制造工艺说明 1 1 电缆结构示意图及尺寸电缆结构示意图及尺寸 1 1 结构示意图 结构示意图 2 2 JKLGYJ1 50mmJKLGYJ1 50mm2 2结构尺寸结构尺寸 序号结 构 标称厚度 mm标称外径 mm 1 导电线芯 26 6 0 1 0 1 2 导体包带 0 1427 2 3 导体屏蔽 挤制 1 029 0 4 绝缘 17 063 0 0 5 1 5 5 外屏蔽 1 0 65 0 6 半导电阻水带 近似值 2 071 0 7 皱纹铝护套 2 084 5 2 0 2 0 8 防蚀层 0 2585 0 9 外护套 4 594 0 10 外半导电层 0 595 0 3 0 3 0 2 2 电缆技术参数表电缆技术参数表 卖方应填写的项目和数据 卖方应填写的项目和数据 JKLGYJ1 50mmJKLGYJ1 50mm2 2 序号序号项项 目目单单 位位卖卖 方方 保保 证证 1 制造工艺概要 1 1 交联方式 VCV CCV MDCV 或其它 VCV 1 2 内 外半导电层与绝缘层挤出方式三层共挤 1 3 有无内应力消除装置有 1 4 PE 原料纯度 杂质含量径向最大尺寸 1kg 中杂质微粒大于 100 m 数为 0 1 5 可制造最高电压等级 kV1 26 1 6 可制造最大绝缘厚度 mm50 1 7 可制造最大导体截面积 mm250 2 技术参数 2 1 额定电压 Uo U kV0 64 1 26 2 2 最高工作电压 Um kV126 2 3 基准冲击耐压水平 BIL kV2 2 4 电缆芯数和导体标称截面积芯数 mm2l 50 2 5 导体 a 材料铜 b 根数及其组合形状60 根 圆形紧压 c 紧压系数 0 90 d 标称外径 mm26 6 2 6 半导电带 a 材料半导电尼龙带 b 厚度 mm 0 14 标称 2 7 挤出导电屏蔽 a 材料超光滑交联型半导电屏蔽料 b 厚度 mm1 0 2 8 绝缘 a 材料超净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b 标称厚度 mm17 0 c 最小厚度 mm16 15 2 9 额定下导体屏蔽处的最大场强 kV mm5 69 2 10 挤出绝缘屏蔽 a 材料超光滑交联型半导电屏蔽料 b 厚度 mm1 0 2 11 衬垫和纵向阻水构造 绝缘屏蔽外绕包 4 层半导电阻水缓 冲带 2 12 金属屏蔽 由金属套代替 a 材料 b 形式 mm 2 13 金属套或综合防水层 a 材料和形式电工铝 挤包皱纹铝套 b 标称厚度 mm2 0 2 14 外护层 a 材料防鼠 防白蚁 PE 护套料 b 标称厚度 mm4 5 c 导电层挤制半导电层 2 15 电缆总外径及公差 mm 95 0 3 0 3 0 2 16 电缆重量 kg m 10 38 近似 2 17 允许最小弯曲半径 a 敷设中 mm1900 b 运行中 mm1400 2 18 导体最高额定温度 a 正常运行时 90 b 短时 每次不超过 72h 105 c 暂态 250 2 19 20 导体最大直流电阻 km0 0366 2 20 90 导体最大交流电阻 km0 0485 2 21 导体与金属屏蔽或金属套间设计电容 F km0 165 2 22 20 导体与金属屏蔽或金属套间绝缘电 阻常数 M km 3670 2 23 20 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对地绝缘电阻常 数 M km 36 7 2 24 载流能力 参考值 2 24 1 正常运行时 品形敷设 电缆间距 250mm a 空气中敷设 A962 空气温度 40 b 直埋敷设 见敷设示意图 埋深 1 米 A829 土壤温度 25 热阻系数为 1 2 cm w c 管道敷设 A 土壤温度 25 管道温度 35 679 2 24 2 短时过负荷 在过负荷前以 60 80 100 的持续 额定载流量工作条件下的过负荷允许值 或关系曲线 A 见过载曲线图 导体 3 秒钟允许通过最大电流 kA41 3 2 24 3 电缆允许使用最大张力 kN35 2 25 电缆允许最大侧压力 kN m5 2 26 电缆弯曲刚度 kg mm25 89 109 2 27 电缆设计使用寿命年 30 3 电缆结构 3 1 导体 3 1 1 技术规格 GB T 3956 3 1 2 绞线层数与每层根数 5 1 6 12 18 23 3 1 3 外层扭绞方向左向 3 1 4 导线单根直径 3 4 a 最大 mm3 43 b 最小 mm3 37 3 1 5 弹性模量 Mpa63000 3 1 6 线膨胀系数 1 2 3 10 6 3 2 导体屏蔽 3 2 1 技术规范 GB T11017 3 2 2 半导电带厚度 mm0 14 3 2 3 挤出半导电层 20 电阻系数 cm25 m 50 m微孔数量不超过18 c 不透明杂质单位体积数量个 10cm3 50 m 100 m杂质数量不超过6 d 半透明杂质最大尺寸 m160 3 3 14 绝缘层与半导电层界面 a 突起的最大尺寸 m76 b 含微孔的最大尺寸 m50 3 4 绝缘屏蔽 3 4 1 技术规范 GB T11017 3 4 2 标称电压下最大电场强度 kV mm2 62 3 4 3 20 体积电阻系数 cm 50000 3 4 4 标称外径及公差 mm 65 0 0 5 1 5 3 5 衬垫和纵向阻水构造 3 5 1 材料半导电阻水缓冲带 3 5 2 厚度 mm2 0 3 5 3 20 体积电阻系数 cm 1 0 106 3 5 4 标称外径及公差 mm71 0 2 0 3 5 5 比热容 J g 2 12 3 3 6 单位长度重量 g cm2 34 3 5 7 阻水带阻水性能概述 膨胀速度 8mm 第 1 分钟 膨胀 高度 12mm 第 3 分钟 表面电阻 率 1500 cm 3 6 金属屏蔽由金属套代替 3 6 1 材料 3 6 2 厚度 mm 3 6 3 金属屏蔽等值截面 mm2 3 6 4 金属屏蔽 秒钟允许最高温度 kA 3 7 金属套 3 7 1 技术规格 mmGB T11017 3 7 2 标称厚度 mm2 0 计算截面 mm2502 3 7 3 单位长度重量 g cm16 9 3 7 4 比热容 J g 0 93 3 7 5 暂态电流作用下允许最高温度 220 3 7 6 金属屏蔽 3 秒钟允许短路电流 kA27 4 3 7 7 20 直流电阻 km 0 0605 3 7 8 波纹金属套 a 波谷内径 mm73 0 b 波峰外径 mm 84 5 近似 c 波纹深度 mm 4 0 5 0 d 波纹间距 mm 20 25 3 8 外护层 3 8 1 技术规格 GB T11017 3 8 2 颜色红色 3 8 3 1 分钟工频耐受电压 kA25 3 8 4 耐受冲击电压 kA37 5 3 8 5 20 体积电阻系数 cm 1014 3 8 6 热阻系数 cm w3 5 3 8 7 单位长度重量 g cm12 4 3 8 8 比热容 J g 1 9 3 8 9 防蚁构造特点添加环保型防蚁剂 3 8 10 阻燃性能一般 3 8 11 硬度 邵氏硬度 60 3 8 12 耐酸碱度优 3 9 外护套表面导电层 3 9 1 材料及颜色石墨 黑色 3 9 2 20 体积电阻系数 cm 100 3 9 3 与外护套附着方式涂敷 4 牵引头和密封套 4 1 牵引头 4 1 1 材料铝制牵引头 4 1 2 允许使用最大张力 kN35 4 1 3 与金属套的密封方式焊接 4 2 密封套 4 2 1 材料热缩套 4 2 2 与金属套的密封方式热缩密封 5 电缆盘 5 1 直径 mm 380 5 2 中心孔距 mm50 5 3 外宽尺寸 mm 2350 5 4 最大重量 a 空盘 kg140 b 带最长段电缆 以 900 米计算 kg 1064 近似 6 质量保证期年 30 7 卖方补充的项目 如配套终端 接头的 供货厂商及其形式 正负序阻抗 km0 0485 j0 2144 零序阻抗 km0 1964 j1 7335 3 3 持续 持续 100100 负荷率 运行载流量计算书 负荷率 运行载流量计算书 1 基本条件 1 1 电缆结构 标称截面 Sc 500mm2 导体直径 dc 26 6mm 导体屏蔽厚度t内屏蔽 1 2mm 导体屏蔽直径 D内屏蔽 29mm 绝缘厚度 t绝缘 17mm 绝缘直径D绝缘 63mm 绝缘屏蔽厚度t外屏蔽 1 0mm 绝缘屏蔽直径D外屏蔽 65mm 缓冲层厚度t缓冲层 2 0mm 缓冲层直径D缓冲层 71mm 铝套厚度t铝护套 2 0mm 铝护套平均直径 Ds 80mm 铝套直径D铝护套 84 5mm 防蚀层外径D防蚀层 85mm PE 外护套厚度t外护套 4 5mm PE 外护套直径D外护套 94mm 1 2 电缆敷设方式 环境条件和运行状况 运行系统 三相交流系统 敷设条件 空气中 平行敷设 导体运行最高工作温度 c 90 环境温度 空气 中 h 40 标准环境温度 0 20 1 3 计算依据 电缆额定载流量计算 即电缆额定载流量计算 即 IEC 287IEC 287 2 导体交流电阻 电缆单位长度导体工作温度下的交流电阻与导体直流电阻和集 肤效应及邻近效应有关 各参数计算如下 2 1 最高工作温度下导体直流电阻 已知 20 导体直流电阻 R0 0 0000366 m 导体温度系数 0 00393 电缆允许最高工作温度 c 90 最高工作温度下导体直流电阻由下式给出 R R0 1 c 0 各参数值代入 计算得 R 4 667E 05 m 2 2 集肤效应因数 电源系统频率 f 50Hz Ks 1 m Hz Xs2 8 f 10 7 Ks R Xs2 2 6927 m 集肤效应因数 Ys 由下式给出 Ys Xs2 192 0 8 Xs4 各参数值代入 计算得 Ys Ys 0 0367 2 3 邻近效应因数 Kp 1 电缆间距 S 250mm Xs2 8 f 10 7 Kp R Xp2 2 693 m 邻近效应因数 Yp 由下式给出 对于三根单芯电缆 Yp Yp 0 0016 2 4 交流电阻 导体工作温度下交流电阻 R 为 R R 1 Ys Yp R 4 85E 05 m 3 介质损耗 电源周期 2 f 对地电压 相电压 V U0 64kV 绝缘材料介电常数 2 3 绝缘材料介质损耗角正切 tg 0 0008 电缆每相单位长度电容 C 1 65E 10F m 电缆每相单位长度介质损耗 Wd C U02 tg Wd 0 1695 W m 4 金属铝护套的损耗 护套中的损耗因数由金属护套 屏蔽 功率损耗 1 和铠装层损耗 2 1是由环流 1 和涡流 1 所引起的损耗 故总功率损耗因数为 1 1 1 由于电缆结构中没有铠装层 则 2 0 4 1 金属铝护套电阻的计算 20 时铝护套电阻率 s 2 8264E 08 m 电阻温度系数 s 0 00403 护套工作温度 s 70 护套平均直径 Ds 80 0 mm 护套截面积 AS Ds tm2 金属护套厚度 t 2 0mm AS 5 027E 04m2 工作温度下铝护套的电阻 Rs Rs s As 1 s s 0 各参数代入式得 Rs 6 76E 05 m 4 2 金属铝护套的功率损耗 1 电缆导体轴间距离 S 0 25m 皱纹铝护套平均直径 Ds 0 08m 金属套厚度 t 0 002m 角频率 2 f 电缆直径 De 0 094m 1 4 s 107 1 2 1 118 185 gs 1 t Ds 1 74 1Ds 10 3 1 6 gs 1 0128 m Rs 10 7 m 0 4650 三根单芯电缆水平形排列三根单芯电缆水平形排列 0 6 m2 1 m2 Ds 2S 2 0 0 0273 1 0 86m3 08 Ds 2S 1 4m 0 7 1 0 0065 2 0 涡流损耗由下式给出 1 Rs R gs 0 1 1 2 1 til 4 12 1012 各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 1 0 0392 护套单点接地或交叉互联环流损耗等于零即 1 0 金属铝护套的损耗 1 1 1 1 0 039 2 0 000 三根单芯电缆品子形排列三根单芯电缆品子形排列 0 3 m2 1 m2 Ds 2S 2 0 0 0137 1 1 14m2 45 0 33 Ds 2S 0 92m 1 66 1 1 10E 02 2 0 涡流损耗由下式给出 1 Rs R gs 0 1 1 2 1 til 4 12 1012 各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 1 0 0198569 1 0 金属铝护套的损耗 1 1 1 1 0 020 2 0 000 5 绝缘热阻 T11的计算 单根导体和金属套之间热阻为 T1 T11 T12 已知 交联聚乙烯热阻系数 T 3 5 导体直径 dc 26 6mm 绝缘厚度 ti 17mm 绝缘热阻 T11由下式给出 T11 T 2 ln 1 2ti dc 各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 T11 0 4977 K m W 6 阻水带热阻 T12的计算 阻水带热阻系数 T 4 8000 T12 0 0456 K m W 7 外护层热阻 T3 的计算 已知 PE 沥青热阻系数 T 3 5 铝套外径 Dl 84 5mm 外护层厚度 te 4 5mm 铝套厚度 til 2 0mm 内衬层热阻 T3 由下式给出 T3 T 2 ln Dl 2te Dl 2 Dit 2 til 各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 T3 0 0731K m W 8 8 外部热阻外部热阻 T4T4 的计算的计算 空气中敷设空气中敷设 已知 电缆外径 De 9 4cm 吸收系数 h 7 W m2 内衬层热阻 T4 由下式给出 T4 100 De h 各参数代入上述公式得 T4 0 4838K m W 9 9 单回路 空气中平行敷设电缆的载流量单回路 空气中平行敷设电缆的载流量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50 1 0 039 2 0 000 n 1 R 4 85E 05 mWd 0 1695 W mT1 0 5433 K m W T2 0 K m WT3 0 07314K m WT4 0 4838K m W 电缆载流量计算如下 I Wd R T1 T2 T3 T4 1 2 I 958A 备注 1 1 考虑在同一遂道放两回电缆 故为保险期间空气温度按考虑在同一遂道放两回电缆 故为保险期间空气温度按 50 50 2 2 考虑在同一遂道放两回电缆考虑在同一遂道放两回电缆 载流量修正系数为载流量修正系数为 0 9 0 9 故载流量为故载流量为 862A862A 10 10 单回路 空气中品子形敷设电缆的载流量单回路 空气中品子形敷设电缆的载流量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50 1 0 020 2 0 000 n 1 R 4 85E 05 mWd 0 1695 W mT1 0 5433 K m W T2 0 K m WT3 0 07314K m WT4 0 4838K m W 电缆载流量计算如下 I Wd R T1 T2 T3 T4 1 2 I 962A 备注 1 1 考虑在同一遂道放两回电缆 故为保险期间空气温度按考虑在同一遂道放两回电缆 故为保险期间空气温度按 50 50 2 2 考虑在同一遂道放两回电缆考虑在同一遂道放两回电缆 载流量修正系数为载流量修正系数为 0 9 0 9 故载流量为故载流量为 866A866A 1111 土壤敷设载流量的计算土壤敷设载流量的计算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热阻系数 T 1 0 埋设深度 L 1000mm L1 220 0 L1 2012 0 L2 220 L2 2012 L3 440 L3 2048 L4 440 L4 2048 L5 660 L5 2106 Fe 5782 02 Fe 83 64 双回路 T4 1 98 单回路 T4 1 30 双回平行 65 1 0 039 2 0 000 R 4 85E 05 mWd 0 1695 W mT1 0 5433 K m W T2 0 K m WT3 0 07314K m WT4 1 9766K m W 双回平行排列 I 706 双回品子 65 1 0 020 2 0 000 R 4 85E 05 mWd 0 1695 W mT1 0 5433 K m W T2 0 K m WT3 0 07314K m WT4 1 9766K m W 双回品子排列 I 712 单回品子 65 1 0 020 2 0 000 R 4 85E 05 mWd 0 1695 W mT1 0 5433 K m W T2 0 K m WT3 0 07314K m WT4 1 3021K m W 单回品子排列 I 829 单回平行 65 1 0 039 2 0 000 R 4 85E 05 mWd 0 1695 W mT1 0 5433 K m W T2 0 K m WT3 0 07314K m WT4 1 3021K m W 单回平行排列 I 823 1212 穿管敷设载流量的计算穿管敷设载流量的计算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热阻 T 1 2 管材 T 4 7 埋深 L 1000 管材 D内 230 L1 250 0 管材 D外 250 L1 2016 0 管道温度 35 L2 250 系数 U 5 2 L2 2016 系数 V 0 91 L3 500 系数 Y 0 01 L3 2062 L4 500 L4 2062 L5 750 L5 2136 Fe 3149 77 Fe 65 03 电缆至管道内壁的热阻 T4 0 40k m w 管道本身的热阻 T4 0 0624k m w 管道外部的热阻 双回 T4 2 07 单回 T4 1 33 双回穿管敷设热阻 T4 2 54 单回穿管敷设热阻 T4 1 79 双回平行 55 1 0 039 2 0 000 K m W R 4 85E 05 mWd 0 1695 W mT1 0 5433 K m W T2 0 K m WT3 0 07314K m WT4 2 5362K m W 双回平行排列 I 588 1 01 4em DvUT 2 ln 4 4 DdDoT T Fe D L T p c 4 ln 2 4 双回品子 55 1 0 020 2 0 000 R 4 85E 05 mWd 0 1695 W mT1 0 5433 K m W T2 0 K m WT3 0 07314K m WT4 2 5362K m W 双回品子排列 I 593 单回品子 55 1 0 020 2 0 000 R 4 85E 05 mWd 0 1695 W mT1 0 5433 K m W T2 0 K m WT3 0 07314K m WT4 1 7948K m W 单回品子排列 I 679 单回平行 55 1 0 039 2 0 000 R 4 85E 05 mWd 0 1695 W mT1 0 5433 K m W T2 0 K m WT3 0 07314K m WT4 1 7948K m W 单回平行排列 I 674 4 4 短时过负荷曲线短时过负荷曲线 5 5 导体和金属套热稳定计算书导体和金属套热稳定计算书 绝热情况下短路电流 绝热情况下短路电流 其中 IAD 在绝热基础上计算的短路电流 整个短路期间有效值 A t 短路持续时间 s K 取决于载流体材料的常数 As1 2 mm2 f 最终温度 i 起始温度 0 时载流体电阻温度系数的倒数 K S 载流体几何截面 mm2 对于导体非绝热因数的公式如下对于导体非绝热因数的公式如下 对于 XLPE 绝缘铜电缆 其中参数取值如下 X 0 41 Y 0 12 S 导体截面 t 短路时间 对于铝护套非绝热因数的公式如下对于铝护套非绝热因数的公式如下 式中 2 2E 06J K m3 3 2E 06J K m4 2 6K m W t KS I i f AD ln 1 S t Y S t X 32 0043 0 069 061 01tMtMtM 3 1 3322 102 M 3 6K m W 1 3E 06J K m3 2 4mm M 0 0925 非绝热情况下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I 非绝热下的允许短路电流 IAD 绝热情况下的短路电流 计算结果如下 电缆 规格 材料 K S mm2 i f 短 路 时 间 s 绝热短 路电流 A 非绝热 导体因 素 非绝热 短路电 流值 A 铜导体 226234 5 50902503413051 01641970 铜导体 226234 5 50902502505881 01351251 1kV 50mm2 铜导体 226234 5 50902501715421 00972203 电缆 规格 材料 K S mm2 i f 短 路 时 间 s 绝热短 路电流 A 非绝热 护套因 素 非绝热 短路电 流值 A 铝护套 14822852701603220361 1024150 铝护套 14822852701602269891 0829110 1kV 50mm2 铝护套 14822852701601381681 0640298 AD II 6 6 电缆绝缘厚度计算书电缆绝缘厚度计算书 项 目符 号单 位数 值 标称电压 EkV1 系统最高电压 EmkV1 26 对地最高电压 E0kV0 73 温度系数 常温 90 K11 1 设计寿命年 30 V t 系数 n9 老化系数 K24 0 产品试验等不确定要素系数 K31 1 AC 最低破坏电位梯度 ElackV mm26 交 流 必要绝缘厚度 AC tacmm13 6 系统耐雷电冲击电压 BILkV mm1 26 温度系数 I11 25 老化系数 I21 1 产品试验等不确定要素系数 I21 1 IMP 最低破坏电位梯度 ElimpkV mm60 冲 击 必要绝缘厚度 Imp timpmm13 9 投标绝缘厚度 根据投标绝缘厚度 根据 GB TGB T 1101711017 标准取值为标准取值为 17 0mm17 0mm Tac E0 k1 k2 k3 Eac Timp BIL I1 I2 I3 Eimp 7 7 牵引头及封帽结构图牵引头及封帽结构图 8 8 电缆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电缆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1 1 使用环境 使用环境 电缆可直埋地下 隧道或穿管中等 可在潮湿环境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使用 并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和拉力 2 2 使用条件 使用条件 2 1 电力系统额定电压 电缆允许的额定电压 U0 U Um值如下 电缆名称U0 kV U kV Um kV 1kV 电缆 0 6410 64 1 12 表中 U0 电缆设计用的导体与屏蔽或金属屏蔽之间的额定电压 相电压 U 电缆设计时用的导体之间的额定电压 线电压 Um 设备最高电压 使用设备的系统最高电压的最大值 2 2 频率 49 61Hz 2 3 电缆导体最高额定工作温度 90 2 4 电缆导体短路时最高额定工作温度 短路时间不超过 5s 250 2 5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直接接地系统 3 3 吊装 贮存 运输 吊装 贮存 运输 3 1 吊装电缆应用满足重量要求的起重机及钢缆吊装 严禁几盘同时吊装 严禁从高处 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 严禁机械损伤电缆 吊装时不得磕碰 吊斜 起吊点要正确 要轻吊轻放 3 2 电缆盘不允许平放或溜放 电缆附件应避免在露天存放 电缆及附件应避免接触有 腐蚀性的物质 并应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并有专人经常巡视 防止因意外情况造成 电缆及附件受到损伤 3 3 装在车 船等运输工具上的电缆盘必须平稳放置 采用合适方法固定 如线盘托 防止互相碰撞或翻倒 3 4 电缆盘 不论有无托架 放置的位置要平整 不得存放于大于 5 度的斜面上 电缆 盘侧板上标有 电缆盘滚动方向 和 牵引头拉出方向 牵引头拉出方向与放线方向 一致 放线前 应确认无误 4 4 电缆敷设 安装 电缆敷设 安装 4 1 敷设电缆前 应首先核实电缆的型号 规格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 同时检查 电缆沟及隧道等转弯处的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要求 电力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如下 20D 5 式中 D 电缆实际外径 电缆固定后 最小弯曲半径为 15D 5 式中 D 电缆实际外径 4 2 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应不低于 0 环境温度若低于 0 时 须采取加温措施 4 3 电缆盘打开包装时 有托架的先拆除托架 由上而下 由外向里进行 注意拆卸铁 皮时 不要损伤电缆 打开包装后 应检查电缆外观是否完好无损 4 4 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及直流耐压试验 推荐 15kV 1min 并将 试验数据进行记录 如有异常 请与我公司联系 4 5 电缆敷设放线时 应选择足够强度的放线支架 放线架要牢固固定 不得倾斜 电 缆宜采用上放线和张力放线 不得无放线架放线 放线时应有专人指挥 前后密切配 合停 动一致 防止电缆局部受力过大而损伤电缆 同时保证最大牵引力不大于铜芯 7kg mm2 铝芯 4kg mm2 按电缆导体标称截面计算 mm2 电缆转弯处 按牵引力 侧压力 转弯处弯曲半径进行控制 电缆侧压力控制在 300kg m 以下 4 6 在隧道 沟 浅槽 竖井 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 不得含有可能影响环境温升 持续超过 5 的热源 严禁含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流体进入电缆通道 4 7 电缆敷设时应避免遭受其它机械外力 过热 腐蚀 擦伤 扭曲等损害 4 8 敷设电缆过程中 使用牵引机时要牢固固定 对张力要进行控制管理 多台牵引机 同时使用时 要注意同步控制 同时 注意与导轮配合使用 特别是一条电缆线路要 经过隧道 竖井 支架 沟道等复杂路线时 要有专人检查 在一些重要的部位如转 弯 井口等处应有转角滑车或定向滑轮等 并安排具有敷设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监护 避免电缆敷设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4 9 穿管敷设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将管道清理干净 不应有沙石 玻璃等尖锐物 存在 防止电缆经过穿管时 损伤电缆外护套 4 10 电缆施工应备有专用工 机具 要保证良好的使用状态 并妥善保管 4 11 电缆附件安装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操作 4 12 电缆附件安装时 现场应保持清洁并应光线充足 周围空气不应含有粉尘或腐蚀 性气体应尽量避免在潮湿或风沙天气下进行 必要时应搭篷并采取防尘 防潮措施 4 13 电缆在剖开做头及其相关工作时 必须在尽短时间内连续进行 中间需停顿时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电缆割断需用钢锯等锐利工具 严禁用火燃熔割断 电缆与接线 盒等电器必须连接牢固可靠 密封 防水良好 5 5 电缆运行和维护 电缆运行和维护 5 1 电缆送电运行前要检查电缆各连接处是否牢固 可靠 接地系统是否良好 5 2 安装后应对电缆进行电性能试验 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5 3 定期检查电缆与终端接线盒等连接情况 如有异常或松动 要及时处理 5 4 不定期检查电线电缆敷设区域的环境情况 如有违章施工或重物压 挂 撞电缆等 情况时 应及时排除 5 58 经常查看电缆敷设区域有无新增热源 如有应排除或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防止电 缆不正常升温 5 6 要定时 定人检查 记录电缆运行期间电压 电流等数据 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5 7 对于直埋地下电缆 应在地面上设置明显标志 以防止其它原因误伤电缆 9 9 原材料一览表及报关单复印件原材料一览表及报关单复印件 序号原材料及牌号来源性能指标 1 铜 常州市大江铜业有限公司 南 京华新铜业有限公司 江西铜 业集团公司 铜杆伸长率 35 电阻率 0 0000017241 m 2 半导电带 BLND沈阳天荣电缆材料有限公司 3 导体屏蔽 HFDB 0801 陶氏化学公司 密度 23 1 14g cm3 直流体积电阻率 23 20 cm 4 绝缘 HFDB 4201 SC 陶氏化学公司 介电常数 2 3 直流体积电阻率 1015 cm 23 5 绝缘屏蔽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