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3).doc_第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3).doc_第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3).doc_第3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3).doc_第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B卷(3)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 .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 . 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从声音的传播环节控制噪声D . 发声扬声器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 (2分)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 . 光速和声速一样C . 光的传播速度是340m/sD .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 (2分)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 A . 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B . 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C . 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D . 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4. (2分)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 A . 白雪融化B . 冰冻的衣服变干C . 阳光下露珠变小D . 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5. (2分)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 ) A . 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 . 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C . 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D . 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6. (2分)小丽家今年新买了一辆轿车高兴之余,她通过对自己家汽车的观察和了解,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提出了以下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轮胎用橡胶制成利用了它良好的弹性B . 避震弹簧在被压缩时弹性势能会增加C . 冬天为汽车加注的防冻液凝固点较高D . 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测车后方情况7. (2分)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A . 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 . 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C . 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部分是淡红色的D .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8. (2分)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则( )A . 他的像变大,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增大B .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减小C .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增大D . 他的像变大,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减小9. (2分)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把肉片炒焦或炒糊,大大地失去了鲜味,为此,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糊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炒肉片的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 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能有效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 . 在炒肉片的过程中,肉片内能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做功实现的D . 肉片之所以会炒糊,是由于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10. (2分)下列现象是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B . 江面上形成雾C .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D .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11. (2分)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B .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的过程C .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D . 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12. (2分)下面光学仪器成像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B . 潜望镜成像光的折射C . 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D . 放大镜成像光的折射二、 填空题 (共11题;共14分)13. (1分)能源危机是全球性问题,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太阳能实际上是无限的,灼热的太阳内部原子之间的热碰撞使_(填“裂变”或“聚变”)反应激烈地进行,从而辐射出巨大的光和热。14. (1分)无声手枪是在_处减弱噪声;放鞭炮时,用手使劲堵住耳孔,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在居民区和马路旁植树造林,这是在_减弱噪声。 15. (1分)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以上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6. (1分)彩虹是光的_现象。一面五星红旗在红光的照射下,观察到旗面为_色,黄色五角星为_色。17. (1分)小明在学习熔化和凝固的知识后,做了一个实验:他找了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里装有纯净水,另一杯里装有一定浓度的盐水,将两个玻璃杯放入冰箱冷冻室(温度为10),一段时间后,纯净水结成了冰,而盐水没有凝固,根据这一实验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 18. (1分)在风景名胜区庐山的严冬经常会出现“雨凇”现象,这种现象一般是由在朔风里飘扬的雨滴,吸附于树枝、草等物体上形成的冰晶,如图(甲)所示;而在我国东北的松花江畔,严冬却经常出现“雾凇”现象,它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吸附在树枝叶上形成的冰晶,如图(乙)所示从物态变化来看,“雨凇”、“雾淞”的形成分别属于_和_现象小明发现在山顶上是云雾缭绕的景象,而此时山脚下却并不见云雾,由此可推断出山顶的气温比山脚_(选填“高”或“低”) 19. (1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能源智能汽车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车;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了可实现调节温度和透明度(折射光照度与入 射光照度之比),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 看不见车内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1)薄膜式太阳能电板应设计成_(选填“黑”或“白”)色;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小_(选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 (2)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_(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此时应将“智能玻璃温度调_。 (3)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_(选填“超”或“次”)声波信号经周边的物体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4)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A . 汽车的车身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B . 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虚像C . 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是为了向上反射噪声D . 夜间行车时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开较亮的灯(5)“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车车内光照度为_Lx;当车外光照度为250Lx 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_%. 20. (1分)阳春三月,春光明媚,郊外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这一处处美景总让人流连忘返。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选填“实”或“虚”)像。 21. (1分)身高1.74米的人在平面镜前1.5米,平面镜长1米,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_米。人和像的距离是_米。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 (1分)在湖面上方的天空中停着一只小鸟,距水面20m,已知湖水深5m,则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m. 23. (4分)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三、 作图题 (共3题;共8分)24. (5分)请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图请在图中根据这两条光线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S(保留作图痕迹)25. (1分)如图青蛙在井中的P点,画光路图确定青蛙在无水和有水时大致能看到的范围26. (2分)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四、 实验题 (共5题;共26分)27. (4分)(2017烟台)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物质水酒精煤油碘铜铁金熔点(凝固点)011730113.6108315351064沸点10078.5150184.25236027502500(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28. (5分)刘明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了“固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实验(1)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_(2)两个实验连接完成,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3)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沸点为_当地压强_(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29. (9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敏一边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一边从水温91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见如下记录表格 时间/min01234567温度/9193959799999999(1)在此过程中,小敏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图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选填“甲”或“乙”) (2)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在4min到7min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但酒精灯要持续进行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 30. (2分)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找来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某一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小明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右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 (2)换了易拉罐重新正确制作并操作后,小明看到了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该像是烛焰的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 (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 (3)实验中将蜡烛向上方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_(选填“上方”或“下方”移动;将蜡烛靠近易拉罐,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_(选填“增大”或“减小”) (4)小明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如图乙所示,实验1和实验2做对比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_的关系.分析比较_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1. (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关键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经过观察、思考,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进行探究。(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该进行如下操作: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_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从玻璃板前_(某一位置看上去/任一位置看上去都)观察到A的像与B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_;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拿走棋子B,将一块不透明的白板放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从棋子_(A/B)侧观察白板,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棋子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填“实”或“虚”)像; (4)拿走白板,他将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棋子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比较,他发现棋子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对实验观察会带来怎样的问题?_。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