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线检测指导_第1页
电气接线检测指导_第2页
电气接线检测指导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名称:电气接线检测指导文件编号:电气接线检测指导1、 注意事项1、 严禁带电操作安全第一!检测时要切断外部供电电源,让所有电气元件都处于不带电状态。特别是伺服控制器与变频器,刚断电时电气元件内部仍可能有高电压或者元件处于高温状态,待指示灯完全熄灭后再进行操作,否则轻则损坏电气元件,重则导致人身安全事故!2、 电气全检所有安装的电气元件、线路都在检测范围之内,也就是全检。作为电气工作人员,不能图省事,不能存侥幸心理!如果因检测疏忽造成了设备或零件的损坏,甚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你和公司都很难承担得起!3、 什么时候进行检测 不要等到所有电气元件的接线、焊线都完成了,特别是封装起来后再来检查。必须在每完成一个部件或组件时,都要对其进行线路排查检测,这样才能尽早发现问题。如果当整个系统都连接好了再来一个一个检查,难度增加很多。2、 准备工作1、 检测工具准备好大号(5mm)、小号(3mm)的十字、一字螺丝刀,万用表,内六角扳手等。2、 线路通断检测方法A、 打开万用表,将万用表档位调至有二极管与声音符号的档位。B、 红表笔插标识为“V、mA、+、Hz”、二极管符号等字样的红孔,黑表笔插标识为“COM”字样的黑孔。C、 两支表笔的笔尖分别对准检测线路的两端,注意接触良好。D、 蜂鸣器持续响起,且万用表显示较小电阻值,则表示线路可导通。E、 蜂鸣器不响,且万用表显示1,则说明电阻无穷大,表示线路两端断路。3、 万用表使用注意A、 请确保电池容量正常,一般万用表显示区域出现电池符号则说明电池电压偏低,要及时更换电池,才能保证测量精度。B、 带电测量时注意选择正确的档位和量程,不要拿直流档位去测交流。C、 如果不确定待测值范围多大时,先选择最大量程测量,再缩小量程以提高测量精度。3、 待检电气元件所有电气元件全检。目前工程与生产上常用的电气元件有数控系统、伺服控制器、伺服电机、变频器、主轴、普通电机、灯、切削液泵、润滑泵、传感器、气压表、电磁阀、二联件、空调、开关电源、继电器、陶瓷保险、空气开关、旋转开关等。所有电气元件安装前请确保型号规格正确,一定要核对以防拿错。如果使用了电气参数错误的元件,线路测量时不一定可以检查出来,尽管安装正确了也可能导致在通电运行时造成损失或事故!4、 检测内容检测时参照相应图纸一一核对。电气全检但这里只列举部分,其它的参考列举内容。1、 导线A、 有无漏接线、焊线。B、 导线有无接错位置。C、 导线上是否有破皮、导体裸露。D、 导线的线径、颜色是否匹配。E、 导线上的线号管标识是否打印错误。2、 主电路A、 外部电源输入端至各用电电器之间是否导通。B、 相线与相线之间、相线与地线之间是否短路。C、 直流与交流之间、直流与地线之间、直流正极与负极之间是否短路。3、 接地保护A、 与外部电源同时引入的地线和设备上的所有公共接地端子之间是否接触良好。B、 电气元件上的接地引脚与设备上的公共接地端子之间是否直接用黄绿色地线连接且接触良好。C、 设备本身的金属机壳与设备上的公共接地端子是否导通。4、 数控系统A、 数控系统与伺服控制器之间的通讯线是否正确连接在每个引脚上。B、 数控系统与手轮之间的通讯线是否正确连接在每个引脚上。C、 数控系统与变频器之间的模拟信号线是否正确连接在每个引脚上。D、 IO板上每个输入输出信号、电源是否接入正确。5、 变频器A、 三相输出电源是否接线正确。B、 电抗器的输入输出是否接线正确。C、 制动电阻接入是否正确。D、 主轴温度传感器线是否接入正确。E、 变频器正转、Servo On、速度检测、异常报警输出信号是否接线正确。6、 主轴A、 三相电源线与地线之间是否短路。B、 三相电源线之间的电阻值是否在规定值之内。C、 松刀、夹刀、温度报警信号是否连接正确。7、 伺服控制器A、 主电源与控制电路电源输入是否正确。B、 UVW电源线接线相序是否正确。8、 伺服电机A、 延长之后的UVW线与地线之间是否存在短路。B、 编码器线与插头上的引脚是否连接正确。C、 屏蔽层是否单端接地。9、 润滑泵、切削液泵、空调A、 动力电源线接线位置是否正确。B、 报警信号线接线位置是否正确。C、 常开或常闭信号是否正常。10、 开关电源A、 输入电源(交流)与输出电源(直流)接线位置是否正确。B、 输入电源(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