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电路理论》教案_第1页
四川大学 《电路理论》教案_第2页
四川大学 《电路理论》教案_第3页
四川大学 《电路理论》教案_第4页
四川大学 《电路理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大学 电路理论教案 四川大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课程类型授课方式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时分配教材名称电路理论20504940必修课选修课课堂讲授();实践课()417授课专业xx级年级校级公共课();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限选课();任选课()考核方式学分数考试();考查()4课堂讲授17?4学时;实践课学时电路系统分析与设计 1、电路分析高教电 2、电路 3、电路基础 4、工程电路分析 5、现代电路分析作者作者龙建忠王勇、李军胡翔骏等邱关源McGraw-Hill王大鹏等译杜普选向国菊汪建上官右黎王贻月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四川大学出版社高教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教授,副教授,讲师电子信息学院指定参考书 6、电路和典型题解 7、新编电路题解 8、电路分析基础解题指南 9、电路学习指导授课教师授课时间龙建忠,王勇,李军职称单位注表中()选项请打“”四川大学教案电子信息学院【理、工科】电路理论周次章节名称第1周,第1次课绪论教学时数1备注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 1、参考书介绍 2、明确学习电路理论课程的目的。 3、了解电路理论课程的特点要求。 1、介绍自己 2、参考书介绍 3、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4、什么是电路理论介绍本课程主要内容。 1.基本概论3.普遍规律 5、为什么要学习电路理论(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6、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 7、考试方式。 8、对学生的要求 5、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510xx10151055第2页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2、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电路模型。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3页讨论、练习、作业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 1、王蔼编著,基本电路理论(第二版)上册,上海交大出版社 2、张年凤王宏远著,电路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大出版社四川大学教案电子信息学院【理、工科】电路理论周次章节名称第1周,第2次课Ch1电路分析导论1.2电路模型与集中参数假设1.3电路的基本变量和复合变量教学时数1备注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 1、建立电路模型概念。 2、建立基本变量和复合变量的概念。 1、实际电路电路模型 2、集中参数元件与分布参数元件 3、基本变量u、I、q、的定义 4、复合变量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4545第4页教学重点与难点 1、关联参考方向。 2、电路模型。 3、产生、吸收功率计算。 4、常用国际单位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讨论、练习、作业Ch1. 1、2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 1、网络分析与综合基础(美)贝卡利著人教社出版 2、电路(第四版)邱关源编高教社第5页四川大学教案电子信息学院【理、工科】电路理论周次章节名称授课方式第2周,第1次课Ch1电路分析导论1.4电路模型与基本变量1.5基尔霍夫(Kirchhoff)电流定律与电荷守恒公理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教学时数1备注教学目的及要求 1、建立电路模型概念。 2、关联一致参考方向 3、建立基本变量和复合变量的概念。 1、本章内容提要及重点 2、著名科学家推荐 3、参考书1.1电路模型和基本变量 一、电路模型实际电路集中假设理想化元件电路模型 5、 二、关联一致参考方向电流方向电压的参考方向关联一致参考方向(举例 6、 三、集中参数元件电路与分布参数元件电路 7、 四、基本变量与复合变量基本变量u、I、q、的定义复合变量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532101555551051510第6页教学重点与难点 1、关联参考方向。 2、电路模型。 3、集中假设条件 4、产生、吸收功率计算。 5、常用国际单位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讨论、练习、作业Ch1. 1、2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 1、网络分析与综合基础(美)贝卡利著人教社出版 2、电路(第四版)邱关源编高教社第7页四川大学教案电子信息学院【理、工科】电路理论周次章节名称授课方式第2周,第2次课1.51.61.7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教学时数2备注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电路理论的两个公理。 2、掌握电路理论的拓扑(结构)规律。 1、KCL与电荷守恒公理。 2、KVL与能量守恒公理。 3、Tellegen定理及应用。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353520第8页教学重点与难点 1、KCL的基本内容、物理实质及应用条件、注意事项。 2、KVL的基本内容、物理实质及应用条件、注意事项。 注意应用中的两套符号。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9页讨论、练习、作业讨论应用作业. 3、 4、 5、6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电路(第四版)邱关源编高教社四川大学教案电子信息学院【理、工科】电路理论周次章节名称第3周,第1次课2.1二端电路元件的数学抽象及描述教学时数2备注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用基本变量约束方程来定义电路元件。 2、元件的VCR方程(重点是LTI电路)。 1、二端电阻定义、分类、性质、应用 2、二端电容定义、分类、性质、应用 3、二端电感定义、分类、性质、应用突出LTI元件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303030第10页教学重点与难点LTI电阻、电容、电感、VCR性质。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讨论、练习、作业Ch2. 1、 2、5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网络分析与综合基础(美)贝卡利著人教社出版第11页四川大学教案电子信息学院【理、工科】电路理论周次章节名称第3周,第2次课2.22.32.4教学时数2备注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电路基本激励信号的定义、性质及应用注意。 多端电阻元件的定义,性质,应用 1、理想电压源定义、性质、应用注意。 2、理想电流源定义、性质、应用注意。 203、基本信号(正弦、复指数、冲击、阶跃)的定义、20性质、应用注意。 4、常用多端电阻 (1)受控源15 (2)运算放大器15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20第12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独立源(电压源、电流源和基本信号)的物理意义、数学描述。 难点1.建立受控源概念。 2.运放电路模型、定义、性质、应用。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讨论、练习、作业Ch2. 8、9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电路(第四版)邱关源编高教社第13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章节名称第4周,第1次课2.42备注授课教学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方式时数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常用多端元件及应用1回转器定义、性质、应用及注意事项2负阻抗转换器定义、性质、应用及注意3理想变压器定义、性质、应用及注意4耦合电感定义、性质、应用及注意5器件基本组成及造型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2020202010第14页教学重点与难点 1、回转器设计电感、理想变压器可用回转器实现,为集成电路设计开辟途径。 2、耦合电感去耦等效及应用,注意参考方向与数学模型间的对应。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讨论、练习、作业Ch2,12,13,14,15,16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电路与系统理论,赖先聪编高教社第15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章节名称第4周,第2次课Ch2习题课2备注授课教学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方式时数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常用电路元件VCR及应用1Ch2内容总结2分析方法举例讲45个例题 (1)LTI RL CVCR (2)运放 (3)回转器 (4)受控源 (5)耦合电感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201212121212第16页教学重点与难点受控源运放耦合电感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讨论、练习、作业教学手段黑板书写参考资料电路典型题解,(第二版)向国菊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7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章节名称第5周,第1次课Ch3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3.12备注授课教学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方式时数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电路分析法支路电流法和节点分析法支路电流法节点分析法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4545第18页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支路电流法的本质,方程的列写节点分析法的的本质,自导,互导的表示难点在电路中含“实际电压源”,受控源,理想电压源,等复杂电路的处理方法。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讨论、练习、作业Ch3P993. 3、3. 5、3.15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电路分析,胡翔骏编高教社第19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章节名称第5周,第2次课3.3本章总结2备注授课教学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方式时数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网孔分析法的基本规律,建立方程的方法与技巧本章总结.1网孔分析法公式、列写规律、注意事项、求解方法。 2总结3课堂练习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4545第20页教学重点与难点网孔分析法中对电源几种情况的处理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讨论、练习、作业作业:3.6,3.8,3.19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 1、电路(第四版)邱关源编高教社 2、电路分析胡翔骏编高教社第21页四川大学教案电子信息学院【理、工科】电路理论周次章节名称第6周,第1次课4.1,4.2,4.3,4.6教学时数2备注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电路的重要定理及应用。 1、迭加定理及应用。 2、替代定理及应用。 3、代文宁定理与诺顿定理及应用。 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及应用。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xx3520第22页教学重点与难点1.迭加定理及应用2.代文宁定理的应用。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讨论、练习、作业Ch4. 6、 7、 8、 10、 14、 15、16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电路分析胡翔骏著高教社第23页四川大学教案电子信息学院【理、工科】电路理论周次章节名称第6周,第2次课Ch3.习题课教学时数2备注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电路基本分析求解方法。 1、Ch3.内容总结。 2、分析方法举例。 节点法。 网孔法。 4545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第24页教学重点与难点1.节点法列方程。 2.网孔法列方程。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讨论、练习、作业教学手段黑板书写参考资料 1、电路分析学习指导胡翔骏著高教社 2、电路典型题解向国菊著清华出版社第25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7周,第1次课章节ch5LTI电路系统的输入输出时域分析教学时数名称5.1一阶电路分析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针对RC并联,及RL串联电路介绍零状态响应,一阶常微分方程求解换路规律 2、针对RC并联及RL串联电路介绍。 零输入响应及一阶常微分方程求解,换路规律 3、完全响应的概念及一阶常微分方程求解时间分配452520使学生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完全响应的模型、特点,一阶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备注第26页 1、时间常数,换路定理。 2、初始条件如何确定,暂态、稳态。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对应RC及RL电路中,C及L的状态(开路还是短路),完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强迫响应,自由响应及相互关系。 3、一阶常微分方程通解及特解的求解。 讨论、练习、作业在暂态及稳态时如何确定C及L的状态?作业5.1,5.2,5.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典型电路分析、提问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27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7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I/O微分方程模型 2、微分,积分算符及广义阻抗 3、微分方程及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系统状态的定义 4、初始条件确定(无强迫跃变时)时间分配202020305.2一般电路系统I/O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教学时数备注使学生掌握一般I/O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电路系统方程建立和求解。 初始条件的确定。 第28页 1、初始条件的确定 2、系统的状态教学重点与难点 3、电路系统的微分方程建立讨论、作业:5.4;5.5;5.6;5.7练习、作业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29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8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5.2.2初始条件的确定强迫跃变的判定求解初始条件的方法能量守恒定理 2、5.2.3电路系统微分方程求解二种方法 3、5.3冲击响应和阶跃响应时间分配2025455.2.2初始条件确定;5.2.3电路系统微分方程求解;5.3冲击响应和阶跃响应理论课();实验课();学习()4.2.2强迫跃变下初始条件的确定4.2.3电路系统微分方程求解系数的确定。 自电响应,强迫响应与零输入,零状态之间的比较。 教学时数备注第30页 1、强迫跃变初始条件的确定。 2、电路系统微分方程的求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3、冲击响应和阶跃响应的关系讨论、练习、作业作业:5.3,5. 4、5.9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举例、分析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31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8周,第2次课章节5.4卷积系统对任意输入的零状态响应教学时数名称5.5卷积的性质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卷积的定义 2、物理意义 3、举例 4、课堂练习 5、总结LTI系统的性质时间分配 10252510201、只从概念掌握卷积的定义,不掌握计算 2、卷积的应用系统对任意输入的零状态响应 3、备注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第32页 1、卷积的概念 2、零状态响应与卷积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 3、零状态什么时候不满足线性 4、零输入一定线性 5、LTI系统的性质讨论、练习、作业作业:5.17;5.18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举例、课堂练习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33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9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评讲第四章习题时间分配2节Ch4习题课教学时数备注理论课();实验课();学习()评讲第四章习题第34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9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评讲剩余习题,半期复习时间分配2节教学时数备注理论课();实验课();学习()半期复习第35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0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半期考试(随堂)时间分配2节教学时数备注理论课();实验课();学习()半期考试重点 二、 三、四章第36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0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相量的运算 2、正弦稳态响应的定义及条件 3、分析方法 4、实际意义 5、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6、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时间分配101510102520Ch6线性时不变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6.1正弦稳态分析基础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教学时数备注第37页 1、有效值,有效值相量,相量图 2、相同角频率相量的性质教学重点与难点 3、相量的运算 4、KCL及KVL的相量形式及求解 5、常用三角函数的性质讨论、练习、作业作业6.1;6.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举例,分析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38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1周,第1次课章节6.2.阻抗,导纳和相量模型教学时数名称6.3相量分析法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6.2.阻抗,导纳和相量模型 2、6.3相量分析法时间分配 20702、如何将第三,四章的定理用在相量分析法中备注 1、掌握正弦稳态下电路中的阻抗和导纳的表示方法第39页 1、阻抗和导纳的相量形式与有关。 2、用相量分析法必须是同一频率的信号下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3、在用相量分析法时,迭加定理不可用,应在时域叠加。 讨论、练习、作业作业P155,6.17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40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1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正弦电路的功率 2、最大功率传输时间分配45456.4正弦电路的功率教学时数备注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掌握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复功率的概念、计算及关系。 功率传输中如何实现最大功率传输。 第41页 1、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如何提高功率因数。 2、几种功率之间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3、最大功率传输。 讨论、练习、作业P155,6.18,6.20,6.21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写教案。 第42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2周,第1次课章节6.5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电路的稳态分析教学时数名称6.6谐振电路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6.5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电路稳态分析 2、6.6谐振电路R、L、C串联谐振时间分配4545路的稳态分析;R、L、C串并联电路的谐振备注掌握一些非正弦周期信号如方波,三角波等激励信号作用下电第43页 1、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的正弦稳态分析(步骤),功率,有效值,频率特性教学重点与难点 2、谐振电路;谐振发生的条件虚部为0,谐振时电流、电压特性Q,(),通频带的概念讨论、练习、作业作业,6.22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44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2周,第2次课章节6.6谐振电路R、L、C并联教学时数名称评讲半期试题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6.6谐振电路R、L、C并联 2、半期试题评讲时间分配45455.6谐振电路R、L、C并联时谐振发生的条件,谐振时电路电流,电压特性。 Q、()、的意义。 选择性、失谐、通频带备注第45页教学重点与难点 1、R、L、C并联谐振的条件谐振时电流、电压特性 2、Q、()、的物理含义通频带讨论、练习、作业P244,6.23,6. 24、6.25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黑板书写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第46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3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评讲第五章习题时间分配2节评讲第五章习题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教学时数备注巩固第五章的知识第47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3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8.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8.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8.3拉普拉斯变换的反变换时间分配2035358.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8.2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8.3拉普拉斯变换的反变换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教学时数备注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性质,反变换第48页教学重点与难点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和反变换讨论、练习、作业作业8.1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第49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4周,第1次课章节8.4复频域电路分析方法教学时数名称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基本电路元件的复频域模型 2、复频域电路分析方法时间分配3060备注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复频域模型电路元件的S域模型,象代数方程,KCL定理的运算形式第50页教学重点与难点 1、S域模型与时域,相量模型对比 2、象代数方程 3、运算形式的VCR方程 4、广义基尔霍夫定律讨论、练习、作业8. 2、8. 4、8.10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51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4周,第2次课章节8.5系统函数;教学时数名称8.6网络函数的零点和极点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8.5系统函数系统函数的定义物理意义求解方法 2、8.6网络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定义求解零极分布图时间分配101040101010第52页备注掌握系统函数的定义,物理意义,求解方法网络函数的零点和极点的定义,求解,零极分布图教学重点与难点 1、系统函数(零状态响应)的定义系统函数的求解方法系统函数的物理意义 2、系统函数的零极点,系统函数用零极点表示,零极分布图讨论、练习、作业作业8. 5、8. 6、8.8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 10、网络分析与综合基础(美)贝卡利著人教社出版 11、电路与系统理论,赖先聪编高教社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53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5周,第1次课章节名称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9.1双口网络的参数定义求解举例 2、9.2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4545时间分配9.1双口网络的参数9.2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教学时数备注掌握不含独立源的双口网络的六种网络参数的定义,求解参数组间的转换,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双口网络的相互联接第54页教学重点与难点 1、网络参数中重点掌握Z参数,Y参数的求解方法 2、一个双口网络不可能都存在所有网络参数 3、网络参数类型与联接方式的关系讨论、练习、作业作业9. 1、9.3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 1、William H.Haryt.Jr著,王大鹏等译,工程电路分析(第六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网络分析与综合基础(美)贝卡利著人教社出版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55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5周,第2次课章节名称授课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双口网络的相互联接 2、第八章习题评讲时间分配1575第56页备注9.3双口网络的相互联接教学时数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掌握双口网络的相互联接教学重点与难点双口网络的相互联接与参数的关系讨论、练习、作业作业9. 4、9.9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 1、10William H.Haryt.Jr著,王大鹏等译,工程电路分析(第六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网络分析与综合基础(美)贝卡利著人教社出版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57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6周,第1次课章节10.1图论基础;教学时数名称10.2电路系统的图矩阵表示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图论的基本概念1)图2)回路3)树4)割集5)基本回路与基本割集 2、电路系统的图矩阵表示6)关联矩阵7)基本回路矩阵8)基本割集矩阵9)图矩阵的相互关系10)支路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间分配10510515101010510第58页备注掌握图论的基本概念,电路系统的图矩阵表示教学重点与难点 3、树,树支,连支,基本回路,基本割集的表示方法 4、关联矩阵,基本回路矩阵,基本割集矩阵的表示方法,重点分块形式 5、图矩阵的相互关系,支路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练习、作业作业10. 2、10. 5、10.6题 6、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1、网络分析与综合基础(美)贝卡利著人参考资料教社出版 2、Charles K.Alexander el.,Fundamentals ofElectric Circuits(电路基础)(国际知名大学原版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59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6周,第2次课章节10.3支路电压电流关系VCR方程教学时数名称10.4节点分析法和基本割集分析法授课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方式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内容提要 1、10.3支路电压电流关系VCR方程 2、10.4节点分析法和基本割集分析法1)节点分析法2)基本割集分析法时间分配452520第60页备注掌握用图矩阵的方法建立支路电压电流关系VCR方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1、支路电压电流关系VCR方程 2、节点分析法和基本割集分析法讨论、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