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教案范文 1声声慢 一、导入人世间有万般情感快乐、欣喜、悲伤、忧愁?情感需要表达。 音乐家,用声音来传递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画家用色彩来描绘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梵高和他的向日葵。 而诗人呢?用诗。 词人呢?用词。 于是就有了李清照和她的传世名篇声声慢。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婉约词名作声声慢,走进李清照和她的情感世界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她又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的? 二、朗诵感知。 自由朗诵,体会情感。 学生朗诵,正音;缓慢;低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的朗诵水平真是一日千里啊。 )提问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齐读就让我们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清照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三、具体分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投影)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 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词中句句皆现愁”,(分组讨论),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愁”字?为什么?要求确定一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产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什么?往昔快乐生活,并不是生来如此孤独愁苦,她也有过快乐生活。 如梦令春游、饮酒。 结果如何?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为何要寻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追忆往昔生活?说说生活体验。 可以调换?不可以,感情逐层深入动作身体心理可以单字?叠字使情感更浓厚。 举例体会。 “庭院深深深几许?”木兰诗“唧唧复唧唧”2听听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投影)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朗读随机。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为何喝酒?借酒浇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不足为奇,与其它的不一样的地方,“淡酒”说明什么?愁浓。 词人浓烈的愁绪,本以为可以解酒来消除,但酒淡压不住愁浓啊,更何况在这样一个风急得傍晚。 联系自己排解愁绪的方法谈谈体会谈琴、散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急风、淡酒、浓愁的情境中,一群大雁给词人给人孤寂冷清之感。 “旧相识”曾经寄来丈夫赵明诚的信。 一剪梅,而现在大雁虽在,而人已去。 岁月依然无情远去,抛下她一个人在孤寂中打发冷清时日。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无人共摘联系往昔生活,明诚插花清照发,小俩口恩爱非常。 当日与之共同赏菊的良人已去憔悴损的只是菊花么?更是词人自己。 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轻时鲜丽娇嫩,嫁作他人妇,爱情滋润更是娇嫩异常,而后来世事变化,国破家亡,良人已去,晚年孤寂,千万愁绪无人倾诉时,再娇嫩的花也憔悴不堪了。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叶大。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兼细雨你的感受?傍晚、细雨打在梧桐树上。 3不是滴在树上,是滴在词人的心理啊。 小结真是“句句皆现愁”啊。 四、体会意境。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在南宋,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秋风冷雨里,一位寡居的老人,无依无靠。 她寻觅着往日的美好生活,但是遍寻不着,反而更添惆怅难耐。 想凭借两盏淡酒浇去心中浓浓孤寂之愁,无奈敌不过冷冷秋风秋雨。 看过去所见之景是满地憔悴之菊,是哀戚的大雁,听到的是雨打梧桐,一滴一滴,声声滴在心里啊。 这样画面,怎一个“冷清”可以形容;这样的浓愁。 又岂是一个“愁”字就能说得清的!(朗读体会)加深了理解后,再次自由朗读,根据我们刚刚对词的分析和理解来处理。 (要求提高)提示除了语速舒缓外,也许我们还应该在个别字上面,加以重音、语调的处理,情感投入。 表扬。 五、写作方法指导练习愁是抽象的情感。 而词人李清照把抽象的愁化作了秋风冷雨,化作了两盏淡酒,化作了南飞的大雁,化作了满地的落菊,化作了梧桐和细雨?把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具体的意象。 历史其实不仅是李清照,古往今来,很多词人都是如此传达他们的愁绪的。 (投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问题体会;回答分别是通过那些意象写愁的?写出了愁的量、形、重。 小结抽象的愁通过意象一下子变得具体可感,愁托付给了一江春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黄梅雨?现实联系我们自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我们也有万般情感,何不也用自己的生花妙笔,通过具体的意象去勾勒,去表达呢?也许一不小心,一个大文豪就诞生了。 (练笔)4练笔展示。 教师展示。 老师也有愁绪,面对时间。 共赏析。 六、知人论世。 凡人皆有愁。 那么李清照有什么样的愁呢?使得她化为这曲声声慢。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出身官宦世家,这样的出身使得她能够饱读诗书,这样就使得她既“貌美如花,又内秀如竹”。 18岁的时候,遇到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另一半她的丈夫赵明诚,他们情投意合,恩爱非常。 但造化弄人,上天把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不幸都统一到了李清照的身上。 国家破碎,清兵入侵,李清照经历了人生的三大磨难一是丈夫早逝,遭遇感情生活磨难;二是国家破碎,身世飘零,居无定所;三是晚年孤独,身边无亲无友。 晚年李清照,想把毕生所学传给一位孙姓女童,“才藻非女子事也”,拒绝了她。 一代才女,却无人能懂。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一个女子所能得到的最甜美的幸福,也承受了一个女子所无法承受的苦痛,其中既有个人身世的苦痛也有国家的破灭的悲痛。 是李清照在这国家与个人灾难性的打击下依然不屈,依然顽强的展现出自己全部的美。 以心抗世,以笔唤天。 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或许就是这极端的幸福与苦痛造就了旷世才女李清照。 她是一代才女,是乱世美神。 齐读。 机动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 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 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 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5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 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 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 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 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 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 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 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不能列入婉约体。 前人评此词,多以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色。 但只注意这一层,不免失之皮相。 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 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 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 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 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 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 我以为,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 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 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 “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 这又是一个可争论的焦点。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注云“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 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 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 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 这个说法是对的。 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 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 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 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 唐宋词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 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词意近之。 其说是也。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 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 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 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 “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 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 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 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从“守著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 “守著”句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 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 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 “梧桐”6两句不仅脱胎淮海,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 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 自庾信以来,或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穷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第6课 家庭网络我会连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电子工业版安徽五年级上册-电子工业版(安徽)
- 美术随堂活动方案
- 禁烟班级活动方案
- 新质生产力在美术领域的创新实践
- 聚四氢呋喃装置操作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四川省自贡市2025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 数字化棉花机械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特种禽类饲养员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木刻水印雕刻版员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院检验科微生物进修汇报
- 2025年箱变考试题库
- 2024年河南省确山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
- 病原微生物感染
- 【物理】2025届安徽省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训练(三)试题(解析版)
- 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员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教育资源分配与教育公平的探索
- 消杀灭虫技术培训课件
- 中国风设计元素课件
- 北京市救助资金管理办法
-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