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庐江县第4中学中考物理 冲刺策略复习课件.ppt_第1页
安徽省庐江县第4中学中考物理 冲刺策略复习课件.ppt_第2页
安徽省庐江县第4中学中考物理 冲刺策略复习课件.ppt_第3页
安徽省庐江县第4中学中考物理 冲刺策略复习课件.ppt_第4页
安徽省庐江县第4中学中考物理 冲刺策略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冲刺策略 还有24天就要中考 现在已经到了冲刺复习的关键性阶段 下面就与大家谈谈一下2015中考冲刺复习的四大策略的一些内容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克服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不像生理疲劳那样可以通过补充能量和休息恢复正常 它的消除主要靠心理调节来实现 为此 首先 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学习就象从河里抽水 动力越足 水流量越大 动力来源于目的 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其次 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形成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相联系 并伴有愉快 喜悦的积极的情绪体验 而心理疲劳的产生正是大脑皮层抵制的消极情绪引起的 因此 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是克服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 有了兴趣 学习才会有积极性 自觉性 主动性 才能使心理处于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 第三 要注意学习的多样化 书本学习本身就是枯燥单调的 如果多次重复学习某门课程或章节内容 易使大脑皮层产生抑制 出现心理饱和 产生厌倦情绪 所以考生不妨将各门课程交替起来进行复习 二 战胜高原现象 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是指在复习到一定时期时 往往停滞不前 不仅复习不见进步 反而有退步的现象 在高原期内 并非学习毫无进步 而是某部分进步 另外一些部分则退步 两者相抵 致使复习成效未从根本上发生变化 因而使人灰心失望 高原现象一是发生较低层次的复习进入高层次的复习的过渡时期 二是发生在临考复习的中 后期 当考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遭遇高原期时 切忌急躁或丧失信心 应找出学习方法 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原因 及时调整复习进度 在科学用脑 提高复习效率上多下功夫 三 重视复习 错误 如果在复习中不善于从错误中走出来 缺陷和漏洞就会越来越多 任其下去 最终就会蚁穴溃堤 在备考期间 要想降低错误率 除了及时订正 全面扎实复习之外 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出原因 不断复习错误 即定期翻阅错题 回想错误的原因 并对各种错题及错误原因进行分类整理 对其中那些反复错误的问题还可考虑再做一遍 以绝 后患 错误原因大致有 概念理解上的问题 粗心大意带来的问题以及书写潦草凌乱给自己带来的错觉问题等 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考试时再犯同一类型的错误 四 把握心理特点搞好考前复习 实践证明 一个人在气质 性格 心理稳定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考前复习 考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 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来制订复习迎考计划 根据自己的心态来调整复习的进度 选择与运用最好的复习方式方法 使自己的考前冲刺复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五 把握考题规律 应该知道考纲 知道考什么 物理上概念有50多个 规律也十几个 实验共有90多个 而真正考的知识点只有40多个 真正考的实验只有三个 所以知道考什么是最重要的 08 20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可以测量未知导体r的电阻值 即伏安法测电阻 图 a 为一种测量方案的原理图 不考虑多次测量 图中用 电源 表示电路的其它部分 1 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图 b 所示 电压表的读数为v 电流表的读数为a 则电阻的测量值r 2 考虑到电压表的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必然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 那么用这种方案测量出来的电阻值 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真实值 其原因是 实验研究 09 20 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提供的器材包括 小灯泡 2 5v 0 5a 电源 电压为3v 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开关 导线若干 请用笔画线将图a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闭合开关后 正确的操作为 最后利用公式求出额定功率 3 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 则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 4 实验要求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测量 这样做是为了 10 20 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r0阻值已知 1 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a 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 b 闭合开关 c 断开开关 整理器材 2 用测量所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符号表示出待测电阻rx 3 写出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1 19 在伏安法测量电阻r阻值的实验中 1 为了完成实验 请将右图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并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 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r的阻值 要求在横线上写出计算过程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 2012 安徽 李明同学设计了图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 根据图示电路 实物图 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 闭合开羊前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a 选填 a 或 b 端 3 实验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u 电流表的示数为i 该同学利用p ui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若考虑电表的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则电功率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选填 大 或 小 原因是电流值偏大 13 20 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小灯泡的电阻 1 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图乙中的实验装置图连接完整 2 实验中 用u i分别表示电压表 电流表的读数 则小灯泡的电阻r 3 若实验室只提供较小量程的电流表与一个电阻箱r 能读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并联 减小通过电流表的电流 如图丙所示 老师肯定了他的想法 并指出电流表的内阻ra不为零 可以看成一个小电阻 为了保护电流表 在接入电路前 电阻箱的阻值应该调到最 选填 大 或 小 08 18 我们都做过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 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 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 请你认真思考下面的四种实验设计方案后 回答问题 甲 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 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 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乙 除甲中的做法外 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 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 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丙 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 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 以及所成像的特点 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 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丁 与丙不同的是 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 其它步骤相同 以上四种方案中 哪些是科学合理的 选填 甲 乙 丙 丁 10 19 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 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l 请你结合图 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 分析实验数据 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 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 补充完整 a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 2 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 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13 18 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 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老师要求他观察物距等于5cm时烛焰所成的像 实验时 他将点燃的蜡烛移到物距为5cm处 如图 移动光屏 发现光屏上只有光斑 图中未画出 1 下列关于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 a b 或 c a 光斑是烛焰所成的实像b 光斑是烛焰所成的虚像c 光斑是烛焰发出的光折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2 为了观察物距等于5cm时烛焰的成像特点 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步骤 09 18 如图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 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 f两块板组成 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 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填 镜面 或 漫 反射 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 则在f板上 填 能 或 不能 看到反射光 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 在 或 不在 同一平面内 09 19 某同学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 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 按图示组装好器材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 最后 根据公式 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以上操作过程存在一处错误 请在错误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并写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2 为了提高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 请提出两条措施 08 19 科学家研制出来的新的合金材料越来越多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密度的方法来大致了解这些材料的物质特性 现有一块体积较小的不规则合金材料 不溶于水 请你从实验操作的角度 将测量其密度的过程较为详细地补充完整 提供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 1 把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 将游码移到标尺的最左边 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 3 4 用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该材料的密度 10 18 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l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 右盘中所加的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是 g 2 把金属块放人装有60cm3水的量筒中 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cm3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 m3 2012 安徽 18某同学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测量前 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此时指针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 为了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l 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2 调节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 或在中央位置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 11 18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d点作为支点 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 在占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 使杠杆保持水平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 保持0点位置不变 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 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 h2回答下列问题 1 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 本次实验中 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 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3 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 o b位置不变 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13 19 某实验小组进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g 如图甲 再按图乙所示连接方式线装好滑轮组 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1 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 图乙中 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a同学认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 b同学认为应该在缓慢匀速提升时读数 正确的是 选填 a 或 b 同学的方法 3 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 测出拉力f与钩码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 选填 或 g 3 4 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是为了 11 20 某物理小组在一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 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 实验时 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 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选项前的编号 木板的质量m 滑块的质量m 砝码的质量m 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2 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 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 4 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 2012 安徽 19 图示为探究 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 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 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 步骤 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 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速度的大小 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动能的大小 推导与计算 08 21 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 1 若汽车的牵引力用f表示 速度用v表示 发动机的功率用p表示 请你推导出f v和p之间的关系式p fv 2 若汽车的发动机在90kw的额定功率下工作 此时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大小为30m s 求牵引力f的大小和所受阻力f的大小 09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表明 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 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桌面上 1 画出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 试推证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10 22 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 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所示 是在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 的实验中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示意图 当水平拉动物体a匀速运动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即弹簧所受a的拉力 就表示物体a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 即f f 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对此加以证明 11 21 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 图示为倾角 30 的固定斜面 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4n 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 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 1m 1 求拉力f做的功 2 若斜面的高度h一定 倾角 可以改变 试推导 在不考虑摩擦时 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 越小 f越小 21 2012 安徽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发动机的牵引力为2000n 速度为108km h 1 求小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2 求牵引力在10min内所做的功 3 若发动机的牵引力用f表示 小汽车的速度用v表示 请推导出牵引力的功率p fv 22 如图 a b两地相距4km mn是与ab连线平行的一条小河的河岸 ab到河岸的垂直距离为3km 小军要从a处走到河岸取水然后送到b处 他先沿着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到d点取水 再沿直线db到b处 若小军的速度大小恒为5km h 不考虑取水停留的时间 1 求小军完成这次取水和送水任务所需的时间 2 为了找到一条最短中路线 即从a到河岸和从河岸到b的总路程最短 可以将mn看成一个平面镜 从a点作出一条光线经mn反射后恰能通过b点 请你证明入射点o即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14 2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 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表示 o点为光心 f为焦点 图b中a b 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 1 请画出图b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 完成成像光路图 图a图b第22题图 2 在图b中 u物距用表示 即u bo 像距用v表示 即v ob 焦距用f表示 即f of 请运用几何知识证明 07 24 当多个电阻并联时 其等效电阻称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请推证 将两个电阻rl r2并联起来 其总电阻r总与r1 r2的关系为 08 22 干电池是我们实验时经常使用的电源 它除了有稳定的电压外 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电阻 实际使用时 可以把干电池看成一个理想的电源 即电阻为零 和一个电阻 串联组成 如图 a 所示 用图 b 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出一个实际电源的电阻值 图中r 14 开关s闭合时 电流表的读数i 0 2a 已知电源电压u 3v 求电源电阻r的大小 08 23 如图所示的电动机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动力机械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 它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还有一部分能量在线圈中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 现有一台电动机 当电动机两端加220v电压时 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为50a 问 1 每分钟该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 已知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q i2rt 其中i r和t分别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 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 若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0 4 则线圈每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 这台电动机每分钟所做的机械功是多少 09 23 常用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改装而成的 电流表g也是一个电阻 同样遵从欧姆定律 图甲是一个量程为0 3ma的电流表g 当有电流通过时 电流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 这时g的两接线柱之间具有一定的电压 因此 电流表g实际上也可以当成一个小量程的电压表 已知该电流表的电阻为rg 10 1 若将这个电流表当成电压表使用 则刻度盘上最大刻度3ma处应该标多大的电压值 2 如图乙所示 若将这电流表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后 使通过g的电流为3ma时 a b之间的电压等于3v 这样a b之间 虚线框内 就相当于一个量程为0 3v的电压表 图丙 求串联的定值电阻r的大小 10 23 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 如干电池 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 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 实际计算过程中 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 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 的电阻串联而成 如图甲所示 在图乙中r1 14 r2 9 当只闭合s1时 电流表读数i1 0 2a 当只闭合s2时 电流表读数i2 0 3a 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 求电源的电压u和电阻 11 23 实验室有一种小量程的电流表叫毫安表 用符号ma表示 在进行某些测量时 其电阻不可忽略 在龟路中 我们可以把毫安表看成一个定值电阻 通过它的电流可以从表盘上读出 利用图示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毫安表的电阻 电源的电阻不计 r1 140 r2 60 当开关s1闭合 s2断开时 毫安表的读数为6ma 当s1 s2均闭合时 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