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陶瓷工艺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8131021(二)课程英文名称:Ceramic Technology(三)开课对象:材料物理专业(四)课程性质: 陶瓷工艺学是材料物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介绍陶瓷体的制备工艺、性质和应用。(五)教学目的通过陶瓷工艺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陶瓷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掌握陶瓷的制备工艺过程和技术,掌握陶瓷体的显微结构和性质,了解陶瓷在装饰等方面的应用,熟悉陶瓷制品的缺陷及分析方法。(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原料、坯料、釉料、显微结构与性质、原料的处理、坯釉料制备、成形与模具、坯体的干燥、粘接、修坯与施釉、烧成与窑具、陶瓷装饰、陶瓷制品缺陷及其分析等几个部分。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72学时学分数: 4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教 学 内 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绪论22第一章 原料88第二章 坯料88第三章 釉料88第四章 显微结构与性质88第五章 原料的处理22第六章 坯、釉料制备66第七章 成形与模具88第八章 坯体的干燥44第九章 粘接、修坯与施釉22第十章 烧成与窑具66第十一章 陶瓷装饰66第十二章 陶瓷制品缺陷及其分析44合 计7272(八)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和作业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原料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陶瓷原料的概况和分类2了解粘土的成因与分类;掌握粘土地工艺性质和加热变化;了解粘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了解我国的粘土原料情况3了解石英的种类和性质,掌握石英的晶型转化,了解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4了解长石的种类和一般性质,掌握长石的熔融特性,了解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5了解其它矿物原料情况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原料分类一、概述二、原料分类第二节 粘土类原料一、粘土的成因与分类二、粘土的组成 三、粘土的工艺性质 四、粘土的加热变化五、粘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六、我国的粘土原料第三节 石英类原料一、石英的种类和性质二、石英的晶型转化三、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第四节 长石类原料一、长石的种类和一般性质二、长石的熔融特性三、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第五节 其它矿物原料一、含碱硅酸铝类二、碱土硅酸盐类原料三、碳酸盐类四、钙的磷酸盐类五、高铝质矿物原料六、锆英石七、工业废渣第六节 陶瓷原料的标准化考核要求:1、原料的概述和分类(了解)2、粘土的成因与分类(识记);粘土组成、工艺性质(识记);粘土的加热变化(领会);粘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以及我国的粘土原料情况(了解)3、石英的种类和性质(识记);石英的晶型转化(领会);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了解)4、长石的种类和一般性质(识记);长石的熔融特性、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领会)5、含碱硅酸铝类等其它矿物原料(了解)第二章 坯料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坯料的类型;掌握坯料的配料的依据2掌握坯料配料的计算方法3了解坯料的成形性能4掌握坯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教学时数:8学时第一节 坯料的类型一、瓷器坯料二、精陶坯料三、其它陶瓷器坯料第二节 配料的依据第三节 配料计算一、配料组成的表示方法二、配料计算第四节 坯料的成形性能一、可塑泥团的成形性能二、泥浆的成形性能三、压制用分料的成形性能第五节 调整坯料性能的添加剂一、添加剂的种类二、解凝剂的作用三、塑化剂的构成四、有机粘合剂的性能考核要求:1、坯料的类型(识记);坯料配料的依据(领会、应用)2、坯料配料的计算方法(领会、应用)3、坯料的成形性能(识记)4、坯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识记)第三章 釉料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釉的作用、特点及性质2了解釉的种类、制釉氧化物3掌握确定釉配方的依据4掌握釉料配方的计算5掌握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6了解釉的析晶过程、影响因素7掌握坯釉的适应性教学时数:8学时第一节 釉的作用及特点一、釉的作用二、釉的特点和性质第二节 釉的分类、制釉氧化物一、釉的种类二、制釉氧化物第三节 确定釉配方的依据一、釉配方的物理化学基础二、釉料配方的配制原则三、釉料配方的确定第四节 釉料配方的计算一、釉料的表示方法二、釉式的计算三、釉料配方的计算第五节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一、釉料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二、釉层冷却时的变化三、釉层内的气泡第六节 釉的析晶一、釉熔体的析晶二、影响釉熔体析晶的因素三、析晶对釉面光学性质的影响第七节 坯釉适应性一、膨胀系数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二、中间层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三、釉的弹性、抗张强度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四、釉层厚度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考核要求:1、釉的作用、特点及性质(识记)2、釉的种类、制釉氧化物(识记)3、确定釉配方的依据(领会、应用)4、釉料配方的计算(领会、应用)5、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识记)6、釉的析晶过程、影响因素(识记、领会)7、坯釉的适应性(领会)第四章 显微结构与性质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陶瓷坯体的显微结构2了解釉层的显微结构3掌握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4掌握陶瓷性能的控制方法教学时数:8学时第一节 陶瓷坯体的显微结构一、显微结构的构成二、工艺因素对显微结构的影响第二节 釉层的显微结构一、透明釉二、乳浊釉三、结晶釉四、无光釉五、高温颜色釉六、半导体釉第三节 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一、釉的熔融温度范围二、粘度与表面张力三、热膨胀性与弹性四、白度、光泽度与表面硬度五、力学强度与表面硬度六、化学稳定性七、介电性质第四节 陶瓷性能的控制一、陶瓷强度的控制二、陶瓷光学性能的控制三、陶瓷介电性质的控制考核要求:1、陶瓷坯体的显微结构(识记)2、釉层的显微结构(识记)3、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识记、领会)4、陶瓷性能的控制方法(领会、应用)第五章 原料的处理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掌握原料的精选方法,了解水的性质对坯料、制品性能的影响2了解原料预烧的作用教学时数:2学时第一节 原料的精选一、原料的精选方法二、水的性质对坯料、制品性能的影响第二节 材料的预烧一、预烧的作用二、石英、长石、滑石、工业氧化锌、粘土的预烧考核要求:1、原料的精选方法(领会),水的性质对坯料、制品性能的影响(识记)2、原料预烧的作用(领会)第六章 坯、釉料制备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坯料的种类、品质要求2掌握坯料的制备3掌握釉料的制备4了解坯料、釉料制备的主要工序及设备教学时数:6学时第一节 坯料的种类和品质要求一、坯料的种类二、坯料的品质要求第二节 坯料制备一、塑性坯料制备二、注浆坯料制备三、压制坯料制备 第三节 釉料制备一、釉料制备的品质要求及控制二、釉料制备第四节 坯、釉料制备的主要工序及设备一、原料粉碎二、筛分三、除铁四、泥浆脱水五、陈腐与练泥六、造粒七、熔块熔制考核要求:1、坯料的种类、品质要求(识记)2、坯料的制备(领会)3、釉料的制备(领会)4、坯料、釉料制备的主要工序及设备(识记)第七章 成形与模具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器形的合理设计2了解成形方法的分类,掌握成形方法的选择3掌握可塑成形的几种方法4了解注浆成形方法5了解压制成形方法6了解成形模具教学时数:8学时第一节 器形的合理设计第二节 成形方法的分类与选择一、成形方法分类二、成形方法的选择第三节 可塑成形一、滚压成形二、旋压成形三、挤压成形四、车坯成形五、其他成形方法第四节 注浆成形一、基本注浆方法二、强化注浆方法三、其它注浆成形方法第五节 压制成形一、干压成形二、等静压成形第六节 成形模具一、石膏与石膏模二、新型多孔模具三、压制成形用金属模四、挤压成形用模具五、等静压成形模具六、模具的放尺考核要求:1、器形的合理设计(识记)2、成形方法的分类(识记),成形方法的选择(领会、应用)3、可塑成形的几种方法(识记、领会)4、注浆成形方法(领会)5、压制成形方法(领会)6、成形模具(领会)第八章 坯体的干燥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干燥的作用、过程、收缩与变形2了解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干燥介质参数的确定3掌握热空气等几种干燥方法教学时数:4学时第一节 干燥作用与干燥过程一、干燥的作用二、干燥过程三、干燥收缩与变形第二节 干燥制度的确定一、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二、干燥介质参数的确定第三节 干燥方法一、热空气干燥二、工频电干燥三、直流电干燥四、辐射干燥五、综合干燥考核要求:1、干燥的作用、过程、收缩与变形(识记)2、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干燥介质参数的确定(识记)3、热空气等几种干燥方法(领会)第九章 粘接、修坯与施釉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掌握粘接与修坯2掌握施釉的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第一节 粘接与修坯一、粘接二、修坯第二节 施釉一、釉浆施釉法二、静电施釉三、干法施釉考核要求:1、粘接与修坯(领会)2、施釉的方法(领会)第十章 烧成与窑具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烧成制度与产品性能的关系,掌握制定烧制制度的依据2了解快速烧成的意义和工艺措施3了解装窑的要求和方法4了解窑具的种类、性能要求、制造等教学时数:6学时第一节 烧成制度一、烧成制度与产品性能的关系二、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三、烧成制度示例和说明第二节 快速烧成一、快速烧成的意义二、快速烧成的工艺措施第三节 装窑一、装窑要求二、装窑方法第四节 窑具一、窑具种类二、窑具的性能要求三、窑具材质的类型及损坏情况分析四、窑具的制造考核要求:1、烧成制度与产品性能的关系(识记),制定烧制制度的依据(领会、应用)2、快速烧成的意义和工艺措施(识记)3、装窑的要求和方法(识记、领会)4、窑具的种类、性能要求、制造等(识记)第十一章 陶瓷装饰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陶瓷颜料的分类、制造、发色机理以及影响色剂呈色因素2了解釉上装饰、釉下装饰、釉中彩3了解颜色釉、艺术釉4了解坯体装饰,了解铅镉离子溶出原因、影响因素教学时数:6学时第一节 陶瓷颜料一、分类二、陶瓷颜料制造三、陶瓷颜料发色机理四、影响色剂呈色因素第二节 釉上装饰一、彩绘二、贵金属装饰三、光泽彩四、其他装饰方法第三节 釉下装饰一、彩绘二、其他装饰方法第四节 釉中彩第五节 颜色釉一、低温颜色釉二、高温颜色釉第六节 艺术釉一、结晶釉与砂金釉二、无光釉三、碎纹釉四、变色釉五、金属光泽釉第七节 坯体装饰一、色坯、斑点、绞胎二、镂空、刻花、堆雕三、化妆土四、渗花第八节 釉料、颜料中铅、镉离子的溶出一、溶出原因二、影响因素三、降低铅、镉溶出量的方法考核要求:1、陶瓷颜料的分类、制造、发色机理以及影响色剂呈色因素(识记)2、釉上装饰、釉下装饰、釉中彩(识记)3、颜色釉、艺术釉(识记)4、坯体装饰,了解铅镉离子溶出原因、影响因素(识记)第十二章 陶瓷制品缺陷及其分析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日用陶瓷缺陷分析2了解墙地砖缺陷分析3了解卫生陶瓷缺陷分析教学时数:4学时第一节 日用陶瓷缺陷分析一、变形二、裂纹三、斑点四、溶洞五、落渣六、粘疤与底沿粘渣七、底足粘脏八、疙瘩与泥渣九、缺泥与磕碰十、起泡十一、针孔与橘釉十二、釉缕十三、缺釉十四、釉面擦伤十五、生烧与过烧十六、烟熏十七、阴黄十八、火刺十九、色脏二十、彩色不正二十一、画面缺陷二十二、饰金缺陷二十三、铅溶出量超标第二节 墙地砖缺陷分析一、变形二、裂纹三、夹层四、尺寸偏差五、大小边六、黑心七、色差八、釉面缺陷九、吸湿膨胀性第三节 卫生陶瓷缺陷分析一、变形二、裂纹三、斑点四、坑包五、棕眼六、缺釉七、釉缕与釉面波纹八、烟熏考核要求:1、日用陶瓷缺陷分析(识记、领会)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