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1. 按课文十二月歌填空。 十二月歌 正月新春舞龙灯, 二月郊外放风筝, 三月清明杨柳绿, 四月牡丹花正红, 五月端午赛龙舟,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牛郎会织女, 八月中秋桂花香, 九月登高过重阳, 十月满园橘子黄, 冬月大雪压青松, 腊月梅花傲冰霜。(1)一年有_个月。(2)文中提到了_、_、_、_、_五个节日。2.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1)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3. 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写出这句话的意思)(2)夏夜,月光笼罩田野。(用不同修辞手法让句子更生动)_4. 连一连,读一读。天门中断楚江开 春光懒困倚微风 苏轼黄师塔前江水东 碧水东流至此回 杜甫借问酒家何处有 月有阴晴圆缺 李 白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人有悲欢离合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 牧5. 填入缺少的字。 天地分_下,_ _照今古。6. 古诗词阅读,回答问题。忆江南唐 白居易【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柱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注释】桂子,桂花。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吴官: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宦娃宜,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姿之美.早晚:迟早,或早或晚.(1)这是一组词。“忆江南”是这组词的_,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词写得好,诗写得更好,比如他的诗句:_(2)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幅画面。(3)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中三首词赏析正确的是( )(多选题)7. 把下列诗词描写的节日填在括号里。(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_(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3)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袭。_(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8. 阅读李清照另一首如梦令,完成练习。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词是我国古诗歌的一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有不同的_,如“如梦令”、“渔歌子”。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的词牌有:_、_、_等。(2)理解词语意思。依旧:_。知否:_。雨疏风骤:_。(3)“海棠依旧”“绿肥红瘦”指的是同一事物吗?它们描写出了怎样不同的意境。(4)通过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9. 对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理解正确的是( )A .知道还有孩子在捉蟋蟀玩呢!夜深人静了还有一盏灯是亮着的。B .有几个孩子一直在捉蟋蟀玩到很晚,篱笆旁的灯一直都是亮着。C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10. 默写诗词,完成练习。(1)补写诗句。如梦令_,_。_,_。_,_,_。(2)如梦令的作者是_时代的女词人_。我还知道她的_、_、_等诗词。(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_。11. 先解那加点字,再解释句子的意思。(1)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缘:_意思:_(2)不越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患:_意思:_12. 赏析感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诗人_。(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有异曲同工之妙。“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极为相似。(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 鉴赏小诗。故 乡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我在画中走来走去,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远远地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一抬头,便能看见,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将要回到故乡的时候(1)这首小诗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2)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诗人为什么说身在故乡时,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而远离故乡时,故乡则是一幅“挂”起来的画?14.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二)渭城朝雨汜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古诗(一)是_代诗人_写的_;古诗(二)是_代诗人_写的_。(2)解释下面的字。莫:_更:_(3)这两首诗都是先写_;再写_。(4)比较阅读两首古诗,看看它们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之处。15. 默写古诗.牧童唐吕岩_,_。归来饱饭黄昏后,_。16. 赏析感悟。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 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zhn)_开温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zhu)_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里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变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yn)_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月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 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 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yn)_没了他的脚印。(1)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作题目最恰当( )(2)按拼音,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3)文中 处填关联词,依次正确的一组是( )(4)对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5)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告诉人们的是( )(6)这篇文章从表现方式上看,属于( )17. 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村居莺飞_,拂堤杨柳醉_。_散学归来早,忙趁_放纸鸢。(1)补全古诗莺飞_,拂堤杨柳醉_。_散学归来早,忙趁_放纸鸢。(2)读古诗的前两句,想象描写的景象: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_。_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_。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_般凝聚着,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选一选,填序号)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杨柳 烟雾 飞来飞去(3)儿童散学早早归来,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_,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18. 读课文树叶,按课文填空。 长在树上, 树枝拿它当_。 落在地上, 小虫拿它当_。 漂在河里, 鱼儿拿它当_。 飞到天上, 小鸟拿它当_ 树叶说: “大家都喜欢我, 我真高兴!(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喜欢_ 高兴_(2)将诗歌补充完整。 长在树上, 树枝拿它当_。 落在地上, 小虫拿它当_。 漂在河里, 鱼儿拿它当_。 飞到天上, 小鸟拿它当_ 树叶说: “大家都喜欢我, 我真高兴!1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大自然的邮票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y bn)。夏天的树上,挂满肥(fi)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t)满鲜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土壤(rn)。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j)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1)全文共有_句话。(2)填空。一年有_个季节。春天的树上是_,夏天的树上的叶片_的,秋天树叶的颜色是_和_的,冬天树叶化成了_。(3)大自然的邮票指_。20. 对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理解正确的是( )A .梧桐叶带来了寒冷,江上的秋风吹动了客人的心绪。B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C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变得伤感起来了。21. 课内外内容填空(1)春天里有花:_,一枝红杏出墙来;_,飞入菜花无处寻;春天里有树:_,病树前头万木春。春天里有愁:问君能有几多愁,_。夏天的雨大:_,白雨跳珠乱入船。夏天的花红:_,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的叶落:无边落木萧萧下,_。冬天的雪大:_,北风吹雁雪纷纷。_,万里雪飘。(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_,他爱那_,他爱那_,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2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古诗中,儿童生活那样富有情趣: “小娃撑小艇,_。”“路人借问遥招手,_。”我还积累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_,_。(2)生活中,草木鸟兽无不可爱。旺盛的树:“樟树_,无论是_。它们总是_。”可爱的燕子:“一身_,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_,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单纯的燕子:“旧时王谢堂前燕,_。”聪明的蜻蜓:“_,早有蜻蜓立上头”。美丽的江南: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_,_。”为我们展现了千里江南,莺歌燕舞,春色无边的优美画卷。(3)古今贤文合作篇告诉我们合作力量大:“_,泰山移。”合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力量与智慧:”_,赛过诸葛亮。”真诚的友谊不会被距离所隔断:”_,天涯若比邻。”2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 , 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 , 动的景物有 , 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到来了。(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句。(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之情。24. 课内阅读。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正如春雨绵绵,不断地滋润着我小小的心田。(1)文中的“关爱”的意思是_;“期盼”的意思是_。“正如”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是_。(2)在这一小节中,小作者把_比作_,这种修辞手法是_;使“我”体会到了:长辈对_。2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来的。老大:年纪大了。乡音:家乡的口音。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1)结合注释,给诗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少_(sho sho) 相_(xin xin)(2)从诗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_(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26. 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理解正确的是( )A .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B .一个儿子登到大缸上,把脚伸到水中。C .一个小孩子爬到大缸里,被水淹没。27. 根据你积累的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黄河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刘禹锡用诗句“_,_。”写出了它的奔腾和壮丽。(2)童年是我们难忘的梦境,吕岩用诗句“_,_。”描绘了牧童无忧无虑的生活。(3)时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岳飞在满江红中,告诫我们:_(4)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要响应礼记的号召:_。28. 阅读澳门,完成下列问题。澳门你可知“Macaco”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