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 (20分) 1请你给下面这段话中的两个加点字注音.并改正其中的两个错别字。(4分)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资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墨化的。 (为你打开一扇门) 注音:缩 潜 改错: 应改为 应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的意思。)(4分) 近年来.淮阴区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全区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先后在港澳台地区、德国和荷兰成功举办了“漂母杯”、“韩信杯”等母爱文化系列。母爱文化已传播宣扬到海峡两岸及欧洲.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淮阴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修改一: 修改二: 3.国庆假期.妈妈骑车带儿子安稳出去玩。车子行到一个十字路口.遇红灯亮起。安稳提醒妈妈:“红灯.不能过。”妈妈一句“没事的”.还想闯过去。如果你是安稳。你会怎么劝说她?(4分) 4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每空1分。)(1)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 。(冰心嫩绿的芽儿)(4)青女素娥俱耐冷. 。(李商隐霜月)(5)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刻舟求剑(6)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 .无自信也。”郑人买履(7) ,骚人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8)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幼时记趣选段.完成58题。(共15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明察秋毫( ) (2)以土砾凸者为邱( ) (3)徐喷以烟( ) (4)怡然自得( )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7.说说作者为什么会“项为之强”?(2分) 8. 文章写了那几件趣事?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5分) (二)阅读田野上的白发选段.完成9-12题。(15分)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9.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 答: 10.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3分)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答: 11.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2分)答: 12.“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答: 1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3分)答: (三)阅读爸爸去哪儿了一文.回答问题。(20分)男孩原本是个健康正常的孩子。但是.一场大病夺去了他宝贵的视力.男孩从此失明了.那年.男孩才六岁.正值一个少年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龄.而他却从此只能永远与黑漆漆的世界为伴。 男孩的父母为此不知道哭过了多少个昼夜.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一切力量都无法挽回孩子的光明了。夫妻俩经过了多少个昼夜的思索后.终于释然了。他们想.既然孩子已经失去了光明.就不能再让孩子失去了快乐。于是.他们挖空心思给孩子找乐儿.最后.还是母亲想到了孩子的心坎里弹弓!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父亲话说到半截.便呜咽起来.“可是.眼前这情况.让我们孩子怎么玩?他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没事啊.亲爱的.别伤心.我们可以慢慢帮他啊。”母亲赶紧笑着把话题绕开。 于是.每到双休日的下午.户外的草坪上总会出现一家三口的身影。 那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坪.男孩就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找回了自己的快乐。在母亲的指导下.男孩裹好石籽.拉满了弹弓。前面十米开外的地方就是一个啤酒瓶子.男孩紧握的弹囊一松手.“子弹”就嗖地射了出去。开始.孩子怎么也打不中.所以.不免有一阵大哭大叫.男孩未失明以前.是伙伴们心中公认的“神枪手”.他玩弹弓.几乎是百发百中!但是.男孩没有了视力.连瞄准都要靠母亲帮助。 开始那几天.男孩痛苦极了.幸亏有母亲在旁边开导:“孩子.相信妈妈.你一定能行的!只要你朝着正前方自己心中的目标射击就行了.别考虑太多!”男孩听从了母亲的话.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哗啦男孩欢呼雀跃.他高兴极了.他竟然射中了!“妈妈.我成功了!”孩子激动地说。(A)此刻妈妈的眼中.泪水已经夺眶而出。从此以后.每逢双休日.男孩总会准时去到草坪上玩弹弓.他的成绩逐渐上升.最重要的是.男孩从此以后.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变得开朗多了! 又逢双休日.男孩的弹弓射击技术越来越高超了.他几乎也恢复了昔日的光彩.能够达到百发百中了!那天下午.男孩拉弓.射击一口气射碎了20个瓶子。这时候的他突然发觉.每次来玩.都是妈妈陪着他。“妈妈.爸爸去哪儿了?为什么每次都不来陪咱们?”孩子奇怪地问。(B)男孩的母亲强压住了心中的酸楚.含着泪却不敢哭出声来.她对儿子说:“孩子.爸爸工作忙.所以只能妈妈陪你来了.但是.你的进步爸爸都知道.放心吧!”“双休日爸爸还要工作吗?”男孩继续追问。(C)母亲的泪簌簌地从脸上滚落下来.直滴到碧绿的青草上。男孩哪里知道.他每次玩弹弓.父亲都在啊!父亲的任务就是拿着一只锤子.在儿子子弹的正前方配音。这就是男孩的父亲.他时不时还要忍受男孩射过来的“子弹”的袭击.那可是结结实实的石籽啊!男孩每次拉的都是满弓!他的父亲只能周身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哪怕是炎热的夏天.头上还要戴上帽子.连头盔都不敢.因为.他生怕异常的击中声音会让自己露馅儿! 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亲.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上播种着至诚至深的爱.有时候.尽管我们看不见.但正是那些看不见的.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风景!其实.年轻的生命岁月里.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失明”过.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就站着我们的父母亲.他们在那里为我们引路!14本文题为“爸爸去哪儿了”.请根据全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男孩的爸爸到底去哪儿?(4分) 15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那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坪.男孩就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找回了自己的快乐。 16. 文章画线的(A)(B)(C)三处都描写了母亲的眼泪:。请分别说说母亲的泪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 17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分) 三、作文(30分) 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会有好多让我们感到快乐幸福的“那一刻”。请你以“ 那一刻.我开心极了”为题.写一篇55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结构清晰.叙事完整.内容充实;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题目: 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答案:1.注音:凝 su 潜 qan 改错: 资 应改为 姿 墨 应改为 默 2. 在句末后加“活动”;将“传播”、“宣扬”删去一个。3. 文明得体即可。示例:妈妈.闯红灯很危险。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大人更要给小孩子做榜样啊。4. (1)后不见来者。(2)独怆然而涕下。(3) 发展你自己!(4)月中霜里斗婵娟 (5) 不亦惑乎?(6)宁信度(7)梅雪争春未肯降(8)梅须逊雪三分白5. (1)眼力(2)同“丘”.土山(3)用(4)喜悦的样子6. (1)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2)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7. 因为作者长时间、专注入神观赏“群鹤舞空图”.所以他才“项为之强”。(言之成理即可)8. (1)观蚊如鹤之趣 (2)神游山林之趣 (3)鞭打蛤蟆之趣。 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意对即可)9. (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10.运用比喻(对偶、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无私奉献。(任答对一个修辞得1分.答对相应的分析得1分.作用2分.共3分)11.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12.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答对母亲的辛劳得1分.作者的情感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以上得2分.共3分。)13.吃苦耐劳、坚强、乐观。(答对1点得1分.共3分)14爸爸戴着帽子.穿上厚厚的棉衣.在儿子的正前方.无声地(“配音玻璃破碎的声音”)忍受着儿子射来子弹的袭击。(4分)15这里写出父母陪儿子玩弹弓的环境美好,充满生机(1分).衬托出一家人在此玩弹弓的快乐心情(2分).突出表现父母对儿子无私的爱(1分)。16(A)处:孩子重新振作起来后.母亲开心的、无比激动的泪水;(B)处:母亲隐瞒儿子又担心儿子知道真相的酸楚的眼泪;(C)处:母亲对孩子爸爸为儿子所做一切感动、理解的泪水。(6分.每处2分)17含义: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诸多不如意的事.甚至是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