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识记基础知识 第九单元 理解教材新知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基础随堂巩固 知能综合提升 1 代表人物 1 旧势力以为首 2 新势力以为首 2 旧势力的举措 1 慈禧太后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的军机大臣职务 2 任命为直隶总督 控制京津地区 3 荣禄等人暗中勾结 密谋由慈禧太后训政 慈禧太后 光绪帝 翁同龢 荣禄 3 新势力的举措 1 光绪帝将改革不力的礼部的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全部革职 2 任命谭嗣同等四人为 军机四卿 3 拉拢掌握新建陆军的 光绪帝召见他 委以重任 4 竭力游说外国驻华使馆和传教士 希望争取得到美 英 日等列强的支持 袁世凯 二 百日维新的失败 1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宣布 囚禁光绪帝在中南海瀛台 2 捕杀谭嗣同 杨锐 刘光第 林旭 杨深秀 康广仁等 3 除被保留外 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临朝听政 戊戌六君子 京师大学堂 右图是指戊戌变法中的什么事件 其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的哀叹说明了什么 我的思考 戊戌政变 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三 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 变法失败的原因 1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 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 主观原因 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又脱离 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 2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 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漫长而又坎坷 改良主义 广大人民群众 3 历史意义 1 戊戌变法是一场运动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3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的潮流 维新派提倡新学 主张兴民权 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为近代的蓬勃发展开辟了道路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 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 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君主专制 政治改革 思想解放 思想启蒙运动 黄遵宪在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曾说过 几百年积下的毛病 尤其要慢慢来治 这次的失败就是新派人 求快 两个字的失败 如有一班有学问 有办法 有经验 有涵养的老辈出来主持 一定可得相反效果的 黄遵宪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有具备黄遵宪所说条件的 老辈 出来主持 你认为可以成功吗 为什么 我的思考 认为维新派过于急躁 冒进 求快 不能 因为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下 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 一 如何看待戊戌变法 1 从变法背景来看 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 其首要目标是救亡图存 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2 从变法内容来看 变法在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对旧制度进行的改革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戊戌变法又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这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也是其最本质的意义 3 从戊戌变法运动的过程来看 维新派通过报刊 学会和论战等方式和途径 猛烈抨击封建专制 大力提倡西学 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因此 戊戌变法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 从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来看 戊戌变法还是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 既有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权力斗争 又有 帝党 与 后党 的宫廷斗争 特别提醒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一次重要的变法改革 尽管其失败了 但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证明了在中国走资本主义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为中国先进人士转向革命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 如何认识光绪帝在维新变法中的阶级属性 1 维新变法运动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维新思想进一步传播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兴起的 它的基本要求是抵抗侵略 设立议院 发展经济 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其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2 光绪帝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接受维新派变法图强 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张 光绪帝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许多主张 但根本没有实行设议院 开国会 定宪法等重要政治主张 也没有提出实行君主立宪这一要害问题 这说明光绪帝的变法诏令绝不是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 由此可见 光绪帝仍然是封建皇帝 在国家体制这一根本性问题上 他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昙花一现的现代化 图一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 三分钟慷慨派 史学家胡绳语 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 以 成事不说 为由纷纷散去 但是 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 以致成为一场 现代化 运动的先声 图二 在 忧时七上皇帝书 的感召之下 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 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 与一位 秀才 共谋国是 图三 但是 这场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的 现代化 运动 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 休止符 请在上述图文启发下联系历史 完成下列问题 1 具体解释 已成定局的悲剧 和图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 年轻国君与 秀才 共谋国是指的是什么事件 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 现代化 运动 3 这场 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的 现代化 运动 失败的原因何在 4 图三释文没有用 画上了 句号 而是用 画上了 休止符 这里的深层含义何在 解析 结合图文材料不难回答第 1 问和第 2 问中的前一问 第 2 问中的后一问 要结合该事件的突出特征进行思考回答 第 3 4 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戊戌变法运动的深远历史影响 答案 1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推动了当时维新运动的兴起 2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讨论维新变法事宜 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实行君主立宪 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摆脱民族危机 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维新派的主张 因此 戊戌变法是一场通过变法而进行的现代化运动 3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4 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使 变革 成为不可遏止的思想潮流 中国的近代化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止步 材料一对被侵略地区而言 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 要继续生存 就必须进行变革 在这些国家 由于 传统 和 变革 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 各自的社会 文化态度不同 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 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 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日本的 明治维新 与中国的 戊戌变法 在时间 变法取向 主导思想上都非常相像 百日维新 的失败 表面看似乎是一个 中国老太婆 改变了中国此后的方向和命运 其实是有深层社会原因的 探究 1 结合材料一 二 指出中 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及其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 2 针对日中改革的成败 你认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第 1 问要结合材料一 二的内容归纳概括 注意其中的关键语 如 被侵略地区 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 力量对比配置 社会 文化态度 等 第 2 问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2025年资金申请项目评估及优化报告
- 新零售模式实体店销售业绩提升方案设计
- 智能仓储系统规划与实施预案
- 自考专业(教育管理)自我提分评估及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摩托车打印远程运维-洞察及研究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四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自考专业(计算机应用)复习提分资料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综合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章节测试练习题(解析版)
- 自考专业(公共关系)题库【典型题】附答案详解
- 中华护理学会老年人误吸的预防团体标准解读
- 日光性皮炎的临床特征
- 中建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
- 《头发头皮生理学》课件
- 数据中心暖通培训
- 有限空间专项安全检查表
- 广西桂林旅游文化宣传城市介绍文旅科普美食
- 学校栏杆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红楼梦》与《乡土中国》衔接融合习题含答案
- 2024年锅炉操作工(技师)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人力资源许可证制度(服务流程、服务协议、收费标准、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