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同城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全真模拟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鸢(yun)鹰 潜(qin)伏 棱(ln)镜 间不容发(f)B . 瞭(lio)望 猝(c)发 高跷(qio) 休戚(q)与共C . 腈(qng)纶 颔(hn)首 镌(jun)刻 一蹴(c)而就D . 拘泥(n) 掺(cn)杂 黠(xi)慧 诲(hu)人不倦2. (2分)下列注音、书写、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惬(qi)意:称心,满意。 坦荡如砥(d):平坦得像磨刀石。B . 恻(c)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不卑不亢(kng):既不自卑,也不高傲。C . 匀称(chng):均匀,比例和谐。 捉襟见纣(zhu):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纣。3. (2分)下列划线的词语不能用括号里的词语替代的一项是( ) A . 尽美尽善的条件很多。但是第一要不违背美术的基本原理,要“和自然逼真”。这句话讲得通俗(明白)一点儿,就是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B . 先从事实下手研究。譬如(比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图。C .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悠闲自得),令人心旷神怡。D . 言是散碎(零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4.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说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B . 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C . 一个好的比喻,或形似,或神似,或形神兼似,总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D . 灵璧三中初中部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热情。5. (2分)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朋友邀请小荣去他家做客,小荣说:“最近比较忙,有空我一定会光临寒舍。”B . “小宁,衣服上的墨汁很难洗干净”“不要再唠叨了!我给你洗就好了。”小宁说。C . 为了给书店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管理员在墙上写道:“请带来安静,带走知识。”D . 张民上学快迟到了,妈妈对他说:“急什么,迟到一会儿没关系。”6. (2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斗拱飞檐,玲珑剔透,为人体骨骼中最精妙的片断。阳光中的紫色,馈赠它岩石般的坚硬;和煦的春风,打磨它流畅的曲线。终于在许多偶然与必然的齿轮磨合中,缝缀镶嵌起了无数颗头颅,其中一颗属于了我。我感叹大自然的精雕细作。用山川日月、金木水火、天上地下、风云雨雪的物质魂灵,挑选着,拼凑着,混合着,搅拌着,一轮又一轮地循环我细细端详自己头骨的照片,仿佛在鉴赏一件工艺品。实在说,这个物件是很精致的。不知多少稻麦菽粟的精华,才将它一层层堆砌而起;不知多少飞禽走兽的真髓,才将它润泽得玉石般光滑。A . B . C . D . 7.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即是他被贬黄州时的一个生活片段,与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样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也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B . 书,古代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答谢中书书便是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表达了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思想情感。C . 叶圣陶,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稻草人等。江苏苏州人,苏州园林寄寓了他对苏州园林艺术的由衷赞美之情。D . 消息,以简便的文字报道事情概貌的新闻体裁,导语部分扼要介绍新闻核心内容,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8.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B . 傅雷家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书”,傅雷通过书信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C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这本散文集。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9.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B . “入”“流”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C .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D . 诗人初离乡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见月,寄情千里,触发了对家乡和君王的恋恋不舍。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10.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灯文/侯发山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临近家乡,天色渐暗,看到远处江面上三三两两的桅灯,小伟心中顿觉温暖。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是个孝子,虽然在城里办厂,平时可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就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的事。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小伟吃惊不小,心想父亲什么时候学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鮟鱇(n kng)鱼。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长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根悬挂明灯的钓鱼竿。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灯,看到这种鱼头大,口宽,胸鳍宽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小伟呵呵一笑说,爹,这就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江里,然后继续说,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因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想着父亲的种种举动,小伟恍然大悟。他心中一热,双眼潮湿起来,不由地抬起手来挥了挥头上飞舞的蚊虫。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有时做事啊,不能太招人眼了。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父亲愣怔了一下。小伟说,我那样做,并没什么别的想法,不是炫耀,也不是为赢得什么好名声,就是让大家监督自己,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儿子,你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语重心长地说,小伟,爹希望你能像你说的那样,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但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担心会迷路(选自2019年5月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小说善于设置悬念,第4段开头的四个问句既表现了小伟的复杂想法,也设了悬念,引发读者对“父亲”真是意图的猜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 . 小说第5段是景物描写,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时间以及昏暗的环境,其中“不安分”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C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本文中指的是蛤蟆鱼要诱捕那些趋光的鱼类,却被“父亲”抓住的情景,“父亲”以此情景启示小伟,让他明白为官不贪的道理。D . 小伟做了许多有利于民的事,他正直无私,愿当先锋模范,在小伟将自己的行为传到朋友圈这件事上,“父亲”开始时有些不大赞同。(2)请按照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他心中一热 , 双眼潮湿起来,不由地抬起手来挥了挥头上飞舞的蚊虫。联系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小伟看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影像一座山,那样挺拔,那样沉稳。(3)小说标题为“灯”,“灯”在文中多次出现,含义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联系全文,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11. (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孤灯小卷包利民我记得小时候,总停电,那时就喜欢看书。常常在晚上,在自己住的小屋里点一根蜡烛 , 然后捧一本薄薄的书,倚在枕上看。或者是课外的作文书,或者是借来的小人书,虽然没有什么厚重的名著,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仿佛在那样的夜里,只剩下一盏灯,一本书,还有我明亮的眼睛。不同于普通夜读的意味,这里夜只是一个背景,读也只是一种状态,多年回望而落于心底柔软处的,却是那盏灯,那本已不记得内容的薄册。大学时读的书就多起来,中外名著开始大量阅读。可是在夜里,我依然喜欢拿一本薄薄的书,并不一定是名著,总之是在夜色里能入我心的。宿舍里到时间就停电,起初我们都是拿个小手电,用被子蒙头盖脸,在被窝里看书。后来我就觉得没有感觉,而且很难受,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于是在一个夏夜里,熄灯很久之后,我偷偷溜出宿舍楼,拿着一本书。最后看到宿舍后面的路边有一盏路灯,对面是女生宿舍,灯下是一个台阶,我就坐在那里。已记不清有多少个那样的夜晚了,头顶孤灯相伴,洒下一片柔和的光,长长的风偶尔飘来一丝,吹得身旁的草叶细细地响,星光月色都被身后的楼房阻挡了,只有这一盏灯还亮着,只有这本书还翻开着,只有我还醒着。后来毕业,然后就是辗辗转转,在世事的风尘劳碌中,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仿佛心境全然改变。可是每到睡前,还是习惯性地拿本书,心思却不知飘忽到何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住在工厂的宿舍里,很大的一个屋子,三个人。我的床在一个角落,每到夜深,当室友的鼾声响起,我便拧亮床头那盏小小的台灯,让它只照着我的那一角黑暗。那时看的多是薄薄的杂志,看那些小小的文章。在文中那些寻常的烟火人生里,努力去找寻能贴近我心灵的东西。有时候会遥思古人灯下读书,月影小窗,一灯如豆,那一幅读书的剪影该会有直入人心的魅力。虽然已无复古人之风,可在属于我属于书的那些夜里,总会有一些心绪是与古人相通的吧。就像一个朋友曾给我讲,他在工地上当力工的时候,每天都干活到很晚,匆匆吃过饭,别的工友或鼾声如雷或出去游荡,他就躺在大通铺上,借着一点灯光看一本从家里带的书。他说多年以后,那些苦那些累都已淡忘,只有那看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柔柔在心。我想,那样时刻那样的一个身影,也应是有着一种魅力吧!在一人一灯一书的夜里,别的都会悄然隐退,世界上只有那一点光、一卷丰盈和一缕思绪。那样的晚上,放下书,熄了灯,便会有一枕恬然而带着书香和希望的梦在等候。在学校的网站论坛上,有个男生发贴说:我记得那时,在深夜里,总有个人在楼后的路灯下看书,我每次站在窗前就能看见。也不知是哪个年级的同学,也不知看的是什么,总之很专注的样子。那个身影,曾给了我许多感动和力量。下面不少人跟贴,也有人说一样注意过那个身影。一个女生说:是啊是啊,我也看到过,一盏路灯,一个坐在台阶上的读书人,像一幅剪影,真是美极了!(1)阅读全文,文章写了哪几个“孤灯”夜读的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2)结合划线词语,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虽然没有什么厚重的名著,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3)文章第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我”的人物形象。你有过与“我”类似的经历和感悟吗?试谈一谈。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12.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张 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余拏一小舟_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通过追忆作者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出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对“故国”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B .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妙在从听觉上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的情景。C . 作者通过“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组合,将西湖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俱寂的气氛,细腻地传达出来。D . 本文依次从“大雪三日”到“雾凇沆砀”“上下一白”,再到“湖上影子”,最后写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浓墨重彩的方式去描写西湖的雪景。13. (11分)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各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卑鄙:_彰: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遂许先帝以驱驰。庶竭驽钝,攘除奸凶。(3)选段中,诸葛亮为北定中原在军事上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14. (6分)诗句默写。 (1)停杯投箸不能食,_。(李白行路难(其一) (2)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4)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流露出作者思念故乡之情的句子:_,_。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5. (11分)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阅读名著能拓宽视野,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属表面抛光技术精要
- 林肯用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极客时间算法训练营课件
- 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历史传说”主题阅读练习(含答案)
- 杨振宁邓稼先课件
- 条例监察法课件
- 条件分离原理课件
-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3.4-1《测量平均速度》听评课记录
- 部编版南京某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5课《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听评课记录
-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1.1倾斜角与斜率(第1课时)》听评课记录x
- 劳务合同通用模板电子下载
- 柱上镀锌预埋钢板施工方案
- 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图书供货项目实施方案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第3版第三章护士服饰礼仪
- 委托付款三方协议中英文版
- 血液中乙醇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10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 物业承接查验移交资料清单
- 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10套
- 社会组织内部规范化治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