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下《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word教案【精品教案】_第1页
川教版历史七下《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word教案【精品教案】_第2页
川教版历史七下《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word教案【精品教案】_第3页
川教版历史七下《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word教案【精品教案】_第4页
川教版历史七下《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word教案【精品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教版历史七下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word教案【精品教案】 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学内容】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了解日本遣唐使及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实;理解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找出鉴真和玄奘,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历史。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唐朝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中国当时在是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唐朝在与日本、印度的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教学重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教学难点】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佛教在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导入新课提问导入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否是历史上的唐僧?谁能讲述唐僧的故事?学生讲述(略)师小结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和睦。 这不仅促进了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对周围的国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自由谈谈对唐僧的了解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首先展示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帮助学生弄清邻国的地理位置和水路陆路交通。 一、遣唐使来华 1、介绍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节,他们往返于中日之间,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2、分析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次数、作用等。 目的、作用因这时唐朝正值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经济文化处于世界的先进地位,而此时的日本则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巩固的时期。 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于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对日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再加上当时交通比前代有所发展,为双方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次数从630895年的260多年中,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来中国,其中三次因故中止,一次仅到朝鲜,两次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一 1、阅读本目教材。 了解遣唐使。 2、看书归纳、分析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次数、作用。 3、了解中日友好交流的重要人物空海和阿倍仲麻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次为特派使团迎接遣唐使回国;日本名副其实的“遣唐使”为十二次。 3、介绍为日中友好交流作出贡献的日本历史人物空海空海在中国是怎样成为著名的学问僧的?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重要贡献?引用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来突出他们与晁衡的深厚友情。 李白的诗见书。 送秘书监晁衡卿还日本王维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阿倍仲麻吕。 二、鉴真东渡 1、介绍鉴真生平和鉴真东渡情况鉴真是唐代著名高僧,曾客服重重困难6次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佛教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大历史贡献。 展示鉴真东渡示意图次数概况1未出海变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莫)2被风浪所阻(突遇风暴,船只被汹涌的波涛击破)3东渡未能成行。 (被官府出面阻止)4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5遭遇台风失败(换眼疾,双眼失明)6东渡成功(753年,终于抵达日本) 2、看“鉴真坐像”图和“唐招提寺鸟瞰图”,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鉴真坐像公元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葬于日本。 在他逝世前,其弟子按其真容制作了鉴真干漆夹纻坐像。 塑像色彩逼真,身体为肉色,双手拱合,闭目微笑,嘴唇有淡淡的朱红,须发黑白相间,身着红色衫,上披袈裟。 塑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供奉在唐招提寺开山堂内,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唐招提寺鸟瞰图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为日本著名古寺,公元770年竣工。 由鉴真及其弟子设计、建造、完成。 整个建筑深受中国盛唐建筑风格影响。 寺中主殿金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八根廊柱并列在台基上。 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然后阅读郭沫若的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1、阅读本目教材,了解鉴真生平、鉴真东渡情况。 2、了解鉴真坐像、唐招提寺图,评析郭沫若诗歌,感悟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三、玄奘西行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1、玄奘为什么要去天竺? 2、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教师讲解玄奘西游学佛和玄奘学佛后坚决回国的史实,以引导学生学习玄奘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执著追求和热爱祖国的精神。 学生阅读本目教材,思考教师提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意识总结拓展先简要对本节课内容作一小结。 然后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唐朝与周边各国的交流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学习本课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第一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大国,具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繁荣的经济、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而且唐朝实行较为开放的外交政策。 第二学习玄奘和鉴真的优秀品质;认识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外交往可以促进双方的发展,从而联系现实认识对外开放的重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