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年宫经典诵读教案 活动时间8.27活动地点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课题兰溪棹歌教学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目标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教、学小黑板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出示古诗)兰溪棹歌。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 二、读古诗教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兰溪今浙江县名,在金华市东北,因境内有兰溪而得名。 棹歌乐府瑟调曲有棹歌行,指渔民的船歌。 “凉月”二句意思是如眉的新月挂在柳梢,越地山色倒映水中。 王逸少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 (舆学地志)“兰溪”二句“三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巳日,和“凉月如眉”扣紧。 春日鲤鱼溯水上游产卵,因此在寂静的夜中能听到鱼儿上滩泼剌声。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2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过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1答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2答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程鉴赏提示这是一首模仿民间船歌,描写兰溪山水秀丽和物产富饶的诗。 首句是抬头仰望天空,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 并描绘出一幅月挂梢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图。 第二句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 第 三、四句写一连三天的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的情景。 “桃花雨”不仅明示季节,更见美景快情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这首诗前两句写静景,后两句写动景,不见一个“人”字,不写一个“情”字,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情意盎然。 活动时间9.3活动地点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长歌行课题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教学的热爱。 目标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教、学小黑板具准备这是一首情景交融、内含哲理、感悟人生的诗作。 通过描写季节的交替和生物的荣衰,感叹光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进而劝诫人们,要利用年轻力壮时的宝贵年华去努力进取、奋力拼搏,切莫因虚度光阴而落得老来后悔。 尤其是最后两句,不仅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而且对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很有勉励作用。 这首诗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 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 第 五、教六句,从相反面去写大自然,即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由少壮而老大。 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 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但植物可以周而复始,而人的时光却不能倒流,诗人在这里插入第 七、八句,用百川东流入学海再不西归为喻,把要从正面讲的道理,委婉曲折地从侧面表达出来。 这样,既把要讲的道理加深,又把服人的力量加强,从手法上讲是“蓄势”,从构思上讲是以“浅出”来体现“深入”。 最后水到渠成的归结成 九、十两句,我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过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这首诗由眼前程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活动时间9.17匆匆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具准备活动地点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 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赏析这是一篇散文诗,讲了朱自清对逃去如飞的时间的感叹与惋惜。 本文用了复沓的手法显出诗人感慨的遥深来,又增加了诗的旋律感。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数字的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 结句的反复,反复强化作品的主旋律,画出诗人感情起伏的波澜。 复沓的运用,反复吟咏,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了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诗人几笔勾勒一个淡淡的画面。 作者不在于描绘春景的实感,而在于把读者带入画面,接受种情绪的感染,同时又作形象的暗示这画面里现出的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由此诗人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 可是“我”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看不见,摸不着,是被人“偷了”还是“逃走”了呢?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在一连串疑问句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新奇的比喻,极度的夸张,和喻成大海的时间之流的浩瀚相比,而突出自己日子的“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特点。 实际上,这里有自己日子的踪迹,一滴水是它的具象,滴水在大海里,有它微微的声音。 诗人竭力从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它,搜寻过去的日子。 可是八千多日子却悄无声息的“溜去”了。 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使诗人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时间是怎样的“匆匆”呢?诗人并没有作抽象的议论,他把自己的感觉,潜在的意识通过教学过程活动时间9.24活动地点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名句诵读课题 1、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文化(诗句、名人名言、谚语),陶冶学生情操、教学加强学生人文修养。 目标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布置学生广泛搜集诵读古诗文具准备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我国的是文化大国,古诗名句经久不衰,广为传诵,更加耀眼,请同学们接诵古诗文名句。 二、名句接诵岁月悠悠,大浪淘沙,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例a明月松间照,。 b江碧鸟逾白,。 c山重水复疑无路,。 d独在异乡为异客,。 e千里莺啼绿映红,。 f水南水北重重柳,。 教 三、自由诵读1.直接诵读中华民族璀璨的诗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有阐明人生哲理的,有吟咏深厚情谊的,有陶冶高尚情操的,它们深得人们喜爱,请同学学们自由诵读自己最喜爱的古诗文。 (只要说得恰当均可。 ) 2、联想诵读 四、小结活动中国是诗的国度,是诗的故乡,无数的优美诗篇给人以过美的享用受,情感的熏陶。 希望同学们今后更要多读多记,在生活中恰当运用。 程活动时间10.8名句诵读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具准备活动地点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 1、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文化(诗句、名人名言、谚语),陶冶学生情操、加强学生人文修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 布置学生广泛搜集诵读古诗文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祖国的经典文化,不但包括古诗词还有名人名言和谚语。 今天我们来诵读名人名言和谚语。 二、初读名句,整体感知 1、出示名人名言。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读。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三、细读名言,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句中含义。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四、出示谚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自己读一读。 2、教师范读。 3、抽生读。 五、诵读名句,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名人名言和谚语。 2、带有感情地诵读。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祖国文字灿烂辉煌,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注意积累和运用教学过程活动时间10.15春意盎然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具准备活动地点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春天的景色。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春天景物的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大家知道吗?对前面我们刚学习过一首他写的秋天的诗,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4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搜集描写春天的教学过程活动时间10.22朗读的技巧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具准备活动地点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 1、了解并掌握朗读技巧的重要意义。 2、理解并掌握朗读的内部技巧。 3、掌握并能正确运用朗读的外部技巧。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春天景物的古诗。 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朗读的技巧。 朗读技巧是在朗读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表达方法,是实现朗读目的的必要手段,是朗读时为了使声音清晰洪亮,为了增强语音的感染力,更恰当地传情达意而使用地一些技巧和方法。 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技巧;二是外部技巧。 一、朗读内部技巧1形象感受的运用朗读者要学会在作品形象性词语的刺激下,感触到客观世界的种种事物以及事物的发展、运动状态,使情、景、物、人、事、理的文字符号在内心跳动起来。 朗读者的形象感受,作品中的词语概念对朗读者内心刺激而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体会、思考,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而形成的。 朗读者要善于抓住那些表达事物形象的词语,透过文字,“目击其物”,好像“看到、听到、嗅到、尝到、伸手即可得到”一样,在内心“活”起来,形成“内心视像”。 朗读者自身的经历、经验和知识积蓄,是形成“内心视像”的重要条件。 朗读者要善于发挥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以增强有声语言的强烈感染力。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第1段中“天气冷得可怕,天正下着雪,黑暗的夜幕开始垂下来了。 朗读时,不应仅仅把它们看成是白纸黑字,而应透过这些表达形象的话语,产生视觉想象,“看到”雪花、天黑,从而“感到”冷极了。 再如荔枝蜜中“热心肠的同志送给我两瓶。 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 朗读时要注意运用嗅觉想象和味觉想象,当读到“一开瓶子塞儿”时,要真的觉得一股甜香味儿扑鼻而来;“调上半杯一喝”,则有唇齿含香的感觉。 练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断肠人在天涯。 2逻辑感受的运用朗读者要学会将作品中的主次、并列、转折、递进、对比、总括等“文路”,在逻辑感受过程中转化为自己的思路,进而形成内心的“语流”,以增强有声语言的征服力。 朗读时,作品中的概念、判断、推理、论证,以及全篇的思想发展脉络、层次、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活动时间10.29夏日炎炎课题教学目标活动地点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夏天的景色。 教、学具准备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夏天景物的古诗。 一、导入新课教师引述我国有个女诗人叫李清照,大家知道吗?她不仅诗写的好,而且很有骨气。 今天我们来学习她写的一首诗。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学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4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过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程面说具体、说生动。 4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延伸搜集描写夏天的诗句。 活动时间11.5活动地点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课题升调教学目标教、学具准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不同的语调。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夏天景物的古诗。 一语调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不同的语调,从直觉上可以对对方的情态作出判断,而后做出自己的反应。 为适应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总是要有高低升降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形成了语调。 语调是有声语言所特有的,它是句子的语音标志,任何句子都带有一定的语调。 语调是口语中表达各种语气的声音色彩。 借助语调,有声语言才有极强的表现力。 二语调是语音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到底什么是语调呢?说话或朗读时,为适应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体现在句子上面用来区分句型和句子的意思所形成的、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快慢、高低升降的变化就叫语调。 有的称句调,也教有的称语气内容一般都包括句子的停顿、重音(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和节奏等。 广义地说,句子的停连、重音、节奏都属于语调范畴,也就是说,正是说话时的停连、重音、节奏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说话的语调,才有了明确的语意和情感的表达。 因此,我们在主学播艺术的教学中,语调的学习更是据有实际操作意义、也是更难掌握的主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三声调和语调是密不可分的字有字调,句有句调。 我们通常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 而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过指语句的高低升降。 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的抑扬顿挫、轻重快慢、高低升降的变化就叫语调。 有的称句调,也有的称语气内容一般都包括句子的停顿、重音(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和节奏等。 广义地说,句子的停连、重音、节程奏都属于语调范畴,也就是说,正是说话时的停连、重音、节奏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说话的语调,才有了明确的语意和情感的表达。 因此,我们在主播艺术的教学中,语调的学习更是据有实际操作意义、也是更难掌握的主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活动时间11.12活动地点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陋室铭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具准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冬天景物的古诗。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 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 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的痕迹蔓上台阶,苍翠碧绿;绿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闲时)可以用来(可以可以用来。 )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 (我的陋室真比得上)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过“(既有君子住在里头)又有什么简陋呢?”活动地点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教学过程活动时间11.19爱莲说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具准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冬天景物的古诗。 爱莲说赏析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n)。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y)泥而不染,濯(zhu6)清涟(1in)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y)!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介绍】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 曾任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等地方官。 他曾在庐山山麓建“濂溪书堂”晚年定居在那儿,世称濂溪先生。 周敦颐继承了易传等传统哲学思想,自成一派,后被他的弟子发展成濂溪学派,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都是他的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从政勤谨,为人方正,宋史?周敦颐传引文学家黄庭坚对他的评价说“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著作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解题】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于嘉祜年 (1063)五月,当时作者任虔州通判。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对莲花的赞美,歌颂坚贞的气节,表现了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周敦颐认为“诚”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而且只有“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后代理学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口号,被剥削阶级用来压迫劳动人民。 但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这个理论是要求一切人做到的,对统冶者也不例外。 作为理学开山祖的周敦颐一生都身体力行,追求道德的完善。 本文所表现的鄙视功名利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和洁身自好、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就是其“主静、无欲”提法的最好说明,也是他人格精神的写照。 “说”,也称“杂说”,属论说文范畴。 它的作用是解释义理,把自己的意思叙述出来。 往往用于表现作者独特的见解。 爱莲说就是对热爱莲花的嗜好所作的解说。 教学过程活动时间11.26梅雨潭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具准备活动地点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2、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数字在古诗中的魅力。 课文插图梅雨潭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选自散文大家朱自清的绿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传神。 文中运用大量的比喻句形象地描绘出梅雨瀑狭长飘逸、水花飞溅的动态之美。 因此它是一篇文字优美、写作方法鲜明的写景范文。 同时也是学生难于理解的篇章,文字的描述具有抽象性,课文插图也是静止不动的。 孩子们没有身临其境目睹其景是很难理解文中语句的。 为了在教学之中让孩子体会瀑布之美,让课文充分发挥其范文作用,让课堂真正达到高效。 这篇文章共三段。 第一段写作者在山边感知到的梅雨瀑的声色形。 第二段写梅雨亭,第三段是作者对梅雨瀑观察联想后,用比喻词句描绘出的一幅梅雨瀑的生动画面。 教学过程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强化训练数字魅力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具准备朗诵室辅导教师孟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2、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数字在古诗中的魅力。 课文插图 一、导入新课集体背诵夜宿山寺这首诗;交流课前搜集的含有数字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想诗境,悟诗情1学法指导朗读古诗注意停顿,体会诗的韵律美。 以助于体会诗的意境。 2听录音,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3让生依据个人理解来朗读全诗,并参与评价。 4交流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5依据插图来想象体会6师征求一朗读机会7让生评价老师8让生再细读体会。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706.127-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27部分:水暖毯、水暖褥垫及类似器具的特殊要求
- Beef market in the U.S.-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9)
- 刺梨叶茶课件成功的条件
- 农业安全生产培训形式课件
- 农业区位课件评课
- 养发培训话术课件
- 员工离职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7篇
- 兴安石油安全培训课件
- 化工产安全培训意义课件
- 内部市场化培训课件
- 2024年江苏省《辅警招聘考试必刷500题》考试题库附答案(能力提升)
- 公共管理学:理论、实践与方法 课件 第2章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服务性与共治性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全科医生培训个人总结
- 歌曲《wake》中英文歌词对照
- 2024年职教高考《机械制图》考试题库
- 电子政务概论-形考任务5(在线测试权重20%)-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DL∕T 2487-2022 电力燃煤机械名词术语
- 藏餐培训前台课程设计
-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玻利维亚-20240530-0050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