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材料教案范文_第1页
常见材料教案范文_第2页
常见材料教案范文_第3页
常见材料教案范文_第4页
常见材料教案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材料教案范文 课题4.1常见材料教时1课时学习目标 1、意识到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 2、知道材料有天然,也有人造的。 3、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学习重点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 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准备图片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它们是哪些材料制成的? 2、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做好记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谈话我们认真观察了教室里许多物品,它们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纸、木头、金属、塑料等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板书)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1、给常见材料分类 (1)讲述我们在生活中认识了许多材料,你们能给它们分类吗? (2)学生分组讨论,给这些材料分类。 (3)提问同学们在给这些材料分类时是按什么标准分的?怎么分?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人们一般把材料分为两类直接于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不是直接于大自然,而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纸、铁玻璃和塑料等,它们是人造材料。 (6)指导学生看书中插图,你们还能把这些材料分成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吗?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观察汇报讨论结果给材料分类汇报讨论结果课时计划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7)学生进行分类。 2、观察、研究身边常见的物品。 (1)学生分组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研究,做好记录。 (2)汇报研究结果。 (3)提问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来制作这些物品呢? (4)学生讨论、汇报。 (5)教师总结 3、认识一些新型材料。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些新型材料的资料,在全班进行交流。 (2)学生谈谈了解了这些新型材料后有什么感想、体会。 三、拓展延伸 1、观察家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2、如果让你发明一种新型材料,你将发明什么材料,用来做什么? 四、归纳总结本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学生活动分类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学生讨论汇报观察物品板书设计4.1常见材料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 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课题4.2纸教时1课时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 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3、知道纸的一般特征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4、了解纸的生产过程,意识到要节约用纸学习重点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用形象化的方法交流研究纸的结果教学准备不同的几种纸、放大镜、视频教学活动过程课时计划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讲述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物品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的。 例如书是由纸做成的,桌子是由木头做成的等等,今天我们来重点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和常用的材料纸。 (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提问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它们都有什么用途? 2、学生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生活经验。 3、出示各种纸制品,提问为什么要用纸来做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不同类型的纸来做这种物品?主要是运用了这种类型的纸的什么特性?(板书纸的各种特性) 4、研究纸的性质 (1)讲述纸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同一张纸从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纸的表面看上去十分光滑,放大镜下却是另一番景象;有的纸吸水性强,有的吸水性弱。 (2)实验研究不同方向纸的结实程度实验。 把报纸按纵向、横向裁下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把裁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勾住,两个人拉一拉,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研究教师活动用放大镜观察纸。 吸水性实验。 讨论滴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透明度实验。 5、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认识了纸的一些特点,纸具有物美价廉、工艺简单、用途广泛的特点,所以很受人们欢迎。 6、了解造纸的过程。 (1)观看视频造纸 (2)阅读P45资料 (3)木材是造纸的主要原料,那么随着用纸量的增加,会发生什么问题?(一是树木被大量砍伐后会影响环境质量;二是造纸厂的污水污染了河流) (4)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不乱撕本子,不使用纸质贺卡,制作电子贺卡三拓展延伸介绍其他纸的知识四总结归纳本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小心地将有颜色的水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观察哪种纸上的颜色扩散得最快或最慢。 把几种纸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 比较哪种纸的透明度好。 学生认真填写活动记录。 观看视频阅读资料板书设计4.2纸节约用纸、爱惜资源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课时计划课题4.3纺织材料教时1课时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的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 2、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3、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 4、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学习重点了解一些纺织材料的性质差异。 如何正确比较纺织材料的吸水性教学准备收集一些衣物的边角料或成衣的文字、图片标志、实物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们生活中另一种不可缺少的材料,纺织材料。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纺织材料。 (1)讲述人类最早用兽皮和树叶裹体,后来逐渐掌握了纺织麻、棉、蚕丝等天然纤维的技术。 到了近代,人工合成纤维技术的发展,又给纺织材料增添了许多新的成员。 (2)观察P47图片,这些布料都是由常见的纺织材料织成的。 (3)观察图片,认识纯羊毛标志及一些纺织成分标志。 (4)学生分组进行,通过纺织材料的标志来识别不同的纺织材料。 (5)小结棉、尼龙、羊毛、涤纶、聚脂,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2、研究比较棉布和尼龙的不同。 (1)比较结实程度实验。 实验过程从布料中抽出纤维;用放大镜观察;再拉一拉。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2)比较燃烧后的气味实验。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学生分组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将棉布和尼龙分别烧一烧,然后用手扇着闻一闻。 提问两者的气味有什么不同?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 (3)比较吸水性实验。 裁剪同样大小的尼龙、棉布各一块;把它们同时沉入水中;过一会,比较一下看哪种布料吸的水多?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想一想你还有其他检验尼龙和棉布的吸水性的方法吗? (4)小结 三、拓展延伸 1、讲述我们的祖国幅圆辽阔,北方和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如果我们从哈尔滨去广州游玩的话,需要带很多的衣服,出门旅游很不方便。 现在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为未来的衣服设计设计,你希望将来的衣服是什么样的? 2、学生分组讨论。 3、汇报本组的讨论方案四总结归纳本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学生活动分组实验分组讨论分组汇报学生总结板书设计4.3纺织材料丝绸、棉布、羊毛、尼龙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课时计划课题4.4金属教时1课时学习目标 1、能够进行探究金属性质的研究。 2、知道金属有光泽、易传热、具有延展性的特点。 3、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知道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学习重点探究金属的共同特征。 探究金属具有延展性,即能变形。 教学准备金属器具、砂纸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和研究一种材料金属。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一)了解身边的金属制品。 1、谈话我们周围许多物体都是金属制成的,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金属制作它们?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二)研究金属的性质。 1、研究金属的光泽度。 (1)选择铁钉、粗铝丝、粗铜丝等材料; (2)用砂纸摩擦它们表面; (3)比一比,摸一摸,说说有什么发现。 (变光亮,有热度)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5)总结摩擦变亮、摩擦生热。 2、研究金属的导热性。 (1)把铝勺、塑料棒、木筷放在热水里,过3分钟后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塑料棒有一点热,木筷没有感觉,铝勺很烫)。 (2)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3)总结铝勺导热快。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3、研究金属的延展性。 (1)裁剪一段5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上; (2)用铁锤敲打它,把圆形敲成扁形的; (3)用尺子量一量,有什么变化?(变宽、变长)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5)总结金属在受到外界压力时,形状可以发生变化,具有向外扩散的延展性。 4、总结金属的性质。 (1)提问通过以上的实验活动,我们知道金属有哪些性质?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总结轻重、硬度、延展性、导热性。 (4)讲述金属的性质还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探究中会逐步学习到。 三、拓展延伸 1、谈话想一想,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结合书本的资料,如果要制作锅、易拉罐、首饰,你会选择哪种金属?为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3、课后学生搜集有关金属的的资料阅读。 四总结归纳本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学生总结板书设计4.4金属金属有光泽、易传热、具有延展性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课时计划课题4.5塑料教时1课时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将塑料和非塑料制品进行比较。 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3、能概括塑料的优点,了解塑料的缺点。 4、知道减少塑料污染可以保护环境,愿意以实际行动减少白色污染。 学习重点认识塑料的优点和缺点。 通过与其他材料的对比,了解塑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塑料制品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一)比较塑料和其他材料,找出其优点。 1、观察书中塑料和其他材料的物品,比较一下,看看塑料有哪些优点。 2、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交流。 3、学生汇报本组的比较结果。 4、总结塑料的优点 (1)和木尺比,塑料尺具有透明、轻便、弹性好的优点; (2)和纸袋比,塑料袋具有相对牢固,不怕水的优点; (3)和玻璃杯比,塑料杯具有不易碎、不烫手的优点; (4)和陶瓷盆比,塑料盆具有不易碎、轻便的优点; (5)和木椅比,塑料椅具有轻便,易叠放,不占地方的优点。 (二)讨论总结塑料的优点。 1、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2、教师总结塑料的优点轻便、易塑形、不易碎、导热能力差等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观察交流学生讨论汇报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三)塑料的缺点及治理方案。 1、学生讨论、回答。 2、讲述塑料有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大缺点它们不易分解(腐烂),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对环境是极为有害的。 3、提问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4、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5、播放录像资料,学生观看。 6、讲述通过刚才播放的资料片我们看到,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也是极其严重的,如废塑料堆积如山,占用土地;威胁海洋动物、影响市容等。 7、谈话既然塑料的危害如此之大,那怎样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8、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9、教师总结 三、拓展延伸 1、提问各种废塑料不能混合在一起再生产,你对回收塑料有什么好的建议? 2、课后搜集有关塑料的资料阅读。 四、总结归纳 1、塑料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搜集资料板书设计4.3塑料塑料的优点1重量轻、2能透明、3牢固、4不易破碎塑料的最大缺点不易分解,破坏环境。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课时计划课题第四单元测试题教时1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教学准备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一、填空题 1、直接大自然的材料,我们称为();加工处理大自然的材料,材料的性质特点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材料我们称为()。 2、大多数纸的主要原料(),()、()、()也可以用来造纸。 3、()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中提炼出来的。 4、我们采用()、()、()等方法,发现了金属的性质有()、()、()等。 5、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二、排序题把用木料机械化造纸的流程编号按造纸的生产过程排列起来。 漂白纸浆剥去树皮沥干水分将木头切成小片将木片煮烂成浆烘干水分压成纸张搅拌纸浆顺序是学生活动学生答题集体订正答案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三、连线题把材料的名称与它的特点用线连起来结实较为结实棉线吸水性强吸水性弱人工合成纤维燃烧时散发焦肉气味燃烧时散发刺鼻气味燃烧灰烬成团,颜色发黑燃烧灰烬分散,颜色发白 四、问答题 1、写出5种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 5种生活中常见的人造材料。 2、各种同颜色同大小的纸有哪些不同? 3、尽可能多地写出纸的用途。 学生活动板书设计第四单元测试题练习检测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课题5.1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教时1/2课时学习目标 1、知道提出问题既是人的天性,也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2、知道问题有多种,可以从观察、怀疑、制作过程中提出问题。 3、能针对特定的对象和过程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学习重点在观察、怀疑、制作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在怀疑一些流行说法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是提出问题,今天我们首先来看怎样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懂得怎样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懂得怎样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一)在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时提出问题。 1、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提出问题的。 出示法布尔的图片以课文中介绍的法布尔的事迹为例,指出可以像法布尔那样在仔细观察中提出问题。 介绍读物昆虫记。 2、出示厨房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厨房后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如锅盖上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用布包着锅的把柄就不烫手了?洗碗盆放水时,水为什么会形成旋涡?) 3、出示校园一角图片,讨论我们在观察校园里的生物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呀?(交流如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地方吗?栽在密封罐里的小草靠什么存活下来?)学生活动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课时计划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三、拓展延伸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总结归纳本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回答学生总结板书设计5.1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1、在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时提出问题。 2、对一些流行说法提出怀疑。 3、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课题5.1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教时2/2课时学习目标 1、知道提出问题既是人的天性,也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2、知道问题有多种,可以从观察、怀疑、制作过程中提出问题。 3、能针对特定的对象和过程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学习重点在观察、怀疑、制作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在怀疑一些流行说法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活动过程课时计划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怎样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怎样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二)对一些流行的说法提出怀疑。 1、教师讲解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 2、引导学生讨论伽利略的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从伽利略的故事中,你有什么启发? 3、你对哪些流行的说法有怀疑?例如金鱼喂太多会胀死因为它不知道自己是饥是饱。 “冬虫夏草”就是冬天变成虫子,夏天又变成草的一种药材。 指导讨论,你还有哪些疑问?(三)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活动请大家来作折飞机的游戏。 折好飞机后飞一飞,看看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例如什么样的纸飞机会拐弯?什么样的纸飞机飞得远?什么样的纸飞机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动动手,把你提出的问题记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折飞机活动提出问题同学交流思考回答教师活动 三、拓展延伸谈话课后,大家可以用在课上学到的方法,就某一事情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以开拓自己的思维。 四、总结归纳提问在这节课上,你知道了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学生活动课后拓展提出问题学生总结板书设计5.1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1、在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时提出问题。 2、对一些流行说法提出怀疑。 3、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课时计划课题5.2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教时1/2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 2、知道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3、能将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为目前可以研究的问题。 学习重点学会如何选择可研究的问题。 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为目前可研究的问题。 教学准备洗洁精、甘油、肥皂、吸管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提问题也是有诀窍的,如我们可以在仔细观察各种现象中提出问题,也可以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还可以对一些已有的结论提出怀疑。 在提出更多的问题后,我们当然要想办法寻找问题可能的原因,因为这是科学探究的必经过程。 那么如何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出适合我们小学生研究的问题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玩游戏提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玩游戏提问题通过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新问题。 (1)、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 (2)用吸管吹,注意用气要均匀。 (3)用细铁丝弯成各种形状的框制造泡泡。 (框框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 (4)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的花样越多越好 2、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录下来 2、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录下来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学生玩吹泡泡的游戏学生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怎样才能把泡泡吹的大一些?怎样才能把小泡泡吹到大泡泡里?3小组汇报比一比哪组的问题多?教师提出汇报的要求我们来比一比哪组的提出的问题多,回答的时候一个组接着一个组的次序来,一个组接着一个组的轮流说,一个小组只能说一个问题。 三、拓展延伸 三、拓展延伸 1、为了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你怎么做? 2、师总结查找资料是一种获得答案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找答案的方法 3、课后查找资料,制作一张关于大熊猫的的信息卡进行乒乓球反弹高度与什么有关的实验 四、总结归纳本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汇报学生思考并讨论认真听并记录学生回答并归纳板书设计5.2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查找资料是一种获得答案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找答案的方法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课时计划课题5.2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教时2/2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 2、知道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3、能将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为目前可以研究的问题。 学习重点学会如何选择可研究的问题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为目前可研究的问题。 教学准备洗洁精、甘油、肥皂、吸管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玩吹泡泡活动,提出了很多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呢? 二、探究新知(一)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启发学生思考为了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会怎么做?介绍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记忆,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卡。 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信息卡,指导学生分析信息卡包括哪些内容和怎样呈现。 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指导研究乒乓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和什么因素有关,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二)如何选择我们能研究的问题? 1、多提可能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 2、多提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和生物有关,和物体的运动变化有关,和地球天文有关的知识都是科学知识。 3、多提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看信息卡,分析信息卡的信息学生动手实验小组讨论分析结论学生讨论选择问题的四个标准和办法小组汇报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4、想办法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 三、拓展延伸依照以上的标准,选一个自己能够研究的有关吹泡泡的问题。 对于我们没办法研究以及我们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总结归纳 四、总结归纳本课你学会了哪些内容?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哪些问题是可以研究的?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归纳板书设计5.2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如何选择我们研究的问题1多提出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2多提与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3多提不涉及复杂知识的问题4想办法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问题课后作业 (1)课上延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2)课前准备(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课时计划课题第五单元测试题教时1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教学准备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一、填空题 1、我们要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是因为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 2、()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推翻了()的“重量决定下落速度”的观点。 3、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有()、()。 4、科学问题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它们是 一、问答题 1、在我们选择研究的问题时,应多提什么样的问题?集体订正答案学生活动自由答题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