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乞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 李志学一、学习内容小学语文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29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乞巧。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诗人林杰的乞巧这首诗浅显易懂,涉及到了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二、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求知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课件出示的生字、牵牛织女图、对织女的文字介绍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景,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从而更深层面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无所不在。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说;学生需要帮助的,教师提供学习支架;学生想不到、不能理解的,教师帮助打开思路,点拨启发。古典诗歌想象丰富,寓无形情思于形象描述之中。教学遵循诗歌文体特点采用整体感知诗意抓住空白点,展开想象,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程序,通过学生不同层次的诵读和想象,在讨论中达到对诗歌的学习。三、学习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背诵这首诗,能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四、学习重点及难点借助诵读、想象理解诗意、诗情,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有了两年多的古诗学习经验,可以借助注释建立起对诗歌的整体的模糊认知,但由于古今词义的差异,理解能力的欠缺,在诗歌细节理解、深层诗情的领悟上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七、预习要求:预习课文,了解牛郎织女神话故事,阅读课后资料袋。八、教学过程(一)提炼单元主题,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第八单元的学习,大家轻轻地翻到单元导读页,认真思考这一单元的主题,(播放朗读录音)指名学生回答。预设:神话传说故事 2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第一篇课文29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乞巧。(二)学习生字,了解诗题含义1.教师板书“乞巧”,并给“乞”注音。2.指名学生分读“乞”和“巧”,找出声调共同点教师范读正音:两个第三声相连的词,第一个字声调只升不降。指导学生连读“乞巧”。3.指导学生观察两字的笔顺:“乞”“巧”,最后一笔笔画分别是:横折弯钩和竖折折钩。集体书空,指导学生练写,教师纠正写字姿势,写完后小组评价。4.检查课前预习,学生对照字典汇报“乞”和“巧”的注释,集体交流在本课中的注释,得出乞巧是乞求灵巧的意思。5.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心灵手巧”含义,并说说身边心灵手巧的人以及对他(她)的评价和想法。设计意图:“乞”“巧”既是生字,又是诗题,从形、音、义解题,特别由“巧”字引出“心灵手巧”,并在这个关键词上做足文章,既是随文识字更是为理解诗歌中的“乞巧”做铺垫。(三)初读古诗,了解大意1.古人为了乞求灵巧,有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乞巧节,谁来通过预习给大家介绍一下。预设:学生结合注释和资料袋介绍。让我们和唐代诗人林杰一起过一个乞巧节吧!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谁来读读这首诗?师指名读诗。小组互读,互相评价纠正。3. 咱们再读读这首诗,相信这次你能读的更好。读古诗讲究停顿,请你在停顿的地方画出“/”。谁能试着按自己停顿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老师听出来了,你是这么停顿的。 (课件出示:画了斜线的古诗)谁还能按照停顿的斜线来读读这首诗? 咱们来一起读读吧。没有了斜线,你读时还能停顿吗?我们共同再来读读吧。(设计说明:古诗的朗读是十分讲究韵律的。通过让学生画斜线来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掌握这种学习朗读古诗的方法,体现出教师的“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四)合作探究,体会意境1.我们的单元主题是神话传说,你从中古诗中发现了什么?预设:牛郎织女2.课件出示牛郎织女的动画故事3交流“今宵”和“碧霄”,关注两字意思不同。想看看“碧霄”是什么样的吗?(课件出示:碧霄的画面)谁能说说这是什么天空? 4你觉得这夜空美吗?(课件出示:古诗全文)人们在这美丽的夜空中都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牵牛织女图)你能把美的感受读出来吗?咱们一起来把这美的感受读出来吧。读诗文原句5.人们在七夕那天做些什么?谁能说说? 读诗文原句(设计说明:理解古诗一方面需要对词语的了解,另一方面需要描绘意境。通过课件展示的“碧霄”及学生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另一方面营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过乞巧节的美好情境,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爱的兴趣。)(五)设疑导思,拓展延伸1人们除了乞取心灵手巧,还有什么别的愿望吗?2(课件出示:古诗乞巧歌)自己读读,说说人们还乞取什么?3如果你在乞巧节上,你想乞取什么?4大家都有着美好的愿望,那能带着美好的愿望读读这首诗吗?想乞取智慧的咱们来读读。想乞取健康的咱们来读读。 设计意图:通过说话练习,展开想象体会乞巧夜人们仰望星空时的遐想以及对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祝福,感受乞巧夜晚的温馨。通过换位思考和讨论明确人们借“乞巧”表达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理解体会诗情。5老师也想读读。(课件出示:高山流水古筝乐曲)老师配乐读诗。6谁也想像老师这样配乐读读这首诗? (课件出示:高山流水古筝乐曲)7咱们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我们试着来背背吧。(设计说明:以优美舒缓的中华古典乐曲为配乐,让学生在悠悠的琴声中把自己的美好愿望通过朗读、背诵传达出来,更加深了对本文的深层次的理解。)(六)总结升华,课外延伸咱们这节课和我们传统节日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我国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了解。希望大家也能在七夕这个传统节日那一天来乞取自己的希望。也希望大家课下能收集一些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厂知识培训要点课件
- Unit3 It must belong to Carla.复习课件(内嵌音频)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
- 农业生产信息化与智能农业合作协议
- 奖励自己小学作文(7篇)
- 高考美术培训课件
- 减糖行动培训课件
- 产品市场推广策划及实施辅助工具
- 剖宫产麻醉护理查房
- 《我不能失信》课件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 信息安全审计工具与风险识别
- 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表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写作素材:人物篇(墨子)
- 成人学习者数字素养的培养
- 管理会计模拟实训实验报告
- 数学知识讲座
- 新闻采访课件
- 赣县清溪中心学校早期民办、代课教师稳控应急预案
- 上市公司合规培训
- SPACEMAN(斯贝思曼)冰淇淋机 安装调试培训
- 利润分成合同
-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