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懂得要自觉地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认识本课生字,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及原因。 3、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搜索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发。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制作自学提示的幻灯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释题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黄河流域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后来黄河变了。那么,它是怎样变化的呢?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怎样变化,变化原因,怎样治理。)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出示自学提示:(幻灯片)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查字典理解:摇篮、悬河、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的治理方案是什么?4.黄河的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三、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四、老师点拨,解答疑问1.黄河变化: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很好。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后来黄河变得凶猛暴烈起来,经常决口、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2.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是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黄土本身结构松散,二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两方面原因的关系:自然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土流失,使得农作物减产;而农作物减产,人类就会多开垦荒地;开荒越多,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3.治理方案: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大量修筑水利工程。4.小结。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这里曾经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可随着时间的变化,黄河发生了变化,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水土流失和农作物减产,而人口的增长,使得人们更多地开发荒地,水土流失就更加严重了。为了治理黄河,科学家设计了许多方案,保护森林、恢复植被、兴修水利、合理利用土地,黄河变好一定会成为现实。5.给人类的教训及启发。五、朗读训练,深入体会1.练习朗读使你感受最深的部分。2.同桌互读互评。六、引导搜集资料,激发责任感1.这篇课文通过对黄河变化的过程及原因的描述,使我们知道了要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黄河治理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也是我们大家的事。请你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好吗?我们将以治理黄河方案的发布会的形式,向大家展示。2.介绍搜集资料的方法。上网,看电视、图书、报纸、杂志,参观等。课后反思: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关键词句,提出问题,然后大家一起探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黄河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给我们的反思是沉重的。教师可引导学生举出人类破坏大自然而受到惩罚的例子,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保护好大自然,激起学生强烈的、自觉的环保意识,以及民族的忧患意识。板书设计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堂作业设计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道理深刻森林茂密结构松散泥沙沉积2.给加点字注音。祸(hu)河乃(ni)至江淮(hui)媲美(p)繁衍(yn)不迭(di)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黄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黄土本身结构松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2)科学家设计的治理方案是: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大量修筑水利工程。4.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你打算怎样做?请写下来。可以先从自我做起,不乱扔垃圾,不使用无法降解的塑料购物袋等。备课资料1.黄河悬河之恐我国第二大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全长5400多千米,有34条重要支流,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这条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却有一个不雅的名号“悬河”。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很高的河流,造成的结果是,黄河下游平均每年以几厘米的速度抬升,高出地面4米5米。黄河中最高的悬河河段,是流经开封的一段,位于开封市北10千米处黄河南岸的柳园口,这里河面宽8千米,大堤高约15米。开封段的黄河河床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增高,日积月累,此处河床已高出开封市区地平面7米8米,最高处达10米以上。1952年,毛泽东同志来到柳园口大堤上视察黄河时,不禁惊叹道:“这就是悬河啊!”黄河多泥沙是由于发源地海拔太高,而中游流域为暴雨区,两岸大部分为黄土高原,表面覆盖大面积疏松黄土,地表植被又破坏严重,在暴雨的冲刷下,滔滔洪水挟带着滚滚黄沙泻入黄河。据统计,黄河从中游带下的泥沙每年约有16亿吨之多,如果把这些泥沙堆成1米高、1米宽的土墙,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由于水位比地面要高,悬河很容易引发大面积洪水,甚至发生河道改变。据记载,1946年以前的三四千年间,黄河泛滥近1593次,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有26次,决口一千多次。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清咸丰帝五年,即1855年。为了防止洪水泛滥,一般的办法就是不断加高堤岸。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4次加高黄河大堤,平均高度达10米,所用土方可以垒13座万里长城。另外,1972年以后黄河还出现了新问题,就是黄河断流,而且是多次出现。1949年后,我国一直投入巨大人力财力进行黄河治理。2002年以后,7年8次“调水调沙”工程的顺利进行,已经为我国治黄工作找到了根本解决办法。不过,2005年内蒙古爆出一条消息,黄河上游河段、内蒙古段,也出现了悬河的现象,治理黄河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2.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且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中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二部独唱)、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合唱)、黄河怨(女高音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等八个乐章组成。3.保卫黄河(朗诵词)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多声部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