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1-7班 付治中摘 要众所周知,物资的管理种类繁多,在各部门进出频繁,因此物资管理者都希望能对物资的整个流程状态、库存状况了如指掌,并为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工作人员希望能够避免繁琐的手工操作,甩掉陈旧的手工记账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资管理应用软件不仅使以上的希望都变成了现实,而且能间接减少库存的无谓积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物资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物资已成为企业中很重要的一个管理对象,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直接影响,物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成本。此外,物流和资金流直接相关,一方面,采购价格决定着采购成本的高低,另一方面,运输、仓储、装卸、库房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成本。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选择了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编写一个专用的管理系统软件,通过物资申请计划、采购、运输、仓储、保管、领用等活动,解决物资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规格以及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的矛盾,衔接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日常事务处理的顺利进行。并把所有进货、销货、库存的记录一一登记,并可以非常快速查找与分类这些数据,同时可以随时备份各种数据以便计算机的维护。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VB6.0 数据库AbstractThe commodity management type is many, passes in and out frequently in various departments, because of the commodity superintendent, hoped can to the commodity entire flow condition, the stock condition know from A to Z, and provide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olicy-making management; The staff hoped can avoid the tedious manual operation, throws off the obsolete handwork to record the account way, achieves th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effect. Above the goods and material handling application software not only caused the hope all to turn the reality, moreover could indirectly reduce the stock the senseless backlog, enhanced the enterpris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goods and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was in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an essential link, the commodity has become in the enterprise a very important management object, he has the direct influence to enterprises management, the goods and material handling level height is affecting the entire enterprises cost directly. In addition, the thing flows with the fund flows the direct correl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purchase price is deciding the purchase cost height, on the other hand, the transportation, stores in a storehouse, loading and unloading, the storehouse management is affecting enterprises Operation cost directly. I have chosen the goods and material handling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also compiles a special-purpose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software, through the material request plan, the purchase, the transportation, stores in a storehouse, the storage, the collar with and so on the activity, aspect the and so on time, space, quantity, variety, specification as well as price and quality which between the solution commodity supply and demand exists contradiction, links up in enterprise operation each link, guarantees the daily business to process smoothly carries on. And all stocks with goods, sells goods, the stock recording 11 registrations, and may the extremely quick look and classifies these data, at the same time mayas necessary backup each kind of data in order to computer maintenance.Key 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VisualBasic6.0 Database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 论1第二章 选题背景及意义32.1 选题背景32.2管理信息系统概述32.3 国内外现状分析42.3.1 国外现状42.3.2 国内状况42.4 物资信息系统开发的意义5第三章 系统可行性分析63.1 物资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63.2 物资管理系统开发的理论支持63.2.1系统建设方法三原则63.2.2.系统建设生命周期及生命周期方法73.3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3.3.1 必要性73.3.2 可行性8第四章 信息与管理信息94.1 信息与数据94.2 管理信息94.3 管理信息的作用104.3.1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104.3.2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104.3.3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104.4管理信息处理的现代化114.4.1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114.4.2 计算机应用对企业管理观代化的促进作用12第五章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155.1 开发原则155.2开发方法155.2.1系统分析155.2.2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详细调研155.2.3 各阶段的主要任务16第六章 系统详细设计186.1 系统设计186.1.1系统功能分析186.1.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186.2 数据库设计196.2.1 数据库需求分析196.2.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216.2.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226.3 窗体设计256.4 软件的优点306.5系统的发展前景30结 论31致 谢32参考文献33附录1 34附录2 36附录3 3986第一章 绪 论现代管理离不开信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己成为一项主要的社会活动。在各种业务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的查找、收集和整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处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MIS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IS)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方面已开始应用于我国现代化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层次上参与和支持着各种经营、管理活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管理信息系统(MIS)引入企业管理活动,能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效益。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自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N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于1946年在美国问世到现在,计算机业飞速发展,技术淘汰指标高的惊人,价格下降以及软件应用的快速扩展引发了以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为标志的“微机革命”,随之而来的是以全球信息网络普及和全球信息共享为标志的“全球信息网络革命”的蓬勃兴起。可见,世界已进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领域中激烈竞争的时代,计算机已经变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具,如同我们离不开的自行车、汽车一样。我们应该承认,谁掌握的知识多,信息量大,信息处理速度快,批量大,谁的效率就高,谁就能在各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物资管理是企业产供销三大支柱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及时按质按量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以最小的物资储备来达到最佳的供货状态,避免物资积压和缺料,合理组织供应,加强资金周转,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首先要确保企业的生产运行和设备维修等所需的各类物资的正常供应,通过物资的信息化管理,加强生产物资的采购、供应、和使用各个环节的严格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加速资金的周转,并对各种信息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及早的发现和改正生产物资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物资管理提供及时的决策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物资管理的科学性、先进性,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单位都感到使用程序化的管理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巨大好处。物资管理系统是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部门所必须的系统。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能够正常运转,物资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物资管理涉及到计划、物料平衡、采购、库存、入库、领用等活动,这些业务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供应商、品种、规格、价格、库存情况、领用情况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报表制作和综合分析等,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质量要求是相当高的,任何信息的遗漏、错误或失误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若采用纯人工的方法来管理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而,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物资管理电算化,是提高物资管理水平的很有效的途径。物资管理系统最为企业管理规范化、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加收入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章 选题背景及意义2.1 选题背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谁掌握的知识多,信息量大,信息处理速度快,批量大,谁的效率就高,谁就能在各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一个部门或单位没有物资管理系统,那么必将会使本单位的产品库存管理混乱,如果使用传统的人工统计,对于一个单位来说,不仅耗费财力、物力、人力,同时也容易出现错误,也不能及时的进行查对工作。一个良好的仓库管理系统就可以完全解决这些方面的不足之处。也会促使部门或单位向着健康有序的方面发展。但是,现代企业都需要仓库管理,特别是进行商品销售活动的企业,仓库的管理工作更是不可缺少。电脑管理也成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小的一个方面,而现在很多企业单位虽然使有电脑,但大多数都是人工记帐与电脑统计相结合,由于顾客、供货商很多,为此总是产生大量的单据,而一般企业又往往是从事业务的人员很多,而作统计工作的只有一到两人,所以经常出现单据丢失现象,以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例如库存有账目不对应,发货不及时等等问题,且查对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而白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为管理上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与不便。2.2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概念是1961年美国人J.D.GALLAGHER首先提出来的,是一门新兴的、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及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研究的是企业中信息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以便有效的管理信息,提供各类管理决策信息,辅助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信息系统,它具备数据处理、计划、控制、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具体作用如下:(1) 用统一标准处理和提供信息,排除使用前后矛盾的不完整的数据。(2) 完整、及时提供在管理及决策中需要的数据。(3) 利用指定的数据关系式分析数据,客观预测未来。(4) 向各级管理机构提供不同详细程度的报告,缩短分析和解释时间。(5) 用最低的费用最短的时间提供尽可能精确、可靠的信息,以便使决策者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3 国内外现状分析2.3.1 国外现状计算机的发明应用,被视为人类的第三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飞跃。过去的革命最高成就就是“用机器制造机器”,是手的延长,而计算机的出现却能做到“用机器控制机器”,是脑的延伸。计算机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工具及途径。在西方国家,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有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4-1964)电子数据处理阶段(EDP)。 此阶段以单项数据处理为主,如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工资管理等。第二阶段(1964-1974)管理信息系统阶段(MIS)。在这期间,由于高速度的处理机、高速度大容量的存储器与器件有了突破性进展,使得计算机应用系统从单项应用的 EDP发展到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的应用阶段,使得 MIS日渐成熟,具有了控制、预测、辅助和决策的功能。第三阶段(1974-1980)决策支持系统阶段(DSS)。在此阶段解决的主要是面向高层管理,大范围的决策问题以及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第四阶段(1980-)职能管理系统阶段(IMS)。这个阶段强调的是综合管理功能,多维服务模式,人机协调的、智能化的、集成化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功能等。据统计,目前,美国在财务会计上占有90%的工作由计算机完成;物资管理中80-100%的信息处理由计算机完成;计划管理是8090%;在计算机应用发展较快的国家中,计算机应用于经济管理的占80%;用于科技计算的占8%,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的占12%;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管理是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 2.3.2 国内状况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信息资源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水平。长期以来,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未能与信息资源的增长同步进行。我国有丰富的原始信息资源,但在此基础上再生的二次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产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使用率相当低,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未能进一步加工成商品使其增值。我国的计算机应用要比西方国家落后十几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是从1973年开始的,83年以后才开始了大量的实际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因此,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被确立为国民经济信息的核心内容,信息数字化,传输的网络化是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捷径,世界信息化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时,我国要迎头赶上,就必须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开发和推广应用于各类科技经济等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服务系统,以便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物资管理在社会大生产中占用重要地位,其计算机化在发达国家已达到95%以上,而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是在80年代初开始的。起步虽晚,但发展快。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为信息处理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手段,对于推动我国管理信息处理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2.4 物资信息系统开发的意义信息已成为继劳动力、土地、资本之后的又一大资源。谁控制的信息越多,谁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越高,谁就会在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谁就会有更多的优势。物资供应部门是企业与生产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是企业正常生产的物资保障部门。正因为供应部门是关键的中转环节,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如何有效的把本单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及时、保质保量的供应上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微观上讲,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加快物资的周转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加强了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本单位的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讲,顺应了社会的信息化、社会化潮流,缩短了整个社会化大生产的周期。第三章 系统可行性分析3.1 物资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哈尔滨兵工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89年,原先为国有企业。1998年在国家号召下,进行该制成为国家控股的承包单位,主要经营仓库、物资管理等业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公司经济势力有先,不宜保留过多员工,但库中物资种类繁多,查对繁琐,工作量大,易出错。(2)物资入库、出库等记录手续都是手工操作,计算器加算盘,效率低且准确率不高。(3)单位配备的计算机仅局限于打字,做报表,计算机应有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领导决定通过建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使物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其处理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也便于动态查询,提高决策水平。3.2 物资管理系统开发的理论支持3.2.1系统建设方法三原则 人类在复杂的工程技术系统如能源、交通等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研究复杂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方法论,其主要原则如下:(1) 整体性原则。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我们必须从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来考察事物,从整体目标和功能出发,正确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2) 分解协调原则。就是把复杂问题化成若干相对简单的子问题以方便求解。若子系统的问题比较复杂,还可以再分。但在处理各类子问题时,必须根据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目标,协调各子系统的行为、功能与目标,以保证整体功能目标的实现。(3)目标优化原则。所谓目标优化原则对简单系统来说,是求最优解,对复杂系统来说,求的是满意解。一定要注意,目标优化原则并不简单是求最优解的问题这里最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三原则是系统方法中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三个主要原则,并非全部原则。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还需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求解的具体方法和策略。3.2.2.系统建设生命周期及生命周期方法任何系统均有其生产、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生命周期。而生命周期法是将一个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目标、活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及各阶段工作之间的关系做了具体规定,以使整个建设工作具有合理的组织和科学的秩序。它是一种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一直是大型系统开发的主流方法。步骤如下:(1)系统分析。包括系统逐步调查,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新系统的逻辑方案的提出。(2)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系统总体功能设计,系统总体物理结构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过程设计。(3)系统实现。包括程序设计,系统测试及制作安装盘。(4)系统的运行及维护。本系统总体上就是用了这种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3.3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3.1 必要性由于在物资管理中存在下列问题:(1) 物资入库、出库的信息管理均用手工操作,用计算器或用算盘,工作效率低。(2) 在进行库评时,由于要把所有材料明细和库存账本上的明细一一对照,效率低而且管理起来也很费劲。因此,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3.3.2 可行性1.技术可行性从开发软件上看,本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将采用Visual Basic 6.0和SQL Server 2000开发完成,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软件。语言简洁明快、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容易;成本低廉,参考书目较多。系统采用全部功能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各项参数均可自行设置,具有高成长性;界面美观,操作简便,计算精确。可达到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与强度,节约人力资源,以减少公司开支的目的。从工作环境上看,我公司拥有三台Intel(R)P4计算机,性能良好。从人员上看,站上精通计算机的年轻人不少,操作起来不会有困难。因而,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技术上看,开发物资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可行的。2. 经济可行性使用此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本系统的开发成本如下:开发人员(1名) 工资 = 3000元/月 * 2 = 6000元相关软件(SQL Server 2000 + Visual Basic 6.0)= 50000 + 1000 = 51000元成本预算 = 6000 + 51000 = 57000元预计本产品使用周期为4年。应用此软件后,可以节约人员3名。每个员工的工资以2000元为标准,预计可节约费用为: 2000(元)* 3(名)* 12(月)* 4(年)= 288000元 预计可节约费用 = 288000 57000 = 231000元综合上述各方面的分析,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第四章 信息与管理信息4.1 信息与数据信息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确切的定义。人们在研究信息定义时往往与各自的工作领域相联系,在不同领域中对信息的内涵有 不同的理解,形成不同的定义和描述。从广泛意义上说,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而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信息和数据是不可分离而又有定区别的概念,一方面并非任何数据都能表示信息,信息只是认识了的数据,是数据的含义;另一方面信息是更本质地反映事物的概念,而数据则是信息的具体表现,所以信息不随载体的性质而改变,而数据的具体形式却取决于载体的性质。4.2 管理信息在企业管理中,常将管理信息定义为: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就一个企业数据加工过程而言,由于处理的结果输出内容是为某种特定需要服务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其内容含义,所以称处理的结果为管理信息。而对于处理过程所需的输入资料,由于此时它尚不能为某一特定的需要服务,要对它进行处理,注意的是其表现形式,故通常称输入资料为数据。例如,工业企业中的完工单、检验单、考勤卡等原始凭证,是用以记录产品完成数量、产品质量和职工出勤等实际状况的数据,把这些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后就成了对管理活动有用的信息。例如将这些原始数据与计划和定额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出产品生产计划完成的百分比及各种废品的数量和比率,并据此分析造成废品的各种原因、废品损失对产品成本影响的程度等等,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只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才能成为对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应该指出,管理中涉及的数据是一种广义的数据,它不仅包括数值数据,而且也包括非数值数据,如声音、各种特殊符号、图形、图像、表格、文字等。管理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低层决策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这就是信息间的递归定义。因此在计算机系统中常将信息与数据不加区分地使用。例如信息处理与信息管理,也可称为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企业管理中所应用的信息十分广泛,它既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也包括企业外部的信息。例如生产性企业的销售、原材料供应、生产、价格、成本、利润、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等情况,以及生产技术资料、各种规章制度、市场需求、国家经济政策等等,都是企业管理决策所必需的信息。4.3 管理信息的作用4.3.1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近年来,信息已被视为与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的占有水平与利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 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经济管理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的收集、传输和综合处理,能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有助于实现能源、材料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方能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开拓市场;才能大幅度提高物资资源利用率,提高生产附加价值和经济集约化程度。4.3.2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决策。正确的决策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决策体制、决策方法、领导者的能力、技巧等,但决定性的因素,是对客观实际,即对未来行动及其后果的正确判断。所以,信息不充分,决策就失去了根本的依据。信息不灵,就可能导致决策的失败。尤其是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要实现正确的决策,必须拥有大量的信息。国外的企业界认为:“信息是企业的生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环境主,争分夺秒获得可靠信息是决定公司、企业以至整个国家上下沉浮的关键所在。”4.3.3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从控制论的观点看,管理过程就是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判断、决策的过程。无论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还是其组成部分的企业系统。它们的全部活动都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活动,输入材原料和其他资源(资金、能源等),经过加工处理输出成品。另一类是管理活动,围绕和伴随着一系列生产活动,执行着决策、计划和调节职能,以控制生产次序能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中流动的是物,从输入、处理转换到输出形成系统的信息流。4.4管理信息处理的现代化4.4.1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现代企业目前正面对着市场需求多变和激烈的竞争,生产服务的高度社会化以及生产服务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电子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在这种条件下,为保证管理活动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适应性的要求,必须使各级生产和管理部门能及时获得准确而可靠的信息。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可归结为及时、准确、适用、经济四个方面。1.及时。所谓及时,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一些时过境迁并且不能追忆的信息要及时记录;二是信息的加工、检索、传递要快。如果信息不能及时提供给各级决策和管理部门使用,就会失去其使用价值。现代化生产过程瞬息万变,如果反映管理对象当前状态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控制部门,就无法进行实时控制,或者会造成系统运行过程的中断。而现代化生产是以高效率、高时间价值为特征的,因此,哪怕是几分钟的生产过程中断,也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准确。信息不仅要及时,而且要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有了可靠的原始数据,才能加工出准确的信息,并保证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信息不准确,就不能对经济建设和生产实践起指导作用,反而会造成失误。尤其要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制造假信息不仅是无效劳动,而且是反效劳动。根据假信息作出的决策,必然会造成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混乱。任何一个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反映这些环节活动的信息,也有其严密的相关性。系统中许多信息会在不同的管理工作中共同享用,因此,要求系统内的同一个信息应具有统一性(唯一性),这也是信息准确性的另一个含义。以工业企业系统为例,企业中出现假信息是个别现象,而同一信息不统一的状况则是比较普遍的。例如,企业中的技术文件、各类定额标准、原始记录和凭证等,每次进行管理整顿时,都要花很大的力量加以整理,以保证其统一性。但时间一长,还是容易发生数据重复、互不一致、残缺不全的混乱现象。这不仅是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还由于没有一个可靠的技术手段作保证,因此保持信息的统一性,也是对信息处理准确、标准的一个重要要求。3.适用。各级决策和管理部门所需要的信息,在范围、内容、详细程 度、精度和需用频率等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信息不在于多,而贵在适用;必须保证提供适用的信息,使各级决策和管理部 门及时得到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资料、数据,以便作出相应的决策:如果让各级领导去查阅大量重复的、无关紧要的资料,势必要浪费时间,不仅徒劳无功,而且也会贻误时机,使工作遭受损失:4.经济。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适用性必须建立在经济性的基础上。 信息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信息处理也是现代管理工作中一项劳动量大、复杂而又耗资、耗时多的工作;因此,对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效益评估,不能盲目地追求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化的水平:4.4.2 计算机应用对企业管理观代化的促进作用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综合性的管理系统,它是现代管理思想、科学组织形式、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有机结合的综合体,是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必然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其具体表现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体制的合理化工业企业是包含着许多子系统的复杂的整体系统,它是技术、 生产、经济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企业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后,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统一,从而达到整体系统的最佳状态。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特点是:中间层次多,工作效率低,纵向的领导关系一般较明确,但横向的业务联系模糊薄弱,这就造成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状态,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延误了工作时机;由于横向管理渠道不灵,企业管理中许多工作,无论大小事情都要由厂部来解决,这就增加了厂部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使厂部不能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这是当前我们企业管理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应用计算机管理后,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使信息能同时直接传递到各有关部门,由各部门根据规定的责权范围来判断处理。这样,既能保证纵向的领导,又能加强横向的业务连系,做到纵横结合,使各职能部门在分工的基础上相互协调一致。2.管理方式的有效化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缩短了管理周期,使事后管理逐渐走向适时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变化,使管理工作由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计算机管理是以计划和控制为核心的。而目前手工管理中,尤其在生产管理领域,仍是以作业管理和生产调度为核心。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处理应急的问题;即大量的、随机产生的问题,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在应用计算机管理的条件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在计算机管理系统设计时,对管理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已事先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即经过对原有系统的系统调查和系统分析,把一切问题尽量转化成确定型的问题。对这类问题,可预先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这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包括定额和计划指标和一套相应的生产活动控制文件来实现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根据这些标准与执行情况不断地进行比较,查询有无异常情况,并用生产活动控制文件将报警信息传送给能够、并且有责任纠正异常状况的管理人员。3.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在信息收集制度化、信息形式标准化、信息传递规范化、信息内容系统化的基础上,使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 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就是把管理工作中重复出现的管理业务按照现代化生产对管理的客观要求和管理人员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规定成标准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用制度把它固定下来,成为行动的准则。管理工作标准化和程序化,是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的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而计算机的应用又将推动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4.管理效果的最优化企业管理中应用计算机后,可以更多地应用经济数学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尽量减少用文字来反映经济关系的现象,减少管理决策中的主观随意性,使决策更加精确有效。经济数学方法早在计算机应用前就已存在了,但由于手工运算速度太慢,加上经济关系的数学模型太复杂,不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只有出现了电子计算机这一高速的运算工具之后,这种方法才具有了现实的意义。由于计算机加速了计划编制的速度,故增强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需的变化,应用计算机进行经济观测。5.基础数据的科学化应用计算机管理后,能使企业的技术经济数据达到完整、统一,原始记录能保证及时、准确。计算机的功能之一是存贮大量的数据,同一数据只需一次存入,就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而且各有关单位可以共享。应用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查询和重新组织。修改和更新数据时,也只要有关单位输入修改或更新指令即可。这样,不仅大大简化了手续,减少了数据的重复性,同时保证了数据的统一性(唯一性)。在原始记录(即流动信息)的记录、收集和整理方面,也因为各种自动化记录器的传感设备的应用,使收集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善,能够真正做到及时、完整、准确。6.管理劳动性质的变化在手工信息处理的条件下,从工段长到企业领导,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在从事信息的收集、转抄、整理和计算工作。应用计算机管理后,这种情况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全部重复性的事务工作,都可由计算机去执行,从而使管理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可能去做调查研究工作,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考虑将管理业务在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最佳分工的问题。这样,管理人员的工作才真正变为从事信息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 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后,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管理工作真正成为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不经过专门知识训练的人是无法胜任的。一个有水平的人员,除了受过专业教育外,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一定的实践经验,既懂管理,又懂生产,也会应用现代化的手法和技术手段。更为重要的是,管理人员尤其是领导层的观念转变,要增强改革意识和现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现代化生产要求的组织管理人才。本人所开发涉及到的企业管理系统主要为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物资基本信息、物资入库信息、物资出库信息以及物资余额信息等信息机能,主动提供如何用好现有物资信息,做好物资的入库、出库的管理,达到随时监控物资的余额信息的目的,据此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本人将力争该系统能向企业中级管理者提供信息,辅助他们正确地为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筹措和物资的调配决策,实施商品经营活动控制和制定资源分配等功能。第五章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5.1 开发原则本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及时按照一定规范产生的各种文档,是十分重要的,它们是应用软件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文档有以下重要作用: (1)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各种调查分析的结果和设计的技术细节必须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以供查阅和核对。 (2)开发人员之间、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可利用书面的、超越各自专业的共同语言文档的形式有效地进行交流。 (3)系统开发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后一阶段的工作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前期工作文档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文档的形式以图表为主,其表达效果在很多情况下比文字叙述简洁、形象,效果更真实。但所用的图表应当规范化、标准化。5.2开发方法5.2.1系统分析所谓系统分析,就是指在整个系统开发工程中,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把要解决哪些问题,满足用户哪些具体的信息需求调查分析清楚,从逻辑上或说从信息处理的功能需求上提出系统的方案,即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办提供依据。它是信息开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建立系统模型的第一步。其核心是目标分析与需求分析,最后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5.2.2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详细调研在实际调研中,我们主要通过座谈、询问及发放征询意见表等方法来了解他们对信息系统的需求情况。主要了解的用户有:(1)公司主要负责人(2)使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通过对以上人员的需求调查得知,以前的物资管理办法,工作繁琐,工作量大,效率低。因而,建立一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对此物资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基本如下:(1)能随时查询物资的基本信息、入库信息、出库信息以及余额信息。(2)能随时进行物资入库、出库的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操作,并能根据物资入库、出库信息情况的变动对物资的余额信息进行修改。(3)对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的要求:要保证每个记录必须完整,不能被他人非法窃去。5.2.3 各阶段的主要任务1系统分析在系统分析阶段,先根据用户提出的建立新系统的要求,进行初步调查和初步可行性分析,提出系统总体规划。经分析系统可行并可以开展开发工作以后,再对原系统进行深入的调查,彻底掌握原系统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使系统开发达到合理、优化 。2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确定的逻辑模型,确定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即计算机化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总体结构和数据库设计,并提出系统配置方案,继而对物理模型进行详细的设计。主要内容有: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编写系统设计说明。3系统实施系统实施包括:按照物理模型实现应用软件的编写和测试,系统试运行,编写技术文件,系统转换,系统交付使用,以及运行后的系统维护和评价等工作。本人采用的方法主要优点是:整个开发过程阶段和步骤清楚,每一阶段和步骤均有明确的成果,这些成果以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报告等形式确定下来,并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在每阶段或步骤中,整个项目可以划分为许多组成部分,各部分可各自独立地开展工作,但各部分的工作必须按时到达阶步骤的终点,这样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管理与控制。这样的开发形式具有以下两个优点:(1)能够准确定义用户需求。本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哈尔滨兵工经贸有限责任有限公司的的物资管理部分做专门设计的。在系统开发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详细的用户需求调查,对公司的需要和系统将要达到的效果有了明确的目标,系统可以说是对其良身定做的。这样不但在系统开发的时候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功能开发时间,而且同时节省了开发费用。(2)开发周期短,可以适应环境变化。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时间较短,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开发完成。当系统实施时,原来提出的要求一般不会出现变化。第六章 系统详细设计6.1 系统设计6.1.1系统功能分析该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物资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系统的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1)物资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物资编号、物资名称、规格型号、类别、计量单位等。(2)物资基本信息的查询。(3)物资基本信息的修改。(4)入库物资信息的输入。包括:入库编号、物资编号、物资名称、规格型号、类别、计量单位、入库数量、单价、金额、入库时间、经办人、保管人、仓库、备注等。(5)入库物资信息的查询。(6)入库物资信息的修改。(7)出库物资信息的输入。包括:出库编号、物资编号、物资名称、规格型号、类别、计量单位、出库数量、单价、金额、入库时间、经办人、保管人、仓库、备注等。(8)出库物资信息的查询。(9)出库物资信息的修改。(10)物资余额信息的查询。包括:物资编号、物资名称、规格型号、类别、计量单位、剩余数量、金额、仓库等。6.1.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对上述各项功能进行集中、分块,得到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6-1:图6-1 系统功能模块图6.2 数据库设计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该首先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增加的需求。数据库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库需求分析。(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6.2.1 数据库需求分析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等方面,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收集基本数据、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组成一份详尽的数据字典,为后面的具体设计打下基础。仔细分析调查有关物资管理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得到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图,如图6-2: 图6-2 系统数据处理流程图针对一般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通过对物资调配工作过程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析,设计如下几点数据项和数据结构:(1)物资基本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物资编号、物资名称、规格型号、类别、计量单位等。(2)物资入库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入库编号、物资编号、物资名称、规格型号、类别、计量单位、入库数量、单价、金额、入库时间、经办人、保管人、仓库、备注等。(3)物资出库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出库编号、物资编号、物资名称、规格型号、类别、计量单位、出库数量、单价、金额、入库时间、经办人、保管人、仓库、备注等。(4)物资余额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物资编号、物资名称、规格型号、类别、计量单位、剩余数量、金额、仓库等。6.2.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得到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扬州市市级机关遴选公务员1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苏州市张家港市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卫技人员4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8月广东广州市泰安中学招聘编外聘用制专任教师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漯河市临颍县公益性岗位招聘工作人员78名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纺织数码喷印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锅炉管阀检修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合金火法冶炼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炭素混捏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重金属煅烧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杜松子油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博士后研究报告(出站)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汽车产品使用说明书
- 关于天然气安全知识
- (高清版)DZT 0331-202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
- 体育消费及消费者行为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第2版 教学课件 8波浪能
- 摩托车行驶安全知识
- 多组学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 四合院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