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知识考题.doc_第1页
智能化建筑知识考题.doc_第2页
智能化建筑知识考题.doc_第3页
智能化建筑知识考题.doc_第4页
智能化建筑知识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化建筑知识考题选择题:1、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由A.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B.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C. 国家技术监督标准总局发布D.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2、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 2003-01-01发布 2003-07-01发布2003-05-01实施 2003-10-01实施2003-10-01发布 2003-01-01发布2003-12-01实施 2003-01-01实施3、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有线电视系统端口输出电平合格范围是 5070 55756080 60704、在安全防范系统设备安装、施工测试完成后,经建设方同意可进入系统试运行,试运行周期应不少于7天 10天 20天 30天5、智能建筑工程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除执行GB 50339-2003外,还应符合GB50330 GB50321 GB50312 GB503486、金属电缆桥架全长应不少于几次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1处 2处 3处 4处7、非镀锌电缆桥架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接地线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 6mm2 8mm2 10mm28、采用打钢纤的方法测试接地电阻,两支钢纤的间距是:10m 20m 30m 40m9、在入侵报警系统中,( )是接收安全防范区域内某些物理量变化的装置。A、报警探测器 B、报警控制器 C、报警执行设备10、报警探测器按工作方式可分成主动型探测器和被动型探测器。下列探测器中,( )属于被动型探测器。A、声探测器 B、超声波探测器 C、微波探测器 11、报警探测器按警戒范围可分成点、线、面及空间式探测器。下列探测器中,( )属于点式探测器。A、超声波探测器 B、振动探测器 C、开关探测器 12、报警控制器通常可分为小型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其中,小型报警控制器采用( )方式。A、就地报警控制 B、集中报警控制 C、集散报警控制13、报警控制器的电源供电电路除了提供控制器工作电源外,还向报警探测器进行供电。报警控制器外接电源一般为( )左右。A、交流220伏 B、交流16伏 C、直流12伏14、报警控制器的系统功能是通过对监控软件编程来设定的。用户编程必须先输入操作密码,系统初始操作密码是( )修改的。A、不可以 B、启动前 C、编程中 15、现场总线网报警管理中心是一个现场控制网络。集中报警控制器通过现场总线与区域报警控制器连接,在网络中担任( )主机。A、报警控制 B、通讯管理 C、控制/通讯 16、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室外主机有摄像头夜视和键盘补光功能。其中,键盘补光器件是采用( )来实现的。 A、光敏二极管 B、红外二极管 C、发光二极管 17、门禁控制系统的应用中,对有些进出通道出门没有限制。人员在出门时可采用( )打开被控制的门。 A、门磁开关 B、出门按钮 C、电锁把手 18、停车场管理系统通常采用的智能卡与其读卡器之间是无源、免接触的读写方式。因此,这种智能卡又称为( )读卡器。A、光电式 B、感应式 C、插槽式19、在入侵报警系统中,( )是对报警电信号进行接收、分析、处理的装置。A、报警探测器 B、报警控制器 C、报警执行设备 20、报警探测器按工作方式可分成主动型探测器和被动型探测器。下列探测器中,( )属于被动型探测器。A、电场探测器 B、振动探测器 C、微波探测器 21、报警探测器按警戒范围可分成点、线、面及空间式探测器。下列探测器中,( )属于线式探测器。A、主动红外探测器 B、振动探测器 C、微波探测器 22、报警控制器通常可分为小型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其中,区域报警控制器采用( )方式。A、就地报警控制 B、集中报警控制 C、集散报警控制23、报警控制器的电源供电电路除了提供控制器工作电源外,还向报警探测器进行供电。报警探测器的工作电源一般为( )左右。A、交流220伏 B、交流16伏 C、直流12伏24、报警控制器启动后应首先设定或修改系统时间。一般不需进入编程状态,用户输入( )后设定系统时间。A、操作密码 B、编程密码 C、编程指令25、局域网报警管理中心的网络结构为二级网络。其中,上层网络为( ),支持TCP/IP、BACNET等网络协议。A、现场控制网 B、因特网 C、以太网 26、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室外主机有摄像头夜视和键盘补光功能。其中,摄像头夜视光器件是采用( )来实现的。 A、光敏二极管 B、红外二极管 C、发光二极管 27、电控锁是门禁控制系统的执行部件。如用户希望单向开门的出门要求且采用断电开门的控制方式,应选取( )型的电控锁。 A、电磁锁 B、阴极锁 C、阳极锁 28、停车场管理系统通常采用的智能卡与其读卡器之间是无源、免接触的读写方式。因此,这种读卡器又称为( )卡。A、射频 B、IC C、ID29、在入侵报警系统中,( )是接收报警输出信号后作出警告和处理的装置。A、报警探测器 B、报警控制器 C、报警执行设备30、报警探测器按工作方式可分成主动型探测器和被动型探测器。下列探测器中,( )属于被动型探测器。A、超声波探测器 B、电场探测器 C、开关探测器31、报警探测器按警戒范围可分成点、线、面及空间式探测器。下列探测器中,( )属于面式探测器。A、超声波探测器 B、振动探测器 C、被动红外探测器 32、报警控制器通常可分为小型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其中,集中报警控制器采用( )方式。A、就地报警控制 B、集中报警控制 C、集散报警控制 33、报警控制器的防区输入电路用于单片机输入接口与报警探测器连接,单片机不断巡检每个布防防区的接口电路( )。A、工作状态 B、警戒状态 C、报警状态34、报警控制器在系统编程后即可运行。在系统处于警戒工作状态下需要布防时,应首先输入操作密码后,再输入( )指令。A、正常布防 B、强制布防 C、部分布防35、局域网报警管理中心的网络结构为二级网络。其中,下层网络为( ),支持相应工业总线网络通讯协议。A、现场控制网 B、因特网 C、以太网36、直接按键式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控制信号传输通道中的( )信号线与室内分机一一对应。 A、对讲 B、呼通 C、开锁 37、电控锁是门禁控制系统的执行部件。如用户希望采用通电开门的控制方式,应选取( )型的电控锁。 A、电磁锁 B、阴极锁 C、阳极锁 38、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现场控制器是出入口控制的核心设备,可管理和控制其它外围设备。其中,输出控制的是( )。A、自动道闸 B、车辆检测器 C、读卡器1、报警探测器通常由传感器和前置信号处理器两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接收的信号是( )。39、原始电信号 B、探测电信号 C、现场物理量40、报警探测器按工作方式可分成主动型探测器和被动型探测器。下列探测器中,( )属于主动型探测器。A、超声波探测器 B、声探测器 C、开关探测器41、报警探测器按警戒范围可分成点、线、面及空间式探测器。下列探测器中,( )属于空间探测器。A、主动红外探测器 B、开关探测器 C、微波探测器 42、区域型报警控制器的防区输入端口较多,通常的产品只带有基本防区,用户可通过( )的方式来扩充输入防区。A、插槽模板 B、通讯总线 C、探头并联43、报警控制器的防区输入电路向报警探测器的终端匹配电阻提供( ),使防区输入电路的输入电平保持统一的范围。A、工作电源 B、偏置电流 C、偏置电压44、报警控制器在系统编程后即可运行。在系统处于故障工作状态下需要布防时,应首先输入操作密码后,再输入( )指令。 A、正常布防 B、强制布防 C、部分布防 45、局域网报警管理中心的网络结构为二级网络。下层现场控制网的( )就是上层以太网的报警工作站,是二层网络沟通的桥梁。A、报警控制器 B、主控计算机 C、控制/通讯主机 46、直接按键式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信号传输通道中的( )采用分线传输方式。 A、控制信号 B、电源信号 C、视频信号 47、电控锁是门禁控制系统的执行部件。如用户希望双向开门的出门要求且采用断电开门的控制方式,应选取( )型的电控锁。 A、电磁锁 B、阴极锁 C、阳极锁 48、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车辆检测器由地感线圈和检测模块二部分。地感线圈埋于闸杆前、后地下( )处。A、60cm B、40cm C、20cm是非题:1、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非强制性标准。2、GB 50339-2003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必须具有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部门审批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特殊行业有其他规定时,还应遵守行业的相关规定。4、标准规定计算机网络如果与因特网连接,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系统不是必须的。5、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不必经过国家或行业授权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认证证书(或检测报告),只要工程检验合格就可以了。6、安全防范系统的检测应由国家或行业授权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7、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时,光纤布线可抽样检测。8、对绞电缆布线全部检测时,如果有下面情况时判为合格;无法修复的信息点数占信息点总数的2%。9、电源与接地系统必须保证建筑物内各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身、设备安全不是强制性要求。10、各智能化系统的电源、防雷及接地系统的检测,可作为分项工程,在各系统检测中进行;也可以综合各系统电源和接地系统进行集中检测;并由相应的检测机构提供检测记录。11、智能化系统的防雷及接地系统应引接依GB50303验收合格的建筑物共用接地装置。采用建筑物金属体作为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1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按“先系统,后产品;先系统集成,后各系统”的顺序进行。13、贵溪某测试现场,检测人员带着仪器乘汽车到达现场后,立即开机检测做记录。14、工作人员未办理借阅手续直接向检验报告管理员借阅检验报告到自己办公室查阅。15、检验人员检测工程(产品)某项目时,初测数据a不符合要求,经委托方技术人员调整产品结构(标准允许)后复测数据b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