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不逊诘责升腾抑扬顿挫B、宽恕凄惨朔方翻来覆去C、酷肖璀璨尴尬鹤立鸡群D、禁锢遐想镶嵌诚惶诚恐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凛(ln)冽 彷(n)徨稽()首 广袤()无垠B、馈()赠踌(ch)躇蜿(n)蜒 正襟(jn)危坐C、姮(Hn)娥虐(n)待 忏(chn)悔 颔(hn)首低眉D、鞭挞() 祈祷()翡()翠长吁()短叹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真谛崎岖犀利罪孽B、雷霆迸射粗糙迁徒C、苍茫消释搏识升腾D、彷徨侏孺愚钝心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B、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C、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D、我看见婵娟被人虐待,我看见你铤而走险,指天画地有所争论。结果,你是被人押进了龙门,婵娟她也被人押进了龙门。5、下列句子所使用修辞手法和表达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运用反复的修辞法,表现海燕作为报讯者极度欢快兴奋的心情。B、“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企鹅害怕暴风雨的丑态。C、“(它)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运用比喻、反复、象征等修辞手法,展开海燕的形象,突出海燕的本质特征。D、“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黑暗势力的强大。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B、明月望着我,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C、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D、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7、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迅的藤野先生选自散文诗集朝花夕拾。B、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C、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D、过零丁洋是文山先生的爱国名篇。8、根据要求填空(8分,每题1分)(1)、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2)、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是。(3)、为什么宋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明时间推移的句子是。(5)、潼关怀古中表达作者同情百姓的句子是。(6)、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诗人难解烦忧的句子是。(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朋友间友谊的句子是。(8)、凡尔纳的三部曲中,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二部是 ,第三部是神秘岛。二、现代文阅读题(14分14分) (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有时候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会想到健康的幸福。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到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界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界里,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9、第段中加点的“事事”,前一个“事”的意思是:,后一个“事”的意思是:。(2分)10、作者在第段中说“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么,我们每一天应该如何度过才有意义,才能“更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呢?(请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回答)。(3分)11、第段中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回答我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2分)12、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中的“方便”的含义是;“更多的意义”的深层含义是(4分)13、在第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3分) (二)你遗失了感动吗(1) 我问学生:“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动的本质和内核是善你们曾经感动过别人吗?” (2)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3) “那么,你们曾经被别人感动过吗?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人,或者听一首歌。”我继续启发孩子们。他们零零星星地再次回答:“没有,老师!”这个答案,让我心情沉重起来。我难以置信。真的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动吗?(4)“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也不曾让你们感动吗?”(5) “天天读书,周末补课,晚上自习,哪有时间感动呀?”(6)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敲打着。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而对值得感动的事件无动于衷,又是多么遗憾!(7) 清晰记得,多年前的那个正月十五,我提着行囊走出家门,对母亲的絮叨保持抵制的沉默。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我坐上车,催促母亲赶快回家,她却忽然记起了什么,让我等等,立刻转身回家。不一会,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塞给我一只热乎乎的热水袋:“刚灌的,焐着就不冷了。”车子发动了,我一直没有回头,抱着热水袋,泪水流了一脸。(8)那天,我第一次懂得感动,懂得了风雪中的母亲。(9)我曾经待业,想读书,又没有钱交电大的学费。一位好友来看我,不厌其烦地劝我振作,陪了我一个下午。临走时,她将一张50元的票子(那时可不是小钱)搁到桌上,看见我的惊愕,她笑着说:“不要拒绝,去买书吧,快乐地生活。”(10) 感动就这样悄悄延伸。(11) 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我紧张慌乱,嗓子也莫名其妙地哑了。后面听课的一位优秀教师却一直微笑着,给我鼓励的目光。下课后,她走到我身旁,真诚地说:“比我当年强多了!”(12)即使一面之交,感动也会不期而至。(13不久前,我在“感动中国”的晚会上看到徐本禹一位放弃读研而到贫困山区支教的大学生。他说:有一次我给学生们布置作文,其中一位同学写道,2008年,如果能去看一看奥运年的北京,住一住北京的平房,他就是最幸福的人看到这里我流泪了。很多次面对着孩子们我都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14)我知道徐本禹的眼泪为何而流。这绝非脆弱,而是大爱。正是这大爱,才让他有勇气,扛着倾颓的教室,扛着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即使素不相识,我跟许多人一样,也被徐本禹深深感动。(15)如果没有感动,我们的心灵将盛放些什么?我们的幸福如何延伸?肖复兴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还能不能够被哪怕一丝微小的事物而感动得流泪,是检验我们心灵品质的一张PH试纸。”感动,其实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检测。如果你心灵刀枪不入,坚强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也不长的盐碱地了。(16)生活中难免存在欺骗、背叛、诽谤和冷漠,但是,请让自己依旧被感动,为某个人、某个故事、某个瞬间流泪,而且被这力量催促着去做点什么只有懂得感动,才会相信这个世界有干净的奉献,有纯粹的温暖;才会懂得世界万象,何为表里。14、本文以“你遗失了感动吗”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15、第(6)段中画线句子“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的含义是什么?(3分)16、第(7)段中“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这一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17、联系上下文,请你谈谈对第(14)段“扛着倾颓的教室,扛着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一句中加点词的理解。(2分)18、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感动”,请谈谈你的感受。(3分)三、古诗文阅读(16分4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9、找出文中四个通假字并解释(4分)(1)通:(2)通:(3)通:(4)通:20、翻译下列句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分)译:21、在作者看来,伯乐和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3分)22、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千里马”和“食马者”有着怎样的情感?(4分)23、本文作者采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一种什么社会现实(3分)?(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典故“烂柯人”用来表现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