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系列精品教学课件 10 论语 十则 论语 十则 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 论语 绝对无与伦比 l n 论语 是一部什么书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 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 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 其中语句大量化为成语 全文11750字 出成语300多个 下列成语出自 论语 1 温故知新见义勇为乐在其中既往不咎尽善尽美见贤思齐三思而行文质彬彬敬而远之举一反三患得患失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后生可畏名正言顺怨天尤人杀身成仁血气方刚道听途说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下列成语出自 论语 听其言 观其行言必信 行必果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注意 作者不是孔子 论语 作者是谁 孔子 前551 前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陬邑 z uy 现在山乐曲阜 人 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作为思想家 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内 是中国的正统思想 孔子司寇像 孔子授课图 作为教育家 他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 他创造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 原则 现在仍在使用 他是中国读书人的祖师 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 他还是一位典籍整理编订家 相传 诗经 尚书 仪礼 周易 春秋 等经典是他整理编定的 孔子大成殿前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 孔子讲学的杏坛 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大成殿 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 孔庙大成殿侧面 孔庙中孔子的塑像 山东曲阜孔府大门 孔子墓 山东曲阜 碑文 大成至圣文宣王孔仲尼之墓 孔圣真像现存香港孔教学院大成中学香港似乎比大陆更注重中国传统文化 左 韩国的孔庙右 韩国大学生祭孔 日本的孔庙 至圣无域泽天下 盛德有范垂人间 影响超越国界 日本研究 论语 的著作 儒家文化哺育了大和民族 新加坡的孔子塑像 新加坡大力推行 儒教治国 法国巴黎1788年出版的 中国著名哲学家孔子生平 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 孟德斯鸠等都从我国古代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消息三则 1998年 七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发表 巴黎宣言 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首2500年前 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2004年9月26日 在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 孔子奖 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 文化 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 部长和专家 目前 全世界已经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 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500所 左 法国孔子学院挂牌右 韩国孔子学院成立 读懂课文 10 第1则 朗读注释翻译背诵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 yu y n 注释1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 顺接连词 并且 不亦 乎 表示轻微的反问 可译为 不 吗 指当权者 篇名 论语 往往取一篇的前两个字作为篇名 了解并赏识 时常地复习 通 悦 愉快 生气 发怒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 孔子说 学习并时常地复习它 不也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 不也是很快乐吗 当权者不赏识 自己也不生气 不也是君子吗 老师提示 这一则的意义 论语 的编著者把它放在开篇第一句 决非偶然 颜元 清代思想家 教育家 孔子开章第一句 道尽学宗 根本 思考这三句话中 哪一句是讲学习方法 哪一句是讲个人修养 学而时习之 学习方法 有朋自远方来 学习方法 人不知而不愠 个人修养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说 和 乐 都有 高兴 快乐 之义 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说 愉快 高兴 乐 快乐 乐 比 说 程度深 熟读背诵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第2则 朗读注释翻译背诵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x ng z ng w i 注释2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自身品格和修养 反省 每天 人称代词 我 多次 真诚 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说文解字省 甲骨文 金文 箭头 眼睛表示有物看入眼中小篆加了一条眼眉本义是 看 引申为查看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 反省 省察 发人深省 三省吾身 译文2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反省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讲诚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思考 三省 是反省三次吗 是反省多次 文言文中 三 九 诸字皆有 多 义 不一定是确数 这里的三件事是巧合 三省 的内容哪些是学习方面的 哪些是修身方面的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修身 修身 学习 熟读背诵2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第3则 朗读注释翻译背诵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 注释3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 温习 旧的 知识 可以 凭 做 当 译文3 温习了旧知识 又领悟了新知识 凭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思考这一则是强调 温故 还是 知新 强调 知新 记问之学 不足为人师 孔子 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 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 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 在 温故 中有所发现 才 可以为师 温故 的主张与前面哪句相同 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 熟读背诵3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 第4则 朗读注释翻译背诵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w ng d i 注释4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转折连词 却 就 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有害 译文4 孔子说 只读书却不思考 就会迷惑无所得 只是空想却不读书 就会有害 思考举例说明 思而不学则殆 不努力学习 却想通过作弊 冥思苦想怎样发财 却不学习知识 不学习法律 学而不思 和 思而不学 孔子更反对哪个 为什么 更反对 思而不学 因为 学而不思 只是无所得 而 思而不学 还有害 熟读背诵4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第5则 朗读注释翻译背诵 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为政 r zh hu 轻读 轻读 轻读 轻读 轻读 注释5 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为政 教导 吧 此 这 省略 我 是 同 汝 人称代词 你 通 智 聪明 译文5 孔子说 仲由 我 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聪明的 思考在这一则中 知 有哪两个读音和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zh 知道 zh 知道 zh 同 智 聪明 熟读背诵5 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为政 第6则 朗读注释翻译背诵 以下各则可以自学了 子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x ng y n轻读 注释 子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反省 译文 孔子说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 希望能和他看齐 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思考这一则是讲学习方法 还是学习态度 讲学习态度 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 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 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熟读背诵 子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第7则 朗读注释翻译背诵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y n语气词读轻些 注释 的 学习 他的 好 好的地方 优点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译文 孔子说 几个人一同走路 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 他们的短处 如果自己也有 就改正 思考 三人行 一定 有我师 吗 如果同行的都是坏人呢 将 善者 当正面的老师 将 不善者 当反面教员 朱熹注此句 三人同行 其一我也 彼二人者 一善一恶 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 是二人者皆我师也 论语集注 这一则和前文哪一则内容相似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熟读背诵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第8则 朗读注释翻译背诵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泰伯 h ng 轻读 轻读 注释8 停止 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刚强 勇毅 以仁为己任 把实现仁当做自己的使命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泰伯 译文8 曾子说 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 意志坚定 因为 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 仁 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 不是很重大吗 到死才停止 奋斗 不是很遥远吗 思考从这一则看 曾子终生奋斗的目标是什么 实现 仁 的理想 小知识 仁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熟读背诵8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泰伯 第9则 朗读注释翻译背诵 子曰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di o 轻读 注释9 子曰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时间季节 译文9 孔子说 到 寒冷的冬天 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调谢 思考这一则仅仅是说自然现象吗 这是以物喻人 要在严酷环境中坚强不屈 熟读背诵9 子曰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第10则 朗读注释翻译背诵 sh 轻读 轻读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卫灵公 注释10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卫灵公 一个字 大概 也许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 仁爱待人 译文10 子贡问道 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 孔子说 那大概是 恕 了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 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思考曾子说过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根据这一则说一说 恕 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熟读背诵10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卫灵公 探究扩展 探究性学习 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深度思考 学而进习之 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是什么关系 网上拜访孔子 中国孔子 网站孔子博物院论语孔子箴言名句 课外活动观看电视片 孔子 选自中央电视台 千秋史话 节目 同步精品练习 一 论语 是一部什么书 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共20篇 是儒家经典之一 二 孔子名什么 字什么 名丘字仲尼 三 用一句话概括 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 是哪国人 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论语不亦说乎曾子学而不思则罔诲女知之诲女知之自省 l nyu z ngw nghu r x ng 四 读准下列字音 仲尼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思而不学则殆是知也不可以不弘毅 zh ngy nx ngd izh h ng 五 指出本文的通假字 并说明通什么字 1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2 由 诲女知之乎3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说 通 悦 愉快 女 同 汝 人称代词 你 知 通 智 聪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 先生 论语 中指孔子 时常地复习 同 悦 高兴 愉快 了解并赏识 重用 愠 生气 发怒 六 解释加红色的词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是知也 旧 指旧知识 凭 做 当 迷惑 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 通 汝 人称代词 你 此 这 通 智 聪明 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传不习乎弘毅死而后已其恕乎 每天 多次 反省 真诚 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 刚强 勇毅 停止 大概 也许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学习并时常地温习它 不也是很愉快吗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 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当权者不赏识也不生气 不也是君子吗 七 翻译句子 复习了旧知识 又领悟了新知识 凭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 就会无所得 只是空想却不读书 就会有害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由 诲汝知之乎 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聪明的 仲由 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几个人一同走路 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 他们的短处 如果自己也有 就要改正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检查 反省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 意志坚定 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路程又很遥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把实现 仁 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 不是很重大吗 到死才停止奋斗 不是很遥远吗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 希望能和他看齐 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遇到 寒冷的冬天 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那大概就是 恕 了 自己所讨厌的 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八 这一课出了哪些成语 1 不亦乐乎2 温故知新3 见贤思齐4 三人行必有我师5 择善而从6 任重道远7 死而后已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九 理解性背诵默写第一则的三个反问句是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曾子每天 三省吾身 他 省 什么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