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广东省科技人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修改).doc_第1页
NEW广东省科技人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修改).doc_第2页
NEW广东省科技人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修改).doc_第3页
NEW广东省科技人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修改).doc_第4页
NEW广东省科技人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修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科技人才基地(南方医科大学)建设实施方案一、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园现状南方医科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南方医科大学有着重视科技开发和成果产业化的优良传统,曾开创了全国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先河。先后创办了南方制药厂(三九集团前身)、南方李锦记等知名企业,2004年学校移交广东省管理后,全校师生开始二次创业,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集中力量建设大学科技园,使之成为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学校于2008年12月成立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园,于2009年3月被认定为广东省大学科技园,2010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采用“一园多区,分期建设”的模式。广州园区具体包括: -校本部园区。包括校本部北面校办产业园区、南面医药产业大楼,总建筑面积27800平方米。 -越秀园区。位于越秀区盘福路麒麟大厦,建筑面积15200平方米。 为了实现大学科技园的快速发展,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针对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合作,重点建设了松山湖园区,2009年7月与东莞松山湖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经建设引进了实验动物科技园和代谢医学研发项目,正在洽谈“原创性抗炎药物创新团队”进驻松山湖以及组建转化医学研究院项目。学校于2010年4月成立了东莞松山湖明珠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运营松山湖实验动物科技园项目,努力探索公共服务平台市场化运作的新路。松山湖实验动物科技园占地40亩,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包括了实验楼、大动物培养繁殖区、按照GLP标准建设的大动物实验室以及配套设施。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克服了许多困难,获得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目前动物培养舍和实验室都先后投入使用,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实验动物设施检测。公司成立一年来,在建设期确立了“项目带动”战略,先后获得国家973项目分题、广东省高新区发展引导专项、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平台、广东科技计划等多个项目,成功举办了国际小型猪论坛、创新药物与仿制药研发及评估国际化进程论坛等多个学术活动,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丹麦AARHUS(奥胡斯)大学、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药品与医疗器械检定所签订合作协议。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小型猪专业委员会也挂靠在实验动物科技园。 东莞南方医大代谢医学研发有限公司是由留美归国专家惠宏襄教授领衔的技术团队在松山湖创办的企业, 科技园公司作为参股单位占20%的股权。目前已经在代谢病及其并发症的自体和异体细胞治疗、代谢病个体化医疗和疾病预测、健康产品和代谢病药品的研发等方面展开了工作。惠宏襄教授率领的团队被评为2010年东莞培养科研创新团队,公司承担和参与了广东省产学研课题、国家973课题、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课题和教育部博士导师课题等研究课题,与东莞康华医院、北滘医院已经开展了合作。 此外,大学科技园还与珠海康德莱医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对方在珠海金湾区建设了40000多平方米的国际医疗产业园,作为大学科技园珠海园区。并且以此为契机,与珠海金湾区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市、区财政投资3000万元左右,由我校牵头建设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东莞松山湖实验动物科技园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力求“系统全面、突出特色”,覆盖整个实验动物领域(从啮齿类小动物到哺乳类大动物),凸显在大动物(非人灵长类、比格犬和小型猪)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努力实现实验动物生产和动物实验技术支撑的一站式服务。并将形成实验动物资源标准化建设、新药研发利用、信息化推广和CRO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为松山湖打造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研发基地提供有力支撑。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立足广东、辐射华南及港澳台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验动物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动物生产设施22000平方米,GLP大动物实验室1000平米,以及与其配套的功能实验室3000平方米。其次,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目前拥有药理学、实验动物学、病理学、营养学、医学实验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50多人,其中2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正在筹备博士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创新团队-抗炎药物创新团队大动物研发平台已与科技园达成协议入驻科技园。其次,两年以来,公司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省部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重大课题,获得经费总额近千万元,同时发表了一批高水平论文。再者,松山湖科技园成为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名片,多次举办生物医药推介和论坛。此外,为了切实发挥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为园区和东莞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松山湖科技园出台了松山湖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暂行办法,经管委会批复同意,已经于2011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松山湖园区、东莞市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实验制定了一系列优质服务承诺和优惠政策。二、科技人才基地建设指导思想科技园将以“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创新性科技人才”作为指导思想,成为生物医药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基地,建立较为完善的高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三、发展目标 在三年内,吸引30名左右的海外归国人员和博士以及50名硕士进入基地,开展创业和技术研究,开展每年300人次以上的培训,最终形成科技人才的聚集高地,成为科技人才和科技干部的培训基地。四、具体实施计划与措施1、完善松山湖科技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其建设成科技人才引进平台,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一年多来,松山湖科技园的建设已成为东莞地区生物医药产业支撑体系领头羊。充分利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金、管理和区位优势,将继续投入软硬件建设,以优越的平台优势,吸引海内为高层次人才。 2、制度创新,落实项目、人才配套基金,吸引人才。利用政府和相关部门政策优势,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入到松山湖科技园团队里面来。3、建立人才培训体系。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更多的创新人才。为此,松山湖科技园本着“前沿、高质量”的原则,将建立一系列人才培训体系,培训生物医药领域的人才和科技干部,为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出贡献。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进入实验动物行业来,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献一份力量。注重抓住行业发展趋势,定期进行新型技术培训,为区域生物医药企业输送高层次实验动物行业人才,引领行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科学发展。通过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人才交流。南方医科大学松山湖科技园将根据广东省科技人才基地建设精神,充分发挥政策、区域、资金、行业发展优势,努力成为广东省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孵化基地,为广东省经济和科技发展做出贡献。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