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当今的能源趋势 能源的需求量剧增 化石能源可能枯竭 2 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污染 温室效应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 3 未来的理想能源应该满足的条件 足够丰富 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足够便宜 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相关技术成熟 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足够安全 清洁 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第二 三节核能 太阳能 解决途径 开发新能源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常规能源储量有限 开发不合理 浪费严重 人类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现状成因 我国能源供需紧张 制约社会发展 优先开发利用核能 太阳能 风能 地热能 潮汐能 氢能这六种新能源 一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能源现状 1 物质的组成 一切物质都有分子组成 分子又由原子组成 有些物质的分子就是一个原子 原子很小 它的直径不到1nm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 电子带负电荷 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处于原子的中心 构成非常小的原子核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时 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这就是核能 2 核能 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都是极其困难的 二 核能 1919年 英国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时发现质子 1932年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1934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用中子轰击原子核 发现原子核分裂产生能量很强 因此获38年诺贝尔物理奖 1905年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 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 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著名的核动力公式 mc 为核能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现历程 重核裂变 1939年 费米进一步提出链式反应的概念 核能释放方式 二 核能 开发应用 即一个重核可裂变为两个中等质量的核 从而获得原子能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轻原子核 在极高的温度和极大的压力下非常靠近时 它们聚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新原子核 同时释放出更为巨大的能量 因为核聚变必须在极高的温度约1亿 才会发生 所以也叫热核反应 如何利用好核反应中产生的巨大能量呢 二 核能 开发应用 核能释放方式 轻核聚变 思考 核武器研究 1939年9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打响 1933年 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1938年 费米逃往美国 德国尚有普朗克 玻恩 海森堡 魏扎克 劳厄 哈恩 盖革等核物理专家 1939年 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努力说服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德国之前抓紧研制原子弹 1940年 美国政府正式大量拨款 启动 曼哈顿工程 1943年1月 1945年7月 奥本海默主持原子弹研制 二 核能 应用方向 1945年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二 核能 核武器研究 应用方向 1945年8月6日 铀弹小男孩投到广岛 小男孩 原子弹爆炸地点在广岛市中心偏西北处 爆炸威力相当于 8万吨 炸药 顷刻间产生了30万度的高温 正处于爆炸中心的外科医院所有的人和设施转瞬就化为灰烬 距爆心半径一千米范围内的花岗岩都融化了 时速高达五六十千米的强烈冲击波将距爆心半径三千米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 几乎全部摧毁 二 核能 核武器研究 应用方向 8月9日 钚弹胖子投在长崎 在爆心附近 没有留下任何人或物的痕迹 只是在地面上隐约残留着如同人体外形的阴影 广岛全城遍地焦土死尸枕籍相连 市中心约12平方千米方圆几乎被夷为平地 全市76 328幢建筑物中 44 8万幢全部被毁 22117幢半毁 房屋损失达70 日本官方统计当场死亡和失踪人数达78 150人 伤51 408人 加上后来因辐射 烧伤而死亡的人数总计246 726人 二 核能 核武器研究 应用方向 核军备竞赛 盟国冷战开始 1945年8月 斯大林下令抓紧研制原子弹 1949年8月 苏联成功地进行了核实验 1952年10月3日 英国研制成功原子弹 1960年2月13日 法国研制成功核弹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试爆成功原子弹 如何有效地控制核能 安全和平利用核能呢 1952年11月1日 美国试爆第一颗氢弹 1953年8月 苏联研制氢弹成功 1967年6月17日 中国试爆成功氢弹 原子弹 核裂变 氢弹 核聚变 二 核能 核武器研究 应用方向 思考 1954年 苏联建成第一座小型原子能电站 核电站建设 1942年费米在芝加哥研制核反应堆 1956年 英国建成第一座小型原子能电站 1957年 美国建成第一座小型原子能电站 二 核能 应用方向 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 核能 应用方向 核电站建设 第一回路 先用泵把水压入核反应堆 在那里获得核裂变释放的核能 水被加热 内能增加 然后进入热交换器 在那里把热量传递给第二回路中的水 再被泵压回反应堆重新被加热 第二回路 在热交换器内 水被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后 进入汽轮发电机先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再获得电能 做功后的蒸汽内能都减少了 它将进入冷凝器冷却成水 再由泵压回热交换器重新加热成高压蒸汽 1991年 中国建成第一座自主研制的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田湾核电站 三门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 二 核能 应用方向 核电站建设 受控核聚变现状与发展 中国 日本 韩国 俄罗斯 美国和欧盟6大iter成员国2005年6月28日在莫斯科敲定法国的卡达拉舍为反应堆建设地 这一为期30年共计投资将超过100亿欧元的国际超大型科学合作项目很快就将正式启动 iter 组织 拉丁文 道路 之意 该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规模可与未来实用聚变反应堆相仿 用以解决建设核聚变电站的关键技术问题 二 核能 应用方向 核电站建设 对比火力发电站 消耗的 燃料 少 结构相似 燃料不同 对环境污染小 长远看 成本低 核能的优点与缺点 二 核能 辨析 优点 应用方向 核废料 核废料具有放射性污染 因而建设使用核电站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 避免造成放射性污染 以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二 核能 缺点 应用方向 核意外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能电厂 因为运转人员违法进行极危险的实验 导致爆炸 造成乌克兰 白俄罗斯 苏俄地区 至少有九百万人受到辐射线影响 至今尚有数百万人生活于污染区内 白俄罗斯婴儿出生率下降50 苏俄地区儿童淋巴癌上升28 5 二 核能 缺点 应用方向 三 太阳能 结构特点 太阳内部的温度高达1千万摄氏度以上 在那里就进行着大规模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出的光和热正是由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转化而来的 三 太阳能 产生本质 三 太阳能 能源之母 太阳能十分巨大 供应时间长 太阳能分布广阔 获取方便 太阳能安全清洁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利用太阳能不征收任何 税 经济划算 三 太阳能 利用优势 开发难度 光热转换 a 如何提高太阳能直接转化内能的效率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灶 三 太阳能 利用途径 思考 b 能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内能吗 热水 冷水 水箱 集热器 太阳光 集热器的原理 结构组件 聚光装置集热装置蓄热装置汽轮发电装置 光热转换 三 太阳能 利用途径 工作原理 太阳能 光热转换 三 太阳能 利用途径 思考 太阳能能否直接转化为电能呢 光电转换 太阳能电池及原理 1887年 赫兹 m hertz 首次发现的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压 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 光伏效应 光电转换实现了太阳能直接向电能的转化 再通过蓄电池以化学能的方式储存 三 太阳能 利用途径 总结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太阳能电池 现在广泛应用于微波通讯基站 电台 野外活动 高速公路 也可为无电山区 空间站提供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体家具咨询策划方案
- 安庆学校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木材加工设备投资效果综合分析报告
- 大棚后坡维护施工方案
- 鞋厂成本管理咨询方案
- 叫花鸡营销策划方案
- 初中活动方案策划书
- 临水建筑选址规划方案设计
- 音乐培训活动招生方案策划
- 卤味零食达人营销方案
- 供应商审计培训课件
- 国家临床版3.0手术操作编码(ICD-9-CM3)
-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3课课件
- 2021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4-05-05)
- 第二十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行动手册
- 质保金支付申请表
- 苏科版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一册全部教案(共9课)
-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记录表
- 35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调机制和工资预防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