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B . 简爱一书讲述了一位孤女在经历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主人公简爱是一个性格坚强、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C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首诗歌。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D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垂髫”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cuxiopd鞠躬尽_惟妙惟_开天_地中流_柱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2013阜新)根据提示默写。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_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醉翁之意不在酒,_。(欧阳修醉翁亭记)_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比喻人们在困窘绝望中重见生机,又有一片新天地的两句诗是:_ , _。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 , _。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4. (1分)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去国怀乡_属予作文以记之_太守之乐其乐也_焉得更有此人_5. (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蒲松龄著书(节选)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蕴藉。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 , 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故笔法超绝。【注】落拓:贫困失意,景况凄凉。罂(y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淡巴菰:烟草。蒇(chn):完成。(1)请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各画一处。每 临 晨 携 一 大 磁 罂见 行道 者 过(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为村中童子师_ 具淡巴菰一包_此书方告蒇_ 故笔法超绝_(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归而粉饰之A . 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B .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C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D . 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夏)(4)翻译下列句子。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5)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聊斋志异“笔法超绝”的原因,请你概括出两点。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6. (6分)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文中的“他”是_,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是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7.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藤野先生(节选)鲁迅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吧!”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干事查看讲义,其实是查看藤野先生是否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是否在考前漏泄题目给“我”。B .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这里称那些受军国主义影响而思想狭隘的中国留学生为“爱国青年”,实则讽刺。C . “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在“漏”字旁边加上一个圈,暗中讥讽鲁迅考前得到泄漏的试题才得到高分的。D . “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鲁迅之所以说谎,是不想看到关心他鼓励他的藤野先生凄然伤心。(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篇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散文。B . 全文线索分明线与暗线,明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暗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C . 文章写了不少与藤野先生无关的事情,看似形散,实则神不散。D .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也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3)“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文中哪两件事促使鲁迅“弃医从文”?其中原因是什么? 8.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为什么不读经典“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作者:彭程。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B . 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C . 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D . 本文的认证思路是先提出观点: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2)下列与本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指出人们不读经典的原因,最后号召人们有了认识之后,行动要跟上。B . 人们不读经典的主要原因是现代人生活浮躁,匆促的生活节奏,没有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细细品味。C . 作者在第段中例举曹雪芹“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是为了进一步论述经典本身是纯粹的,作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D . 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会对经典产生隔膜,他们无缘分享出来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3)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材料二: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9. (7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_。 (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 . 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C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D . 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作文:请在下面的作文中任选一题作文(1)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_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考生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2)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一封信说:“成功地将一个好主意付诸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1课 烧开水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劳动小学中年级湘教版(广西)
- 2.2 音视频的编辑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重大版2019七年级下册-重大版2019
- 2025健身房行业劳动合同
- 2025咖啡销售合同翻译
- 2025跨国销售代理合同
-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六年级上册
- 七台河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塑料厂产品检验记录细则
- 2025设施保养合同(标准版)
- 2025年海南公务员真题
- 公路施工质量培训课件
- 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工艺标准规范及管理流程
- 【拓展阅读】类文阅读《燧人氏钻木取火》
- 李建涛员工从“老板”做起课件
- 海船船员甲类三管轮实习记录簿
- 注采压力分布规律研究课件
- 填料及表面处理培训课件
- 法院民事调解协议书
- 202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表
- (完整)脑出血护理查房ppt
- 监控系统项目监理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