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视野下中国轿车市场的发展前景预测.doc_第1页
WTO视野下中国轿车市场的发展前景预测.doc_第2页
WTO视野下中国轿车市场的发展前景预测.doc_第3页
WTO视野下中国轿车市场的发展前景预测.doc_第4页
WTO视野下中国轿车市场的发展前景预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TO视野下中国轿车市场的发展前景预测南京一中高一(3)班:王梦骐小组组员:沈梦梅,俞南希,柳笑盈,张蕊,王鹭洁,王睿宣指导教师:李宏亮前言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轿车市场发生了许多变化,有进口车大幅降价带来的好处,也有进口车对国产车造成的冲击。我们小组想要通过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对车主的调查,对汽车专家的访问等方式,了解轿车市场的变化规律,了解加入WTO之后,中国轿车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现有的有利条件,对目前中国轿车市场的现状做一些研究,从而预测,在WTO视野下,中国轿车市场的前景将如何发展。而这个活动也可以让我们走入社会,增强自己的自主思维能力,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更好的认识和了解现在的社会现状,从而实现不止读书,更与社会相关联,相适应的目的。我们小组决定把调查分为三个阶段:一、找寻相关资料,做初步的了解 二、进行相关社会活动,综合资料 三、总结,形成判断,汇总成文在第二个阶段中,我们又分别有两个小的项目:问卷调查和人物访问。分别在2006年5月14日和21日进行。问卷调查是在学校、秦淮区某小区停车场和新街口进行,随机选取不同的对象进行调查。而人物访问的对象是网络上的著名车评人阿东(原名:钟东)。在调查中。我们遇到不少的困难,比如说,停车场的保安不让我们进行调查,多次把我们赶出来;在停车场车多,人少,不易进行调查;访问的时间略有点紧。当然,自己亲自进行了许多社会活动,对于自己的能力是一个提高,也开阔了视野,对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数据的获得也比较真实,更加利于得到正确的结论。正文我们小组,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为止已经购买轿车的人,选择的多是中高档车辆并以经济型为主。在问题中,C选项的选择率最高,价格为1020万的车辆,在总比重中占了62%。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目前为止的车主大多并不十分富有,经济型的车价格适中,让消费者有能力承受,又有较为完善的维修服务机构。而销售量大,所以配件易于购得,并且价格不会太高。不少经济型车辆对于目前的马路状况适应得较好,一些小的磕磕碰碰并不影响它的正常行驶,所以消费者在多方比对衡量之后,多数选择了这样的经济型车。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我们在金鹰的停车场中向一位奔驰S350的车主进行了调查,不意外地发现,这辆奔驰的“顶级系列S”的价格远远超出了我们选项中的20万,达到了130多万,而在离此不远的小巷子中,我们向一位“普桑”车主进行了调查,他的车价格只有5万元左右。我们认为这说明,在目前大多数人经济实力相当,经济型汽车大量售出的背景下,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力差距。就全中国而言,3亿多买得起车却嫌不够高级的消费阶层,与9亿并不买得起哪怕是很便宜的二手车的布衣消费者之间,形成了两极分化。在我们所找到的资料中,下面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这种现象:“中国的现状是:一方面是1100万元一辆的宾利、700多万元一辆的迈巴克,车展尚未展出,便被人订购走了。另一方面,3万多元的夏利,对9亿农村国民中的大多数来说,仍是个不可企及的天文数字。”由此可见,在中国,轿车尚未进入家庭大量购车阶段。(附图)而在我们的访问过程中,汽车专家认为,总体上来说,中国的汽车价格在不停的下降,无论是80年至2000年的商业用车的大量降价,还是自90年至现在的乘用车的降价。而后者的降价与加入WTO之后关税的下降有很大的关系。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政治需要,“必须”造出国产轿车,而不是根据市场要求开发生产。因此轿车的生产而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产业体系。而80年代轿车发展开始起步时,由于轿车制造水平远落后于国外,成本高,质量低,导致了轿车工业被外国企业大部分垄断。此时国外的汽车产业已经基本成熟,因此对于某些配件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但中国的轿车生产并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体系,技术和管理都还有待成熟,因而生产的配件原料有大量的浪费,成本居高不下,加入已生产车辆的出售价格中,导致汽车的价格异常高,被称为“高级消费品”。在加入WTO之后,中国无论是生产管理技术水平,还是产业规模都在不停的提高,与国际接轨。关税也逐步下降,由原来的280%到现在的20%。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是近几年来汽车价格的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仅仅是价格,轿车的数量同样正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变化。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认为中国目前已经经历过汽车井喷现象,并且车辆数目过多的有25位,占总调查数的48.1%,而认为在未来5年内就会发生井喷现象的有26位,占调查总数的50%。由此可见,中国的汽车数量已发生了速度惊人的增长,并且依照目前的情况看来,在未来几年内,很有可能继续增长下去。这里有一些数据可以作为参考(附表)。这是我们所查找到的资料,在2004年,汽车的私人保有量就已经达到了1400多万辆。这里解释以下,什么是汽车的保有量,简单来说,就是持有汽车的数量,其中不包括已经报废或并未投入使用的车辆。由上表可以明显的发现,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广州、浙江,私人汽车的保有量远远高于其他的一些相对还不是十分发达的地方,这可以说明,轿车市场的强大与否,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及人民生活水平由很大的关联,我国的有名的汽车生产厂家也大多集中于这些地方。并且在我们的调查中,有注意到路口车辆的品牌,发现现代,大众,广本在各式各样的车辆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众所周知,这些车分别产自北京、上海、广州,这可以说明,我国的一些汽车厂家也正在发展,并且发展势头良好。让我们再来看一个数据(见下表)。从这张表格中很容易发现,轿车发展十分迅速,自80年开始发展以来,由667辆升至116085辆,翻了几百倍!并且反超载货用车,成为市场的主要进口产品。这与我们在访问中获得的资料是相同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的轿车进口量,很明显,比上年翻了一番多,在这之后几年内的数量更是飞速上升,很快就突破了10万辆。由此不难得出加入WTO之后,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市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结论。这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也同样体现在汽车的售后维修与保养上。在90年代中后期以前,中国是不存在“4S”这个概念的。后来引入了这个概念,真正在保修期以外去4S店修车的人并不多。现在,在我们的调查中,选择去4S店进行维修的有42人,占到了总数的80.8%。可见,现在多数的车主都愿意去服务质量和服务信誉较佳的4S店。访问中,我们也提到过这个问题。车评人阿东认为,以前私人买车很少,可是毕竟有人买,因此就需要配套相关的维修人员和维修场地,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而这笔不小的费用就分摊到了人数并不多的车主身上。因此,维修的费用简直“耸人听闻”。但是,加入WTO之后,车价的下调,带来了“有车一族”人数的迅速增加,服务需求量的扩大引起了服务供给的增加,而维修店的不断增加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使“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所以维修的价格也有所下降。尽管依然被认为偏高,但已经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了。所以,去4S店修车的人越来越多了。由此也可以预见,如果车主继续增加下去,那么维修的费用也可能继续下调,去4S店修车的人会越来越多,进一步促进汽车维修市场的完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那么中国的轿车市场也就会越来越规范,从而真正与国际接轨。随着廉价进口车辆的大量涌入,中国本土汽车的市场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占与挤压。本土汽车产业将何去何从?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向阿东提问。他的主要观点是:在进口轿车的冲击下,必然会一部分没有竞争力汽车厂家倒下,但是相对的,也必然会有一些本土汽车厂家在竞争中强大起来,创造出自己的响亮品牌,成为国有汽车工业中的中流砥柱,乃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列举了一些数据,它们足以证明我国本土的轿车工业正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在1972年,我国的汽车出口总量是128277辆,其中轿车只占661辆,在92年的时候,汽车的总出口量突破了100万辆,2000年的时候,汽车的总出口量,突破了200万辆,到2004年,我国的汽车出口总数达到了5070452辆,其中,轿车占了2312561辆。而凡事都有两面性,既然国外的汽车厂家会对国内的汽车厂家造成冲击,那么国内的汽车厂家也一定会对国外的汽车厂家产生巨大的反冲击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来,被吞并的厂家有可能是由于自身的实力不足,技术,管理落后于其他厂家,而被国内的有着优势的汽车品牌所兼并,双方的实力都得到提升,拥有了较兼并前更加强大的竞争力,进而更加促使了国内的汽车产业发展,这未尝没有有利的一面。(附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前段时间国家出台了“取消对于小排量车的限制”的政策,即鼓励发展小排量车。我们小组的成员经过讨论,认为这主要是由迅速发展的汽车市场及其所带来的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决定的。基于我国的巨大人口数量,本来能源及环境的压力就比较大,随着汽车消费的不断增长,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利益的“双赢”更是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国际上石油资源的紧缺所带来的油价不断上调对汽车的普及无疑起了一定的负面作用。而发展排量较小的小型车,对能源的节约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且小排量车对于环境的危害明显小于大排量的车辆。因此,发展小排量车无疑成为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相信只要环境和能源危机一天不解除,小排量车的优势就会继续存在。这对于中国的轿车的发展,也有不小的引导作用。链接2003年7月1日,本市成品油价格微调,90号、93号汽油每升下调0.01元。2003年12月6日,成品油价格上调,其中93号汽油为每升3.20元,上调了0.18元。2004年3月31日,成品油的价格上调,其中93号汽油为3.46元,上调了0.26元。2004年8月25日,成品油的价格上调,其中93号汽油为3.66元,上调了0.20元。 2005年03月23日油价上涨2005年6月25日油价上涨05年7月23日油价上涨2006年3月26日油价上涨结论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加入WTO之后,中国的轿车市场的未来可能会出现下面的趋势:1 轿车的量会越来越大。不论是进口车或是国产车,轿车的保有量均会增加。中国加入WTO之后,无论是高级或者中低档轿车的需求量必然会增加,私车更是如此。在加入WTO的前提和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增长,人民富裕起来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及其不断增长的消费力,产生更多对车辆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市场。这对诸多汽车生产厂家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必然会使轿车的产量增加。而轿车市场的不断规范与完善及相关设施、相关服务业的逐渐成熟,将打消一部分消费者对于“养车难、停车难、修车难”的顾虑,从而带来轿车的销售量的增加。2 轿车的价格会不断的下降。在加入WTO之后,关税逐年下调,由280%降至0%。而运输方式的进步也会使得进口车的价格进一步下调。国内的生产力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生产方式的更新,成本的下降必然会带来轿车的价格下降。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科技含量更高,更加人性化。按照市场的需求,轿车性价比会不断上升。各种车型将具有更高的市场针对性,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将会把目光投向工薪阶层等具有巨大潜在购买力的消费群体而不是仅仅针对“富人阶级”。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城市居民),汽车将成为一种更加普及的消费品,一种代步工具,而不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消费品。3民族轿车品牌会更加响亮。随着我国轿车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入世”会使得市场形势更加复杂,从而形成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必然会产生发展不良的汽车厂家被发展势头良好的厂家兼并的情况。优胜劣汰,从而使一些技术过硬、管理理念先进、勇于创新的汽车厂家脱颖而出,并在与国外的汽车厂家的竞争与合作中得到锻炼与成长。而在国外汽车产业冲击国内的同时,国内的汽车产业也一定会对国外的汽车产业起到巨大的影响,从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年增强,必会有民族汽车产业站起来,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在世界各地打造“中国制造”。4 小排量的车将会越来越多。在世界油价不甚稳定的今天,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更是如此。面临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难题,大排量的车的增加速度必将受到政策的限制。而不断上调的油价让越来越多的购车者倾向于购买经济、实惠、省油的家用小排量车。小车在拥挤的城市交通中具有的优势也不容忽视它们相较于大车更加易于停放,在一些狭窄的道路中通行更加容易。随着生产技术的成熟带来的科技含量更高更人性化的小排量车的增多与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小车时代”也许就将会在不远的未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