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化学试测题.doc_第1页
2000年化学试测题.doc_第2页
2000年化学试测题.doc_第3页
2000年化学试测题.doc_第4页
2000年化学试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0年化学试测题一、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碳所化合物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下列现象与碳氢化合物有关的是A 臭氧空洞 B 光化学烟雾 C 酸雨 D 火山爆发 2、室温时下列溶液密度比纯水密度小的是 A 1molL-1HCl B 0.1molL-1 HNO3 C 0.01molL-1 H2SO4 D 25% 氨水3、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 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C 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C2H4 D 压力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 B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各种离子,它的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D 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5、两个硫酸分子可以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焦硫酸(H2SO4)。已知硫酸的分子中有4个硫氧键,则焦硫酸分子中硫氧键的数目是 A 4 B 6 C 7 D 8 6、 下列各组物质中,两者互为同分异构的是 A NH4CNO与CO(NH2)2 B CuSO43H2O与CuSO45H2O C Cr(H2O)4Cl2Cl2H2O与Cr(H2O)5ClCl2H2O D H2O与D2O(氨水) 7、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气)+2B(气)2C(气)。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此时C气体的体积占40%,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B 原混合气体体积为1.2V C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了0.2V D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了0.2V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温度下,1 molL-1氨水溶液与0.5 molL-1氨水溶液中,OH-之比是2:1 B 0.1 molL-1 NH4Cl溶液中的NH=Cl- C 向0.1 molL-1NaNO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使溶液pH=5,此时混合液中Na+=Cl- D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使 混合液的pH=7,此时混合液中Na+=CH3COO- 9、制备卤磷酸钙萤光粉所用的高纯氯化钙中混有镁杂质,除去的方法是把氯化扌的水溶液加热到9095,在不断搅拌下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镁生成沉淀过滤除去。此沉定最好选用 A 氢氧化钙乳浆 B 碳酸钠溶液 C 碳酸氢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10、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B H+=110-7molL-1 的溶液 C pH=14-pOH 的溶液 D pH=pOH 的溶液 二、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浓硫酸 B 稀硫酸 C 浓硝酸 D 稀硝酸 12、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稀H2SO4,分别跟等物质的量的Al、KHCO3和K2CO3刚好反应完全,所耗去甲、乙、丙三种酸的体积比为1:2:3,则甲、乙、丙三种酸物质的量之比应是 A 1:1:1 B 3:1:2 C 6:3:2 D 18:3:4 13、某烃室温时为气态,完全燃烧后,生成的H2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该不饱和烃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应是 A 2 B 3 C 4 D 5 14、已知甲醛(HCHO)分子中的4个原子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的是 A 苯乙烯 B 苯甲酸 C 苯甲醛 D 苯乙酮 15、下列溶液经反应后,溶液内含有0.50 mol NaHCO3和0.50 mol Na2CO3的是 A 0.50L 1.00 molL-1NaHCO3加0.50L 0.50 molL-1NaOH B 0.50L 0.75 molL-1 Na2CO3加0.50L 0.50 molL-1 HCl C 0.50L 1.00 molL-1 NaHCO3 加0.50L 0.25 molL-1 NaOH D 1.00L 1.00 molL-1 Na2CO3 加1.00L 0.50 molL-1 HCl 三、(本大题共14分) 16、为了测定某烷烃样品(丁烷,并含少量丙烷等气态烃)的平均分子量,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一个配有合适胶塞的洁净、干燥的锥形瓶,准确称量,得到质量m1 往锥形瓶中通入干燥的该烷烃样品,塞好胶塞,准确称量;重复操作,直到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得到质量m2 往锥形瓶内加满水,塞好胶塞,称量得到质量m3 已知实验时的温度T(K),压强P(Kpa),水的密度(gL-1)空气的平均分子量29.0,密度(gL-1),回答下面问题:本实验的原理是(具体说明) 步骤中为什么要重复操作,直到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 具体说明本实验中怎样做到每次测量都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 本实验中收集气体样品的操作,可选用的方法是(填图中标号) 锥形瓶内空气的质量()是 (列出算式)。瓶中样品的质量()是 (列出算式)。由实验测得该烷烃的平均分子量是 (列出算式)。 四、(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0分) 17、(6分)设X、Y、Z代表3种元素。已知: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Y和Z两元素可以形成四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据此,请填空:Y元素是 ,Z元素是 。由X、Y、Z三元素所形成的含68个电子的盐类化合物之分子式(即化学式)是 18、(6分)下表数据是在某高温度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反应时间 t/h1491625MgO层厚Y/nmNiO层厚Y/nm0.05ab0.20a2b0.45a3b0.80a4b1.25a5b*注:a和b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请填空回答:金属高温氧化腐蚀速率可以用金属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来表示,其理由是 。金属氧化膜的膜厚Y跟时间t所呈现的关系是(填直线、抛物线、对数或双曲线等类型):MgO氧化膜厚Y属 型,NiO氧化膜厚Y属 型。 Mg与Ni比较,哪一种金属具有良好的耐氧化腐蚀性: ,其理由是: 。 19、(8分)氧化物A单 质 B氧化物C单 质 D化合物 I单 质 H单 质 G化合物F单 质 E 高温 反应 高温 反应 燃烧 反应 高温 反应如上图,已知:单质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化合物F是不能生成盐的氧化物;化合物I能溶于水呈酸性,它能够跟氧化物A起反应。据此,请填空:化合物F是 。化合物I 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20、(9分)某烃A分子量是156,在CCl4溶液中跟Br2不起反应。但是在光照下,Br2可以跟A起取代反应。取代产物的分子量是235的只有两种:产量较多的一种是B,产量较少的一种C。另外,还可得到分子量是314的产物多种。请写出A、B、C的结构简式。分子量是314的有多少种?试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21、(6分)氰化钾(KCN)的氰基(CN)可以取代卤代烃的卤素(X)生成腈(R-CN)。腈可以经酸性水解成为羧酸(RCOOH);腈也可以被催化加氢成为胺(RCH2NH2)。请自选一种卤代烃,由它和任意无机试剂合成制取尼龙66所需要的两种原料:己二酸HCOOC(CH2)4COOH和H2NCH2(XH2)4CH2NH2 。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需配平)。 22、(9分)已知某化合物甲,分子中只含C、H、O三种元素,其C、H的质量分数合计为78.4%。又已知,甲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它的4个价键分别连接在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上,如下图所示: A、B、D、E为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请建议甲的分子 写出甲的结构简式,并以系统法命名之。六、(本大题共12分)23、邻苯二甲酸氢钾( 分子量204.2)可以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反应如下:KHC8H4O4 + NaOH = KnaC8H4O4 + H2O。准确称取KHC8H4O4晶体0.5105g,溶于水后加入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消耗NaOH溶液的浓度(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测定食醋的总酸度。食醋中除醋酸(CH3COOH)外,还含有少量其它有机酸。食醋的总酸度以每1000mL食醋中含醋酸(其它酸也折算作醋酸)的质量(g)表示,通常写作CH3COOH%。用移液管移取市售食醋50.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再从中移取25.00mL,用上小题 已知浓度的 NaOH溶液滴定,消耗碱液体积为V(mL), 写出CH3COOH%的计算式。已知0.1molL-1 邻苯二甲酸溶液的pH大于1,取等体积的邻苯二甲酸溶液和某KOH溶液混合,测得混合液的pH等于7,则碱与酸的浓度比值(X)为 (选填下列选项编号)。A x2 B x=2 C 2x1 D x=1 E1x1/2 F x=1/2 2000年化学试测题答案一、1B 2. D 3.BC 4.C 5.D 6.AC 7.BC 8.CD 9.A 10.D 二、11.C 12.D 13.C 14.D 15.D三、16、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两种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量之比。(2分)为了保证瓶内的空气已完全被排出,并充满了样品气。 (2分)第一次称量前,锥形瓶塞紧胶塞后,在瓶口处的胶塞上做一记号,以后每次测量,胶塞塞入瓶口的位置都以此为准。 (2分) D (2分) (2分) m2-m1+m空气 (2分) 29.0 (2分)四、17、Cl(氯),O(氧) KClO3 (每空2分,共6分) 18、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也可以用产物的生成速率。 直线,抛物线Ni,它的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增长比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