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辛亥革命同课异构课件1 岳麓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辛亥革命同课异构课件1 岳麓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辛亥革命同课异构课件1 岳麓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辛亥革命同课异构课件1 岳麓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辛亥革命同课异构课件1 岳麓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辛亥革命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概念 思考 诗歌反映一个世纪前的中国怎样的局面 诗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抱负 一 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戊戌变法失败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 万世一系 永远尊戴 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 而大臣辅弼之 议院不得干涉 宣统帝 钦定宪法大纲 清政府内外交困 日益腐败 1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掠夺2 清政府的腐败3 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革命前民不聊生 4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一 背景 二 准备 同盟会成立图 1906年日知会 1904年华兴会 1904年光复会 1894年兴中会 兴中会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 孙中山为总理 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中国民主革命有完备的革命纲领 并由一个统一政党领导 1 组织准备 革命团体 革命政党 孙中山在 民报 第一号发刊词里 将同盟会的政纲概括为 三民主义 即民族 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 核心 补充和发展 前提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影响 通过论战 三民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有力的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问题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2 思想准备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 同盟会纲领 三民主义 的传播 2 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 浙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 黄兴 3 军事准备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回顾 背景与准备 背景 准备 组织准备 革命团体 革命政党的建立思想准备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军事准备 革命党人发动了武装起义 1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掠夺2 清政府的腐败3 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4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二 武昌首义 1 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成立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熊秉坤 金兆龙率先发难 结果 成立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为都督 国号为中华民国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 2 各地纷纷响应起义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 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 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 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 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 读材料 学思 从黎元洪当都督 江苏的 和平光复 及 阿q正传 你能分析革命存在的危机吗 11月江苏宣布独立时 仅 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 以示革命必须破坏 清政府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 成了民国的江苏都督 中国近现代史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 这些名目 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官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阿q正传 提示 部分政权掌握在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手中 也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和软弱 三 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概况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京 民国纪年 五色即代表汉 满 蒙 回 藏五个民族 象征 五族共和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内容 1 中华民国主权归国民全体 2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3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政权 实行责任内阁制 主权在民 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意义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性质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 限制袁世凯权利防止专制独裁 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主要目的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选举临时大总统和弹劾大总统权利 讨论 辛亥革命后 尽管革命发展迅速 但全国政局混乱 你能从各政治势力的状况分析袁世凯掌握政权的原因吗 清政府 在革命打击下土崩瓦解 丧失政权势在必然 帝国主义 维护在华利益 扶持袁世凯作为新代理人 立宪派 旧官僚 谋求政治地位 助袁掌权 革命派 为推翻帝制 寄望于袁世凯 袁世凯 掌握清政府大权与北洋军 志在必得 提示 帝制终结和袁世凯掌权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912年2月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 旁立者 下诏退位 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 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 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a 武昌起义的胜利b 中华民国的成立c 清帝下诏退位d 临时约法 颁布 c 辛亥革命的意义 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的性质 历史研究决定一种革命性质的主要因素是 哪个阶级领导的 要推翻哪个阶级的统治 要建立哪个阶级统治 革命的功绩 1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2 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3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就中国历史发展总趋势来说 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 主要是因为a 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b 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c 结束了中国传统社会d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清朝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 是20世纪中国革命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c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 b 各抒已见 有人说 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 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认识 为什么 革命的成败 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达到了 提示 成功方面 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方面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无量头颅无量血 可怜换得假共和 结束语 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 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他为追求民族独立 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