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历程导学案.doc_第1页
生物的进化历程导学案.doc_第2页
生物的进化历程导学案.doc_第3页
生物的进化历程导学案.doc_第4页
生物的进化历程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授课人: 许晋予 时间:2015、11、20【学习目标】 1. 能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1) 通过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研究比较推断生物进化的趋势。(纵向比较)2) 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如人类的亲子鉴定、细胞色素C)进行比较,可以知道这些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3) 通过对马的前肢,鹰的翅膀,蝙蝠的前肢的比较,说明他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横向比较)(比较可以是横向也可以是纵向的,遇到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4)通过比较法培养对比分析能力;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分析判断能力。2、能说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1、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 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 进化的结果。 2、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地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涉及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 。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 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 比较等方法,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3、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 和 。4、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 ,之后又出现了爬行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 ,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 。5、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通过预习聪明的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呢?二合作探究目标一:通过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研究比较推断生物进化的趋势。1.阅读教材第57页资料分析1,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化石?2)仔细观察资料一中的不同地层结构中生物种类,完成下列填空:古生物学家对生物化石的研究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越_,_生物也越多。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越_,_生物也越多。这一现象说明,生物是由_到_,由_到_,由_到_逐渐进化而来的.目标二:通过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如人类的亲子鉴定、细胞色素C)进行比较,可以知道这些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阅读教材第57页资料分析2,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从表格中可以推断出那种动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哪种动物的人的亲缘关系最远?2)由此可知细胞色素C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 ),反正则越( )。3)资料一二都运用了( )的研究方法,我们由此可以推测生物是不断( )的,他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 )关系。目标三:通过对马的前肢,鹰的翅膀,蝙蝠的前肢的比较,说明他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目标四: 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 回顾植物的进化历程2、 回顾动物的进化历程3、阅读教材第59页7-25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完成下列题目:1).请完成图中空缺,并将图中所列动物或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并说明你这样排列的理由。2).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 )( )( )。三、课堂小结:晒晒师友的收获: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三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早期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都很低等B.晚期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多数低等,少数高等C.化石可看作是记录生物进化历程的无字书D.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性2.郑氏始孔子鸟化石证明下列哪两类生物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A、鱼类和两栖类 B、两栖类和爬行类 C、爬行类和鸟类 D、鸟类和哺乳类3.关于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正确的是( )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鱼类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授课人:许晋予 时间: 2015、11、24【学习目标】1、 通过对生物进化实例的分析,明白生物进化的原因1) 通过对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分析,明白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2)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3、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培养模拟探究能力【学习过程】预习交流1、1550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多数是( )色的,少数是( )色的,100年后( )色变成了常见类型,而( )色变成了少数。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_,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_和_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_和_而进行_。3、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_和_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_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_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_生存下来,_被淘汰掉,这就是_。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_。互助探究目标一:通过对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分析,明白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1、阅读教材第62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桦尺蠖是不是自己会改变体色?2) 在第二次考察时,先前看到的大多数的浅色桦尺蠖哪里去了?3) 深色的桦尺蠖为什么会多起来,成了常见类型?4)深色桦尺蛾的变异是环境变化后才产生的吗?目标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阅读教材第63-65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2) 通过模拟保护色形成的实验,你认为保护色是怎么形成的?3) 通过保护色形成的模拟实验,你认为生物和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目标三: 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阅读教材第65-66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_。2、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 ),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 )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生物为了生存,他们之间要进行激烈的( ),那些具有( )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把( )遗传给后代,所以( )是自然选择的基础。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3、由此可知达尔文的进化论包括:( )( )( )( )。遗传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4、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进化的历程。(P66页的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2)图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那么,长颈的变异是_,短颈的变异是_。(3)图说明_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_的个体被淘汰掉。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_作用。(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_改变而引起的。颈长的变异个体能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的变化_的。现代的长颈鹿是通过长期的_和 逐代积累形成的。注:长颈鹿颈长的变异在环境没有发生改变之前已经存在。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 )A、人工选择 B、天敌的影响 C、环境的改变 D、温度的改变2、下列哪项不是动物保护色的含义( )A、使动物容易躲避敌害 B、有利于动物捕食猎物 C、能保护动物的皮肤的美丽 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3、达尔文认为,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决定其生存或淘汰的是( )A、自然选择 B、遗传因素 C、繁殖能力 D、食物多少4、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达尔文的观点,现代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A、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B、繁衍后代的需要 C、代代经常作用的结果 D、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的结果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生存下来,_被淘汰掉,这就是_。6.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2)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 ;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 作用。(4)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 的结果。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习目标】1、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1) 能说出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1) 能说出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2) 通过对流感的分析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并针对三个环节提出传染病预防的三个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非典、禽流感)。【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自学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传染病是指由 引起的,能够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 、 、 等。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 (是指: ,包括患者和携带者。)、_ (是指: _ 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后所经过的途径,例如 、 _ 、 等)和_(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三个环节。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 _ _ 、切断 _和保护 。4、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采取 ,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 和 相结合。5、艾滋病(84页)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它的病原体是 (英文缩写 ),主要通过 , , 等传播。二、 互助探究目标一:能说出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1、 P72页表格,判断那些是传染病,那些不是传染病?2|、传染病有什么特点?目标二:能说出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1、 传染病是怎么引起的: 2、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哪些? 目标三:通过对流感的分析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并针对三个环节提出传染病预防的三个预防措施。1、 分析课本中的资料1,找出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2、 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针对传染病的流行的基本环节可知:要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可以采用( )、( )、( )三种预防措施。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采取 ,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 和 相结合。二、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B、艾滋病病毒 C、换手足口病的儿童 D、流感患者2、对患有人禽流感或怀疑携带人禽流感的家禽进行焚烧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者 D、清楚病原体3、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4、我国政府规定,对入境人员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对5、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狂犬病 B、乙型肝炎 C、心肌炎 D、SARS6、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 A、痢疾杆菌 B、艾滋病病毒 C、蛔虫卵 D、苍蝇和蚊子7、预防传染病有三个环节,在实际生活中,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应做到( ) A、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合。B、三个环节都是主要环节,要齐抓共管 C、只要认真控制住传染源即可D、只要切实做好保护易感者的工作即可8、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的做法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对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学习目标】:1.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1) 准确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作用。2) 区分抗原和抗体,并会分析具体实例。3) 能辨别具体实例中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2.能说出免疫的功能。3.能举例说出计划免疫(如各类疫苗)在生活中的体现。【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自学课本P81-82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功能。2.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3. 抗原、抗体及其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 ,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 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4. 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做 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叫做 性免疫二、互助探究目标一:人体的三道防线具体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师友互助,找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1.第一道防线由_和_组成,它们具有 和_作用,此外还有_作用。2.第二道防线是由_和_组成,它们分别有_ _和_作用。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和_组成,其作用是在病原体的刺激下产生_,与_结合,清除。目标二:区分抗原和抗体,并会分析具体实例。例:2014“埃博拉”成为年度十大热词,埃博拉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西非发生疫情以来,已造成多数人感染和死亡,目前有些国家已经研制出埃博拉疫苗,如果疫苗成功用于人类,注射到人体后,会产生一种抵抗埃博拉病毒的特殊蛋白质,人们就再也不会谈“埃”色变了。挑战师傅:请说出这个事例中黑体字部分是抗原还是抗体。目标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 (又称为) 。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 或有 有免疫作用,因此叫(又称为)。能力提升:(挑战师傅)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处理方法结果第二次处理方法结果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没有患炭疽乙组绵羊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患炭疽(1)参照第三道防线抗体的产生说出甲组实验的原理(口述即可)(2)乙组绵羊在这组对照实验中起_作用。(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乙肝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哪个组_(4)甲组绵羊注射的脱毒病菌属于,它能刺激甲绵羊产生(填抗原或抗体)(5)从传染病的角度讲脱毒病菌属于能引起羊患传染病的。三、课堂小结四、当堂检测1、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A、溶菌酶和肝脏 B、血液和消化液 C、淋巴细胞和淋巴器官 D、皮肤、黏膜2、下列免疫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接触过麻疹病人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C、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D、眼泪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3、人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的作用是 A、杀菌作用 B、吞噬作用 C、清扫作用 D、保护作用4、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皮肤角质层防止细菌入侵 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排除体外C、消化道中部分病菌被杀死 D、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5、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入侵人体后产生的6、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 A、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B、抗原胸腺抗体 C、抗原脾脏抗体 D、抗原淋巴结抗体7、皮肤的保护作用,泪液的杀菌作用都属于人体的()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防线 D、第三道防线8、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黏膜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 B、唾液中溶菌酶溶解病菌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D、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再患天花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学习目标】:1、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及三道防线。4)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什么是免疫。5) 记住人体的三防线分别是什么,并能说出每一道防线的作用。6) 能说出免疫的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自学课本P81-84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有的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功能。2、人体的三道防线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 ; ;3、了解抗体、抗原的概念然后指出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 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 ,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 和 进入体内的 物质,及人体本身产生的 细胞和 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5、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 的发生规率,将各种安全有效的 ,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已达到 、 和 相应传染病的目的。6、 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7、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 、 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病。二、互助探究(一)小组讨论,师友互助,找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1、第一道防线由_和_组成,它们具有_ _ _和_作用,此外还有_作用。2、第二道防线是由_和_组成,它们分别有_ _和_作用。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和_组成,其作用分别是_和_ _。清除 。4、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 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 (又称为 )。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 或 有免疫作用,因此叫 (又称为 )。 5、阅读P82页免疫的功能,谈一谈免疫都有哪些功能 1) 。 2) 。 3) 。 6、免疫总是人体有益的吗?(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这些问题,结合本节知识想想是为什么?1、人们成常说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勤洗澡等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是为什么?2、为什么出过水痘的人不会再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3、为什么有些人在出过鱼虾后会出现过敏,过敏反应的出现是表示你的免疫能力下降了吗?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免疫的有关知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非特异性免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