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水平混合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四套).docx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水平混合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四套).docx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水平混合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四套).docx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水平混合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四套).docx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水平混合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四套).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人教版六年级水平混合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四套)目录:人教版六年级水平混合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一人教版六年级水平混合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卷二人教版六年级水平突破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三人教版六年级水平突破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四- 1 -人教版六年级水平混合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kui jip sbng tln n_lu ll xmo ms yn_2. 补充词语,并写出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来 目不_ _旁观_热火_ 朝气_3. 补充词语:惊心动_ 不假思_ 饥寒_4. 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1. (1)我们逐渐增加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修改病句)2. (2)他怎么能够这样来糊弄你们呢?(改为陈述句)3. (3)根据语境仿写句子,组成一段结构相同且连贯的话。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我们没有捕鱼耕种,却能品尝到美味佳肴;_;_。心存感激,是一种明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5. 七步诗的作者是_时期的诗人_。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比喻成_,把他的哥哥_比喻成_,用以指责_,表达了_。6. 表示“看”的成语_、_、_我们上课时不能_,应该专心听讲。7. 读下面的段落,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为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都是来自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 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1. (1)在空白处按原文填空。2. (2)联系实际举例说一说司马迁的话的含义。8. 能正确解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是( )A .人都有一死,或者死得如泰山一样重,或者死得和鸿毛一样轻。B .人都是要死的,或者死得比泰山重,或者死得比鸿毛轻。C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D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和泰山一样重,有的人死得和鸿毛一样轻。9. 判断正误。1. (1)“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意思是说: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不可以去扫天下的。2. (2)跳水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在文中,作者批评了船长用枪指着儿子,逼儿子跳水的错误做法。3. (3)大自然的秘密告诉我们: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人不用遵循大自然的规律。4. (4)成吉思汗和鹰中,成吉思汗从怒而杀鹰的教训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10. 石灰吟中表达诗人气节的诗句是“_,_”,芙蓉楼送辛渐中表明作者不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意志的诗句是“_,_”。11. 匆匆的作者是_,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_。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节选自孔子游春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毫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1. (1)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2. (2)孔子讲到水的德行,我会自然想到一句广告语_;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句成语:_;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又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_。3. (3)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点吗?4. (4)孔子借水喻人,发人深思,他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孔子的确是一位_的老师啊!(从文中找一个词填在横线上)5. (5)你是不是想到了孔子的一些名言?请填一填吧。学而不思则罔,_。三人行,_。温故而知新,_。知之为知之,_。13. 读课文天上偷来的火种,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人们初次看到茴香枝上那颗燃烧着的灿烂的小火球,还以为是一朵奇异的鲜花呢!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 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 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 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 冶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1. (1)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提炼 冶炼)_纯净的镭 进行_(提炼 冶炼)(抛弃 废弃)_的破棚子 (提炼 冶炼)_出了0.1克镭2. (2)为什么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3.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4. (4)从文中划线的“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 (5)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_,而只是为了_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三、写作(30分)15. 去年唐莉参加市作文大赛,名落孙山,她很沮丧。语文老师只对她说了一句话:“这会过去的。”今年,她又参加市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她可高兴了。这时语文老师还是只对她说了一句话:“这会过去的。”请问,语文老师去年和今年说的“这会过去的”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第 9 页 / 共 38 页 人教版六年级水平混合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卷二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看拼音,写词语k wiy lilng lln xinxi xing_2.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其中两个以上词语写一段话。见_知_ 竭泽而_ 精_求精 独出心_百_成_ 脍_人口 舍本_末 无_无故3.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有益身心 开卷有益 益智产品B .举世闻名 举不胜举 举棋不定C .危峰耸立 转危为安 生命垂危D .三年五载 载歌载舞 载入史册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了!全中国人感到无比激动和骄傲。(骄傲:自豪)B .你这次的服装设计独出心裁 , 令人眼前一亮。(独出心裁:新裁剪好的,独此一件)C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是)D .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致:集中)5. 与“积少成多”意思相近的成语_6. 下面划横线的字有多种解释,你能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吗?却:后退。推辞。再。A却看妻子愁何在。_B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_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_重:重复。重新。层。C书买重了。_D我劝天公重抖擞。_E广大科技人员突破一重又一重困难,终于研制出了第一颗人造卫星。_漫:到处都是。广阔,长。不受约束,随便。F漫卷诗书喜欲狂。_G漫山遍野开放着映山红。_H我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_7. 读下面的段落,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为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都是来自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 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1. (1)在空白处按原文填空。2. (2)联系实际举例说一说司马迁的话的含义。8. 能正确解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是( )A .人都有一死,或者死得如泰山一样重,或者死得和鸿毛一样轻。B .人都是要死的,或者死得比泰山重,或者死得比鸿毛轻。C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D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和泰山一样重,有的人死得和鸿毛一样轻。9.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而是_。(印度)泰戈尔飞鸟集10. 填空1. (1)每当看到兄弟相争,朋友相残,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曹植的七步诗中的诗句“_,_ ?”2. (2)晚报上对股票形势的分析一点也不具体,让人看了_摸不着头脑。3. (3)燕子去了,_;杨柳枯了,_;桃花谢了,_。4. (4)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仍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真是_,_。5. (5)春天,是个让人神往的季节,漫步河边,微风轻浮,突然发现头顶的柳树已吐出新绿,真可谓“_,_”;放眼望去,小鸭子早已在乍暖还寒的水中嬉戏,你怎能不感叹:“_,_”。11. 补充课文1.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_。”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而“_,_。”则让我们明白_。2. (2)在_里,在_里,在_里,看不出_的时候,也看不出_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这句话写出了_。3. (3)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情之情。4.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有被日本人称为“_”和“_”的聂荣臻将军,有_的天游峰的扫路人,有_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个个都令我敬佩。我们还在作者的带领下神游了浙江金华的_,欣赏了_的三亚落日收获真的不小啊!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节选自孔子游春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毫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1. (1)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2. (2)孔子讲到水的德行,我会自然想到一句广告语_;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句成语:_;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又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_。3. (3)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点吗?4. (4)孔子借水喻人,发人深思,他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孔子的确是一位_的老师啊!(从文中找一个词填在横线上)5. (5)你是不是想到了孔子的一些名言?请填一填吧。学而不思则罔,_。三人行,_。温故而知新,_。知之为知之,_。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爱好)。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大喜欢他。 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后来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同学们(惊奇 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摆在桌子上,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老师看他这样认真,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1. (1)选择括号中合适的词语。产生了_ (兴趣 爱好) (惊奇 奇怪) _地看着2.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讨厌_ 渺小_3. (3)开始老师不大喜欢爱因斯坦,因为_,后来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因为_。4. (4)“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5. (5)在文中最后一段中没有标点的加上标点。同学们(惊奇 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摆在桌子上,说_老师_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_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_老师看他这样认真,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迎着风走 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立即就赶去探险。当他们爬上山坡时,兴奋的心情难以形容。一进洞,他们便被洞中天然形成的钟乳岩所吸引,一路观赏:不知不觉越走越深。虽然岔路很多,他们却并不害怕,每到一个岔路口,他们都会留下一个标记。 不知过了多久,手电筒的光暗下去时,他们还没有走到岩洞的尽头。于是。他们决定往回走,走来走去,才发现迷路了。每一个岔路口都有标记,每一条通道都似曾相识,他们有些惊慌,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他们。 终于,他们的手电筒全熄灭了,周围一片黑暗。一开始,他们还想寻觅洞口微弱的光亮,可是走到哪里都是无尽的漆黑,他们相互牵着的手已沁出汗水。夜光手表显示已是下午六点,外面应该暗下来了,靠光源找洞口的希望破灭了。而且,他们被饥饿包围着,原以为洞不会很深,所以,他们没有准备食物。绝望渐渐爬上他们的心头。 沉默了会儿,领队忽然问谁有打火机,有人将打火机递给他。他点燃打火机,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看着那簇火苗,忽然,火苗稍微地倾斜了一下。领队看了一下熄灭打火机,带着大家向与火苗倾斜相反的方向走去。就这样每到一个岔路口,他都用打火机微弱的火苗捕捉那一丝微风。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打火机里的汽油很快便用完了。人们的心再度沉了下去。 领队忽然脱光上身,站在岔路口,静静地感觉那极微弱的风,其他人纷纷效仿。就这样,他们又走了许久。风渐渐大了起来,终于,他们找到了出口,人们纷纷赞叹领队的智慧与冷静。 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挫折与磨难中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从。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逃避,可是那样会让路越走越艰难。人生际遇就像故事中黑暗的岩洞,我们只有迎向生活的风雨,才会在没有光亮的情况下,找到光明的出路。1. (1)选择划线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兴奋_(xng xng)似曾相识_(sh s)屏住呼吸_(bng png)磨难_(nn nn)2. (2)“一群探险者听说某地新发现一个岩洞,立即就赶去探险”这句话表现了探险者们_的心情,其中“_和_”这两个词是关键词。3. (3)认真阅读第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探险者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哪句话最能表现探险者们的害怕?4. (4)探险队员们是怎样找到出口的?5.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三、写作(30分)15. 生活中时时有欢乐,一场温暖的亲人聚会,一次欢快的课外活动,一个快乐的童年游戏,甚至一次助人为乐之举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心中最快乐的元素。本次习作就请以“快乐”为主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意新颖,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富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第 20 页 / 共 38 页 人教版六年级水平突破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A卷三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看拼音,写词语k wiy lilng lln xinxi xing_2.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抽噎(y y)_ 驳倒(p b)_ 憧憬(chn cn)_机械(ji xi)_ 鼻祖(b b)_ 头衔(xin xun)_阻击(z zh)_ 侵蚀(sh s)_ 陷入(xin xin)_3. 成语练兵场。写出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_、_写出AABC式成语:_、_写出四个字中带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_、_写出形容很专心的成语:_、_写出包含寓言故事的成语:_、_写出与春天有关的成语:_、_4. 把下列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写出两条自己知道的歇后语1. (1)芝麻开花 _2. (2)_ 一清二白3. (3)十五个吊桶打水 _4. (4)_ _ 5. (5)_ _5. 下列对划线字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养尊处优(处于)B .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C .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D .人闲桂花落(有空闲)6.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如果是一分一秒的时间,我们也不能浪费。B .我断定他大概就是李老师。C .奥林匹克公园新建了由两个英国承建的游乐项目。D .静静的河水倒映着朝霞,太美啦!7. 读下面的段落,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为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都是来自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 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1. (1)在空白处按原文填空。2. (2)联系实际举例说一说司马迁的话的含义。8. 能正确解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是( )A .人都有一死,或者死得如泰山一样重,或者死得和鸿毛一样轻。B .人都是要死的,或者死得比泰山重,或者死得比鸿毛轻。C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D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和泰山一样重,有的人死得和鸿毛一样轻。9.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而是_。(印度)泰戈尔飞鸟集10. 填空1. (1)每当看到兄弟相争,朋友相残,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曹植的七步诗中的诗句“_,_ ?”2. (2)晚报上对股票形势的分析一点也不具体,让人看了_摸不着头脑。3. (3)燕子去了,_;杨柳枯了,_;桃花谢了,_。4. (4)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仍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真是_,_。5. (5)春天,是个让人神往的季节,漫步河边,微风轻浮,突然发现头顶的柳树已吐出新绿,真可谓“_,_”;放眼望去,小鸭子早已在乍暖还寒的水中嬉戏,你怎能不感叹:“_,_”。11. 补充课文1.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_。”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而“_,_。”则让我们明白_。2. (2)在_里,在_里,在_里,看不出_的时候,也看不出_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这句话写出了_。3. (3)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情之情。4.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有被日本人称为“_”和“_”的聂荣臻将军,有_的天游峰的扫路人,有_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个个都令我敬佩。我们还在作者的带领下神游了浙江金华的_,欣赏了_的三亚落日收获真的不小啊!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在的语段,回忆所学过的课文,然后按要求答题。 说实在的,田螺很好看。整个身子,圆乎乎的,被包裹在那个深绿色的硬壳里面。硬壳上,有一道向右施转的沟纹,从头转到尾,越来越密。头部,有个圆锥形的硬壳口,上面覆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1. (1)这段的构段方式是_,主要介绍了_。2.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田螺“奇妙”的外表 其一_;其二_;其三_。3. (3)“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是_句,形象地说明了_。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跨越百年的美丽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 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 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 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 冶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1. (1)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提炼 冶炼)_纯净的镭 进行_(提炼 冶炼)(抛弃 废弃)_的破棚子 (提炼 冶炼)_出了0.1克镭2. (2)为什么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3.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4. (4)从文中划线的“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 (5)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_,而只是为了_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 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 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 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 冶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1. (1)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提炼 冶炼)_纯净的镭 进行_(提炼 冶炼)(抛弃 废弃)_的破棚子 (提炼 冶炼)_出了0.1克镭2. (2)为什么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3.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4. (4)从文中划线的“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 (5)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_,而只是为了_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三、写作(30分)15. 生活中时时有欢乐,一场温暖的亲人聚会,一次欢快的课外活动,一个快乐的童年游戏,甚至一次助人为乐之举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心中最快乐的元素。本次习作就请以“快乐”为主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意新颖,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富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第 30 页 / 共 38 页 人教版六年级水平突破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四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默写矛与盾全文。2. 下列词语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缺乏 息灯 缩短( su ) 叛逆( n )B .裙子 钱币 玛瑙( no ) 秧歌( yng )C .开啃 煤体 尘埃( i ) 徘徊( hu )D .蘑姑 校正 毒素( sh ) 侵蚀( sh )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竣工 面面相觑 悬崖峭壁 攀山越岭B .要挟 岌岌可危 忧心忡忡 万籁俱寂C .缅怀 溘然长逝 奄奄一息 鱼贯而出D .伫立 突兀而来 若无其是 愚不可及4. 反义词:当机立断_ 铺张浪费_ 慌慌张张_5.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凝视 注视 俯视 环视他_会场,大声说:“开会。”人们立刻安静下来。我_着那只燕子,它孤独地飞走了。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_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6.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 (1)“山青水秀”、“甘败下风”、“变本加利”这三个词都有错别字。2. (2)“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指代“青天”。3. (3)“我到底没有成为篮球运动员”,“你到底是去看电影,还是去踢足球”两句中“到底”意思相同。4. (4)“奉公守法”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平原君。7. 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估计李明一定知道这件事的起因。B .听了福楼拜的一席话,对莫泊桑的启发很大。C .受到别人的嘲笑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D .六六年级二班的语文成绩是六六年级最好的一个班。8. 成语加减法:_顾茅庐 +_步登天 =_海为家十全十美-_上_下=_心_意9. 写四个中外童话故事名称,并写出其中一个主人翁的名字10. 填空1. (1)每当看到兄弟相争,朋友相残,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曹植的七步诗中的诗句“_,_ ?”2. (2)晚报上对股票形势的分析一点也不具体,让人看了_摸不着头脑。3. (3)燕子去了,_;杨柳枯了,_;桃花谢了,_。4. (4)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仍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真是_,_。5. (5)春天,是个让人神往的季节,漫步河边,微风轻浮,突然发现头顶的柳树已吐出新绿,真可谓“_,_”;放眼望去,小鸭子早已在乍暖还寒的水中嬉戏,你怎能不感叹:“_,_”。11. 写出“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的意思。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里填上与课文相对应的人物1. (1)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穿着一双拖鞋,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_2. (2)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_3. (3)父亲仍旧穿着那件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睛。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_4. (4)她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_5. (5)他很年轻,宽宽的额头,明亮的眼睛,当他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教室里,全班同学热烈鼓掌欢迎。_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爱好)。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大喜欢他。 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后来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同学们(惊奇 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摆在桌子上,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老师看他这样认真,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