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北塘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无锡市北塘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无锡市北塘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无锡市北塘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无锡市北塘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 物理 试题卷 2015.11一、 选择题(每题仅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 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 ( )A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B声音被手吸收了 C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声音被手挡住了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B敲瓶底火焰摇动橡皮膜A探测海深2. 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3. 下列对声现象四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正在发声的音叉把静止的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铃声减小,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图丙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子,听到敲击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D8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时会听到它们发出音调不同4. 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无锡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42 D无锡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5. 下列事例表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A花瓣上的露珠 B隆冬河面上的冰 C雪山下的流水 D草叶上的霜6. 冰雕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有时冰雕作品也要在夏天或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巡展,为了防止冰雕熔化,陈列冰雕作品的房间温度要足够低,但是每多降温1,制冷系统的耗电量就要增加很多为了既不使冰雕熔化又能节约用电,房间温度控制的最佳数值是( ) A5 B0 C-5 D-107. 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青草上的露珠 冰凌上滴下的水 山间的薄雾 壶嘴上方冒出的白气8. 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汽车前窗玻璃 D将沸水直接浇在车前窗玻璃上9. 刚从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待蛋壳表面的水干后,便觉得很烫,这是因为()A鸡蛋的内部温度很高,有热逐渐散发 B水的温度低,鸡蛋壳的温度高C鸡蛋壳不善于传热,使手发烫要一段时间D鸡蛋壳未干时,热水蒸发很快,吸收热量,使蛋壳温度不太高10.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乙可知M、N肯定都是晶体BN固体的熔点是100C第12min时M物质是固态D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11. 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 如图所示,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过一会儿会看到 ( )AA、B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CA玻璃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DA玻璃内侧、B玻璃外侧有小水珠12.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A. 大海深处发光的水母是光源B. 雾天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C. 医生用电子胃镜通过光导纤维观察人体网胃肠道内部是利用光的多次折射传输图像信息D.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13. 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的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A红外照相机 B可见光照相机 C紫外成像仪 D超声波成像仪14. 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看到蜡烛A的像D此实验选用玻璃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不仅能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便于找到像的位置15. 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 )A. 1块 B2块 C3块 D4块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6. 烟花爆竹爆炸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 而产生噪声;晚上从远处看烟花,总是先看到亮光后听到声音,说明在空气中光速 声速(选填“大于”或“小于”)。17.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18. 2015年4月25日11时,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引发珠穆朗玛峰雪崩,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发生,这种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强烈的地震能引发雪崩,是因为声音能传递 ,导致雪层滑动发生雪崩。19. 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 图是晚上的气温,晚上与正午的温度相差 。20. 中秋节前夕,妈妈给乐乐买了元祖的雪月饼,打开包装盒发现里面有许多圆柱状的小干冰(如图甲所示)。过了一会儿,盒子冒出了大量的白雾(如图乙所示)。原来这是干冰在空气中很快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物态变化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白气。 第19题图 第20题图甲 第20题图乙21. 在一次洞穴探险中,小明和队友失去了联系,在洞中转来转去找不到洞口,这时他用了一个方法很快找到了洞口:用手指蘸一些急救包中的消毒酒精,竖在空中,凭手的感觉可以判定从洞外吹来的风向,顺着这个方向就可找到洞口。手指蘸了酒精后能判定风向,这是因为:(1)有风的一侧空气流动 (填“快”或“慢”),酒精蒸发 (填“快”或“慢”);(2)酒精蒸发时 热量,使手指表面温度 。22. 在野外取火时人们一般使用防风打火机,这种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在打火机的出气口上方设计了一个金属网罩,点火后温度即刻升到很高,当风把火焰吹灭后,打火机内喷出的燃气又会被灼热的网罩重新点燃,制成网罩的金属必须选用熔点 (填“高”或“低”)的材料。23. 如图一款家用高压锅,其优点是很容易将食物煮熟煮烂,但是食物煮好后,即使断开电源很长时间也无法打开锅盖,为了能尽快开锅进食,可以稍稍打开顶部的减压阀,这时可以听到内部又沸腾了,这是因为内部液体上方的气压减小,导致液体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但这种做法很不安全,所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 。24. 如图是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喷发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填“升高”或“降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岩浆会使河面上的冰层(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选填“反射”或“色散”),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25. 据调查市场上出售的图书,有部分加入了荧光剂,使之看起来非常的白,但它对人体却极为有害,其实鉴别方法很简单,只需用 灯(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照射其表面,若出现蓝色荧光,则说明是含有荧光剂。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其表面对光发生了 发射。26. 小红站在学校的衣冠镜前偶然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进镜子,镜中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 (填“衣领”或“镜子”)。27.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o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反射光线与入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过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将 (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此时入射角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8. 如图所示,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M的位置应放置一块 (选填“玻璃”或“镜子”),蜡烛在M中所成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处(选填“甲”、“乙”、“丙”或“丁”)。如何判断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呢?请你说说区分的方法: 。三、 解答题(共37分)29. (4分)作图(1)如图甲,路灯下站着小明和小红两人,请根据小明和小红的影长,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要求画出光路图。(2)如图乙,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小红 小明 甲 乙30. (6分)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下面四幅图中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2)如图A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如图D所示,吹笔帽发出的声音是 振动产生的。(3)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时由于 。31. (4分)在观察蒸发现象的活动中,同学们把酒精涂在手背上,发现酒精很快就不见了,涂酒精的部位感觉很凉,小明认为手背感到“凉”是因为酒精蒸发要吸热,而小红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她认为是酒精本身的温度比手的温度低造成的。为此两人求助于老师,老师提供了一支温度计,一个盛有少量酒精的小烧杯,让他们做了如下的实验。(1)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 烧杯中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2)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 烧杯中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经过实验,根据 的现象,证明 (小明/小红)的猜想是正确的。32. (8分)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同学们对此进行研究,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同学们分成若干组在实验室烧水进行实验,他们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秒表分别测量水的温度、烧杯旁声音的强弱以及加热时间其中某一组测量结果如下表:时间/min02468101214161820水温t/2140607080859095999999声强级/dB37.538.040.543.446.852.954.455.252.852.852.8现象无气泡无气泡有小气泡产生少量气泡上升上升气泡增多大量气泡上升水面有气泡形成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沸腾沸腾沸腾(1)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气泡,你认为此图像是水沸腾 (填“前”或“后”)的情景,气泡中主要是( )A小水珠 B空气 C水蒸气 D氧气(2)其中第16-20min水持续沸腾,由表格的信息可知水的沸点为 ,此时外界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等于”、“高于”或“低于”)(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温度为 时,响度最大你认为以下关于“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理解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甲:声音大的时候,水并不开,等声音不响了,水就开了;乙:开水并非不响,只是相对于最响的时候,声音略小一些而已33. (8分)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和小红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甲图中点燃的蜡烛距小孔a,它成像在距小孔b,且a大于b则半透明膜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2)由甲、乙两图可知实验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 的关系(3)分析比较 和 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4)小明和小红明白了: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像(5)小明和小红还联想到:在太阳光或者日光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地面上就会形成影子细心的小明进一步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也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和d)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 (填“深”或“浅”),这时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老师,我明白了!”请你替小明回答:原来不透明物体的周围,若四周都有光源,就 。生活中的 (填一种应用)就运用这一结论。34. (6分)小红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形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红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灯的功率/W物体和灯的距离/m像的明暗程度51暗251较暗401亮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物体和灯的距离/m像的明暗程度50.5亮51.0较亮51.5暗(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 (选填“1”、“2”或“3”);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 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小红的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纳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 有关;请你就上述实验的结果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