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数据采集系统方案.doc_第1页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方案.doc_第2页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方案.doc_第3页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方案.doc_第4页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采集系统1、系统方案选择和论证1.1题目要求 1.1.1基本要求 1.1.2发挥部分1.2系统基本方案 1.2.1各模块电路的方案选择及论证 1.2.2系统各模块的最终方案2、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2.1系统硬件模块关系2.2 主要单元电路的设计2.2.1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2.2.2F/V变换部分设计2.2.3信号采集部分处理2.2.4通信模块部分设计2.2.5数据地址显示电路设计3、系统软件设计3.1主单片机程序3.1.1主机发送子程序3.1.2主机数据处理子程序3.1.3主机显示子程序3.1.4主机主程序3.2从单片机程序3.2.1数据采集子程序3.2.2从机中断接受子程序3.2.3从机子程序4、系统测试附录1:产品使用说明附录2:元件清单参考文献 1. 系统方案选择和论证 1.1.1基本要求设计一个八路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原理框图如下: 主控器能对50米以外的各路数据,通过串行传输线(实验中用1米线代替)进行采集的显示和显示。具体设计任务是: (1) 现场模拟信号产生器。 (2)八路数据采集器。 (3)主控器。二、设计要求1基本要求 (1)现场模拟信号产生器:自制一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利用可变电阻改变振荡频率,使频率在200Hz2kHz范围变化,再经频率电压变换后输出相应15V直流电压(200Hz对应1V,2kHz对应5V)。(2)八路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第1路输入自制15V直流电压,第27路分别输入来自直流源的5,4,3,2,1,0V直流电压(各路输入可由分压器产生,不要求精度),第8路备用。将各路模拟信号分别转换成8位二进制数字信号,再经并/串变换电路,用串行码送入传输线路。 (3)主控器:主控器通过串行传输线路对各路数据进行采集和显示。采集方式包括循环采集(即1路、2路8路、1路)和选择采集(任选一路)二种方式。显示部分能同时显示地址和相应的数据。2发挥部分 (1)利用电路补偿或其它方法提高可变电阻值变化与输出直流电压变化的线性关系;(2)尽可能减少传输线数目; (3)其它功能的改进(例如:增加传输距离,改善显示功能)。 1.2系统基本方案 根据题目要求系统模块分可以划分为:现场信号发生模块,V/F 变换模块,信号采集处理模块,通信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系统的框图如图1.2.1 所示。为实现各模块的功能,分别做了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论证。下图为系统基本模块图:1.2.1各模块电路的方案选择及论证 (1) 现场信号发生模块 该模块工作在远距离终端,作为模拟待采样的信号源,产生正弦波。对于该模块有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采用ICL8038 集成芯片。构成三角波发生器及正弦整形电路。该IC 电路属于积 分型施密特压控多谐振荡器,工作范围0.001HZ300KHZ,完全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方案二:由LM358 运放组成的幅值、频率可调的正弦振荡器。图 1.2.2 所示为由 LM358 组成的正弦波发生器A1 组成的电路相当于比例积分器,A2 所组成的电路相当于比较器。接通电源后,A2 输出为低电平(0V),而 A1 输出为高电平,由于有电容 C,则这个高电平是逐渐增长的,即随着电容 C经 RW2、R2 去路不断地充电,使 A1 的 1 脚电位逐渐增长。当其电位增长到高于 Vcc2 时,A2 输出变为高电平。A2 的高电平使 A1 反相端为高电平,则 A1 输出力图为低电平,但由于 C 上电压不能突变,其输出端电位只能随电容 C 经 RW2、R2 支路反相充电而下降。当下降到低于 VCC2 时,A2 输出又变成低电平。于是 A1 输出力图为高电平,C 由于上的电压不能突变,其输出端电位只能随 C 的充电逐渐上升如此工作产生正弦波。其具体电路图如图 1.2.2 所示。 振荡频率:f1/ (RW2+R2)C。调节 RW2 可改变振荡频率。频率变化范围为:.5.3KHz。输出信号的幅度调节通过改变 RW1 来实现。幅度调节范围为:26V。(2)F/V 变换模块F/V 变换模块采用模拟集成频率-电压变换器 LM331。LM331 具有精度高、线形度高,温度系数低,功耗低动态范围宽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中。(3)信号采集处理模块该模块功能主要是将输入过来的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现在提出以下方案来完成此功能。A/D 采集模块工作在远程数据采集端,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划采用 ADC0809作为模数转换器。ADC0809 为 CMOS 集成电路,属于逐位逼近比较型的转换器,分辨率为 8 位,转换时间为 100us,数据输出端内部具有三态输出锁存器,可以与单片机直接连接;而界具有 8路模拟开关,可直接连接 8 个模拟量,并可程控选择对其中一个模拟量进行转化。它与单片机连接简单,使用方便。(4)通信控制模块方案一:由于信号采集处理采用双单片机,即在数据采集的远端、近端均采用单片机控制,远端完成数据的采集、抽样、平滑、发送;近端完成数据的接收、校验、纠错、处理与显示等。且由于两单片机之间的通讯距离较远,故采用 RS-485 的通信标准。方案二:可以在信号采集处理模块中采用模拟电路实现信号的串行/并行转换,而只在数据显示时用单片机来控制实现,故此时的通信控制是用单片机的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模拟电路的工作的。(5)显示模块 方案一:采用液晶显示屏和通用矩阵键盘。液晶显示屏(LCD)具有功耗小、轻薄短小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象稳定不闪烁,可视面积大,画面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但由于只需显示三位温度值,信息量比较少,且由于液晶是以点阵的模式显示各种符号,需要利用控制芯片创建字符库,编程工作量大,控制器资源占用较多,其成本也偏高。方案二:采用四位 LED 七段数码管分别显示通道地址、电压值。数码管具有:低能耗、低损耗、低压、寿命长、耐老化,对外界环境要求较低。同时数码管采用 BCD 编码显示数字,程序编译容易,资源占用较少。1.2.2 系统各模块的最终方案根据以上方案,结合器件和实现条件等因素,确定如下方案: (1).利用 ICL8038 集成芯片来作为正弦波信号的产生器。(2).F/V 变换模块采用 LM331 频压变换器。 (3).采用双单片机 MSP430F5529 和 ADC12 来实完成信号的采集与处理。(4).单片机之间的通信选取 RS-232 的通信标准。(5).显示模块的实现是选用12864液晶屏动态显示。 2. 硬件设计与实现2.1 系统硬件模块关系图 2.1.1 所示为系统硬件电路单元模块关系图方案一:采用ICL8038-2正弦波信号发生器:RS-232标准通信单片机数据处理采集单元ICL8038-2正弦波信号发生器LM331集成芯片组成的F/V变换电路主单片机MSP430F5529纠错、校验、处理单元方案二:文氏振荡产生正弦波信号谐振、整流、滤波组成的F/V变换电路单片机数据处理采集单元RS-232标准通信主单片机MSP430F5529纠错、校验、处理单元 2.2.主要单元电路设计2.2.1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一:设计中采用ILC8038来产生正弦波。通过调节RP1来改变频率,其范围值为 20HZ20KHZ,RP3 用于改善正弦波负向失真。RP4 改善正弦波正向失真。其电路图如 2.2.1图 2.2.1 正弦波信号发生电路上图还可以同时产生方波、三角波等信号方案二:采用文氏电路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波信号 文氏电路2.2.2 F/V 变换电路设计将正弦信号输入到 F/V 变换电路之前要对正弦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其具体的电路变换兔如下。 图 2.2.2 所示为系统 F/V 变换电路图 。F/V 变换模块采用精密且廉价的 F/V 变换器 LM331,此集成电路线形度可达 0.06%,该 IC输出电压 Vo 与输出频率的关系为 Vo=fi,而设计要求将 2002000HZ 的频率变换为 15V 的电压,可得到变换式为: V=0.00222f+0.556故应对 F/V 变换的结果进行电位平移。2.2.3 信号采集处理单元模块设计在此方案采用双单片机,即在数据采集的远端、近端均采用单片机控制,远端完成数据的采集、抽样、平滑、发送;近端完成数据的接收、校验、纠错、处理与显示等。A/D 转换器是受从单片机的控制的。2.2.4 通信网络模块设计本系统采用两个单片机来实现系统控制的。便于改变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方式,尽量减小传输线数目。由于系统采用具有自动控制的单片机,故该系统具有智能话处理能力,可以对不同错误做出处理。当系统开始运行后,从单片机发出一个选通信号指令选通某路 A/D 转换的指令,并等待接收从单片机返回的信息。如果主单片机未收到回送的数据或接收到的数据错误,则重发指令。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实际采用 MAX485 构成接口器件,传输速率为 19.2Kbps,在此情况下可以保证两个单片机之间的良好通信。其电路图如图 2.2.4.1 所示。2.2.5 数据地址显示电路设计由于题目中要求传送 8 位二进制码,其分辨率达到 1/256 ,显示电压分辨率为5/255=0.0192V,所以电压显示需要 3 位数码管。显示采用动态扫描的方式,四个七段数码管逐位扫描。配合通道选择开头,可在 LED 上同时显示一路或多路数据。数码管分别显示通道地址、电压值。数码管采用共阴极,由于 AT89C52单片机每个 I/O 的拉电流只有 12mA。所以在位码和段码都加上了同相驱动器。单片机 XTAL2、XTAL1 接 12MHZ 晶振,提供系统时钟基值。另 RESET 接复位按键。 3. 系统软件设计系统的软件的设计是采用汇编语言,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实现各种功能。程序是在 Windows 2000 环境下采用 WAVE 软件编写的,可以实现对八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并能实现对数据、地址的显示。主程序主要起到一个导向与决策的功能,决定什么时候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显示数据。对于数据的处理的实际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调用具体的子程序。本系统采用半双工传输,每次需要发送或接收数据时,控制 MAX485 使其成为接收器或发送器。3.1 主单片机程序主机发送为一字节指令,其高 4 位和低四位均为要采集的通道号,格式为 0*0*。其中*=000111。主机发送完成指令后,立即转入接收状态,等待从机回送两字节数据,若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数据或收到的两字节数据不一致。则认为通信有误,转而重发一次指令。若重发三次均未成功,则点亮线路故障告警灯提醒用户。3.1.1 主机发送程序流程图 如 3.1.1 所示。3.1.2 主机数据处理子程序图 如 3.1.2 所示。3.1.3 主机显示子程序图 如 3.1.3 所示。3.1.4 主机主程序流程图 如 3.1.4 所示。3.2 从单片机程序为增强数据采集的实时性,从机在为收到指令时,轮流对 8 路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变换,并存入相应单元。从机在接收到主机发送的指令后,回送相应的两字节 8 位 A/D 转换数据。3.2.1 数据采集子程序流程图数据的采集处理子程序主要是负责采集系统信号,并对所采集的信号做出初步的处理。单片机根据需要控制 A/D 转换器采集某通道的数据。其程序流程图见主单片机程序图 3.2.1 所示。3.2.2 从机中断接收子程序流程图从机在接收到主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