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 (9).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 (9).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 (9).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 (9).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 (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驻马店市第十三中学 胡梦源【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3.懂得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学习难点】 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情境导入】 看着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老师不由得想起了冰心先生的一首小诗,来,请同学们大声齐读 一下:“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是呀,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七岁让梨的孔融、智救友伴的司马光他们的故事,至今还在流传。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聪颖机智的少年陈元方。 出示课题陈太丘与友期行 【出示目标】学生大声齐读教学目标: 1、流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从陈元方身上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自主学习】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撰(zhun)者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志”是记的意思。 “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一门。 【初读课文】正字音 划节奏 1、齐读课文 要求:(1)声音洪亮;(2)读准字音,停顿恰当;(3)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 2、正音:不(fu) 3、大声朗读课文,注意下面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指读,并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再读课文】解字词 通句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示:(1)用好课下注释和参考书; (2)在课本上标注重点词句,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难。 3、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互相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4、教师指导重点字词句子的翻译,疏通文意。5、把文中缺少人称的句子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思考问题: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古代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三读课文】析人物 明事理 1、 温馨提示:(1)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人物语言和动作,分析人物形象;(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旨。 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明确: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3、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明确:“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 聪明、勇敢、明理 (或):有理有据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5.文中的友人是怎么样一个人?你是怎么看出的?明确:无信:日中不至,则是不信;无礼: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知错就改:友人惭,下车引之。责备他人,不善自省: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6.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能自圆其说。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对粗鲁、蛮不讲理的人就要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人要学会宽容,能包容别人的错误,对别人所犯的错误不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四读课文】拓展延伸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主旨)?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方的聪敏,懂礼识仪。更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课堂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以诚为本,以礼待人。【课堂检测】对重点文言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辨别下列词语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