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 写信去叫他。住所左近的山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 着地面。一部水浒传, 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 的万里长城。A . 直率 遮盖 洋洋洒洒 举世闻名B . 轻率 遮蔽 洋洋洒洒 举世闻名C . 直率 遮盖 酣畅淋漓 众所周知D . 轻率 遮蔽 酣畅淋漓 众所周知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第十三届省运会即将在衡阳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B . 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C . 眼前的油茶树含翠吐绿,摇曳生姿,把天堂山装点得生机盎然。D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古诗文填空。 (1)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2)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 (3)面对光阴的飞速流逝,我们可以借用孔子当年在河岸的感慨:“_,不舍昼夜 ”来表达。 (4)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一个有道德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5)“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十二章中提到的孔子的富贵观:_,_不谋而合。 (6)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形象地描绘出边塞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的诗句是:_,_。 (7)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是: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阅读以下文字,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_体。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点横撇捺呈现精妙组合;美在声韵,抑扬平仄传递音律和谐。近来年,以“书写的文明传承,民族的未雨绸缪_”为宗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艺术类节目在全国刮起了一阵“最(xun)_民族风”。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随着微信朋友圈、抢红包的盛行,越来越多人加入了“低头族”,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字数100字左右)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关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借指老人B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无助的境地C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部D . 余人各复延到其家 延:引领(2)下列句子中,划线“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A . 久之 , 目似瞑,意暇甚。B .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C .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D . 呼尔而与之 , 行道之人弗受。(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欧阳修归田录)7. (12分)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节选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注】地著:即土著,指定居在一起。(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具答之_无论魏晋_君安能以有其民哉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对一处一分)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4)(甲)(乙)两文中都写到百姓离家逃难,各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结合两文简要说说怎样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出青春迷茫那一年,我们刚进入初三,学习的压力陡然增大,乌云总是遮掩着太阳,阳光照不进心灵,青春一片迷茫。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群无所事事的男生突然疯狂地爱上了足球。每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提早半小时到校,畅快淋漓地踢上一场“早球”。上课却成了绝佳的“中场休息”,或假寐或小憩,窘态各异,但有一个步调是统一的:下课铃响,冲向操场,抓紧踢球,别无他想。我们痴迷足球,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要为中国足球的腾飞而奋斗!然而,在一个不见阳光的下午,我们的“足球梦”戛然而止了。戳破这个梦的是我们的班主任。那天下午上自习课,我们的守门员也许是太疲倦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大家的哄笑引来了我们的班主任结局是可想而知的,班主任默然捡走了我们的足球。我们在走廊里徘徊,在教室里踱步,行色恹恹,状如行尸。忽然一个男生说:“再买一个不就得了。”于是全班男生集资,又买了一个足球。我们像爱护宝贝一样把它藏起来,趁老师不在时偷偷地踢。当然了,纸是包不住火的。第二个球很快也被班主任没收了。班主任正色警告:“事不过三!”梦想再一次破灭,男同学又陷人巨大的迷茫;精神萎靡。既然不让踢球,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所以只能打开课本,佯装学习,并且趁机偷瞄女同学。那天早上,班里家庭条件最好的女生向同桌炫耀说:“我昨天去打网球了!”说完,就从包里掏出一个网球扔向天空。旁边伺机而动的一大群男生一哄而上,大家一瞬间都被点燃了,围着球一阵乱踢。一起笑着,疯着。网球滚向了操场,人群自动地分成两队,比赛开始了,一个网球,想要接住都很难。我们却踢得起劲,一脚射门,球跑到裤兜里了。守门员摸遍全身才把球找到,大家笑成一团。此时我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模样,不在教室里,不在校服里,就在此刻。这个网球的归宿和前面两个足球一样,我们的哄闹惊动了班主任,网球又被没收了。班主任还声明明天晨操后要罚男生到操场跑圈。这一次的没收大家无法接受,不能球,甚至不能玩网球,那让我们玩什么呢?第二天晨操后,所有男生都站立在操场上,却一动不动,用静默表达无声的抗议。班主任显然对这一幕有些吃惊,但地并没有发怒,而是开始和我们细细叙谈:“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曾迷恋过琼瑶的小说,买过所有能买得到的琼瑶小说集。而且发誓要成为像琼瑶那样的小说家。结果呢,下课看上课也看,眼睛看近视了,镜片还越来越厚;成绩下降了,还没有一点反思的念头人啊,年轻时迷茫,有青春力气,却找不到努力的正确方向;年老时清醒,却失去了青春力气,可能一事无成。真正懂得当下自己该想该做什么事了,你们就长大了。”班主任的话语如同晨曦中的那抹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更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就在那一瞬间,我们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我们迎着阳光齐步向跑道跑去。从那以后,我们很少有人再逃课。我们这个班,创造了学校有史以来最高的高中录取率,我们的名字被学校骄做地展示在学校的宣传橱窗。(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老师的表现“我们”的心理或表现踢第一个足球_行色恹恹踢第二个足球正色警告_声明罚跑圈无法接受晨操风波_醒悟(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班主任的话语如同晨曦中的那抹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更照亮了我们的心灵。(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第段借用“早球”“中场休息”等足球术语,运用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形象描摹了一群执着于足球的男生形象。B . 第二个足球被没收后,“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表明了“我们”痴迷足球的理由是“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C . 第段“我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中,“开心”指网球游戏带来了快乐,“难过”指这样开心的时刻太少,爱玩的天性得不到充分释放。D . 文的主要人物是班主任,正是由于班主任三次没收足球,罚跑圈,细心教育,学生才放弃足球,走出迷茫,E . 本文从学生的视角构思,虽只叙述了“痴迷足球”的小故事,却引出了“走出青春迷茫”的大话题。(4)请你结合文章的主题和【链接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链接材料】近年来,很多学校开设了生涯指导校本选修课,生涯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确定并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一名生涯规划导师说:“生涯规划和理想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都需要有实现目标的勇气和毅力;不同之处在于生涯规划更注重目标与个人兴趣、性格特征和职业认知等方面的匹配,注重实现目标的阶段性规划,所以生涯规划在目标的实现方面更具有操作性和有效性。”产生“青春迷茫”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走出“青春迷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文】云南的歌会(节选)沈从文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乙文】回到“婴儿状态”读沈从文曹文轩近来读沈从文的文论,觉得他的一句话,为我们说出一句可概括他之文学艺术的最恰当的术语来:“我到北京城将近六十年,生命已濒于衰老迟暮,情绪却始终若停顿在一种婴儿状态中。”这“婴儿状态”四字逼真而传神,真是不错。婴儿状态是人的原生状态。它尚未被污浊的世俗所浸染。当一个婴儿用了他清澈的目光看这个世界时,他必定要省略掉复杂、丑陋、仇恨、恶毒、心术、计谋、倾轧、尔虞我诈而在目光里剩下的,只是一个蓝晶晶的世界,这个世界十分的清明,充满温馨。沈从文写道,这是一个“安静和平”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有一副好脾气,好心肠,很少横眉怒对,剑拔弩张,绝无“一个个像乌眼鸡 ,恨不得你啄了我,我啄了你”的紧张与恐怖。沈从文曾写过一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的文章。文中说道:“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他所写的故事,也多数是水边的故事。他说:“我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是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沈从文爱水,而水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具有柔性。这水上的人与事,便也都有了水一般的柔情。对这种情感的认定,自然会使沈从文放弃“热情的自炫”,而对一切采取“安详的注意”。他用了一种不焦躁、不张狂、不亢奋的目光去看那个世界世界不再那么糟糕那么坏了。自然界如此幽静迷人,人世间也非充斥着恶声恶气,人们互助着,各自尽着一份人的情义。表现在语言上,沈从文去掉了喧嚣的词藻,去掉了色彩强烈的句子,只求“言语的亲切”。那些看来不用心修饰而却又是很考究的句子,以自然为最高修辞原则,以恬静之美为最高美学风范,构成了沈从文的叙事风格。说了“婴儿状态”与“柔情”的话题,一个疑问也便出现了:沈从文一生坎坷,常在贫困流浪之窘境中,且又不时被小人戏弄与中伤,这世界呈现于他的分明是暴虐,是凶残,是种种令人所不齿的勾当,而他却何以总是处在婴儿状态之中,又何以将世界看得如此柔情动人?他的沉重呢?他的大悲与慨叹呢?沈从文也没得遗忘症,怎么能忘掉这一切?我们何以不能换一种思路去追究一下?我以为,他并非遗忘,而只是不说。沈从文将这世界看多了,便也变得心胸豁达,去尽了火气。他不再会大惊小怪了,他能用了冷静的目光看待一切了。他已完成了一个从婴儿状态过渡到成人状态,又过渡到婴儿状态的过程。对于他对柔情的偏爱,我们何不做这样的解释:世界既日益缺少这些,文学何不给人们创造这些?与其将文学当成杠杆、火炬、炸药去轰毁一个世界,倒不如将文学当成驿站、港湾、锚地去构筑一个世界。但,沈从文对我们目力所及的世界确实做了淡化处理。他省略掉或虚写了一般意义上的灾难与痛苦,每写到这些地方都是轻描淡写地交代一下,一滑而过,从不滞留于这些地方,更不铺陈其事,做煽情的把戏。几年前,我曾对沈从文的门徒汪曾祺的小说做过概括:怒不写到怒不可遏,悲不写到悲不欲生,乐不写到乐不可支。我以为汪曾祺的意义,正在于他晓得了艺术。(1)根据甲乙两文,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甲文第二段作者用大量篇幅描绘赶马女孩本色的歌唱。B . 乙文主要的论述对象是沈从文作品对后世产生的影响。C . 乙文写沈从文写的故事多数在水边,是因为他爱水,水具有柔性。D . 乙文写沈从文一生坎坷,但他努力遗忘世界的“暴虐”与“凶残”。(2)“沈从文写道,这是一个安静和平的世界”,甲文中也有这样一个“安静平和”的世界,请简要概括。(3)乙文中曹文轩认为沈从文的文字“不用心修饰而却又是很考究”,请你品析甲文某处语言加以印证。(4)乙文围绕论述对象进行了哪三个话题的探讨?(5)乙文第段,作者提及沈从文的门徒汪曾祺,有何作用?(6)联系以上材料及你对沈从文的了解,谈谈你对第段“他已完成了一个从婴儿状态过渡到成人状态,又过渡到婴儿状态的过程”这句话的理解。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作文。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1)在我们十几年的人生旅途中,有许多的人和事都已随风而逝,但有那么一句话也许还在我们耳旁回响,这句话也许来自于父母,来自于老师和同学;也许是陌生人的,也许是从书本上读来的这句话给我们激励,给我们启发,让我们反省这句话让我们永远铭记,也许还会伴随我们永远走下去。请以“那句话,我总记得”为题目,写一篇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小村庄里,有一个被称为“千镜屋”的地方。一只快乐的小狗听说了这个地方,于是决定前去参观。当他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他欢快地蹦跳着上了台阶,来到房门口。他高高地竖起耳朵,欢快地摇着尾巴,从门口往里张望。使他大为惊讶的是,他发现有1000只欢乐的小狗也在像他一样快速地摇着尾巴。他灿烂地微笑着,回报他的是1000张热情、友好的灿烂笑脸。离开房屋时他心想:“这真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老年病学疾病诊疗能力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操作规范性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外科手术感染预防与控制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皮肤科学临床诊断竞赛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体外循环技术应用与优化考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药物毒理学药物中毒抢救处理技能考试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班级课件模板
- 2025年耳鼻喉科急性扁桃体炎处理流程综合知识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西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民族团结创建汇报课件
- 吉林省梅河口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足浴会所)
- 清产核资业务培训课件
- 2025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含答案)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2025-2026学年闽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2025中国移动贵州公司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施工单位年度业绩汇报
- THNBX 膝痹(原发性双侧膝关节病)综合诊疗规范
- 中科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